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随笔七则(散文)
一、厦门
好像,人一生中总要为自己轰轰烈烈的活一次。前一秒还是还是瓶盖都拧不开的小孩,下一秒就能为了所爱一个人横跨一千多公里。登机时的感慨万千,过了这样几天,早已漫失。只记得,满天浩浩荡荡的晚霞,映照着太行山的丘峦,让人不自觉想到,那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厦门的风土是极好的,当然人情也是。我是一向搞不清楚事情的,凌晨在酒店前台纠结了半天也办不下入住,愤而在大堂待到五点钟到海边静候日出。所幸,前台小姐很热情,开了张门禁卡,于是得以进到酒店的私有海滩。只是天公不作美,只看得到雾蒙蒙的天光,无力的波涛,勉强的,一次次向海岸爬上爬下。
我好像,一向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忱做决定。在小红书上随意找的攻略,也不论自己那家门口都能迷路的路痴行径,靠着子弹都打不穿的面皮,在曲曲折折的小巷里艰难行进。当然,只因一路不论问询的行人抑或居民,都不曾吝惜时光,为我指路,甚至亲自指引。所以在津品味苦等半小时吃到沙茶面的时候,不住惊叹于,那咸鲜中带着麻酱的醇厚,与不知来自哪种食材的清甜。仿佛混合了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味道,恰似厦门人身上涌溢的热情与善良。
走过楚雨荨的家,海天俱澄澈的嘉庚公园,龙舟声阵阵的十里长堤。见过在海边来回试探的鸥鹭,与闲游的王八问过早安,坐上了极尽浪漫的海上地铁。来到郭静的唱演现场。大家总说双向奔赴,在爱情里缺少了的体会,在这找了回来。精心准备的星星灯泡泡机,她笑着给我们比心,满脸的宠溺。合影时的欢乐激动,到在酒店里跟歌迷朋友们长谈到夜里三点。我只是忧愁为何欢乐的日子不能久留。
那一次,一觉睡到10点钟,赶在酒店收餐前吃到早餐。一杯咖啡下肚,赶在飞机起飞前五小时,极限到鼓浪屿打卡。海风猎猎的,好像不住的对我扇巴掌。确也,三年前在读舒婷的《心烟》、《秋天的情绪》的时候,就梦游三千里,与这座海岛相约。苦苦哀求要好的朋友高考后一起去,还死缠烂打拿走了他好朋友给他的鼓浪屿纪念章。只是,当时却未想到,新人换旧人,我能讨得旧人的信物,就会有新人替我的位置。这说的哀婉缠绵了,实则早坦然接受身边人一次次的轮替。那样许多讲好一辈子的好朋友,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一点点淡出。
谈回鼓浪屿,舒婷书里描绘的闲适惬意,大抵就像工商局遗址,只留下几块残砖。满街满街充塞的小店,叫卖的纪念品,喧嚷有余,人味儿不足。
舒婷的居所陈家园,早年据说可以登门拜访,去了,只余下紧闭的门扉。也不是太过失望,至少没像一墙之隔的楼宇,改做餐馆酒店。
讲到这,好像有些悲伤的情绪,不过很难不提鼓浪屿那虬曲古朴的榕树,姿态各异的建筑,广场上翩飞的鸟,大大咧咧的志愿者。无一不可慰藉寂寞的心。
返程的船,等了许久,在排队的人流中挤来挤去,到底是只抢到站票。发动机嗡嗡作响,海风换了副轻柔妩媚的姿态,扰的人头脑昏昏。呆呆的看着渐去的海岛,碧海澄空,依稀间,想到之前很喜欢的一句“年轻的天空俯身就我,垂下无限意义的眼睛”。
二、晋剧晋情
早些时候,每次忘了干活,别人问起,总推说一句“那没办法,我是个懒惰的小男孩”。从来只当一句推辞,如今想来确也如此,原定的每天写篇文章改成隔几天写,今天写允到明天写,现在写允到过会写。一连半月只字未写,想来负罪感满满。
晋剧《傅山进京》已是两旬前看的了,具体情节实难记忆,只记得是个士子医者,在明清之际的剧变中,内心与现实的极大熬煎。粗看时只觉傅山刚毅守节,再思量,铿锵的词句,凌乱的脚步,无不是内心杂陈的心事。诗书画医全才的盛名难却,同僚旧人苦口婆心的规劝,康熙帝笑里藏刀步步紧逼,如何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呢。
再来是前天看的河曲民歌大会,地方的服饰,杂以地道的方言,对我这外乡人,着实算不得太友好。不过就像很多人即使听不懂歌词也爱听英文歌,《送情郎》的情意绵绵,《大红公鸡毛腿腿》的自由欢畅,《五哥放羊》的殷切,《回娘家》的无奈。《黄河扳船汉》的志气昂扬,《挣不下银钱过不了》的徒然。以及《黄河岸畔我的家》中如黄河水般盈溢的对家乡的自豪与深切的喜爱。音乐确有这样动人的力量,让人不通词义也能在或婉转或高亢的旋律音节中捕获感情。
对一个南方人来讲,山西并不是太理想的求学之地,过干的气候,低温的苦寒,不过酸其实很少体会到,倒是明不见经传的辣,总能让我涕泗滂沱。不过这是短暂的,很快就能发现山西人属于晋商的那一分精明能干,大河之畔的热忱。虽然总有故意绕路或者半道强要加价的出租车司机伤害我弱小的心灵,但,会有为我留门到一两点的舍友,每次难过时给我带零食的朋友,分享奇怪版本的植物大战僵尸,讲好玩的玩笑。或是每每帮我擦屁股的partner,想说一声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但总觉得没齿这词隐隐约约透露出一缕不详。故缄口不言,绝非是鲜知厚颜,恬不知恩。
