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冰封的秘密(小说)
引子:
屏幕闪烁,字符跳跃,网络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烦恼。有些秘密是不能见光的,见了光的秘密便不再是秘密。
冬日的晚六点,南方A城一幢写字楼。清音抬头看了一眼时间,停下噼啪打字的手,环顾一周,同事们有些已经在做下班的准备,有些还在屏幕前专心工作。她起身将杯子的水加满,透过杯中起浮的茶叶片,电脑屏幕上有个绿色软件开始跳跃并冒出红色小点。
熟练打开,一行字出现在眼前:“下班了吗?”
发信息的头像是个猫,为了看他的头像,清音曾经无数次打开他头像。图片上的猫是黑白两色的,露个脸,藏在一块透明马赛克玻璃后面,于是整个猫脸呈现一种戏剧化的效果,一个一个小方块透出猫脸的局部,猫脸在马赛克后面如同拼图一般拼成了个大的方块。清音喜欢猫,她很想养只猫,但是一想到自己经常加班出差导致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还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小单间,有时几天都不着家,小猫在家那不是遭罪嘛?实在没条件养小动物,无奈作罢。
自从入职这家离老家几百公里的五百强IT企业,清音年轻的脸庞上尽是憧憬,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清音已经当上了组长,只是加班加点,变成了常态。
清音坐回座位,轻快地在键盘上打字回复了过去:“还没有,还在加班。”随手配了一个叹气的表情包过去。
“猫”接着发了一条信息过来:“想吃辣子鸡吗?我给你点了外卖,一会就到。”
清音莞尔,发了一个小猫撒娇的表情包就关闭了聊天界面。
十二月的傍晚,路灯早早亮起,昏黄的灯光下,车辆一辆接着一辆,清音捧着一份辣子鸡,吃着正香。清音是南方人,老家也在沿海某个小城。网络上认识的“猫”则来自川渝,自称阿伟,闲睱时光清音会时不时跟阿伟聊上两句,渐渐的,清音对他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踏出校门没几年的她,经历了毕业即分手的阵痛后,一直独来独往,网络成了她的一个避风港。
辣子鸡很香,辣椒在食用油的浸润下更显得鲜红欲滴,鸡肉包裹在辣椒花椒各种调料里,需要筷子在辣椒里搜索挑着鸡肉吃。
清音回想起跟阿伟的相遇,缘于清音在某个APP看到一篇影评下的留言:“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这是尼采说的,清音给这句子留言点了赞,当天即收获了一个好友请求。他就是用猫当头像的阿伟。
阿伟自我介绍来自川地某一城,比清音年长五岁,每天奔波在川渝地区做进出口贸易。他懂得很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清音知道的他也知道,清音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他会鼓励清音要像个战士一样去战斗,也会安慰不知所措的清音重新找准自己的方向。当然,他们聊的最多的是还是猫。
谁会抗拒这样软乎乎的萌物啊?布偶、金渐层、虎斑、加菲、起司,聊起猫,两个人可有说不完的话题,猫咪开心的时候会来蹭你的腿管,不开心的时候会哈气,甚至还会挠你……就这样从白天聊天夜晚。阿伟说他捡了只流浪猫,脏脏的,黑花狸,给清音发过图片,猫在镜头下安静地或坐或站,蓝色眼眸里藏着一丝落寞。清音会想,这黑花狸是不是跟她一样想家。她很想亲手去抱一抱它,摸一摸它,并给它喂好吃的猫条。
阿伟很懂清音。会跟她聊尼采,聊泰戈尔,聊《红与黑》,以及清音感兴趣的种种。时间在两人一来一往的打字回复中悄悄溜走,心跳在一来一往的信息来去中渐渐加快。
“我想来你的城市见你。”
隔着屏幕,再火热的心也会冷却,再温存的语言都会遇到阻碍。在认识了一百零八天后的一个早上,清音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清音犹豫了。
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有一天要出现在自己眼前,虚拟的头像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清音向前迈出的脚步做了停顿,该答应他吗?她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个好的结果。
清音的好友小蓓发现了她的异样。两人在常去的咖啡馆见面的时候,小蓓就忍不住的问起了她。“最近是遇到什么事了?”
清音看着多年好友,搅了搅杯中咖啡,轻叹道:“我也不知道……有个人是不是该见?”
小蓓放下手中杯子,好奇问道“奔现?现在流行的啊,对方是什么人啊?你们见过没?”
