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真】逃离(小说)

精品 【宁静·真】逃离(小说)


作者:旧时茅舍 秀才,1796.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95发表时间:2021-12-26 21:39:00
摘要:他乡究竟是什么样儿,没有谁知道。为了寻找不一样的生活,一个十几岁的少女选择了去外乡闯荡,只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她,在异乡的日子好吗?


   再次见到阿莲的时候,我已经是大一了。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里,回到熟悉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因为我是个大学生了,只是在最忙的时候,才安排我的活儿,平日里反倒不叫我做事了,我虽然喜欢偷懒,但见到这种情形反而有些难过,感觉他们开始跟我生分了似的。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我已经是吃国家粮的人了,以后不需要再干这些庄稼活儿。
   就是在那天的午后,我一觉醒来,家里静悄悄的,他们都下地去了,我独自在家里,拿着一本书看,忽然的,一个人影出现在我面前,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说到:“又在看书,你一天到晚就只晓得看书!”我抬头一看,惊喜地叫道:“阿莲!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她说:“我昨天晚上回来的。”我听她的口音里带着些广东腔,觉得又陌生又好玩,便说:“这么多年,口音都变了啊,哪天跟你后面学几句广东话。”她说:“哎呀,刚开始去的时候,一句话都听不懂,慢慢的,听多了,就懂了。”我问:“你这次回来,住多少天啊?”她说:“一个礼拜。主要是打结婚证,要户口本。你能不能陪我到村部去一趟?”我说:“好啊!”又感慨到:“你都要结婚了啊!”她笑着说:“都二十好几啦,还不结婚,到什么时候啊,哪像你,还读书啊!”
   她羡慕地看着我,说:“还是你聪明,考上大学了。我脑子不行,不是那块料!”然后又叹了口气,说:“唉,我们这个地方太穷了!只知道种地,到外面才知道,人家那地方那个厂啊,到处都是,随便干点什么都搞到钱。”
   我们边走边聊着,灼热的阳光从身后照过来,照得我们浑身燥热,两旁的棉花地里,时不时露出一顶草帽来,草帽底下一张被太阳烤得汗涔涔的脸,有时这长脸无意中瞥到了我们,便会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随即惊讶地一声:“咦,那不是阿莲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我们便站住了,阿莲说:“婶婶好,我昨天晚上到家的。”
   冷不防又一个声音冒出来:“这次要在家里好好地呆上一阵子吧,多陪陪你妈妈,你不知道你走的时候你妈妈哭得有多厉害!”
   阿莲望着声音那方向,眼睛在强烈的阳光下眯成了一条缝,她说:“是李二娘啊,几年没见了,你看上去还是那个样子啊!”
   我默默地陪着阿莲走着,听着这些家常,感受到了一种被剥离的隔阂与和疏远,阿莲也许没有感觉到,她这次的回家其实已经是个外乡人了。姑娘家们最终都是要被家乡嫁出去的,可是那种出嫁跟阿莲的这种出走是大不相同的。阿莲依然自顾自地说着,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时隔五年,除了天增岁月人增寿,似乎没有什么大变化。她当然感受不到当初的她的出走所带来的轰动,还有她父母的伤心与焦虑,她更想不到,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行走在家乡熟悉的小道上了。
