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父亲往事(散文)

精品 【东篱】父亲往事(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09发表时间:2024-06-19 12:55:13

老家临山而建了两层楼房,年岁大了,如今已是破败不堪。就像人一样,到了一定的年龄,忽然间就老了,老得那么明显,那么迅速。农村老古话说,田要人种,才不荒芜;屋要人住,才有人气。这里的人气,应是生机和活力。自从父母搬到铜陵,老屋被闲置,仿佛一下子进入了萧瑟,仿佛只有秋冬。
   一座老屋,让我想起了父亲的往事。父亲,永远和这座老屋联系在一起,老屋是父亲的影子,父亲就是走动的老屋。
  
   一
   父亲本是买了一块临国道的宅基地,考虑到家中孩子小,马路上车来车往,担心安全,就换到了现在的这座山脚下。也方便养鸡,种些果树。我刚上小学,这个老屋就建了,如今有三十年了。
   小时候爬树摘桃子、打板栗,一天一个煮鸡蛋,生日要宰一只鸡,虽然家里孩子多,吃的方面我们都没有羡慕过别人。却只有的日子,突然改变了。记得山上都是松树和黄荆条,父亲花了好多时间砍树,拉来了几大车的土用来平地。那时候,生活开始从简了。做房子的钱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除了请砖瓦匠这些大师傅,担水、和泥浆、递砖头、铺地平,只要是花工夫、花气力的活,都是自己干。父亲白天要上班,都是早晚挤时间干活。后来我读到《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就会想起父亲,一条竹扁担挑着满满的两桶水,铁锹和好泥浆装进水泥桶,跑上跑下、不知疲倦的样子。父亲平时比较幽默,特别爱笑,做起事也是,没有听到他的一句埋怨,常常哼着小调。理想就在父亲的辛勤劳作的小调里诞生了,一座两层的楼房,拔地而起。那时候想,我的父亲就像动画片上的大力水手那样伟大,拥有着神一样的力量。
   在我的心中,父亲就是一座房子,可以随时让我们遮风避雨。别人说父亲的一棵大树,我说大树四面透风。我的理解总是因为那座房子而改变着。
   最初的教育,几乎来自父亲。父亲176的大个子,体重却百来斤。每天早晨,他要去水库边的那口老井水担回一家人一天吃的喝的水。夏天暑假,我喜欢跟着他后面去。只为跟着去老井,老井在山脚下,地下水源源不竭,清冽甘甜,水从井口流出,旁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凼,我和父亲蹲在旁边,掬起水洗脸洗手,清丝丝的,凉到了心里。我还想把脚放进去,却被父亲制止:“我捧水给你洗。”父亲把我抱在大腿上,水流在我的脚上,越洗越白。我却只想溜下去,父亲的腿却一点肉都没有,膈应的我屁股生疼。父亲担起两桶比我还重的水,走起路却比我快,我跑着跟在后面,水桶有节奏地前后摇啊摇,“水这么满,怎么水不溢出来呢?”“儿啊,满桶油不晃,半桶油才晃得厉害呢!”
   干瘦的父亲,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他总是表达着生活里的一些感悟,并非就是为了教育我,真的是“润物细无声”。
   看着父亲腿上鼓起来的一道道青色的经脉,我那时不明白,只能似懂非懂地跟在这个绿色的小山丘后面,跑啊跑,跑啊跑,不时伸出手,远远地比划着,大力水手的腿怎么就这么细呢?觉得是应该那个样子,其实,后来懂得,这是劳累使然。我知道,这样的腿疾,站久就疼痛,但父亲干起活,从不顾得这腿疾,他说,站起来,血脉就流畅了,走路就顺当了。这些话是他解释自己,却给我深刻的思考。
  
  
   二
   父亲爱茶,但他从不奢侈买茶。端午节去看节,知道父亲爱茶,带了一些茶叶,他却拿出一个小罐子,夹出一些,给我泡了一杯:“这些茶叶,老家送来的。”“好香,老家的茶就是好!”我要赞美,让父亲高兴。
   在老屋的后山,父亲和母亲开垦了一块正方形的茶园。在荒山上开垦家园,一直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做几间草房,娶个媳妇,就算是安家了,然后开始繁衍生息,祖祖辈辈就在山上讨生活。有时候,买茶个父亲,父亲说,为啥要买呢。父亲心中的茶园,似乎可以产出所有的茶香,用不着买。
   方方正正的茶园,十几垄的地,刨沟、打窝、栽苗、盖土,再沿着秧苗四周,用力压严实,最后浇透水,一棵棵只有手指那么粗的小秧苗,喝饱了水,抖擞着身子,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迎着阳光向上生长。种下后,我就没有见过它的样子,只是时常看见父亲或母亲拿着锄头或者担着水桶去后山。一个春日傍晚,母亲在屋里煮晚饭,炊烟翻过山头,从乳白色的烟雾中走来一位神仙,是父亲,他把手中的布袋对着我们晃了晃。至今还忘不了父亲的那日神情,就像捡到了什么宝贝!父亲轻轻地翻开布袋,露出一个个绿色的小嫩芽,像是咧着嘴对我们笑,茶叶的清香,直入心脾。“是茶叶!”我惊呼。“第一次收获,看样子有2斤多呢?捡了一下午,真是捡到宝了!”父亲也很自豪。倒在簸箕上,摊开,每个都是两瓣叶子,一般大小,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来父亲也是捡茶叶高手。