今天到主校区彩排节目,六点钟忙不迭的赶去,到八点钟肚子就大声叫唤以示抗议。于是悄悄溜走,不对,不能说悄悄,只能说在请求被拒绝之前实践,只是执行力太高。主校区的朋友还是暑假认识的了,后来争气,在选拔考试里考进前途无量的政经哲实验班,他说,收到我讯息就赶下楼来,吃过晚饭,也想陪我再吃两口。一起玩的游戏,买了我先前爱玩的英雄却总玩不好,诸如此类。我只是笑笑打断他每次要上强度的煽情。
我其实不喜欢煽情的,我喜欢玩乐,喜欢笑,喜欢肆无忌惮。我不喜欢让我太低落的情绪,无论是悲伤还是感怀。或许有人要耳提面命的斥责我游戏人间,不近人情。
可能确实是,但我还是想厚颜辩解一句,我只是,同被迫进京的傅山一样,同河曲民歌里高唱的千千万万的民众一样,渴求一个自由而持久欢畅的日子。毕竟不论文章词曲,被谱写的原因,从来只有一条——震荡不息的心灵。
三、思考在高空
大学来第五次乘机,万米高空上不通音讯的环境,无疑是写作的好地方。只是,想着容易做着难,漫将好时光付诸没完没了的肥皂剧,到今天,忘记预先下载打发时间的视频,百无聊赖,才开始写作。
所谓“思考在高空”,即笔者虽然常常肚里满满,脑袋空空,然而终究是喜爱思考的。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高质量生活。太原到无锡,1200km的距离,放到两百年前,即便是草原最骁勇的骑兵,昼夜不休也要跑个两天两夜,如今只需一个多小时,不仅不用伯乐遍寻天下以求宝马,也不必委派欧冶子之类名匠昼夜不息锻造马鞍,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熬炼也一并省去了,只要坐上飞机,连颠簸都少有,闭目小憩片刻就到。传讯的速度更是要老祖宗们惊掉一地下巴。地方的大事小情再不必累死好几匹宝马就能上达天听,平头百姓的哀思也再不必劳烦低翔的白鸽,深潜的鱼龙,又是雁传信笺,又是鱼含尺素,想来这些信使们早就劳累不堪,要寻个清闲。只一点不好,那就是,今人大抵很难写出“鸿雁长飞光不度”这样的佳句,无他,鸿雁之类的信使们早就办了退休宴,高高兴兴住进动物园供人观瞻。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偶尔兴起,给窗外的游人露两手绝招就能受人追捧欢呼的日子好不惬意,哪愿意再供人驱使,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苦活。
科技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且不说富丽的西安,就算历来苦寒的宁古塔,荔枝也不再是稀罕货,想来杨贵妃大抵要开心的不得了。然而,千年前老子早敬告世人,福兮祸所倚。时代的浪潮一浪接一浪,顽石朽木同美玉明珠一同被冲刷上岸。交通要快,餐食要快,什么都要快,“快”文化脱胎于惟“效率”至上的剥削理念。在被社会裹挟着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催生出愈发浮躁的习气,与愈发难以克制的戾气。很难再静下心读一本书,与其费心费力推敲咀嚼文字,多的是言简意赅的冷知识,小趣事排着队任君采撷。做事也是,专心不了两分钟,就捉起手机,一玩就是天昏地暗。
人是如此,连城市也是也是如此。鳞次栉比的高楼,晚上五光十色的灯光秀,连各式各样的古镇,网红街,都是几乎复制粘贴,千城一面。在虚浮的环境里,即使是底蕴深厚的城市,也少不了被标签化。就拿笔者所居的无锡来说,提起江南,人脑海里尽是烟雨小巷,才子佳人,温温柔柔的天气,造就温温柔柔的人。实则,无锡有的是伏旱天艳阳毒辣,台风天的骤雨急雷,更有江阴要塞这样的血泪之地。绝非一句温温柔柔所能形容的。
飞机就要下降,笔者也不再赘言,只予以老生常谈的议题一个老生常谈的结论,俞是芜杂纷繁的浪潮里,俞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俞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心。
四、思考在高空2
总会有些没由来的哀伤情绪,或是飞机在云层曳游,或是懒散的肥猫,又或是午后的阳光恶狠狠的穿过梧桐树叶,那样硕大的一片叶子,终是遭受不住煎熬,纵身一跃,徒留下一叶知秋的典故来。
这情绪就像彩票中奖的号码,不可捉摸,莫名其妙。前些时候火了一轮又一轮的《甄嬛传》、《延禧攻略》,有人说这是大女主爽文,我却只见一朵朵娇花零落成泥。无论如何煊赫风光,谁也逃不过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这是一定的。
并不喜欢这样低落的情绪,虽然常把这归结为早年研读了太多李后主,李易安,又把在宁静淡然里写满怨怼的文风推脱到舒婷那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但我其实一直晓得,低落是太早认知到一切的繁华都不能久留,一切的鲜活都将归于寂灭。这大抵源于早前那场关于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的辩论。当我梗着脖子说出:“如果过程更重要,对方辩友何不成人之美,你享你在乎辩论之乐,我得我向往的胜利之果,大家两不妨碍,美美与共”,对方只淡然问了我一句,“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死亡,诚如君言,何不遄死?”