   河边的那棵老柳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闷闷的光,那半截断了的预制板,斜斜的搭在岸边,那是我们经常洗衣服的地方,我对阿莲说:“记得吗,那次洗衣服时,我没站稳,一晃,掉进了水中,一件衣服差点儿漂走了,是你帮我捞起来的。”阿莲笑着说:“当然记得啦,我们还经常一起检鸡粪,打猪草,偷桃子,打莲蓬。跟你后面,什么鬼事都干遍了。还是那时候好,只知道吃和玩。”我听着阿莲的语气里也有了一些感慨,想来这些年她一个人远赴他乡,经历了怎样的彷徨,有谁知道呢?她的不如意,又能说给谁听呢?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唏嘘,转头看了她一眼,问:“阿莲,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吧?”她说:“还好啊!”也许是不想多说吧。她既然选择了逃离,就选择了打落牙齿和血吞,苦也罢,甜也罢,时过境迁,不提也罢。但愿摆在她面前的,应该是一份值得憧憬的生活吧,也但愿她要嫁的那个阿伟,好好地对她。
   到村部了,那时候的村部简直就是个综合服务中心,有加工厂,卫生所,小卖部,我们念书的小学也在一旁,一个四方院,就像是这些服务中心的后花园一样。我带着她到村长那儿开了证明,村长是爸爸的熟人,见了我,笑着说,大学生回来啦!我一愣,他又说,你的通知书还是我在大广播上通知的呢!我才想起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那时的快递还不像现在发达,所有的信件都寄到村部去,一般人家很少收到信件,除非家里有亲人在外地。我的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是全村第一个,大广播播出的时候强调非要本人亲自去拿,那个场景记忆犹新。
   从大队书记那儿出来,阿莲还要到小卖部去,我以为她要买什么东西,结果她指了指那种饼干,圆圆的,脆脆的,一块二一斤的,称了一斤,然后递给我,说:“吃吧,我们这地方可怜,没什么吃的东西。”我当时听了颇觉好笑,这阿莲,一点儿都没变,还是那种想到什么说什么的人,还以为现在的我们跟她几年前走的时候那样缺吃少穿的,啥都不舍得买的人。幸亏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姐妹,知道她性格直爽,属于那种没有心眼的人,否则这种处处透着怜悯,处处透着从大城市来的那种优越感的话,在别人听来,不翻脸才怪!可是,就是这个没有心眼的阿莲,却干了一件全村没有一个人敢干的事。
  
   二
   阿莲全名叫何心莲,是我堂叔的女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她虽然只比我大一岁多,但是却比我高出半个头,所以跟她在一起,她仿佛大姐姐般,处处照顾我,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放学路上,我们共用一把雨伞,她搂着我的肩膀,我们并排走在并不宽阔的田埂上,听着雨打在伞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一次,我脚下一滑,阿莲一把拽住我,结果没拉住,两人一起摔倒了,弄了一身的泥,我们先是互相埋怨着,你怪我我怪你,然后又都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干脆没有顾忌地打起了水战。
   每天早上我到她家去叫她时,她总是在晾衣服,看着她熟练地将衣服抖开,晾到竹竿上,然后再把衣服牵开拉平,做完这之后,还不忘站在一边看看,最后拿起空塑料桶放回厨房,拿起书包,跟我一起上学,放学后再一起回家。只不过这种情景只持续了一年。二年级开学的时候,我约她一起去报名,她却说:“我不念了,我妈说女孩子家念书没用。”虽然之前听她提起过不念的事,但总觉得是说着玩的,谁料是真的呢!从此之后,上学的路上便少了她的身影。
   阿莲念书不行,但干活是一把好手,她干什么都是一根筋,舍得用力,从来不觉得累,不知道取巧。她也觉得干活比上学轻松多了。那些脏衣服在她手里一搓一揉一摆就干干净净了;那些小猪仔子到她手里,不出半年,便养得肥肥壮壮的;至于鸡呀鸭呀,每天天一黑便围着她叫唤,她便从家里装出一瓢稻谷来,撒到地上,它们便一窝蜂地冲上去埋头啄食起来,看着她站在那些鸡鸭们中间,那神态跟她妈妈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一次我从阿莲家的田头经过时,何婶和阿莲正在棉花地里锄草,看着沉重的铁锄头在阿莲手中娴熟地挥动着,大大小小的土坷垃应声而碎,均匀地洒在棉苗的周围,被锄掉的杂草蔫蔫地伏在一旁,在阳光下散出温润的气息。我问:“阿莲,你锄草手不起水泡吗?”阿莲笑笑说:“还好,不起水泡。”何婶说:“哪像你的手那么金贵啊,这么点小事就起水泡了,那一点儿事都做不得了!”我听着这夹枪带棒的话,一时间竟找不到话来回她。谁知她嘴一撇,又说道:“你爸爸真是个死脑筋,这么大的姑娘了,不让她回来做事,念什么书!一个女孩子家,念许多书,有什么用!”
