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贫穷是什么样子?(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贫穷是什么样子?(随笔)


作者:张文科 童生,53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3发表时间:2023-11-25 22:20:26

现代富起来的年轻人,在家吃肉,出门坐车,上学接送,过生日有麦当劳肯德基。尤其是“零零”后一代新人,对徒步百里,以为是说“天书”,对自行车驼一袋粮食,似讲“天方夜谭”。最年轻一代对“贫穷是什么样子”一片空白。我是“40后”,生于解放前的兵荒马乱的抗日年代,家住农村偏避小县,家贫土地少日子苦,倾倒几件亲历贫穷,在空白上洒两滴墨,或许对人有点激励。
   无房可居,住草料房。
   五零年建国刚一年,土地改革分得两亩多地,这解决了吃饭问题,少住房并无半点改善。祖上房产四合一院,分家叔父分去一半,我家只有一座厢房(即关中“半边盖”之厦房),一座庭房。庭房虽高大,本作客厅为祭祖、摆宴席用,不盘土炕(北方住房取暖必备),不能做住屋(居室)。况我父过世未下葬,在庭房“囚葬(厝停)”,不可住人。厢房四间,两间为“一部”——即一个住屋,大哥大嫂侄子占一部,我和母亲姐姐住的一部,二兄长要结婚新房要用,只好我和母亲姐姐搬出,面临无房可住的困窘状态。
   无奈,邻家富户院大房多有“马房”数间——喂牲口、置家具的低等房院。经人说合,答应借给一间草房,一门一窗一土炕,住了两年多,大兄长就在囚丧父亲的庭房一角盘了个土炕,我和母亲搬回来,与囚丧死父亲住在一起,经历一年多。那时,我只十几岁上完小,有母亲在与死人住在一起也不怕,白天多在外,晚上点清油灯,日复一日熬着苦日月,一直住到父亲送葬以后。
   家无银钱,父死不葬。
   在家乡老人下世,一般在“头七(死后笫七天)”送葬入土是千古之传,但也有一时不下葬的,一是等配偶下世,父母“合墓”(两棺同穴),二是家贫徒四壁无钱下葬。我父不能埋葬属后者。
   父亲得病后六年即病逝,年未华甲,当时只有大兄长刚成家,二兄长上学,二姐未出阁,我未上小学,一家六口,地少收成少,粮食勉强维持吃饱。加之大兄长成亲花费不少银两,多属借贷,无粮可卖,纯农民,没有其它收入,何来银钱葬父。
   家乡民俗,未下葬的棺木需放在庭房,用带麦草的泥坯封固起来,即“暂厝”,家乡俗称“囚丧”。这一囚丧就是七年,经历二兄长成亲、二姐出阁。第六个年头,二兄不幸在陕北银行英年(二十二岁)夭折,大兄搬尸骨,国家民政部门发下一笔怃恤金,又大兄得子,乘喜气,才摆席请乐人,安葬父亲和他的二儿子。
   在民间一个村只有一副送葬用的“丧舆(抬棺木的丧车,俗称红顶轿)”,岩一家同出两副棺木不多见,就得借外村的。也是苍天开眼,我父有运气,下葬当年,村上旧丧舆破损太多,决定做副新丧舆。村上有一患病老人知道做新丧舆,庆幸自己能坐上新丧與入土,但他无那运气,至死新丧舆未完工,还是用旧丧舆抬去坟地。
   父亲亡灵有运,在厅房囚丧七年,临葬新丧舆刚上漆油完工,父亲坐头一次。民间是有讲究的,新丧舆开启前要祭祀,记得由父亲的好友,一个姓刘的老师,领全家孝子,献上猪肉、佳肴,朗读祭文,三跪九叩首,在乐鼓乐中,棺木抬上丧舆入坟地,村上不少老人赞叹,长发(父名)哥有红运,坐着新丧舆入土,也是一种幸运。
   穿人赠衣,借人围巾。
   上小学上初中,冬天常因置不起一顶棉子,耳朵得不到保护而冻烂,脚因上学走雪路而浸泡裂缝淌血,没有什么好法子,用土制膏药贴一贴能减轻痛苦,痛得不能上体育课就请假,在操场边休息。
   到了在大城市上中专,学生多数贫寒,上不起高中大学,才选上中专这一条路,因为国家管伙食费,还有助学金,我亦如此。农民村来的孩子穿戴简扑、紧遮体而已。记得渭南有一位叫宋新锁的,洗完脸毛巾不拧干,问他为什么?他的话让人吃一惊:“拧干,毛巾使用时间短,再买一条没有钱。”白水县有个叫林成森的,冬天棉衣两个袖子是两截布接起来,很少见,家里甚贫寒。
   记得清楚我县芝川瓦窑头村王天籁,高个白脸,忠诚厚道,与我同在机床202班,他舅父在西安四军医大学眼科主任,供外甥上学日子富裕,夏日见我没有背心穿,将他的一件家布做的白布背心赠我,我穿了好几年。毕业后,他与妻张秀兰分陕南工作,再也无法联系,想念只能默默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假期回家,那时冬夏学生都是坐大卡车回家,车箱上用几个“兀”字形铁杆挂一块大布,夏挡雨,冬挡雪,但不挡风。在春节放假大冬天,本来就西北风呼呼,加上车高速飞奔,寒气逼人,人人都缩头缩脑,用最好的围巾把脖子围的严严实实。
   寒冬坐车,我光脖子没围巾,让人怜悯,记得有一位在青岛上学的女生,眉目清秀,人善心好,她围两条围巾,见我寒冷不忍,慷慨解一条借我围上,顿觉暖烘烘,少受寒。直到终点县城南关分手,围巾还给人家,只可惜时年幼,未记名字未记地址,日后报恩当,成了“望人兴叹”甚为惋惜。
   无钱理发,小麦代币。
   上完小十几岁,是共和国刚成立的几年,农民孩子已经不愿接受农村农民剃光头,而是留长发——俗称“留洋楼”。然理一次发只一毛钱也拿不出,很是难办。当时小农自耕户,商品很不发达,农民手里现金匮乏,市场除人民币交易,也允许以粮食代币交换。一些小商贩鸡蛋换蔬菜、小麦换瓜果,烂铁换"洋糖"很流行。学校镇上那个理发馆为吸引更多生意,特别是小学生,允许交小麦代币理发。那时一斤麦子也就两毛钱,交小麦家里是不给的,办法就是夏收时在麦地“拾麦”,那时未人民公社化,属私耕户,到处都可拾,本村地外村地都跑,迎烈日,冒酷暑,一个夏收,拾十来斤麦子,交到理发馆可理十次八次,一年的理发问题就迎刃解决了。
   “贫穷”不是谁的过错,那是历史的印迹。贫穷也不可怕,寒家出贵子;“穷不过三代”,上一代人总是为下-代人披荆斩棘,作开路先锋,艰难是成功人的垫脚石;长江后浪推前浪,坐有车,碗有肉,生日有肯德基,是时代的脚步声,神州世界总是迎着一片曙光向阳!
  
