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三年下乡知青生涯(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三年下乡知青生涯(散文)


作者:于淑秋 童生,534.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59发表时间:2021-11-10 10:03:55

知青,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是一代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黄土,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涂上了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大田,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增添了奋斗、搏击的绿色法码。.
   全中国65岁左右的城市人口,大部分都当过下乡知青。每每谈及这段历史,大家都会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说出:“青春、奋斗、流汗、吃苦、遭罪、锻炼、收获”这些词语。
   总书记习近平也当过知青,他15岁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当了整整7年的下乡知青。当时他住的是土窑洞,穿的是旧衣衫,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身上被跳蚤咬得满是大包,常年吃不到蔬菜,缺水少柴,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程度。即使这样,他还带领村里的广大社员治沟打坝、挖井夯石、植树造林、兴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点、办缝纫社、办扫盲班。正是黄土高原这7年艰苦卓绝的知青生涯,“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使得总书记习近平懂得了中国农民过的是什么日子,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挑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从年轻时就立下志愿:“党的干部必须为老百姓做事”、“中国农民必须脱贫致富奔小康。”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时期的历史产物。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即1966年,“文革”开始,红色风暴席卷中华大地。1968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的知识青年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之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城市初、高中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各个单位的大喇叭天天喊着知识青年:“不在城里吃闲饭”、“扎根农村干革命”、“上山下乡光荣”等革命口号,大幅标语贴得满街都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浪潮,其汹涌的态势如掀天拔地一般。于是,一列列披红挂彩的火车,一辆辆插满红旗、敲锣打鼓的汽车,将城市中高唱革命歌曲、燃烧着革命激情的大批知识青年,送往祖国的边疆,载到广阔的农村,意气风发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鹤壁的知识青年大批“上山下乡”活动,始于1968年,知青的年纪多在16岁—20岁之间,最小的14岁。鹤壁知青下乡插队的地点多是我市城郊及偏远农村。当时,每位知青均是披红挂花,高喊着革命口号,怀着满腔的革命激情到农村去的。
   鹤壁市山城区红旗街的主席像广场,是召开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和汽车启动的地方。鹤壁市的全体知青,均是从这里出发,奔向农村的广阔天地。下乡出发的那一天,广大知青一个个欢声笑语、英姿勃勃,胸戴大红花,高唱革命歌曲,背着背包,用网兜提着洗脸盆、牙刷、毛巾及《毛主席著作》,站在敲锣打鼓、插满红旗的卡车上,精神抖擞、兴高采烈。欢送大会一结束,数十辆锣鼓喧天的汽车启动,沿着红旗街排成长长的队伍,把上山下乡的知青们,送到鹤壁市郊区各个乡镇的农村。
   我是高中毕业后,于1975年8月30日那天,以鹤壁矿务局机关职工子女的身份,到鹤壁市郊区鹿楼公社杨小屯农场下乡的。当时我刚满18岁,身高1米65,身体很棒,一个人能用平车拉一吨煤。
   杨小屯村今属鹤壁市庞村镇,距山城区30多里地,在冷泉村正南,毗邻大白线,是个贫穷的农村。杨小屯农场建在杨小屯村东的丘陵地带,距大白线3华里,占地40余亩,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没有水井。农场的围墙和房屋上面,刷满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农村,改天换地”等大幅标语。
   杨小屯农场建于1973年,当时由鹤壁矿务局出资,在那里修建了十几栋平房,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农场,在鹤壁市有些名气。农场里面有知青宿舍、食堂、仓库、拖拉机库房、马棚、猪舍等。当时的鹿楼公社专门划拨了200多亩土地给农场使用,土地处于丘陵地带,很贫瘠,缺水缺肥,靠天吃饭。