   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阿莲去了城里一家香皂厂做合同工,每天骑自行车来回,早出晚归,各一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毕竟也算是在城里上班,那时候能去城里上班都得找人托关系的,所以,相比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来说,阿莲这些骑自行车的一族毕竟不用再在土里刨食吃了。
   冬天日短,下班回家时往往天已经漆黑了,好在有几个人一道,倒也不觉得害怕。再说路上还有一大批跟她们一样早出晚归的打工一族。那时,农村姑娘的出路便是念几年书,识几个字,然后回家干活,稍微大些的时候,托人去城里做合同工。去城里做合同工似乎是乡下姑娘的最盼望的一条出路,要么便是找师傅学一门手艺,裁缝理发之类的,然后再过几年便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了,然后再生娃,像自己的妈妈那样,把大半生时光和精力都消耗在柴米油盐之中,这大抵是每个农村姑娘的一生吧。
   那条通向城里的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由于年深日久早已变得坑坑洼洼,仿佛一条暗礁丛生的河流,载着那些进城打工的人来回穿梭,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没有尽头。没有谁会去想,日子需要什么变化或者应该怎么去改变,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如果没有意外,阿莲也应该这样过下去。但阿莲是个已经过了十八岁生日的姑娘,这个年龄的女孩在那些好事的大妈二婶子的眼中,是值得忙碌一番的。
  
   三
   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阿莲离家出走一个星期之后的事了。自从阿莲进城打工之后,我们便很少见面了。我上了高中,开始住校,只在周末回来。那个周末,有些寒冷,虽然还没有入秋,但摘去了棉花的空壳在暮色中萧萧瑟瑟,已让人感觉到了秋的凉意。那个傍晚,我忽然听到了一阵凄凄惨惨的哭声,这哭声里分明还夹杂着呼唤:“我的莲儿啊,你在哪里啊,你快回来啊……”我一愣,直到晚饭时,才知道阿莲离家出走一个星期了!
   阿莲一连几天没回来了,何婶开始没在意,还跟李二娘说:“阿莲又加班了,今天没回家。”李二娘知道她话里的意思,便说:“那岂不是好事啊?又拿到不少加班费吧!”何婶说:“比我们插田好多了。”言语中分明含着炫耀的意思。第二天如此,第三天又是这样,何婶说,阿莲从没加过这么多天的班,看样子,这个月的加班费应该不少!
   直到第四天的时候,她姐姐的女儿,小菊来了,她一见何婶,便说:“二姨,你家阿莲到哪里去了,自行车一直放在我那儿,好几天了!”何婶一听,大吃一惊:“阿莲不是加班吗?怎么把自行车丢在你家啦!”小菊说:“我也不知道啊,她只说把自行车放在我那几搁几天,还有另外的三个,都三四天了,几辆车子一直搁在我家,我以为你们晓得呢!”
   何婶这才知道大事不好!赶忙到那几个家里一问,果然,都没回家呢!到厂里打听之后,才知道她们四个把这个月的工资领了之后,就没来上班了,听他们说好像是约着去南方打工了。
   接下来的日子很忙乱,四家的男人们约好去南方去找他们,女人们便负责在家里哭泣。白天里大家都忙着捡棉花,棉花开得正欢。白花花的棉花,大朵大朵的,就像调皮的云朵,忽然有一天不想在天上呆了,于是每片云都找好了一片叶子,悠悠然地来到了凡间。有的躲在了叶子底下,有的立在了叶子的上面,还有的干脆半掩半露,这些棉花啊,看着就让人心醉!农民们完全沉浸在捡棉花的快乐里,何婶也顾不上想阿莲了,满地的棉花占据了她的心田。他们一大清早就下地了,赶在露水未干之前,那时的棉叶棉花壳都是潮乎乎的,不容易沾到棉花上。等到太阳出来了,随着露水的蒸发,棉叶棉壳都变干了脆了,摘下的棉花上也容易粘上碎碎的棉叶,还要再细细地一点一点地捻下来,很麻烦。所以,日出而作的传统在这个季节里是不适用的。但是早晨依然静悄悄的,只见满地的棉花摇动,不见人影不闻人声,偶尔一个身影立直了,抬头看看东边的太阳,咕哝了一句:“东边红了,太阳要出来了!”
