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作者:乡笛 秀才,173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0发表时间:2021-03-23 08:46:50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贵州息烽县西望山腰上的一个小村庄里。爸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穷没上过一天学堂,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家有兄妹五人,我排行老幺。破旧透风的木屋,环抱村庄的大山,山脚流淌而过的小河,是我童年看得最多的风景。那时,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肉,所以,小时候的我格外期待过年。
  
   一
   在农村,人们习惯把过春节,称之为过年。过年前一个多月,辛劳一年的爸妈就开始置办年货了。
   冬至一过,最热闹的事儿是杀年猪,可那年猪来得可不容易。年初,爸爸背上背篓,去山外几十公里集市上,精心挑选两头小猪仔。一番讨价还价后,用分分厘厘积攒下来的辛苦钱,购买再背回家中交由妈妈。妈妈每天早起上坡去挖两筐猪草,回来剁碎,加上提前研磨好的玉米渣,用大铁锅煮得烂烂的,用桶挑着,一勺一勺地、一天一天地从年头养到年尾,养成二、三百斤膘肥体壮的大猪。一头卖给猪贩子,赚点零花钱,维持一家人的开支,留一头杀来过年。那年头,能喂上一头年猪过年的人家不多,要么是穷了没钱买小猪仔,要么是猪生病后没了。
   记得我四岁多时,那年刚过完年,看到爸妈找来一个耍猴的人,用铁索套着一个猴子的颈子,牵着它来到猪圈,把扫帚递给猴子,让它扫圈。那猴子呲着牙,发出阵阵低吼,用两只手扯着自己的颈套不停地上蹿下跳,一个没注意朝我扑我,差点抓破我的脸。耍猴人没法,只得自己拿着扫帚,用棍子打着猴子绕着猪圈扫了三圈。我觉得很好玩,又有些好奇,就问爸爸:“这是耍的啥把戏啊?”爸爸说:“你还小,不懂,这金猴能消灾避邪,请来扫一扫猪圈,猪头就‘稳当’,不会生病了。”果真,后来我家每年喂的猪都顺顺当当的,吃了就睡,肯长得很。
   每到杀年猪那天,妈妈天不亮就会起来,烧一大锅滚烫的水,爸爸请来屠夫,召集亲朋,热热闹闹像是个庆典。周围邻居的男人都会过来帮忙,有的揪猪耳朵,有的拉猪尾巴,有的抓猪身子。猪拼命反抗,吼叫着,人们拼尽全力,喊着号子把猪拉到杀猪凳上。待屠夫杀好猪在一旁喝茶歇息。乡邻就把猪抬进盛有滚烫开水的大木缸里拔毛毛拔光了,屠夫会把猪脚上的皮划一刀,对着切口使劲吹气,等猪像个气球一样鼓起来以后再捶打,最后吊起来将其分解。接着,妈妈就忙了,把肥肉、瘦肉、五花肉分门别类切好,五脏六腑洗干净。妈妈用肥肉熬油时,会顺便切上几块瘦肉,放在火炉的盖子上,烤的滋滋作响,我就流着口水,迫不及待地用手一块接一块丢到嘴里。一点不觉得烫,只有满嘴的肉香。吃完,我用双手捧着一早就去地里采好的白菜叶,等着屠夫把白白颤颤的脑花放上来,加上一点花椒和盐,仔仔细细用棕叶捆起来,丢到土灶的火炭堆里,再盖上滚烫的草木灰,我就搬个凳子坐在那里,一眼不眨地盯着。隔一会儿打开看一下,软的,盖好.再隔一会儿打开,软的,再盖好……终于,等到白菜叶子全部变得焦黄,猪脑花才算是烤好了。那味道,简直比世界上最嫩的豆腐脑还要软滑美味。
   中午时,等妈妈的拿手肉菜一一做好,就开宴吃杀猪饭了。请来的亲朋好友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喝着白酒,又说又笑,好不热闹。
   吃过杀猪饭,妈妈就开始准备做腊肉、香肠。将猪的小肠反复漂洗干净,以作肠衣。准备七分瘦三分肥的肉切成细条,在以白酒,盐,花椒,五香粉等拌好,准备灌肠。五花肉带皮切成条状,撒上盐巴,花椒放在大盆里腌制三天,和灌好的香肠挂到一起,用爸爸砍来的柏松树枝,架好柴棚,找好锯木面,开始熏制香肠和腊肉,叫“炕腊肉”。
   炕腊肉活儿可不能心急,火不能大,也不能停,一家人二十四小时昼夜轮流守着,时不时的在火上撒点锯木面、花生瓜子皮,增加肉质的鲜嫩,两、三天后就会闻到肉的香味。这个时候家里人更是小心守候,避免油滴在火里引燃大火将肉付之一炬。用小火再熏制十天左右,腊肉、香肠就会晶莹剔透,黄铮铮地冒着油,这时候,大功告成,就可收存保管。
