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古镇风情(散文)

精品 【晓荷·旧时光】古镇风情(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017.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76发表时间:2023-07-25 09:43:05
摘要:始建于清代的柏杨坝集镇,是一个有着别样风情的边陲古镇。古镇的烟火气透视出人间的冷暖;康熙御赐“深山奇食”匾额的柏杨豆干,手工制作技艺传承至今越卖越俏;传唱了300多年的灯歌,孕育了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唱响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老家的古镇成了《龙船调》的故乡。


   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我第一次进古镇,完全是受了一串油炸圈圈粑的诱惑。
   记得6岁那年,父亲在古镇上的一位好友来我家砍伐木料整修房屋。他打开包袱,拿出一串油亮金黄的圈圈粑分给我们几姊妹。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把圈圈粑咬去了多半,父亲看到我在客人面前穷吃饿吃的样子,便狠狠瞪了我一眼。
   过后听母亲说,圈圈粑是糯米浆掺和黄豆浆用菜油炸的,要卖五分钱一个,吃一个就吃了一盒火柴,吃了三两锅巴盐,我们乡下人是吃不起的!
   第一次尝到古镇的美食,我觉得父亲在民间唱本里所提到的龙肝凤胆,也许不过如此吧?于是我天天向往着古镇上的圈圈粑,哪怕买不起,就是看一眼,闻闻味道也好。
   记得有一次母亲去古镇赶场买苕秧,我悄悄跟在后面好远母亲才发现。母亲自然明白我上街是因为油炸圈圈粑吃馋了嘴,更担心我上街要走十几里路怎么得行?我虽然6岁了,但能够站起来走路还不到一年时间。
   好说歹说我不听,母亲气得在路边抓起一根荆棘条子赶我回家,我只好慢慢吞吞地往回走。当我转身看到母亲的背影已经过了雷打包垭口,我又跑上前去央求母亲说:“我不吃圈圈粑,只想看看圈圈粑是啷咯做出来的!”
   火辣辣的日头晒得我一路上没精打采,母亲在拱桥头柳树上扯下一根绿叶枝条,挽成一个圈戴在我头上,我顿时感觉凉快了许多。
   太阳当顶,我们终于来到了闹哄哄的古镇。一座麻条石砌的碉堡,两排陈旧的青瓦木房,夹着几条光溜溜的石板街道,这就是我小时候对老家古镇的印象。
   石板街道两边摆了不少的油炸摊,旁边一张小桌,两条长板凳,供客人围坐小吃。油炸摊的炉膛里冒出柴火烟雾,混和着锅里的油气弥散在街上,热烘烘的街道满是油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
   母亲停下来讨价还价挑选苕秧,我守在旁边不远的油炸摊前。女摊主腰间系着油乎乎的围裙,她往盆里的糯米黄豆浆撒一把切细了的葱叶,用木瓢搅拌几下就舀起来,倒进有凹槽的铁瓢里,然后把铁瓢伸进油锅,滚开的菜油瞬间“呲呲呲”地鼓泡沫。女摊主用筷子把没有熟透的圈圈粑夹进油锅里翻滚几转,圈圈粑就变成了焦黄色,然后用筷子捞起来过滤在铁丝网里。刚出锅的圈圈粑,油沫还在“嘶嘶嘶”地飞溅,把地上的石板也浸得油腻腻的。
   女摊主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把圈圈粑夹到几个土陶盘子里,外加几小碗豆浆,分别给客人端到桌上。女摊主忙里偷闲撩起围裙,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见我站在锅边光看不买,便不耐烦地喊道:“喂,那娃儿给我站远点,小心烫个疤脸,长大了讨不到媳妇!”
   母亲买了苕秧过来,看到我还守在油炸摊前,就掏出五分钱买了一个圈圈粑给我。还叮嘱我回去莫乱说,免得家里几姊妹都要圈圈粑,闹得满塘蝌蟆叫(蝌蟆,青蛙的方言)。
   我狼吞虎咽吃了油炸圈圈粑,感觉还没尝出味道就吃完了。我像猫舔爪子那样,把油腻的手指拇舔了又舔……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要是有那么一回把油炸圈圈粑吃够就好了!于是我问母亲:“油炸圈圈粑不难啊,我们家为啥子不做呢?”
