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瀚】烫金牌匾(散文)

精品 【柳岸·瀚】烫金牌匾(散文)


作者:禾下土 举人,48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5发表时间:2022-12-28 15:17:17
摘要:蒋老师家里世代相传的一块牌匾,牌匾背后,是蒋老师的父亲为了家乡教育事业的辛勤奔波,以及含冤受辱。蒋老师忍辱负重,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展示了敦厚的家风。

“请进,老柯。”蒋老师柔和的声音好多年没有响在我耳旁了。
   蒋老师的客厅很宽敞,花花草草好多盆,还没来得及欣赏,就被正面墙上的一块牌匾吸引了。匾上“仁义传家”四个隶书大字,遒劲有力,仿佛在敲打着我的灵魂。走近了看,牌匾金底浮雕,刻有“梅兰竹菊”。
   我早就知道,蒋老师家曾经是书香门第。到他这一代,书也不香了,门第也没了,但是,家传的“温良恭俭让”从没有缺失。
   蒋老师见我对牌匾有兴趣,踮起脚尖,抬起手,抚摸着牌匾的边儿:“这是我家传了十三代的宝贝了。”
   我靠近了仔细端详,忽然觉得这块牌匾有些异样,可也说不出来。蒋老师大概是看到我眉头皱着,拍拍我的肩头:“是不是觉得这块牌匾不太正常?”
   “是啊,我怎么觉得这块匾正面看很厚重,侧面看似乎薄一半儿呢?”
   “唉,可能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儿啦。”蒋老师把我让到沙发上,“你听我给你说……”
   这时,他老伴儿已经把水烧好了,从厨房出来。老太太原来胖墩墩的,现在像一根麻杆。我担心她手中的水壶能把她压倒了,赶紧上前接住水壶:“大姨好,麻烦你了。”老太太显然是不认识我了,蒋老师说:“这是我的同事柯老师。”老太太点点头,满脸皱纹蹙成一朵干枯的花儿:“唉,老啦,记不住了,谢谢你还能看看老蒋。”
   一听这话,我脸上发烧。要不是为了写教育志,我恐怕是不会来的。时间,流走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亲情,还有友情,也有同事情。蒋老师跟我共事时间不长,对我的影响却很大。遗憾的是,自从他退休后,除了在大街上偶遇,从来没有主动接触。
   老太太颤巍巍坐到沙发里,微笑着,一言不发,静静听着我跟蒋老师的谈话。蒋老师开始泡茶,他的紫砂壶嘴缺了一小块儿,茶水不规则地流向小茶杯,淡淡的茶香氤氲开来。蒋老师说:“老柯,你尝尝,这是我的学生捎给我的正山小种,只有贵客来,我才舍得。”
   “你可折杀我了,蒋老师,我是什么贵客?”
   我今天来的唯一目的,就是验证“明水小学”的相关材料。明水小学,无可争议地存在过。可惜,我们查阅到的资料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相径庭。在明水小学读过书的人大都过世,在世的也是耄耋之年,记忆模糊。我们整理半天,也理不出个头绪。
   我们本来也想来打搅蒋老师的,可是对于父亲的事儿讳莫如深的蒋老师,能触动那颗脆弱的神经吗?正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蒋老师主动打来电话,说是要到我们办公室坐坐。
   这哪能行?蒋老师80多岁了。我便成了全权代表,亲自登门拜访蒋老师。
   “你就是贵客,”蒋老师抬起头,眼睛里竟然泪光点点:“你们能在教育志里给我父亲写上一笔,我的感激无法形容。”
   “这个……蒋老师,志书要的就是历史的真实,有过的必须写,没有的不能杜撰。你千万别客气。”我接过蒋老师颤抖的手递过来的茶杯,轻啜一口,心中有一种悸动。
   “嗯呢,”蒋老师拿纸巾擦了擦眼睛,“现在有不少朋友都在想方设法为我父亲正名,可是……唉……”
   在蒋老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在抗日时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对于这个问题,近些年有了不同的看法。可惜由于资料的缺失和知情人的逝去,想还原真实的历史恐怕很难。但是,蒋老师家的这块牌匾的故事,我相信是真的。
   根据史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前,半岛地区由于远离中原文化,远离大都市,文化教育相对落后,虽然历朝历代也出了不少达官贤能,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的机会还是少得可怜。
   1931年,蒋老师的父亲毕业于牟平师范,回到家乡主持创办了明水小学,广收普通人家孩子读书,并担任校长。学校鼎盛期,学生来自周边方圆几十里地的村庄,甚至文登、牟平的学生都慕名而来,人数长期保持在100人以上。
