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044

    积分

临风听雪(2021年3月)

2021-03-12 22:27:43

1、【流年】你好,我妈(散文)           作者:越来越好

编者按: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少不更事,老大徒悲伤。我们都曾年经过,都曾做过不少令父母及长辈发指的往事。如作者所写,经历过心的磨砺,好在,亲人都在。此篇散文运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年少无知时对母亲“唠叨”时的抱怨和不耐烦,也正是这样的反射,更能显示出母亲的伟大。“慈母多败儿”这一说,并不针对任何人。儿时贪玩,少年轻狂,成年后经历风雨,能懂为人母的辛苦和母亲“败儿”的经过,再反哺,既是母亲的幸福,也是为儿的幸运。这或许就是作者写这篇散文的主旨吧。散文细节突出,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一位为儿女无怨无悔付出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母爱的伟大,在每一个细节里展现,读后令人动容。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044

    积分

2021-03-19 11:23:11

2、【流年】十五贯:无辜者的迷惘(散文)     作者:丑石

编者按:《十五贯》是一部戏。自小,大人们口口相传,听到最后,就成了传说。读作者的这篇《无辜者的迷惘》,打破了自认为传说的定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里的两个案例,相通的遭遇,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局,读后令人深思。苏戌娟和熊友云遇到了况钟,冤情大白;二娘子与崔宁,遇到了过于执的无锡县令,差点让两个无辜的生命消失。无疑,在民间,况钟是清官,无锡县令则成了昏庸无知之辈。在作者的笔下,所谓的清官与昏庸,有其人能力、品格及道德等各方面的因素,更多的则是制度与法理的不完善。两个案例里的主人公,都是无辜者,都曾辗转流离,都曾经历磨难,无论结局如何,留在心理上的创伤都是一样的,身在其中的迷惘也是一样的。文章的结尾,点出此篇散文的主旨,也写出了世人的祈愿:天下无讼。解析法理、制度、人性互联的一篇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044

    积分

2021-03-19 17:04:42

3、【流年】丁字街二题(小说)   作者:滇东老翁

编者按:丁字街上的两个小人物,代表了两种社会现象。何大妈做事严谨,看似古板不近人情,实则呢,我们来看此文的细节描写:街坊调侃何大妈“店大欺客”,但客人还是自发排队吃饭,究其因,何大妈对卤面用料的“挑剔”。不顾路途颠簸购办的老酱、新鲜的筒子骨、爽口的酸腌菜、优质的黄姜等,一碗面,一碗汤不是太贵,但融入了何大妈的心血,有吃饭者的欣赏与懂得,就是认可。继而,让“半碗双价”吃出一份情谊,也演绎出了主人公何大妈、“那人”和小说结尾出现的“太极服”之间的微妙情感,读后无不感人。另一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姚疯子,可谓公认的刺头。“恶人自有天降,”这话用在此篇小说中尤为贴切。姚疯子惹事生非戏弄人、邀好闲之徒开“群众会”等,无人能降。但好死不死,姚疯子被死人给“治”住了。他的租屋里死了人,是吸毒死的,本想着狠狠扼死者家人一笔,然后摆酒三天,却被告知死尸无人认领。于是乎,这具尸体成了姚疯子的心头毒瘤,火化吧,怕出钱,拉着尸体找警察,被告知要拘留,还罚款。无奈之下,遇到了据说给死人配阴婚的买卖尸体的两个人,且很急的那种,为了解决眼前的麻烦,尸体被“买主”拉走了,姚疯子知道真相后,真的被“坑”疯了。结局看似很喜剧化,实则是对人性的一种鞭打,读后令人深思。小说语言精练,刻画人物生动鲜活,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挖掘人性,是为思想者的境界。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044

    积分

2021-03-24 16:40:28

4、【流年】记忆躺在椅子上睡着了(散文)              作者:佳骏

编者按:《记忆躺在椅子上睡着了》三篇短且蕴含人生哲理的文章,读完后,心是沉的。放火的老人是个盲人,失火了,人们从睡梦中醒来,醒来的,还有失火的真相。放火人放的是心火及不甘。结尾寥寥一笔,一针见血地写出了一个盲人到老都放来下的心结:为父亲伸冤。一张凳子,见证了一个人的一辈子。他的爱好、孤独、梦想、对外物的感知、对内心的解读等。文章的结尾很有带入感,“他终于把自己挂在了树上,把孤独挂在了树上,把死亡挂在了树上,把永恒挂在了树上。”树与他,他与树,本就是一个整体,枯荣与共。两张藤椅,一个老妇人。一者是讲诉者(是的,是讲诉者,不是讲述者),多个倾听者。讲诉者讲的永远是同一个的情节,听者却有多种目的。不管听者是抱什么样的目的,讲诉者从不计较,她不计较她所诉的有没有人懂,似乎只要有倾听者,她的内心就是平和的。真的是这样吗?只有两张藤椅能明了其中的滋味吧!散文中的三个老者,反映出了三种不一样的人生,无论主人公所想为何,他们的目的,都希望有人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还自己一个清明的世界,期待有人来雪沉冤,解心语,懂陪伴。散文语言别具风格,细节描写带动情节,文意浮出震撼人心。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