清音摇了摇头“小蓓你跟我说说,你有没有见过网友?”
小蓓笑道:“小黄鱼算不算?”
清音轻轻敲了一下小蓓:“他怎么能算?你们大学同学!”
小蓓躲过温柔一击,歪头问道:“那你怎么想的?想见一见吗?”
清音茫然:“我不知道……只是觉得聊得还不错。”
“那你知道他在哪个城市吗?”
“他说,他在西川省B市。”
小蓓歪着脑袋想了一会,拍了拍清音的肩安慰说“别担心,你先了解一下对方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在哪个城市,叫啥,做啥工作,西川B市不是小黄鱼在吗?我让他帮你打听打听。”
清音眼睛一亮,说道:“这样可以吗?不会让你同学犯错误吧?他的基本信息倒是早就告诉我了,叫阿伟,住西川省B市鲨鱼区的花园小区,说是做川渝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工作。”
小蓓信心十足的说:“行,交给我吧!我让小黄鱼帮你打听去。”
“你说,缘分是什么?偌大的世界,人和人相遇的几率有多大?”
也是在一个加班的下午,清音正忙着处理手头的工作,一看是那个“猫”的头像,想到奔现这个事情,她竟然没有了再聊下去的心情。清音看了一眼,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竟然下起了小雨,她还是不疾不徐地处理着手头的事情,丝毫没有回消息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清音,我觉得这个精神支柱是你,现在每天和你谈天说地,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看到这句,清音又似乎被这言语打动了,她又盯着闪动的“猫”,看了许久。是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清音的心理也有了同等的期待,同等的想法。
“外面下雨了,我想你要是在我身边该多好啊!共同撑把伞,走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或者去喝一杯咖啡,或者跟你学着去吃你们川渝一带的串。”清音回道。
“是啊,想想都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清音,我脑子里全部是你描述的场景,如果我在,我一定办到。”
看着一个一个跳动的字符,清音的心再一次柔软下来。
奔现,勇敢一点又何妨呢?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不迈出第一步,怎么知道以后的每一步怎么走?
“好啊,你一说,我突然也开始憧憬了。虽然说校园的伤害暂未退去,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依然期待。”
“清音,如果可以,我想我会为你穿上最美的婚纱。”
清音没再回复,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下着雨如何回家。她默默地关上了屏幕。
“清音,我忙完了,捎你一程。”同样加班的一位同事说。
相对于清音,这一位同事已经算是很老的员工了,他入职这家IT公司超过7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员工走到了广告部总监的位置,在这个城市有房有车,也算是一名成功人士了。
回过神来的清音,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掠去了脸上莫名的失落感,首先解决了她很头疼的回家问题。
这边的阿伟再没有说下去,是因为他的qq消息又闪动着另外一个俏少女的形象。
“阿伟,我想你了,我去哪里找你啊?”
“小宝贝儿,你在哪里,我去找你。”
“哎呀,阿伟,这么久了,我还没去过你家呢,要不我们今天去你家,每次辣子鸡都是你点外卖,我突然想吃你亲手做的。”语气中隐藏着一股撒娇的味道。
“芳芳,不方便啊,我妈在,你来了,她又开始催婚了。再说我这一单外贸货,没走完,家里堆得到处都是,你来了都没地方下脚。”
说着,他们最后还是去了芳芳简陋的宿舍:匆忙的辣子鸡,匆忙的上楼,匆忙的把外卖餐盒扔在墙角,匆忙的重复以往床上的动作。一场大汗淋漓过后,如往常的承诺一般,阿伟说:“等我这一单做完,攒点钱,我们就见家长,就结婚,就生很多很多孩子。”
“阿伟,你好坏啊!”芳芳害羞的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清音,我不给你发消息,你也不知道给我发的。”几天后的下午,清音收到阿伟的消息。
“最近我们接了新的项目,又来了几名新同事,我们领导说实习生来了择优录取,工作不上进的可能会有调换的可能,我不敢掉以轻心。”清音说的是实情。
“那就是,你最近还是请不了假呗?”