   这里是焕发着亮丽青春的广大知识青年,度过峥嵘岁月的地方,也是他们磨练筋骨、震撼心灵、洗礼灵魂的地方。自1974年到1976年,杨小屯农场前后有知识青年500多名,知青全部来自矿务局(现鹤煤集团)各单位的职工子女,均为初、高中毕业生。当时大家正值风华正茂,激情燃烧的年龄:16—20岁,最小的才14岁。农场的带队干部多为矿务局各单位抽调的基层干部和教师,也有少量的农村干部及老农。
   农场知青的房屋宿舍是新盖的平房,每间宿舍10多平房米,住2—4人,木板床铺,没有桌子和纱窗,更没有水管和卫生间,每间宿舍都配有一盏煤油灯和各种农具。
   农场的四周红旗飘飘,场内建有党支部和团支部。党支部书记是农场的“一把手”,由带队干部或老农担任;团支部书记从知青中任命,是知青的“领头人”。农场对知青的管理方式采用军事化,分男知青连和女知青连。每连设连长、副连长各一名;每连三个排,每排设排长、副排长各一名;排下面还有班长、副班长。
   那时正值“文革”期间,政治第一,生产第二。农场的带队干部日常对知青的教育,便是“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那时的知识青年很率真,革命激情很高,党叫干啥就干啥,一门心思认定:“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大知识青年将“逃避下乡”看成是一种耻辱,将“扎根农村”当成一种理想追求。
   当时的鹿楼公社经常召开知青群众工作大会,号召广大知青:“向贫下中农学习!”、“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
   那时的年青人,虽然嘴上喊着:“扎根农村”的口号,但谁也说不清楚“扎根农村”是个什么概念,将来“扎根农村”后将怎样生活。到农场的下乡知青全是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头脑很单纯,但也有些迷茫。大家都这样想:反正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全国的知青都是这样,我们也不例外。只要是听党的话,干革命,有饭吃,怎么都行。
   上山下乡,就意味着艰苦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的开始。大家的户口都牵到了农村,不打粮食或没有工分,就意味着没饭吃。杨小屯农场的广大知青,绝大多数人是在城市、矿区中长大,很少做农活。那时,农场的四周呈现给大家的,不是绿油油的庄稼和开满野花的乡间绿荫,而是贫瘠的土地和干涸的枯井。从此,这些城里长大的知识青年们,开始了一生中艰辛的劳动锻炼和艰苦的集体生活,农业生产超强的体力劳动及恶劣的农场生活条件,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杨小屯农场的“广阔天地”,是大家激情青春的奋斗地方,也是大家苦难辉煌的创造地方,更是磨练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意志的地方。农场的农耕生活是十分艰苦的,知青们白天要到坑洼不平的丘陵农田去劳动,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各种各样的农活象山一样压在了广大知青稚嫩的肩膀上。这里没有水,只有一片片灰头黄脸的贫瘠土地和一个个干涸的枯井,由于干旱,庄稼苗长得蔫头蔫脑、稀稀拉拉。但是,农场的200亩贫瘠土地,必须养活500多名活蹦乱跳的知青。人人都得下地劳动,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地里的庄稼收获了,大家才有饭吃。
   知识青年下乡变成了农民,必须按照农民的作息方式下地劳动。清晨,连长开始敲钟(一条破铁轨),“当、当、当!”嘹亮的声音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知青5点起床,5点30分上早工,下地干活一个半小时,7点回来吃早饭。上午8点至12点干上午工,下午2点至7点干下午工,有时活忙,天黑才能收工吃饭。每个知青,平均每日要干10个小时以上的农活,一天干下来,大家累得浑身象散了架似的,走路都成了瘸子。
   除了累之外,再就是脏。狂风在丘陵的黄土地上乱刮,黄沙飞舞,到处乌烟瘴气。大家扛着农具从地里收工回来之后,个个荡得浑身都是土。知青原先干净的头上、脸上、脖子、双脚,满是泥土。女知青想洗头,没有水,头痒得受不了,知青宿舍的梳子齿,几乎个个都是黑色的。想洗澡,更是一种奢侈,知青们天天下地劳动,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不洗澡,太稀松平常了。男知青的被子、枕巾,床单,一个比一个脏。
   农场东面有一大块土地叫“八十亩”,春播时的耕地、翻地除少量使用牲口外,全部使用人力(拖拉机一直坏,牲口又少)。男知青负责扶犁、拉犁、翻地、耙地;女知青负责修垅、播种、拉砘子。一天干下来,人人脸上晒得爆皮,肩膀上的红印子肿得老高,腰酸背疼,躺在床上不想动弹。整整八十亩庄稼,全靠十几名十七、八岁的知青种植管理,人人尽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艰苦卓绝的农业生产劳动,磨练年轻人、改造年轻人,培养年轻人。我们这些十四至二十岁的知青,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磨练意志,青春的热汗播撒在丘陵土地的农田之中。200亩土地的犁地、耙地、修垅、播种、锄草、间苗、施肥、打药、收割、运输、打场、翻晒、入库、整地等重体力农活,全部压在农场知青们稚嫩的腰身上。天还没亮,大家就牵着牲口,扛着农具下地劳动。知青们一天干10几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个个晒得暴皮,脸蛋通红。无论男女知青,大个儿小个儿,人人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直叫唤。直到这时候,他们才切身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艰辛。