   何婶话多,嘴快,人们都叫她“何大嘴”,是个爱热闹的人,哪儿有她,哪儿就热闹,即使捡棉花的时候,也不例外,只要隔壁田里有人,她都会找到话题:“听说了吗?小妹又生了个女儿!”隔壁田里李二娘就会好奇地问一句“你怎么知道,没听讲啊?”何婶就会得意地说:“昨天杨麻子的女婿上门了,我问的。杨麻子有点不大高兴。”李二娘说:“找着不高兴!儿子女儿不是一样的啊!”何婶说:“头胎是个女儿,这胎又是个女儿,肯定想要儿子啊!”李二娘说:“反正我觉得都是一样的。”
   何婶只是默默地捡着棉花,李二娘也在隔壁田里,两人平日里热热闹闹地聊着,现在李二娘见何婶不说话了,知道她心里想着阿莲,便好意地问了一句:“阿莲有消息了吗?”
   何婶因之前在李二娘面前炫耀过,心想你不就是想看我的笑话吗?现在假装着问,便不怀好气地说:“哪个知道她跑到哪里去啦!有些人就等着看我的笑话呢!”
   李二娘见话语不对,不敢应答,但知道越不做声越显得做贼心虚,便说:“哪个没良心,看你的笑话呢!阿莲是个好姑娘,都巴望着能把她找回来呢!”
   何婶说:“就有些人见不得我阿莲在城里上班,巴不得她出点事才好呢!”
   白天里尚有棉花可忙活,可是晚上呢?忙完了一天的活儿,大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乡村的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娱乐可言,以前没电视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聊聊天侃开开玩笑,天南地北地瞎扯,一不小心就会扯出一场轩然大波,给平静的乡村生活倒添了几份谈资。现在有电视了,一家人看电视,偶尔闲扯几句,有什么闲话都消融在屋内,也因此少了许多事端。

共 78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婚姻爱情的小说。主人公阿莲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她热爱生活,不断追求幸福的生活,她进城当个合同工,这在农村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母亲三番五次地为她的婚姻大事“操心”,极力地说服女儿找一个条件好的小伙儿嫁了。在母亲不断地唠叨、撺掇之下,她与三位年轻的女工友商量后一起南下打工,以这种方式来逃避家庭包办式的婚姻。结果四位父亲南下寻女,四位母亲在家以泪洗面,最终四位姑娘中唯独阿莲没有回来,一直留在南方打工,最终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事业上也获得了成功。文章结尾以一张“全家福”照片告诉读者,当初阿莲的选择是对的。小说主题鲜明,歌颂这种积极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精神,批判了以何婶为代表传统婚姻观念,具有一定教育启迪意义。从写作艺术上看,生活化的语言很接地气,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也相当真切。另外,结构穿插有序,衔转自如,有悬念,有倒叙,有插叙,情节跌宕起伏,结局美好。好小说,值得一读。【编辑:温莎的梦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2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1-12-26 21:40:15
  再次读到老师佳作,小说生活化的语言值得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1-12-27 10:34:58
  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12-27 07:58:25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3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1-12-27 09:53:42
  拜读。老师辛苦了。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12-27 20:10:45
  小说主题鲜明,反映了一个农村女孩追求幸福的故事,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4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1-12-27 20:16:56
  谢谢文友,我们互相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