   吃完晚饭,父亲竟然要自己动手炒制茶叶,这连母亲都称奇。从前过年,父亲会做炒米糖。红薯熬出来的糖稀,竹筷子放进去,绕一绕,再拉出来,就像一块小小的琥珀,黄褐色、透亮亮,忍不住放进嘴里,香甜醉人。加入炒米,用力搅拌,焦黄的炒米被裹紧,和糖稀充分融合,浓郁香甜的味道把地上的蚂蚁都馋出来了,掉了一粒,马上就被抬走了。放入长方形的木制模具里定型,放凉后切成片,厚薄均匀。那时候我们有好吃的都会拿到外面去吃,一只手上举着切糖,另一只举着小琥珀,还要跟别人炫耀:“这是我爸爸做的,可甜了!”这已是让我们非常自豪。或许,熬糖稀和炒茶是一个道理,父亲是无师自通。
   听到父亲要自己做茶叶,我们不愿意睡觉,一个个在旁边等着看,看父亲这双神奇的手是不是会变魔术。只见父亲洗干净双手,从水缸里轻舀一瓢井水,洗干净铁锅,吩咐母亲,点燃松毛,要小火,掌握好火候,这对有了几十年烧火经验的母亲来说,没有一点难度。母亲最喜欢听父亲吩咐,总带着一抹笑,父亲和母亲的眼神互相交流着。倒入一半的茶叶,父亲则不停地翻炒,大概十几分钟,翻了该有一千下吧,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只是好奇:父亲的手不烫吗,铁锅边沿直冒着热气。然后又一边翻炒、一边揉搓,刚刚还是舒展的叶子,在父亲的揉搓下,像是困了,蜷缩着身体想要睡个觉。慢慢地不停地这样翻炒,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青色的茶叶变成了黄褐色。一直没有说话的父亲,此时抓起一把放在白炽灯下看了看,对着我们开心地说:“炒好了。”就像个孩子,自制了一个玩具,很兴奋,只是不再张扬了。
   第二日,父亲的玻璃茶杯里就泡上了自己做的茶。我们很好奇,拿起仰头就喝,哪知道特别苦涩,直接吐了出来。“哎呀呀,茶要慢慢品,真是浪费,等我喝完这一泡,等会再给你们喝。”第二次喝时,竟然不苦,还有点微甜。“是啊,先苦后甜啊。”我爱喝茶的习惯,也是从父亲那里习得,现在更懂得了苦中有乐也有甜。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早早过世,父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却也磨练了他的性格,和母亲用勤劳的双手,给予了我们这个家庭和孩子很多很多甜。
   离开家乡差不多十年了,老屋后面的茶园,因为有家乡人的照料,每年还能摘几斤新茶,这成了父亲和老家情感联系的纽带。
  
   三
   父亲的往事,都在藏在了他的老家老屋,所以,在关键的日子,父亲就念叨他的老屋。腊月三十,给门窗贴上崭新的大红对联,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传统。这个习俗,就是父亲到了城里住,也不忘,就像履行一个手续才能过年,必须用对联给他的老屋披红挂彩。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在老家时,过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方方正正的桌子,铺上大红纸,一手扶纸,一手挥墨,写完了,双手叉腰:“看看爸爸写得怎么样?”我们拍手鼓掌:“我的爸爸最厉害。”如今因为年迈,握毛笔的手已不听使唤,对联写不好了,只是念叨着,要多买几副对联,老屋也要贴。
   除了疫情的时候,家里的叔伯帮着贴。每年三十上午,雷打不动要回老家给老屋贴对联。有时候是大姐带着父亲,有时候是我,更多的时候,是他自己,老家对于父亲是有着不同于我们的存在。父亲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拿起靠在走廊竹扫帚,开始清扫院子里的落叶和灰尘。竹扫帚因为年岁久了也已经破败,好在还结实,父亲的手还是那样大,只是手上的扫帚重了些。之前在老家的时候,每天早上父亲扫地,随着手臂有节奏的挥舞,那些落叶和灰尘轻飘飘地落在一堆。厨房里,烟雾缭绕,母亲端出一个大花碗,里面是三个糖水蛋,父亲端着碗,看着院子,心满意足地坐下,第一口一定是我的,这就是我的父亲,好吃的总会想着我们。我站在院子里高大的桂花树下,看着父亲,想去帮忙,我终究没有去,因为,那是父亲用他自己的方式跟老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物件在交流。我不忍心打扰。“老家伙,你还是很能干的,继续帮我守护着这个院子吧。”好像父亲听得懂老屋的话,“老家伙”是母亲对父亲的称呼,也是老屋称呼父亲的。竹扫帚靠在走廊里,父亲站在院子里,我心里有欣慰,也有悲伤,说不出的感觉,眼泪从眼角流出,有悲伤,也有幸福,很多情感揉在一起,我拉着父亲:“我们一起跟老屋合个影吧。”
   贴上对联,炮竹声响起,我们也该走了,回头再看老屋,院子又鲜活了。我想,老屋在,那些往事就还在,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许会模糊,就是现在也是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可老屋的一切在父亲的眼里,一定是生命最初的影像,永远也忘不了。