   学校创办初期,一无所有,蒋校长腾出自家房屋做办公室和教室。还砍伐自家山峦树木制作课桌板凳,卖掉自家山草补充办学经费的不足。特别是,办高小班的时候,缺少一块黑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板材,蒋校长觉得自家那块牌匾剖开后再合在一起,最合适不过了。
   大家一听,大吃一惊。这块牌匾是当地乡绅名流赠送蒋家祖辈的,代表着身份和荣誉,纷纷劝说蒋校长另求他法。蒋校长说:“金匾挂在墙上只能看不能用,徒有虚名,改成黑板教授知识,让学生识大体,懂大义,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传家’。”
   历史的灰尘或许能覆盖了牌匾的模样,但绝对掩盖不了牌匾闪烁的仁义光辉。蒋校长的冤屈或许得不到昭雪,但他的功绩是永远抹杀不了的。明水小学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厅级以上干部就有20多人。
   喝了一会儿茶,蒋老师把我领到他的书房。书房并不大,左面是一面墙的书柜,装满了各色书籍。墙上是一幅正楷大字“仁义礼智信”。
   “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手迹。”蒋老师抬了抬老花镜,眼里渗出了泪珠,“见字如面,用在这里也是恰当的。”
   “蒋老师你的楷书像你父亲的。”我以前就很羡慕蒋老师的一手楷书,现在一看他父亲的手迹,简直惊为天人。
   “我比不上父亲的一半儿。”蒋老师示意我坐在一张椅子上,拿出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轻轻摩挲着,“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
   我双手接过来,这是蒋老先生的教学心得,其中有这么一句:“唯有教无类,方能振兴中华。”别的不说,就是这句话,足见蒋老先生当年的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迫切心情。
   历史上,迷雾一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冤屈的灵魂时时处处在游荡。大浪自然会淘沙,蒋老先生“仁义传家”的情怀不会湮灭。
   书架上有一幅照片,蒋老师坐在中间,身边20多位年过半百的男女。蒋老师说:“这是我80岁那年,学生给我祝寿时的合影。”
   照片中几位学生手中拿着同样的一本书,引起我的好奇。蒋老师说:“那是我的一个笔记本被学生拿去制作成了一本书。”说着,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递给我。
   这本书制作相当精致,拿在手里,就觉得桃花盛开,花香四溢。内容是蒋老师30年前手抄的学生优秀作文的影印。蒋老师用娟秀的字迹,将孩子们稚嫩的思想和言语,精心地抄录下来,这真的是难能可贵。这或许只是蒋老师教学生涯中小小的一个片段,他那来自“仁义传家”理念的工作理念,可见一斑。
   这本书,也是烫金牌匾,是对蒋老师教学生涯的高度赞美,是“仁义传家”的最新诠释。正像蒋老师墙上的一副对联:“仁义忠孝传家久,诚信谦恭立本常。”
   临别,蒋老师要送我一幅字,让我自己选。身为中国书法家会员的蒋老师的小楷书法炉火纯青,摆在我面前的每一幅我都喜欢,最后选择了《陋室铭》。因为特别我喜欢其中的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共 26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看事物的习惯,第一感觉是被表相的样子蒙蔽,稀少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从而缺少事物最终的真相,继而少了原味的真意。一块《烫金牌匾》正因有了背后的故事,才令笔者感慨陈词、致敬同仁。有时我们不能扭转历史的局面,但我们能从一段或一些发生过的事件中,寻找它的出发点与初心有没有违背,是非曲直,留给明白人去评说。文章通过一块牌匾穿越历史的轨迹,让我们看到一位无私的园丁其闪光的一面,不可被抹灭。正是这些美德被传承,“仁义传家”名副其实。终将被敬仰与爱戴。笔者故墨下尽是敬仰之词,从一个切面去看一个人的品性与德行,已无需更多阐释……【编辑:素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22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魅        2022-12-28 15:21:21
  学习禾老师的好文,只是素带病之躯,编得不尽人意,将就一下,敬请谅解。遥祝安好,笔耕丰收。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2 楼        文友:雁南        2022-12-28 19:34:11
  阅读了老师佳作,觉得文笔十分稳重,值得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