   跟腊肉最搭的一道菜是盐豆腐,勤劳灵巧的妈妈把腊肉腌制好上架熏制后,将干豆腐放入腌制腊肉的汤汁,泡透后取出,放在火边耐心晾干,蒸腊肉时将盐豆腐洗净切成片垫底,吃火锅时将豆腐切片或细丝加入,腊肉的油脂会让豆腐绵软可口,豆腐的吸附会让腊肉不再油腻。
   做完腊肉、香肠,家里就要打糍粑了。妈妈将糯米发泡后上锅蒸熟,然后放进石头做的石舀里,爸爸用木槌不停的捶打舂至绵软柔韧,妈妈用手不停地翻滚石舀里的糯米团,一翻一捶,一锤一翻,接连不断,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打成了糍粑,看到站在那里眼馋的我,妈妈就会揪下一小坨,蘸上白糖,放在我嘴里,热气腾腾的糍粑糯软香甜。
   打耳块粑也是过年必备的美食。爸妈和左邻右舍的人家换着活计,互相凑在一起打耳块粑,一般有十多个人,一人有一根光滑的竹杆,把煮熟的晚米放于一个大石窝里,然后大家一起用竹插舀晚米,你一下,我一下,同起同落,接连不断,把晚米打粘连在一起,抱成一团。接着把打融的耳块粑放于面板上,面板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面,男子汉们把那一团打融的米团玩于股掌之中,不断用力搓揉,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偏平溜圆、白白净净的耳块粑了。
   最辛苦的是蒸黄粑了,一家人一大早上就忙起,嫂子、二哥负责推磨,妈妈往磨里添黄豆,把黄豆和糯包谷粉搅拌在一起,用粽子叶包着,再捆紧棕叶子,一般有一斤左右重,然后就一个一个的放在大木甑子里码着,密密实实,紧凑无缝。锅里掺着水,灶下升火,开始蒸煮黄粑了。蒸黄粑时间基本都是晚上,一晚到亮不停地往灶里添柴火,保证燃烧的火旺,不能熄灭。一旦中途火变小或者熄灭了,后面再随你蒸多久,黄粑都会不熟。爸妈担心儿女们瞌睡大,把黄粑蒸坏,就亲自上阵。爸爸上半夜不休息,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往灶里添柴,妈妈下半夜起来接替爸爸,做着针线活,眼里时常盯着灶里的火,保证火势均匀。
   第二天早上,妈妈揭开锅盖,一个一个地把黄粑捡出来,放在筛子里晾着。等我们起床后,妈妈把黄粑拿一、二个出来,用菜刀切成一片片的分给我们。看着我们吃得香甜,妈妈满脸高兴,自豪地说:“你们看看老妈的手艺多高,蒸的黄粑是两个哑巴睡一头,又黄又香啊。”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按照农村习俗会送“灶神爷”上天。在夜深人静时,爸爸会拿着香蜡纸烛,先在堂屋前烧纸点香点烛,随即在灶前烧香化纸,还在灶头上敷一些蜂糖。据说每年过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晚上,“灶王爷”会到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一人的善恶美丑,在灶前敷点糖,是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前说些好听的。接着从灶前一只接着一只把燃着的香插在地下,排成一排,延伸到数米远的家门口,给“灶王爷”指路,送“灶王爷”上天。
   后来我上学读书了才知道,“灶王爷”,在夏朝时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灶王爷”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王爷”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王爷爷,又有灶王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王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后来,为了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王爷”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在农村,传着许多的顺口溜,如:“二十三祭祀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到了腊月二十四日,是扫尘日,在爸妈的带领下,全家出动,砍一棵竹子,留下最上面的竹叶,横扫房顶、厨房顶上的蜘蛛网、灰尘。