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桐岭游(散文)

精品 【流年】桐岭游(散文)


作者:温胥 白丁,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6发表时间:2022-11-19 15:21:18

清晨我们徒步前往桐岭山。八点左右的时候,路上就有很多人结伴而行,熙熙攘攘地朝山上涌去。
   初春的风是柔和的,但又好似秋般清凉,轻轻地吹拂着游人的脸颊,卷起一丝丝碎发。遥遥望去,远处的山坡上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各色的小斑点。仔细一瞧,那是帽子、汽车、衣服,和伞,星星点点地棋布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这儿一堆,那儿一堆,点缀着春的画卷,在单调的山色中,绘出另一番风情。
   不一会儿,便到达了桐岭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风儿吹过树梢,奏起欢快的乐章。一些粗壮的虬枝,旁逸斜出,如同巨人的手臂,拦住了游人的去路。鹅黄的嫩芽,从枝丫上冒出尖尖的小脑袋,四处张望。鸟儿们站在枝头,和风伴奏。蛐蛐儿也一蹦一跳地加入了其中。我轻轻地走在小路上,生怕惊动了这支热情洋溢的露天乐队。
   慢慢走过一座石桥,这时桥下的溪流不再是分成几段,而是一股脑儿汇成一池又一池的清潭。细碎的阳光从树叶间漏下,一个个明亮的光斑反射在水面上,微波粼粼。阳光穿透到水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随着波纹的荡漾,时隐时现。
   这里的潭水是奇妙无穷的。同是一股清流汇成的小潭,每一池小潭的色彩却是全然不同。从高处淌向低处,依次是湖蓝色、蓝绿色、浅青色、墨绿色、明黄色。仿佛是哪个画家,不小心将他最心爱的颜料打翻在水中,美得是那么动人。又像是被谁一片一片细心地拾起,又细心地一片一片慢慢拼凑而成的彩色玻璃窗,叫人移不开眼。我想,这里一定集中了世间一切的最柔和清亮,最生机勃勃的色彩。
   我弯下腰,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轻用手捞起看上去是黄色的潭水。出乎意料的是,掌心中的水仍是澄澈的。定睛一看,哦,原来这潭底密密的铺了一层松软的细沙。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得这一池潭水可爱起来,妙笔生花,等待有心人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又捧起湖蓝色的潭水,这次的水却没有刚才那样的明净,染上了淡淡的蓝色。难道真有一个那样粗心的画家,用大量颜料将源源不断的清流染成碧蓝色?显然不是,水是会流动的啊。或许是这潭里的光亮大都让成片成片的树荫给遮住了,使水都变了颜色。又或许是这水中多含了一种其他地方少有的物质,才让这水中藏匿的小生物——衣藻,换了一种绮丽的颜色。
   不知不觉中被小潭吸引,又不知不觉中,登上了一处高地。来到了下一处奇观。
   耳边传来的涛声隐隐如雷,我突然从如梦似幻的小潭中惊醒。再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赞叹不已。
   眼前是一片光秃的石壁,怪石嶙峋,崎岖不平,像是巨龙的骸骨。湖蓝的潭水在这里过渡为冰蓝的匹练,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它们相互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势若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地冲向不知深浅的修狭深沟。还有一些另辟蹊径,顺壁垂下,亮晶晶的如丝如缕,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像是一幅写意画。在这画的中间,那被冰蓝潭水填满的空洞深沟,乍一看,像极了一只湛蓝的龙眼,从亘古穿透悠悠岁月看到6500万年后的今天,深邃而犀利,使人寒气透骨。
   寂寂的蓝天中,太阳于连绵的山峦间隐匿,一朵朵游云聚拢在一起,天色暗了不少。我顺着观光云梯,继续向高处前进。坡度越来越高,几乎要与地面垂直。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我站在山巅,透过云梯的缝隙,直视巨大的“龙眼”。深沟的周围水花四溅,汹涌澎湃,来到“龙眼”的正上方,才发现中间最深的地方看上去却风平浪静,那是将近墨色的蓝,是一种不规则的四边形,仿佛巨龙的瞳孔,宁静而幽远,暗藏波涛。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不可久居的绝境。但在“龙头”处,却有一间石屋顽强地屹立着。我惊奇地快步上前,冰凉的水花溅在我的脸上。
   近了,更近了。我悄悄来到石屋前。几株黄独牢牢地攀在房檐上,翡翠般的绿叶如卷帘般垂下。大门敞开着,里间的房门是半掩的,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圆木餐桌,碧绿的青苔爬上木桌的一角,屋主人显然很久不在。我又退后几步,向石屋上方望去。视野显得更开阔起来,一山烟雨一山空,山中清潭、山边石屋、山里黄独、山上苔痕,一切都美得渺茫,空灵。这是梦境呢,还是哪个世外桃源?心是醉的呢,还是醒?云环雾绕,山隐水迢,这大概是天上仙境。几回黄独,嵯峨石屋,这或许又是地上人间。
   这会儿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在悄无声息中逝去了。游客的身影少了不少,淡去了人烟的桐岭山在沉静中显得清冷起来。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途中经过两行搭石,我粗略地一数,不算两岸,它是由二十四块堪堪露出水面的砾岩衔接而成。低矮的砾岩顽强地挺立在凶猛的流水中,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而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突然之间,下雨了。山雨来得很急,很快,让人们猝不及防,慌慌张张地奔向不远处的长廊。豆大的雨点滚落在树叶上,融化在泥土里,消失在潭水中,溅起一朵朵水花。滴答!滴答!人们的心仿佛也随着之跳动。滴答!滴答!雨越下越大。山色朦胧雨亦奇,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吟诗作画?
   我们也随着人流向山下涌去,一时间山中又热闹起来。远方的飞鸟也传来或婉转而悠扬,或短促而嘹亮的鸣声。
   暂歇山麓长廊,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观一场诗意满满的雨,嗅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仿佛品一杯上好的香茗,我的心也沉静下来,然而又宛若自失,觉得要弥散在这霖霖的烟雨世界中。
   雨停了,太阳赶在落山之前露出了笑脸。这时的阳光不再是金黄,而像是浓浓的热汤,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一颗雨珠顺檐滑下,滴溜溜地在宽大的荷叶中翻了一个身,晶莹剔透。
   山下,汽车的引擎声陆续响起,惊起一滩飞鸟。
   我仰起头。
   恰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