   母亲回答:“老话说得好,有米莫做粑,几顿粮食一顿掐。我们一大家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余粮剩米做粑粑?”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老家古镇上那些没有地沟油、没有不良添加剂的油炸圈圈粑,还有小时候上街守嘴的那些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二
   其实老家古镇最好的风味小吃还不是油炸圈圈粑,而是清代朝廷贡品柏杨豆干。
   小时候上街,看到一些店铺吊着一排柞木钉,每颗钉子上挂着一串串薄豆干,被太阳晒出油润的金黄色,像秋蝉的翅膀一样透明。
   五香豆干的味道馋人得很,每回上街我都要缠着母亲买几块尝尝。母亲总是斥责我吃了五谷想六谷,是个塞不满的五香嘴!我知道母亲虽然话是这么说,有时候还是会满足一下我这“五香嘴”的。
   古镇豆干手工作坊当初由沈、姚、刘、敖四家兴办,带动了镇上一些家庭作坊。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古镇上的豆干加工作坊增加到100多家。逢场天,家家户户门前支起簸箕大的尖顶竹蔑巴箦,上面有一排排茶杯口大的孔隙,新鲜豆干摊在这网格上卖。从街头一眼看过去,街道两边好像排列着一座座黄金“宝鼎”,成了古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镇豆干风味独特,据说与银子淌的龙洞水有关。银子淌的龙洞水源在一个大溶洞内,一股清泉从溶洞深处流出来,蓄积在洞口一个深潭里。
   早在百年以前,传说这溶洞深处有一根金扁担,古镇的豆干产业就是靠这根金扁担撑起的。所以民间一直有“出此山,无此水,便无正宗柏杨豆干”的说法。不管年轻人信不信,古镇的老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别的不说,这溶洞水制作的豆干,为啥子偏偏就成了朝廷贡品?”
   无论春夏秋冬,古镇上的人们一早就挑着水桶,到下街银子淌溶洞石梯两边排队等水,一家家豆干作坊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黄豆的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游浆,到包扎、压榨、剥离、烘烤,一轮豆干做出来,手脚再麻利也要好几个小时的功夫。
   常言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古镇的豆干之所以风味独特,其实并不全是龙洞水的缘故。特殊的技巧就在于游浆既不用卤水,也不用石膏,而是用豆浆的老酵水(母水)。
   家住古镇街上的老雷在我们一个系统工作,退休回家给妻子当下手制作豆干。我几次去他的豆干作坊拍摄图片,差不多熟悉了豆干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老雷说:“豆干好不好吃,首先在母水的培养。说白了,就是母水的酸碱度要适度。酸碱度过高,豆干肉质粗糙不爽口;酸碱度过低,游浆游不拢,豆浆不容易凝固。”
   游浆是整个豆干手工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老雷把滚烫的豆浆舀进一只大木缸里,他的妻子将老酵水掺进热豆浆,用铁瓢由下往上逐层搅动。
   木缸里的热气满屋升腾,在橘黄色的灯光和白炽灯光混合的背景下,豆干作坊氤氲着如影若幻的烟火气。
   老雷的妻子说:“游浆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用力轻重要合适。游浆游得越有哈数,凝固的豆花就越多;豆花的老嫩越恰到好处,做出来的豆干就越是好吃。”
   说话间,老雷的妻子已经反复进行了七、八次游浆,只见木缸里的豆浆泡沫慢慢消散,豆浆与淡黄色的水开始分离,渐渐凝固成了白嫩嫩的豆花。这淡黄色的水,就是做下一批豆干游浆的母水。
   老雷两口子在木板台前相对而坐,他们从木缸里舀出豆花,用巴掌大的湿布巾一块一块地包起来,然后放进木榨里榨干水分,再一块一块地剥出来,摆放在豆干火炕上慢慢烘干。
   古镇豆干独特的风味还依赖于花椒、生姜、八角、丁香、核桃仁、陈皮等30多种传统的纯天然配方兑水浸泡。
   古镇的豆干有厚薄两种,薄豆干细嚼慢咽,满口醇香,回味无穷。厚豆干味道鲜咸,口感细腻,豆香浓郁。
   如今古镇的豆干加工已经形成了公司规模生产和家家户户传统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模式,采用真空包装的豆干保鲜期延长,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连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吃到。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几百年来,古镇上的人们不仅靠手工制作豆干来生存、发家致富,并且在传承过程中,把豆干手工制作技艺做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据柏杨坝镇志记载,古镇的豆干清代被列入朝廷贡品,康熙皇帝还御赐了“深山奇食”的匾额。2011年,柏杨豆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柏杨豆干成了古镇的一张金色名片。
  
   三
   别以为老家古镇就是一条有名的“好吃街”,其实古镇的精神文化产品更是享誉世界。