   父亲往事,让我感觉拥有这样的父亲的美好,每次想起这些往事,就像打开一个宝盒,飞出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
  

共 36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再怎么平凡的父亲,在儿女心中,都是诗一样的存在,不一定他雅评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在于他给子女的温暖和成长的启迪。作者老家的房子,30年了,老了,想起这幢房子,父亲是考虑孩子的安全,才选择这个地基盖起的。盖房子的钱是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除了大工的活,其他的都是父母干。作者学习《愚公移山》,想起了父亲的盖房,多么相似。作者的父亲个头很高,却瘦削,作者跟着父亲去担水,坐在父亲的腿上,明显觉得硌得慌,这让作者为父亲担心起来。作者要把脚伸到水中,父亲不允,不能污了老井的水,教育子点滴始。因为劳作,父亲腿上青筋暴露,作者也懂得了父亲的艰难。每年父亲都要从自家山园采些茶业,那个茶园,是父母开辟的,凝聚这父母的辛苦,但采下那么点茶业也要为之兴奋。父亲擅长做糖稀,也会炒茶,真的是触类旁通。不断翻炒,清香的茶叶就好了,第一口是苦涩的,再冲泡就甜了,作者也懂得了苦中有甜的道理。父亲年老了,本来擅长写毛笔字,却手不听使唤了,但还是要回老屋贴上对联,回到老屋,父亲忙于打扫卫生,和老屋对话,只有父亲最懂得老屋和他的院子。这篇散文,重点写了父亲盖房子,担水,开茶园,炒茶,写对联,贴对联,扫院子等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个平凡父亲的不平凡,突出了他的勤劳能干,深爱子女,会教育孩子,心灵手巧,怜惜家园等生活品质,读之令人感动。语言质朴,情感充沛,虽然都是一些很容易被我们丢弃的细节片段,但作者善于组材,连贯成文,有着完整的结构,综合体现了父亲的品质,是难得的优秀散文。【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2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9 12:58:17
  不是每个父亲都是一座山,但每个父亲都要给子女以人生影响,作者的父亲很平凡,但有着美好的品质,始终在感染着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作者深情回忆,用父亲的往事构成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质精美,读感亲情,推荐赏读。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36:17
  谢谢怀才老师辛苦编辑,费心润笔,欣然在此有礼了,老师润笔之后,我都会一读再读,常常感慨,怎么就能这样懂得作者的意图,表达的情感更加饱满,我常觉得我的文写着总是意犹未尽,向老师学习,向老师致敬,问好敬爱的怀才老师,日日安好,敬茶。
2 楼        文友:佳华        2024-06-19 15:15:16
  读老师的文章,在感受父亲这一高大伟岸形象的同时,我竟然对临山而建的两层楼房产生了艳羡。我在想,要是我也有个这样的房子该有多好,有山有水有茶园,这不就是想象中的“东篱”吗?当然,想象很美好,可能现实很骨感。拜读学习好文,祝老师夏安!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40:28
  那个两层的楼房,发生在那里的故事,是我记忆里最深最美的时光。我们还是要常常回去走走看看,亲近一下泥土,沾染一下大自然,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现在房子还在,内心的寄托也在,算是一种安慰吧。问好老师,夏祺,佳作频频!
3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19 15:19:43
  老家,老屋,父亲,往事,这样充满亲情的文字,总会让人不觉回忆童年的草屋。草屋忙碌我的父辈们。作者父亲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耐心教育孩子,这是无数父亲的缩影。文章充满了浓郁的亲情,读来不免心生感动。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41:53
  本真老师好,父亲的往事很平凡,父亲的爱也很沉默,写出这些普通的事情,感恩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问好本真老师,工作顺利,佳作频频!