共 2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是作者游览桐岭山的所见所闻及所思。山路崎岖不平,风光旖旎,令作者欢呼雀跃。春天的山里清凉,像秋天般凉爽;一池池的小潭,淡蓝色或湖蓝色的潭水清澈见底;鹅黄色的嫩芽,嶙峋的怪石,湖蓝的潭水过渡为冰蓝,冰蓝潭水填满的空洞深沟,像“龙眼”,“龙头”则是石头房。山上的一切皆是美妙与美好的,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向往。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详细地描述了桐岭山的美丽景色,增加了文章的灵动性和美感,并情景交融,让读者赏心悦目。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12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1-19 15:39:01
  这篇游记散文,虽是移步换景,却打破了一贯游记的写法,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受来抒发情感,描写美景的,而且是一景一抒情,一步一欢心,明确地感受作者那颗兴奋而激动的心,以及洋溢在脸上的笑容。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语言美,词语美,景色美,美不胜收。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吴桐        2022-11-19 21:22:44
  不知不觉读完全文,意犹未尽,能把一篇游记写得如此优美,让人心生向往。不敢相信是一个小作者,真是后生可畏呀,流年新人辈出,真让人感到开心!希望小作者佳作频频,勇攀高峰,在流年大放异彩!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3 楼        文友:生米        2022-11-20 06:27:31
  桐岭游
   游记写得不错,把眼之所及都用最美的文字描绘了出来。万物都有神,万物都传情,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尖而进人到一幅画的世界,山的顶端还有石头房子。看到石头房子向游人敞开的门和里面摆设的物件,又把读者带回到自然中,让读者们知道了,这是作者在游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这山上,有鱼有鸟有溪有游人如织,还有天上落下来的雨水,像珍珠一样的掉到了树叶上,溶进到泥土里!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1-20 07:37:20
  一路跟随作者笔尖游桐岭风光,移步换景,所到一处别有洞天。桐岭奇石静更幽,四时景象镇长留。端如和气里谈笑,恍若春风画中泳游,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这就是一从文中读到的桐岭风光,令人陶醉神往。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5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1-20 08:25:16
  读旅游文章,好处可以知道很多美丽的风景区,又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者去桐岭游,把这美丽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读了满满的收获。
6 楼        文友:清鸟        2022-11-20 08:27:24
  心若在,眼里皆是风景。放松身心,才能融入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奇美。桐岭游,是一篇很唯美的游记,所到之处,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欣喜和激动。潭水亦如赋有灵魂,在作者笔端与之对话,让心愉悦敞亮,疗愈身心。美文,感谢分享,祝老师愉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7 楼        文友:康心        2022-11-20 10:09:16
  游记散文,一定要专心游过才能写出自己真感情。这文就是,所以我能从文中清晰感知作者所见,心也与之产生共鸣。好文一定离不开真,真景真情真感。好文也一定离不开顺妥而精美的语言,这文便是,如“我扬起头,恰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20 13:24:33
  粗壮的虬枝,旁逸斜出,如同巨人的手臂,鹅黄嫩芽,似尖尖小脑袋,鸟儿,蛐蛐儿等组成了一支露天乐队。精准的语言,拟人化的比喻,让文字显得生动活波。
   读完作者的文,让人不由得想起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绿》来,两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散文语言优美,比喻贴切,一篇带有童真妙趣的游记散文佳作。欣赏欣赏!
9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20 13:40:10
  桐岭的水美景美,在于大自然的馈赠。在作者的笔下,水色的变换取决于在水一方的参照物;山中绿植的嫰与鲜,来自于独特的气候,如一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雨,有润泽也有阳光的照拂。
   去一个地方,能给心灵带来愉悦,那就是最好的旅游。感谢老师分享美景!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10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20 14:19:21
  这篇游记能把自己的心情与美景同步,并且参杂了自己的想象,文章的灵动感十足。文章没有写作套路,读起来更接地气。从个人观点来说,我喜欢这种写作方法。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