   每年春节期间,川鄂毗邻地区的大人小孩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从四面八方涌进古镇,观看民间艺人的灯歌表演,这就是古镇从清代沿袭至今的习俗——“赶龙船”。
   灯歌表演的主要道具是彩龙船和车灯,表演不需要专门的舞台,而是穿街过巷,划地为台。
   “锣鼓咚咚响,心里就发痒”。随着灯歌表演舞台的移动,人们从上街赶到下街,从正街赶到岔街,生怕落到后面挤不进场。演出期间,古镇上看戏的、做生意的把几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从我记事起,古镇上灯歌表演的主打节目是由《种瓜调》演变的《龙船调》。谭永新在剧团当过演员,古镇灯歌第十五代幺妹就是他男扮女装演的,后来才改行扮演书生或者武生。每次演出,谭永新手执丈长桡竿,引着彩龙船出场,一招一式都显出他专业表演的功底,赢得掌声喝彩一片。几年前,谭永新病世,给老家的戏迷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灯歌第十六代幺妹的扮演者是古镇上的陈文菊,之前的幺妹扮演者一律是男扮女装。陈文菊7岁就跟师学唱灯歌,凭着她婉转清亮的唱腔和妩媚煽情的扮相,一直是观众最喜欢的“幺妹”。
   尾随彩龙船上场的艄公是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聂成。他花鼻驼背,翘着两撇八字胡,手执桡片摇摇摆摆出场,随着彩龙船的进退,一举一动格外滑稽,常常让观众笑出了眼泪。
   “正月是新年(哪咿哟喂),妹娃儿去拜年(哪喂)。今那银儿梭,明那银儿梭,阳雀叫(哇)八哥鹦哪哥。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艄公把舵扳呐!妹娃儿请上船呐!喂呀咗哇,喂呀咗,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
   ……
   幺妹每唱完一段,要甜蜜蜜地问一声:“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帮腔的锣鼓队和围观的人们齐声响亮回答:“我就来推你嘛!”多少情,多少爱,都凝聚在这一声激情迸发的应答里。也正是这一问一答,把演出推向了高潮,人们赶龙船的激情,久久荡漾在古镇。
   几十年来,那些精彩有趣的场面还时常在我眼前浮现。
   有一次,我前面看演出的人群中有对夫妻格外“出彩”。妻子背着小孩站在丈夫身边。两口子看入了迷,背篓里的小孩冻得大声哭闹,妻子却紧盯着翩翩起舞的彩龙船。小孩哭闹越来越凶,妻子向男人低吼一声:“你望痴哒?快点把娃儿抱出来哈!”男人依然盯着前面的表演出神,一把将小孩从背篓里扯出来,顺势在自己肩膀上驮个“马马肩”(让孩子骑在肩膀上)。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幺妹的声音一落板,男人立刻高门大嗓迎合:“我就来推你嘛!”妻子猛地擂了丈夫一拳:“你屙泡屎照哈,幺妹稀罕你来推啵?推你个花心萝卜啊!”
   跟这对夫妻一样,很多人看得如痴如迷,以至于带在身边的小孩钻出了人群也毫不在意。下午演出收场,大街小巷传来大人呼娃唤仔,细娃哭爹叫娘的闹嚷……
   看戏的痴迷,唱戏的更痴情。古镇灯歌演职人员家里大都开着豆干作坊。春节前后正是加工销售豆干的旺季,这期间豆干收入是平时的好几倍。可是每到排练演出时间,他们立马丢下手头的生意就开溜了。家属没奈何就放出狠话来:“你穷快活去撒,晚上洗碗水都不留给你喝!”话是这么说,到了晚上,家人还得把饭菜热在烤火炉上,等“穷快活”回来宵夜。
   镇文化站站长冉崇万在任职期间,先后将古镇上两位民间艺人推上了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灯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位置,还将古镇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国家级媒体,向世人展示龙船调的故乡。
   冉崇万和妻子黄家翠老家的亲戚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团聚几天。可是冉崇万两口子要组织春节文化活动抽不开身,等他们忙完回家,亲戚们早已各散五方了。
   一去16年,年年不见面。黄家翠娘家姊妹在电话里挖苦她说:“你现在身为国家干部,瞧不起妈屋的穷亲戚哒,以后我们就桥归桥路归路吧!”
   后来我去文化站采访,黄家翠说到伤心处,眼眶里泪花直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姊妹,说出这些话来,比拿刀子戳我的心尖还要痛啊!我哪是么子国家干部?连临时工也算不上!没办法,我是在尽义务支持丈夫的工作。”不久,冉崇万患癌症去世,黄家翠依然守望在古镇,投身演出活动。
   我从小到大上街赶龙船,无非觉得古镇灯歌表演唱得好听,演得也好看。后来当了新闻记者,我对老家古镇灯歌的前世今生才有了新的认知。
   边陲古镇灯歌源远流长,是巴楚文化融合的产物。早在清朝初年,古镇上的落第秀才谭功朝和奉节乔国富等人将本地山民歌、锣鼓调和花灯唱腔柔和成民间演唱艺术。他俩人一个担任鼓师、歌师,一个扮演幺妹,在古镇久演不衰,至今已传承了300多年。
   古镇灯歌演唱曲目有很多种,其中流传最久远的是《种瓜调》。
   老家古镇坐落千里川盐古道上,古镇的灯歌也被盐夫们传唱到古盐道沿线湘鄂川地区。来自古镇的盐挑二瞿廷生,一身好力气兼有好歌喉。他在盐帮里有两个绰号,一是“盐篓子”,二是“歌篓子”。从四川下湖南,从湖南走四川,“歌篓子”瞿廷生一路上以歌会友,扬名千里,也赢得了不少姑娘的芳心。提起瞿廷生,古镇人说他挑了一辈子盐巴,钱没攒好多,倒是攒了一肚子歌!