  
  

共 2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当今泡在蜜罐里的孩子们,很少能认识到贫穷是什么样子。在本文中,作者通过“无房可居,住草料房”、“家无银钱,父死不葬”、“穿人赠衣,借人围巾”、“无钱理发,小麦代币”等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过去那个贫困的年代里所发生的事。那个时候,人们缺吃少穿,住房简陋,甚至面临无房可住的窘境。好在那时民风淳朴,在邻家的帮助下,作者一家才算有了落脚的地方;由于没钱,作者的父亲去世后也没有安葬,囚丧七年才得以入土为安;上学时作者缺少衣物,得到了同学赠衣借围巾,让作者心生温暖;为了理发,农村的孩子只好趁夏收去地里“拾麦”,以解决自己一年的理发问题……所有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却是那个贫困年代真实的缩影。正如作者所说:“贫穷”不是谁的过错,那是历史的印迹。贫穷也不可怕,寒家出贵子;“穷不过三代”,上一代人总是为下-代人披荆斩棘,作开路先锋,艰难是成功人的垫脚石。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就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唯有珍惜,才能对得起他们曾经所受的那些苦难。一篇回忆性怀旧散文,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11-25 22:23:02
  一篇回忆性散文,为我们展现了过去那个贫困的年代里作者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对当今那些没有经历过艰难的人们很有教育意义。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11-25 22:26:02
  只有经历了苦难,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12-11 07:18:29
  现在的孩子,不知过去的贫穷时光,无非体会当时的艰苦。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