4 楼        文友:西山脚下        2024-06-19 15:52:05
  老家,老屋,老父亲;建屋,炒茶,写对联,以双手构建温馨之家,用心引领孩子前行。细小事树父亲伟岸形象,生活点滴现父亲心灵手巧。好文章,推荐赏读。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44:08
  西山老师好,感谢老师到访留墨鼓励,老师对小文的总结提纲携领,精炼简洁,感谢老师鼓励,祝老师在东篱收获更多快乐,遥握问好!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9 16:01:00
  赞美父亲的歌唱不完,歌颂父亲的诗诵不完,表达父爱的文写不尽。父亲带给子女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老师的这篇回忆文很感人,做茶叶的过程很精彩。文章带着生活的这里,让人回味,给人思考。很美的文章,点赞学习,文化老师,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46:51
  做茶叶的活,我觉得是真惊奇,以前在茶厂看过别人炒茶,不知道父亲竟然会自己炒,在我的眼里,父亲一直那么伟大。花草老师也很能干,在老师的孩子眼里,也一定是位伟大的母亲,致敬最可爱的老师。祝老师生活愉快,万事胜意!
6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9 18:38:33
  读了这篇文章,好生感动,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佳作!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48:57
  谢谢南老师到访留墨,龙应台的《目送》,朱自清的《背影》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我特别喜欢,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吧,我的写作之路才刚刚开始,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7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6-19 19:02:02
  砍树拉土、担水和泥,递砖头、铺地平,一双铁肩膀挑起了全家重任,一条竹扁担担起了两层楼房。在女儿的心中,“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像那动画片中的大力水手一样,拥有神一样的力量。从此,父亲就和曾经高大雄伟、如今破败不堪的老屋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老屋因闲置而更加破败,往事因重温而更加温暖。老屋里的故事就是壮年父亲的故事,女儿怎能忘记。父亲干瘦的细腿那么硌人,父亲“满桶油不晃,半桶油晃荡”的教育那么语重心长。袅袅的茶香里,浓浓的墨香中,父亲的往事越来越清晰,身影越来越高大!谁说父亲都是孤独的?谁说父爱都是被忘记的?此类的认知,从此可以休矣!一如既往地支持欣然妹妹。点赞、问好,敬黄山毛峰香茶三杯!
回复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19:52:59
  梅骨大哥的黄山毛峰茶,我喝到了,清香淡雅,甜丝丝的滋味,让人难忘。我们安徽的茶还是有些出名的。父亲的爱是默默无闻,父亲对家庭的付出,好像从来不被大家发现,父亲这个词,本就是伟大的,我们应该要为父亲唱首赞歌,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父亲。问好梅骨大哥,您在孩子心中一定是位伟大的父亲!
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9 19:59:25
  老房子和父亲密不可分,所以,文章从老房子切入,非常巧妙。父亲的故事都是老故事,但老师写出了新意。文中的语言,鲜活灵动,朴素且闪光。非常棒的一篇亲情散文,我从心里喜欢。大赞!拜读学习佳作,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9 22:47:19
  深谢韩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扶贫对老家的爱有很多,记录我印象中的一些事,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在我心里他从来都不会抱怨,这样的性格也一直影响了我。遥握问好老师,夏祺,创编快乐!
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22:46:49
  这篇散文描绘了一位平凡父亲的不凡之处,通过盖房子、担水、开茶园、炒茶等生活细节,展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和深沉的爱。作者文字质朴,情感真挚,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父爱。文章结构完整,细节描写生动,使得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父亲的生活细节,传达了诸多生活的道理,如苦尽甘来、点滴做起等,使文章不仅具有情感价值,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这篇散文无疑是一篇佳作,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祝欣然美女老师工作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20 22:23:33
  主编老师晚上好,临近期末,事情繁多,未能及时回复,请龙老师您多包含哈。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亲都是特殊的存在,我的父亲从未有责骂过我,更别提拿棍子打我们了,他虽然平凡,对我们孩子却是付出了所有,他勤劳,朴实,幽默,有责任心,这些优良的品质,潜移默化地也会影响到我,心里对父亲都是感恩,也是心疼。龙老师也是伟大的父亲,您的孩子一定这样觉得。问好老师,祝老师佳作频频!
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6-19 23:14:40
  欣然老师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节俭持家、心灵手巧、善良慈爱的人,关于父亲的那些往事令人动容,有这样优秀而富有爱心的父亲是幸福的。拜读老师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大赞特赞!问好欣然老师,抱抱!遥祝夏琪!吉祥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20 22:25:51
  亲爱的如菊老师好,现在您那边是什么时间,我有些事情比较糊涂,搞不清楚两地时间差,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虽未曾谋面,却心灵相通,彼此牵挂,认识您可真好。老师写父亲母亲的文章,也是极好,欣然向老师学习。问好如菊老师,生活愉快,万事胜意,佳作频频!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