“是啊,最近时间有点紧张,但是,如果你来,我们可以晚上逛逛夜市,吃我们的特色小吃。”
“那很遗憾,我们只有晚上的时间见面,不过也好,我们计划计划。”
说着阿伟又收到了芳芳的消息,忙去了,再也没回清音的消息。
清音在忙碌中矛盾的过着一天又一天,见还是不见呢?想多了没有用,清音又安慰自己,还是顺其自然吧,如果有幸小黄鱼能打听到,有了消息再做判断。
七月的B市,闷热潮湿,时不时的下一场雷阵雨,不但没有驱散空气中的热量,湿度反而将白天蒸腾的热气压回到每个人身上,让人恨不得一脚跨进空调房就不出来。
小黄鱼没这个福气,作为一名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考入街道社区工作的一名普通网格员,天气的冷热都跟他没太大的关系,他要完成一项项的任务,就必须走出办公室,双脚踏在一扇扇门前,按下门铃,或者敲响大门,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门后各种各样的目光以及各种各样的问讯。
“你谁啊?”
“找谁啊?”
“你哪位?”
“有病吧!”
……
大门一扇扇的在他面前打开又关上,人们的脸一个个在他面前出现又消失。每天面对繁琐又复杂的人或事,让初入社会的小黄鱼不免变得惆怅起来。他想起了小蓓,那个大学四年时光的白月光。
有句话说的好,想什么来什么,正想着小蓓,手机铃声响了,一看屏幕,正是小蓓。“喂,小黄鱼,你在忙啥呢?有没有时间吃个饭呗?”
小黄鱼又惊又喜:“可以啊!你定时间和地点,说好了,我请你!”
“嗯,好,那就定晚上六点吧,地方我把定位发你微信上。”小蓓利落的挂了电话。
晚六点,葫芦娃面馆,人声鼎沸。
新开的面馆,因为独特的设计,吸引着各种网红美食博主打卡,还有自拍。店内陈设、海报用的是葫芦娃的周边,包括服务员的工作服都是人手一套蛇精装,看的小黄鱼一愣一愣的。
“小黄鱼,在这在这。”老远就看到小蓓向他挥舞着双手。
穿过挥舞着抹布、脸上洋溢着服务性微笑的蛇精服务员,小黄鱼一屁股坐在小蓓对面,脸上散发着光,眼睛里盛满着闪亮的星,上扬的嘴角早就忘了如何放下。小蓓已经把两个葫芦娃,哦,不对,是两块做成葫芦娃式样的号牌递了过来。
“去那边端面,我帮你叫了二娃,我是五娃,你要是不够可以添六娃!”
“啥乱七八糟的?”小黄鱼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小蓓一把推了出去。
经过前台的时候他仔细看了一眼招牌菜单,好家伙!
葫芦娃面馆菜单:
大娃力大无穷——红烧牛肉面
二娃千里眼顺风耳——红油耳丝面
三娃铜头铁臂——鲍鱼鲜虾面
四娃火娃——魔鬼火鸡面
五娃水娃——云吞面
六娃隐身娃——面汤
七娃吸入魔法——全家福面
递出两葫芦娃,收获两大碗面条,回到小蓓对面,吸溜着面条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她:“这个,为啥水娃是云吞面啊?”
小蓓嘴里塞着半个云吞,吱唔说道:“一碗面,一半是面一半是云吞,这难道还不水吗?”
小黄鱼继续问:“那六娃?”
小蓓翻了一个白眼:“面汤,面隐身了,当然是六娃。”
小黄鱼服了,也难怪生意这么火,看样子这老板是用了心思的。
“小蓓,你这么忙,怎么有空来这看我?”
“我是出差,出差,公事,顺便找你吃个饭,再顺便问你个事。”小蓓头都不抬,她吸溜着面条不见停顿,这话说的也不见停顿,小黄鱼啧啧称奇。
“啥事?只要是我能力范围,一定全力以赴。”小黄鱼把板瘦的胸板拍的砰砰响。
“帮我打听一个人。”
社区网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社区内收集各种信息,比如人口、房屋、社保、诉求、就业、安全、稳定等情况,并及时上报。小蓓托他打听的人,恰好在他管辖范围之内。还好是小蓓她闺蜜的网恋对象,小黄鱼稍微放了一点心,当时在葫芦娃面馆的时候想再次告白来着,谁知被五娃六娃这么一打岔就给岔过去了。随即转念一想,不对啊,很多人求人办事,这开场白不都是有个我的什么朋友,遇到了什么事,这不就是说他自己?小黄鱼用力拍了一下自己大腿,跺了跺脚,这是潜在情敌啊!必须打听!而且一定要打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