再用扫帚把屋内房外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为的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等扫出家门,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
   过年那天,妈妈天不见亮就起床了。一一把全家人叫醒,嘴里说着:“大年三十,每人都要做三十条活路,早点做完就早点回家过年。”
   仅有小学文化的大哥,好学苦练了一手好字,家里写贴春联的任务就是他的。他一早起来,在堂屋中央摆上一张大桌子,找来砚子,磨墨,洗笔,裁纸,想好吉利的对联。一般都是大门一对,小门六对,横批七个。我每年都会给大哥压住春联纸的两边,大哥写一个字,我就往前撂一下子纸的位置,专注的看着大哥挥笔书写,写好后慢慢地把春联端平放于地下,让墨汁慢慢风干。
   写好对春联,我们就用灰面搅或面粉在煮米的米汤中搅匀就做成了贴春联的糨糊。贴春联可讲究了,要贴在门两边的门方中部,不高不低,横批要贴一半在上门楣上,另一半飘扬着。那时我们还小,站在地面上不够门楣高,大哥就站在木凳上贴春联,贴时会叫我看着,贴正没有。我会认真地看正不正,时不时会给大哥说往左往右挪一点什么的,大哥直夸我聪明懂事。
   门中间的“福”字,一般要倒着贴,寓意是“福到”,大门中间贴上“开门大吉”。开门迎春时,用小刀从两扇门的中缝划开,把开门大吉均匀分成两半,两扇门合拢后,又还原完整的“开门大吉”了。左邻右舍的人家会上门来请大哥去家中写春联,大哥完成了自己家的任务后,也不推辞,拿着毛笔、墨汁就去帮别家书写春联了。
   二哥吃过早饭后,就去山坡里放牛,在坡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学习,慢慢打发时间,等熬到下午,该收牛了,就兴高采烈地赶着牛回家,等着吃年饭。大嫂和还未出嫁的二姐把全家人穿脏了的衣服、被子、床单等全部背到门口小河沟里洗净晒干,折叠好后,干干净净背回家中。
   爸爸细心地把猪头洗净,用盆子把猪头端在猪圈门前,在猪圈门柱头上贴着的红色的“六畜兴旺”的字下面,点着香蜡纸烛,祭拜“四官菩萨”。过年这一整天,妈妈是大忙人,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要推豆腐。用小石磨来推豆腐时,要将泡着的黄豆慢添快推,推成豆汤后放入大锅里,煮涨后,用酸汤点,逐步形成了豆腐,这是“技术”活,只能由妈妈“亲手操刀”。
   开始炸酥肉了,用面和排骨肉混合在一起,加上自己家鸡下的土鸡蛋,放入滚烫的油锅里炸,火候要拿握适当,炸出的酥肉颜色黄黄的,又香又脆,看着就让你直流口水。
   妈妈能干又勤劳,可会做菜了。辣子鸡,萝卜丝炒肥肉、白菜杆炒瘦肉等,都是自家养的自家种的,七盘八碗满满一大桌。过节时,要祭祀祖宗,这些程序走完后,爸爸就吩咐我们点燃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噼哩啪啦”的炮声过后,全家人整整齐齐坐上桌,端着酒杯,由爸爸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大家碰碰杯,嘴里欢快地齐声说着:“过年了……”一家人有说有笑,欢欢喜喜地吃着过年饭,享受着过年的快乐。
   吃完饭后,儿女们会齐刷刷地用眼睛盯着妈妈,大家心里明白妈妈是“实权派”,掌管着家里的“财务大权”。妈妈心领神会儿女们的眼神,赶忙站起来,走进里屋,打开床头上的木箱的锁,拿出早就用红纸封好的压岁包,分发给孩子们,二姐、二哥拿起压岁包就回到自己睡的屋子,悄悄藏起来,攒多点买鞋子、衣服等,我拿着压岁包就往外跑,口里嗲声嗲气地叫着:“妈妈发压岁钱了……妈妈发压岁钱了……”妈妈会尾随追来,她怕寨里大点的孩子骗我的压岁钱,就哄着我说:“幺儿,把钱拿给妈妈,妈妈替你保管,等妈妈得空上街给你买糖哈。”我睁大眼睛看着妈妈,很听话地把压岁包给了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幺儿子,最听话、真乖。”
