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作者:乡笛 秀才,173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1发表时间:2021-03-23 08:46:50

【八一】记忆中的年 (散文)
   我们这些小朋友则邀约在一起,从衣服包里把拾捡来的未燃放的火炮,放在平地上搁着,用香烛点燃引线,“嘣”一声响,每个小孩的脸上乐开了花,然后就互相追逐,抢火炮,放火炮,躲猫猫,玩游戏,玩得爽死了。
   我永远记得有一年,一家人守岁时坐在一起拉家常,爸妈给我们讲起万恶的旧社会,他们所过的苦日子。那年,爸爸被国民党拉省兵了,家里只有妈妈撑起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三叔、幺叔又年小,爷爷、奶奶又老了,妈妈给寨中老地主家说不尽的好话,赊了一碗米回来,加些野菜,熬了一锅粥,就算过年了。幸运的是年后不久,爸爸总算逃了回来,靠卖苦力还了那一碗米的债。
   “那时候,地主霸占着土地,给地主家干活,经常挨打挨骂。日子过得十分困苦,穷人哪有年过,一年苦到头穿不上一件好衣服,吃不上一顿饱饭。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让我们穷人得到了解放,翻了身,当了主人。这些年又把土地承包到了一家一户,有了土地,只要勤劳,吃穿是不愁了。孩子们啊,你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党,忘记毛主席对贫苦农民的恩情。”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守年到午夜十二点时,每家的主人就会点上一捆鞭炮,“劈劈啪啪”一路从堂屋炸响到院子边,寓意开门迎接新的一年财运到来,驱赶邪气出门。
  
   四
   一大早,妈妈不许大家梳头洗脸,更不许嫁出去的姑娘扫地,怕把财运带走。她会把头晚准备的汤圆煮给我们吃,表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圆圆满满。
   吃过汤圆后,爸爸妈妈就拿来香纸烛,带着子女去已故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拜,我们秉承着爸爸妈妈的信念,虔诚地去爷爷奶奶的坟前跪着,烧香化纸,给已故的祖宗拜年,同时祈求祖宗们的保佑。
   过了初一后,人们就开始拜年了,一些亲戚会带些糖、黄粑之类的礼品来看望爸妈,如有小孩来,爸妈会封上一个压岁包给孩子。到初四晚上,爸爸就像腊月二十三晚上一样烧着纸,点上香烛,把灶王老君接回来。
   初一起,十五散。整个春节,村寨里锣鼓喧天,花灯从王家寨到对门寨,东家出,西家进,挨家挨户表演。花灯来时,每家堂屋都会有意把大门紧闭,门头上挂着自扎的一对大红灯笼,各印两个烫金大字:盛世、宝灯,这四个字是村里人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祝福,是对今后日子过得更为红火的期盼。门后一张八仙桌摆着的香炉上燃着三柱檀香,两边各点一排红蜡烛。室内的主人扯起嗓门,唱起“开门调”:
   “花灯是从哪朝起,花灯是从哪朝兴,哪个西天去取经,带得哪样转回程。”
   屋外的人声嘶力竭,用洪亮的唱腔声齐声回应:
   “花灯是从唐朝起,花灯是从宋朝兴,唐僧西天去取经,奉得灯光转回程。”
   开财门程序走完,大门随即打开。仪式过后,进入老少皆宜的喜乐环节,打唐二和逗幺妹子。唐儿是丑角,也称武角,幺妹子是旦角,也称文角。
   唐二出场,先有一段道白,专业术语叫“打唐二”:“呔……唐二本姓唐,家住养龙场,男的会烤酒,女的会熬糖,熬的哪种糖?巴耳大,快快糖,锭子大,砣砣糖,拇指大,棒棒糖。”唐二没有专门的服饰和扮相,在场男人均可饰演。会说些“四言八句”的汉子轮流上场,各展风流,欢逗男扮女装的幺妹子。水平高的唐二,能够“见子打子”,即兴说出一些赞颂主家的段子。
   一道道白之后,唐二出言请幺妹子上场:呔……云南下来一条街,拨浪鼓儿两边排。拨浪鼓儿排左右,好耍娘子跳出来……
   堂屋里响起喜悦的锣鼓点子,男扮女装的幺妹子出场亮相,丑角和旦角在中堂蝴蝶穿花,缠缠绕绕,忸怩作态,开始一场及其煽情的表演。
   那时农村没有电视、手机,整个村子的老老少少齐上阵“追灯”。犹如今日粉丝们追剧、追星。到了晚上,我屁颠屁颠得跟在大人的后面,手里提着爸爸提前为我扎的一个小红灯笼,为防掉,大哥还用毛笔在灯笼纸上写着我的乳名。漆黑寂静的山村里,没有电灯。只有一长串的红灯笼,伴着锣鼓声、歌声、人们的叫好吆喝声,是夜空中唯一的一条火龙,在山间穿梭飞舞。那是我对璀璨绚丽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光明、对美好最初的追逐,直到现在。
   过完元宵节后,爸爸就会说:“庄稼老二怕过年,过了年就要下田,过完年后,我们就要收起玩心了,该干啥就干啥。”妈妈讲得最多的是:“这个庄稼呀,不能错过季节,要抓紧,俗话说‘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开年后,我们就要铲灰积肥,准备春播了。”
   年过完了,全家人开始忙忙碌碌下地干活,又开始新的耕耘,期盼着多打点粮食,把年猪养得更肥,来年的春节吃的再丰盛一些。
  
   2021.3.20

共 693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诚然,对于中国人而言,没有哪一个节日能比过年更热闹了,作者笔下的过年是从进入冬至开始,一直到正月元宵灯会为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带着浓郁传统风味的过程。这篇作品既是对从前那浓浓的年味的回忆,同时也是一副色彩斑斓,韵味盎然的农村过年的版画。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过年的每一个步骤细细地记录下来。应该说,中国各地过年的习俗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是一样的。如备年货、杀年猪、祭灶、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吃元宵、逛灯会等等。这些内容作者在文中都有展现,说明这些古老的过年习俗已经深深地印在作者心里。现代过年,的确没有过去那般热闹了,那般韵味盎然了。现在的过年,更像是一种形式。回忆里的年,忙碌的父母,温暖的亲情,那些记忆中的热闹和习俗,邻里之间的和睦氛围,摇曳在记忆的最深处。感谢赐稿八一,期待佳作更上层楼。【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1-03-23 08:49:44
  记忆中的年,回忆里的暖,如火如光,照亮此生路漫漫!拜读老师佳作,学习致敬!
郭秀玲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3-23 18:01:27
  过年是小孩子最期盼的一件事情,古老的年俗,热闹的氛围,阖家团圆的幸福都融入在这情感饱满的文字当中,让人感同身受,成为一生的美好回忆。好文章,祝老师笔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3-24 19:00:29
  欣赏乡笛老师一篇情真意切、充满浓浓乡愁的佳作,记忆中的年总是如此的让人难忘,那才是真正的富有仪式感的年,记忆中的妈妈做的年夜饭的味道,那才是人间至味,因为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爱!向老师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