虽然我到底是赢了,可言语确有骇人的魔力,让人彻夜难眠。
很讨厌各种“送别”“欢送”“ending”虽然他们竭力在名称上与悲伤的元素划清界限,但就像人饿了总是要吃饭的,无论如何巧言矫饰,内核总改不了的。所以总竭力避免诸如此类的场合,比如毕业礼,比如各种欢送会。一来是,这总会给我繁华落尽的戚切,二来总觉泣涕涟涟不符合我一贯一天笑25h的阳光形象。
生活安排得很满,除了上课,就是各种玩,约饭,约电影,看剧,追演唱会,到处旅行。但无论怎样欢乐,好像平平无奇的日子总是占了大多数,按部就班的日程无止无休铺天盖地的压来。所以词句里写满怨怼,倒也不足为奇。
因为人总是纠结而矛盾的,一方面向往安居闲适的生活,一方面又按捺不住爱冒险与探索的心。一方面长久感念好朋友的陪伴,一方面像小学生幼稚的一遍遍思考,到底是真玩还是假玩一方面早知生命必将归于寂灭,一方面拼尽全力的要活得精彩一点,更精彩一点。
因为幸福是很轻易的事情。恰好到站的地铁,买到火爆的面包,打烊前的奶茶。只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常常宽慰自己不能永远倒霉,与之相应的,人不能永远幸运。
但,人总是不会一直倒霉,一直悲伤的。悲伤的时候先别恼,总会碰到快乐的事情;快乐的时候也别担心,因为就算失去了,他也注定会再来,与其学程又青在夜里痛呼:“难道拥(二声)有才是失去的开始吗”,不如反过来想,失去是为了二次的重逢。
五、我
朋友向我抱怨,被要求写一篇名为《我》的文章。关于“我”的话题总是长盛不衰,有人顾影自怜,有人敷粉饰金,只可惜,没有机会见到钱塘江的潮信,也难知我究竟是不是“我”?
从小我就是不同的。母亲与阿姨往往斥责我过于仁心,小儿间偶有的争执吵闹绝对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并不是软弱,只是小小脑子里总在想,如果还击,我所罹受的苦楚,岂不是在他身上要再一遍来过。彪悍的阿姨每次听闻总要一声长叹,继而恨铁不成钢的恼我:“这样的推人及己,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乡民千百年的智慧自有其来由,当年的笑语到底成谶。走过小学初中,在高中这样一个热忱而又阴暗,明媚而又忧伤的阶段,生性招摇爱风光的我自然而然成了许多人攻讦的对象。他们肆无忌惮地用无中生有的谣诼,比冰刃更凌厉的辞锋将我钉在谄媚淫邪的十字架上,任由秃鹫一日日啃食我的血肉。
我总是哀伤,却又强忍住,不让哀伤的气氛蔓延。班主任是位很慈祥的中年人,一遍遍的告诫我,这只是生命中微小的坎坷,是只要我愿意抬腿,就能迈过的曲折。而我究竟是做不到。
偶然,会走进朱门高耸的道观,在意味不明的签文里一次次勉强做着乐观的解读。据此,就也能借着虚无缥缈的箴言,在一地鸡毛的日子里拼凑一点点幸福。即使泡影总会破碎,片刻的欢愉确实实实在在。
步入大学,再去遥忆高中,才恍觉人真有“去伪存真”的超能力,那样灰暗破败的日子,想来却只余下大浪淘尽剩下的珍珠,熠熠生辉。放到三四个月前,如何也想不到,郁积在心里多时的怨怼,这样轻易的释怀。
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