   那些年,爸妈过年后都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位孤寡老人家去陪老人坐坐,这位老人孤独一人,无儿无女,没有依靠。过年前,妈妈会吩咐孩子们给老人送些好吃的过去,过完年后,又会上门拜望老人。
  
   三
   依照农村传统风俗习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开始守岁了,也叫守年夜。
   我那时很小,不明白什么叫守岁,就睁大眼睛问爸爸,为什么要守岁呢,爸说:守岁是守住财运、迎接财神,是五福临门的关节点,也是转运的交接点,把过去一年不顺不如意不好的一切都告别了,迎来了新的运气,也叫转好运的开头。
   那时,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即便有,农村也没有电视。男女老少就在寨子里东家走,西家窜,来来往往,吹牛谈天,等候新年曙光的到来。爸爸喜欢打长牌,会邀约寨子里玩长牌的人来,在四方桌上的友好竞技中,开开心心守过年夜。
   妈妈一个人在厨房里,准备第二天一早要吃的汤圆,研磨糯米面,炒花生米、瓜子仁、芝麻,再加糖一起擂成粉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吃饭睡觉,妈妈一刻都停不下来。哥哥姐姐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成群结队地在乡间的田野上,打着电筒,互相嬉笑,倾诉着各自过年家里吃些什么?还有摆着过去一年的一些有趣的事,抢着吹牛,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共 69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诚然,对于中国人而言,没有哪一个节日能比过年更热闹了,作者笔下的过年是从进入冬至开始,一直到正月元宵灯会为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带着浓郁传统风味的过程。这篇作品既是对从前那浓浓的年味的回忆,同时也是一副色彩斑斓,韵味盎然的农村过年的版画。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过年的每一个步骤细细地记录下来。应该说,中国各地过年的习俗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是一样的。如备年货、杀年猪、祭灶、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吃元宵、逛灯会等等。这些内容作者在文中都有展现,说明这些古老的过年习俗已经深深地印在作者心里。现代过年,的确没有过去那般热闹了,那般韵味盎然了。现在的过年,更像是一种形式。回忆里的年,忙碌的父母,温暖的亲情,那些记忆中的热闹和习俗,邻里之间的和睦氛围,摇曳在记忆的最深处。感谢赐稿八一,期待佳作更上层楼。【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1-03-23 08:49:44
  记忆中的年,回忆里的暖,如火如光,照亮此生路漫漫!拜读老师佳作,学习致敬!
郭秀玲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3-23 18:01:27
  过年是小孩子最期盼的一件事情,古老的年俗,热闹的氛围,阖家团圆的幸福都融入在这情感饱满的文字当中,让人感同身受,成为一生的美好回忆。好文章,祝老师笔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3-24 19:00:29
  欣赏乡笛老师一篇情真意切、充满浓浓乡愁的佳作,记忆中的年总是如此的让人难忘,那才是真正的富有仪式感的年,记忆中的妈妈做的年夜饭的味道,那才是人间至味,因为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爱!向老师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