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大理的两朵云(随笔)
远方,有诗,有歌,有梦,有思。
寄情山水,去远方体会风土人情,成了我安放心灵的方式之一。
当我们穿过千山万水,只为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徜徉在心灵之旅,有的远方只是“到此打卡”,商业味太浓,同质性太强,你不会再为它奔赴山海。但,云南,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梦里,它的景色、它的天气、它的美食、它的民风,都值得一去再去。
云南太大了,一次玩不了。云南太美了,一次玩不够。
在偌大的云南版图中,大理这座古城,安静地躺在我的记忆里,缓缓流出。
大理的味道,就像野生蘑菇一样绚烂神秘,又像野生蘑菇一样鲜美醇厚。
大理的蘑菇有两朵,一朵在天上,一朵在地上。天上的是美景,地上的是美食。
天上的美景是大朵大朵的蘑菇云,大朵大朵成群结队,在蓝天和古城的掩映下格外灵动美丽。低矮的云朵群离地面那么近,似乎你一伸出手,就能摘取天上的棉花糖。翠绿斑斓的田野,萦云载雪的苍山,碧蓝澄澈的洱海;香风满道,芳气袭人,动人传说,是何等令人心驰神往啊!洁白的云朵使人如入仙境。
地上的美食自然是野生菌菇火锅,这是走进大理必不可少的美食。
七彩云南一定有几抹色彩是被美食占据的。寻找美食的心理诱惑着我不断搜寻排队的小吃店铺:豌豆粉、饵丝、灌浆豆腐、冰粉、钵钵鸡、过桥米线,我一一尝过,可总觉得没有“惊艳”二字。想到前几天吃过的菌菇面,我久久无法忘怀那菌菇独有的香气。美味的食材,只要扔进菜里,无论怎么烧都会好吃。
我搜索了评价最高的菌菇餐厅,来到古朴的街,木石装饰和可爱的多肉已经让人心醉,特别那叫得上名字的菌菇更是令我垂涎三尺。野生菌菇不同于上海菜场买的,肉质特别厚实,颜色特别醇厚,由内而外散发着大地的生命力。
一杯桃花酒下肚,野生菌已经切片摆好,等着跳进滚烫的鸡汤里。不需要任何调味品,看着菌子在沸水里跳舞的模样,尝到菌子因大火熬煮与鸡汤融为一体的味道,我瞬间明白了:世间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也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闲适的转角遇到美好。
离开大理前,我特意来到当地菌子交易市场,想买新鲜的回家,可形状各异的菌子把我难住了。恰好碰上一档美食节目在采访当地摊主,主持人熟练又自豪地挑选着菌子,又大又新鲜,就跟我们去菜场买大葱一样自然。当地人非常热心,买菜的阿姨妈妈们毫无吝啬地分享买菌子的秘籍,他们告诉我:“你来对时节啦,现在的菌子是最好的!我们都喜欢吃。”
大理人无论是买还是卖,都不存心压价,摊主的价格都比较公道,每个摊价位都差不多,似乎这是一个透明的世人皆知的行情。我除了看懂中文书写的菌子名称之外,其他一律不懂。当地人告诉我,这些菌子都是自己去山里采的,他们一年的收入都是靠卖菌子赚来的,是大自然的恩赐。我看着一堆一堆的菌子,仿佛能闻到特有的清香,仿佛看到当地人背着竹篮,清晨入竹林,小心采菌子的样子。
“小妹,夏季是菌子长得最好的季节。”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当地人都是以公斤买卖的,“那吃不完怎么办呢?”我不解询问,“吃不完就放冰箱速冻,这个时节过后就没有那么好的菌子了。”当地买菜的阿姨很热情地告诉我。其实,吃过大理的菌子后,我就不想再吃别的地方的菌子了,速冻后的菌子,也无法再现美味巅峰了。
我跟着当地阿姨买了不少菌子,特别难忘的是牛肝菌,因为长得肥厚,看上去就很鲜美。摊主告诉我说:“小妹,你买的这个是很毒的。”我拎着大袋子,还沉浸在即将回家享受美食的喜悦中。“那怎么吃呢?”“我正想提醒你,一定要放大蒜头,放辣椒,一起炒,要彻底炒熟,很好吃!”“谢谢啊,我中午刚吃过,真是鲜掉眉毛。”阿姨笑了,悄悄提醒我:“我们这里每到暑假,吃菌子中毒的有好几个呢!中毒了都往医院送。你一定要烧熟哦。”自此,我深深记住了阿姨的防中毒妙招:大蒜头+辣椒。我也深深记住了当地人的淳朴善良,愿意和我这个外乡人真诚的叮咛嘱咐。
当地人就是这么淳朴,她不会因想多做点生意就骗你,或者隐瞒你,彼此都很坦诚。
大理旅游服务业很发达,批发市场里就有快递。打包了几箱新鲜的野生菌子回家,店主放了很多冰块,以防变质,可是我知道,再怎么保鲜,跟远方的味道还是不一样的。
店主的热情,买菜阿姨的淳朴,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味”。大理还有很多美食,下次见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寻觅一个诗与远方的驿所,剪一段时光,把心灵安顿和顺。我在丽江古城偷得浮生半日闲散:在洱海边吹风、骑行、漫步;在泸沽湖畔静看候鸟飞翔.;在苍山看雾霭听虫鸣;在束河古镇体验扎染;如果让我诉说对它的爱,恐怕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大理的云朵,寄托了我的情;大理的菌子,牵绊住我的胃,而七彩云南,还有很多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