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桐岭游(散文)
清晨我们徒步前往桐岭山。八点左右的时候,路上就有很多人结伴而行,熙熙攘攘地朝山上涌去。
初春的风是柔和的,但又好似秋般清凉,轻轻地吹拂着游人的脸颊,卷起一丝丝碎发。遥遥望去,远处的山坡上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各色的小斑点。仔细一瞧,那是帽子、汽车、衣服,和伞,星星点点地棋布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这儿一堆,那儿一堆,点缀着春的画卷,在单调的山色中,绘出另一番风情。
不一会儿,便到达了桐岭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风儿吹过树梢,奏起欢快的乐章。一些粗壮的虬枝,旁逸斜出,如同巨人的手臂,拦住了游人的去路。鹅黄的嫩芽,从枝丫上冒出尖尖的小脑袋,四处张望。鸟儿们站在枝头,和风伴奏。蛐蛐儿也一蹦一跳地加入了其中。我轻轻地走在小路上,生怕惊动了这支热情洋溢的露天乐队。
慢慢走过一座石桥,这时桥下的溪流不再是分成几段,而是一股脑儿汇成一池又一池的清潭。细碎的阳光从树叶间漏下,一个个明亮的光斑反射在水面上,微波粼粼。阳光穿透到水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随着波纹的荡漾,时隐时现。
这里的潭水是奇妙无穷的。同是一股清流汇成的小潭,每一池小潭的色彩却是全然不同。从高处淌向低处,依次是湖蓝色、蓝绿色、浅青色、墨绿色、明黄色。仿佛是哪个画家,不小心将他最心爱的颜料打翻在水中,美得是那么动人。又像是被谁一片一片细心地拾起,又细心地一片一片慢慢拼凑而成的彩色玻璃窗,叫人移不开眼。我想,这里一定集中了世间一切的最柔和清亮,最生机勃勃的色彩。
我弯下腰,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轻用手捞起看上去是黄色的潭水。出乎意料的是,掌心中的水仍是澄澈的。定睛一看,哦,原来这潭底密密的铺了一层松软的细沙。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得这一池潭水可爱起来,妙笔生花,等待有心人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又捧起湖蓝色的潭水,这次的水却没有刚才那样的明净,染上了淡淡的蓝色。难道真有一个那样粗心的画家,用大量颜料将源源不断的清流染成碧蓝色?显然不是,水是会流动的啊。或许是这潭里的光亮大都让成片成片的树荫给遮住了,使水都变了颜色。又或许是这水中多含了一种其他地方少有的物质,才让这水中藏匿的小生物——衣藻,换了一种绮丽的颜色。
不知不觉中被小潭吸引,又不知不觉中,登上了一处高地。来到了下一处奇观。
耳边传来的涛声隐隐如雷,我突然从如梦似幻的小潭中惊醒。再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赞叹不已。
眼前是一片光秃的石壁,怪石嶙峋,崎岖不平,像是巨龙的骸骨。湖蓝的潭水在这里过渡为冰蓝的匹练,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它们相互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势若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地冲向不知深浅的修狭深沟。还有一些另辟蹊径,顺壁垂下,亮晶晶的如丝如缕,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像是一幅写意画。在这画的中间,那被冰蓝潭水填满的空洞深沟,乍一看,像极了一只湛蓝的龙眼,从亘古穿透悠悠岁月看到6500万年后的今天,深邃而犀利,使人寒气透骨。
寂寂的蓝天中,太阳于连绵的山峦间隐匿,一朵朵游云聚拢在一起,天色暗了不少。我顺着观光云梯,继续向高处前进。坡度越来越高,几乎要与地面垂直。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我站在山巅,透过云梯的缝隙,直视巨大的“龙眼”。深沟的周围水花四溅,汹涌澎湃,来到“龙眼”的正上方,才发现中间最深的地方看上去却风平浪静,那是将近墨色的蓝,是一种不规则的四边形,仿佛巨龙的瞳孔,宁静而幽远,暗藏波涛。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不可久居的绝境。但在“龙头”处,却有一间石屋顽强地屹立着。我惊奇地快步上前,冰凉的水花溅在我的脸上。
近了,更近了。我悄悄来到石屋前。几株黄独牢牢地攀在房檐上,翡翠般的绿叶如卷帘般垂下。大门敞开着,里间的房门是半掩的,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圆木餐桌,碧绿的青苔爬上木桌的一角,屋主人显然很久不在。我又退后几步,向石屋上方望去。视野显得更开阔起来,一山烟雨一山空,山中清潭、山边石屋、山里黄独、山上苔痕,一切都美得渺茫,空灵。这是梦境呢,还是哪个世外桃源?心是醉的呢,还是醒?云环雾绕,山隐水迢,这大概是天上仙境。几回黄独,嵯峨石屋,这或许又是地上人间。
这会儿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在悄无声息中逝去了。游客的身影少了不少,淡去了人烟的桐岭山在沉静中显得清冷起来。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途中经过两行搭石,我粗略地一数,不算两岸,它是由二十四块堪堪露出水面的砾岩衔接而成。低矮的砾岩顽强地挺立在凶猛的流水中,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而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突然之间,下雨了。山雨来得很急,很快,让人们猝不及防,慌慌张张地奔向不远处的长廊。豆大的雨点滚落在树叶上,融化在泥土里,消失在潭水中,溅起一朵朵水花。滴答!滴答!人们的心仿佛也随着之跳动。滴答!滴答!雨越下越大。山色朦胧雨亦奇,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吟诗作画?
我们也随着人流向山下涌去,一时间山中又热闹起来。远方的飞鸟也传来或婉转而悠扬,或短促而嘹亮的鸣声。
暂歇山麓长廊,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观一场诗意满满的雨,嗅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仿佛品一杯上好的香茗,我的心也沉静下来,然而又宛若自失,觉得要弥散在这霖霖的烟雨世界中。
雨停了,太阳赶在落山之前露出了笑脸。这时的阳光不再是金黄,而像是浓浓的热汤,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一颗雨珠顺檐滑下,滴溜溜地在宽大的荷叶中翻了一个身,晶莹剔透。
山下,汽车的引擎声陆续响起,惊起一滩飞鸟。
我仰起头。
恰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

一篇游记佳作,点赞。

佳作分享,宛若亲临。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