   1954年底,老家古镇民间艺人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来自江汉平原的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对土家人的乡音土调听得如痴如醉。《种瓜调》唱的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道具则是群众喜欢的彩龙船,船与水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在表演中融入民间新年拜年的习俗,而山区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于是周叙卿心里就有了“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的创意。
   周叙卿和县文化馆舞蹈工作者黄业威按照这个创意对《种瓜调》进行了加工提炼,保留其原有的曲调、衬词、副歌,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二人对唱,以夸张的表演动作,增强歌舞的情趣和艺术感染力。后来又经上级专业剧团修改演唱,从古镇《种瓜调》孕育出来的《龙船调》登上了武汉大舞台。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王结实、谢莉斯、李谷一、彭丽媛、汤灿等一批歌唱家将《龙船调》唱到全国。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龙船调》列为全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2004年1月,宋祖英在“维也纳新春音乐会”上演唱《龙船调》,震撼了世界音乐殿堂。
   当《龙船调》唱响世界的时候,《龙船调》的发掘人周叙卿却因为《龙船调》的出名而遭罪,早已含恨离世。那是在“文革”期间,造反将派周叙卿十多年搜集整理的歌曲文稿焚烧殆尽,还对他没日没夜地批判。忍无可忍的周叙卿含冤跳进了清江。他没有看到,自己呕心沥血打造的“龙船”,后来顺风扬帆驶向了世界!
   三天两头不唱歌,喉咙好像毛虫梭。
   抬起石头喊号子,薅草唱歌打铜锣。
   逢年过节更要唱,夫妻床上也对歌。
   1994年5月,央视《地方台30分钟》播出了柏杨坝民间老艺人演唱的《龙船调》山民歌,随后央视和凤凰卫视三次到柏杨坝拍摄灯歌原生态表演,还被央视收入《民歌博物馆》。2011年,以柏杨坝镇为代表的《利川灯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柏杨坝镇被命名为“湖北省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民歌)之乡”和“中国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岁月不饶人,古镇老一辈民间艺人先后作古,尚在人世的也无法登台演唱了。10多年来,古镇建立了灯歌传承基地和山民歌传承基地,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并将演出时间从年节延伸到喜庆集会和休闲娱乐,演出阵地从街头扩展到旅游景区和乡村民宿,演出形式从传统文化习俗表演发展到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
   再回老家古镇,街道风貌已经没有一点古镇的痕迹,只有那些源远流长的别样风情,还让我记得这座古镇。
  

共 60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古镇风情,古镇的风土人情。文字由作者儿时对古镇圈圈粑的垂涎而引出古镇印象,引出作者眼里一系列关于古镇的人和事。古镇的圈圈粑是作者热爱的美食,但古镇最好的风味小吃不是圈圈粑,而是很有历史厚重感的柏杨豆干。柏杨豆干的制作工序复杂,精细,老雷两口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细心细致,绝不允许一星半点的含糊,这就是诚信的力量,也是柏杨豆干得以扬名的秘诀所在。古镇的吃食文化让人垂青,它的精神文化更是享誉世界,因为这里有一群以镇文化站站长冉崇万和他妻子为代表的精神文明的守卫者和传播者,他们心存大爱,舍小家,成大义,让人佩服。全篇文字以古镇为线,有序描述,语言朴实,耐咀嚼,有韵味。感谢老师为我们分享如此美好的古镇,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7-25 09:45:01
  读完老师的文字,小编都想去老师笔下的古镇走一走呢!《龙船调》,很好听的一首歌。
2 楼        文友:劳神        2023-07-25 09:51:59
  感谢老师一早的辛苦付出,佩服老师的编按精准到位!遥祝夏安!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7-25 11:41:03
  向老师学习,为佳作点赞。真想去古镇看看,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劳神        2023-07-25 11:54:33
  欢迎老师到访!
5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7-26 20:52:48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6 楼        文友:何叶        2023-07-26 20:55:07
  恭喜劳神老师又一精品。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7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7-26 20:58:54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8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7-26 21:23:48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9 楼        文友:劳神        2023-07-26 22:25:05
  谢谢各位老师留评鼓励,敬茶问候夏安!
10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02 16:33:58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