   那时没有农机,全是人工劳动。除了送粪、种麦子、锄玉米,苦累农活再就是背着喷雾器给庄稼打农药。满满一大桶药水,有几十斤重,象一座小山压在女知青的背上。七月的天气很热,太阳火辣辣地照耀大地,我们几个十七、八岁的女知青戴着草帽,顶着毒日头,左手举着喷雾器的喷头,右手上下压着药箱摇杆,双脚在茂密的庄稼地里穿行。玉米、谷子生了虫子,急需打农药,大家背着沉重的药水桶,一干就是一晌午,背上的衣衫全部湿透。有些女知青,长得身材瘦小,象棵豆芽菜,面对这么重的农活,根本吃不消,她们累得瘫坐地头不是哭就是骂。但哭过骂过之后,还得继续干。活干不完,知青连长、排长来了,可是不依的。
   地里最重的活属秋收,抢收的命令一下,每个知青手持镰刀,弯着腰,一镰一镰地割谷子。我原来上高中时割过麦子,但没有割过谷子。这谷子杆是红色的,比麦秆粗壮,得用力割。有些初中毕业的知青根本没有割过麦子,割谷子时的腰弯一会儿,就疼得受不了,象断了一样痛苦。知青们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个个的皮肤被晒得通红,我们汗流浃背地收割谷子,打谷子捆,装车,盼望割到地头,好去树底下歇一歇。但一块块的谷子地那么大,谷子那么稠密,似乎永远也割不到头。
   农场伙房熬了绿豆汤送到地里,当时大家的嗓子渴得直冒烟,见送来了一挑绿豆汤,知青们拿着茶缸便抢着喝。大家喝完了绿豆汤,农场干部就催促大家干活,知青们继续挥汗如雨,一镰一镰地割谷子,累得直不起腰。有几个年龄小的知青,累得干脆躺在谷子地里不起来了。农场干部也心疼这些城里的孩子,没法,只能哄着大家干活。
   当时一个农场领导说:“今年谷子丰收,这金黄色的谷子多好啊,只有收了回去,大家才能喝上香喷喷的小米稀饭。同志们,加油干哪!”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绝大多数知青,干活不惜力气,稚嫩的双手磨出了血泡,疼得钻心,吃饭时连碗都端不稳。晚上睡觉时,大家就互相拿针挑手上的血泡。谁要是干活偷懒,被知青连长、排长批评,扣了工分,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与大多数知青一样,我在大田里锄过草,刨过红薯,往菜地担过粪,在马棚铡过草,到庄稼地打过农药、收过谷子,往仓库里储过红薯和萝卜。象种小麦、收玉米、锄杂草、修垅沟、挖树坑、推土车、抬大筐、赶毛驴车等,我什么苦活、脏活都干过。那时候,大家个个年轻,处在青春勃发的岁月,浑身是劲,个个都不惜力气,撑着劲干活,很少有人故意偷懒。男知青和女知青,连与连、排与排之间,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大家从心里认为,这样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是广阔天地里的“大有作为”。
   艰苦的劳作,给充满激情奋斗的知青,留下了充实、持久、难忘、无悔的青春回忆。广大知青默默接受农田里的一切艰苦劳作,将滴滴汗水洒在一块块的丘陵土地上。这些来自城里的知青,有些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干过重活。农村的广阔天地,有阳光的暴晒、有蚊虫的叮咬、有肆虐的狂风、有倾盆的大雨、有汗水的蒸腾、有嘴唇的干裂、有饥饿的肠胃、有酸麻的四肢、有剧痛的腰背、有昏沉的大脑,这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考验着每一个知识青年。
   那时的知青又单纯又稚嫩又听话,很少有人因为活累跟带队干部、知青连长、排长或老农顶撞,要求干轻活。在广大知青眼里,谁力气小或偷懒,谁就是孬种;谁力气大干活卖力,谁就是榜样。有的知青下地干活,手上磨起了串串大泡,水珠在里面滚动,也不叫一声苦。大家认为:等磨成茧子后,革命就成功了。这正应了当时的一句口号,叫“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

共 1142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知青,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是一代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作者作为一个有过亲身经历的老知青,这段历史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这儿有她的青春,她的激情,她的理想,还有她的汗水……文章以流畅自然的笔触,清晰的行文线索回忆了自己到杨小屯农场当知青的三年经历,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农活的艰辛,都没有难倒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各种劳动,不但收获了丰收的劳动果实,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增长了人生的阅历,有的还收获了爱情的甜蜜。可以说,这段知青经历是作者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为她的人生增加了色彩浓重的一笔历史。文章自然朴实,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倾情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1-11-10 10:09:22
  知青,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对于六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却有着亲切的回忆。作者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清晰生动地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在杨小屯农场的三年知青经历,感情真挚,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感谢于老师为我们精心呈现的这篇美文!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