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暗香】金溪的藏龙卧虎(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暗香】金溪的藏龙卧虎(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8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4发表时间:2024-06-28 14:50:04

金溪,是金色的溪流?是一条可以淘金的沟溪?
   这里要说的金溪,是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县,传说因为历史上曾出金产银,山间溪水色泽如金,而得名“金溪”。金溪天生就应该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不仅曾出产金银,而且县域的地理形状活脱脱就是一株巨大的灵芝。
   说金溪是钟灵毓秀的,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单说古村落,金溪县一百五十个行政村,目前竟然有五十七个自然村落因保存有完整的村落肌理,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的民风民俗,而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当我们行走在金溪这片土地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座古村,如星星般散布,它们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它们古朴典雅、古韵悠扬。如此丰富多彩、各具韵味的古村落,走入它们犹如进入历史文化的展示馆,难怪金溪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
   如果说金溪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也不为过。古往今来,金溪县人才辈出,历史上有文武进士249名、榜眼3名、状元2名,有“医林状元”龚廷贤,有“理学三陆”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还出过两位宰相何宗彦、蔡国用……
   藏龙卧虎是形容词,比喻潜藏着人才的地方或潜藏的人才。但我觉得,仅仅用藏龙卧虎来形容金溪,还不够,因为金溪有两个国家传统村落中,据说真的藏有龙,卧有虎。
   藏龙之地,是金溪县合市镇的珊珂村。
   那天,我是傍晚时分走进珊珂村的。刚从总门楼进入,正往村里走就遇见一位老大哥。大概见多了来访的村外人,他知道我是位慕古村之名的来访者,不仅与我打招呼,而且随我走了一段路,并介绍村子的情况。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村里藏着一条龙。”他的话语漫不经心,语气轻描淡写,却让我心头一惊,我瞪大眼睛问:“真的有龙?”
   这位大哥指了指旁边的两口小池塘说,这是龙的眼睛。然后半转身指着小池塘后的一口大水塘和后面几口连着的池塘说,它们是龙身。我一琢磨,还真是有模有样。
   这一带丘陵连绵,虽然山不高,但也是沟谷纵横。珊珂村坐西朝东,背依山岭。山岭四季常绿,毛竹郁郁葱葱,清风摇曳。一条沟溪从山岭流下,并逐渐扩展,形成一条最宽处约百米的山谷,而珊珂村就在山谷中,村前是一片稻田,稻田之东还是山岭。
   村里的先人,将沟谷进行了打理,依照坡势疏浚出七口层叠而下的池塘,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其中第五口就是那位大哥所指的那口最大的塘,最后就是那两口并排的小池塘。这确实是一条龙的架势,有龙眼,有龙身,村口的门楼就像是龙头,小池塘岸上的高大树木可以算是龙须,而那往山岭上延展的溪流可以看作是龙尾。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隐匿在青山翠岭之中,而珊珂古村则像是位攀骑于龙脊之上仙气飘飘的隐士。
   翻阅珊珂古村的历史,这座藏着龙的村子,确实是自带龙气的。珊珂村目前居住着李、陈、傅三姓,以李姓为主。据《珊珂李氏谱卷》记载,珊珂李氏的始祖是洪都滕王李元婴的后裔。果然是皇家血统,血液里流淌着李唐的龙脉之气。
   看珊珂村的名字,我起初觉得她很灵秀,甚至有点诗意,以为她是小家碧玉,没成想她是大家闺秀。这位大家闺秀居住在这片青山翠岭之中,我怀疑她是因为贪恋好山好水而误入了世外桃源。虽然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无法展示她曾经的气派,当我暮色之时走进她的时候,甚至觉得有点荒凉与孤寂,但从那所剩不多的高墙老院,还是可以想象到她当年殷实的身家。
   珊珂村那些现存的古建筑,矗立在葱茏的绿意之中。站在那口大塘的东南角,夕阳斜映,碧水荡漾,岸上是一片翘角飞檐清水墙的老房子。这片檐角层叠的老房子,用清脆的山竹衬托它们的背影,清澈的水面像是它们梳妆的镜子,它们像是一座耸立在水边琼台上的城堡。
   走到上方的一口池塘,这位大哥与我告别,他是晚饭后散布,我则要赶紧去对岸进入那片古建筑看看,因为天色不早了。
   穿过上下塘间的隔岸,从大塘岸边用石板铺的小坡道上去,就进入了由大夫第、登龙第、李家书院等组成的建筑群。这里曾经应该也是庭院深深的,现在有些门坊和院墙都已经消失,但是,它们原本的深宅大院、富丽堂皇仍依稀可见。在大夫第的门坊上刻着“赐进士吏部尚书孙恭为云南通安州知州李炽立”,这是珊珂村李氏家族的一段被明示的值得骄傲的历史。这个小小的山村,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却也是注重耕读传家的。李家书院那深深的天井,照进来的何止是阳光,更是照亮人心的文化与文明之光。当然,从登龙第再次印证,珊珂村是藏着龙的,并且村子的建筑是坐落在龙背的两侧,确实像是骑跨在龙脊之上。不知道珊珂村还有多少飞龙腾达的故事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中?
   珊珂村村前两侧,左边是西溪庙,庙内青烟袅袅的是村民祈愿神灵保佑的的祷告;右边是陈氏祠堂,堂内青灯闪闪的是族人对祖先的敬仰与膜拜。
   此时天色已晚,珊珂村在暮色中弥漫着浓烈的惆怅,这惆怅之中有村子本身的寂静、孤寂,尽管那些古建筑倔强地向世人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但毕竟它有些沧桑与凋零,就像那株千百年的古树最终不敌岁月的蹉跎而沉睡于池塘中,珊珂村会不会也沉寂而不再如大夫第那样显赫一时?这其实是我的惆怅,而我的惆怅与这暮色中孤独地走在道旁杂草丛生的村巷有关。不过,我也觉得如此的情景,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境。
   摒弃这层暮色,或者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或者在郁郁葱葱的夏时,或者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候,我想这个古色古香的村庄,应该也是灵秀美丽,甚至诗情画意的,这些被保护起来的古建筑与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一道,定能构成了一幅风情浓郁的田园水墨画卷。
   因为一条自然的沟谷,疏浚了几口池塘,如果说珊珂村的藏龙主要是自然环境所至,那么横源村的卧虎,则几乎完全是人为的独具匠心。
   横源村在金溪县石门乡,是张姓人家的聚居地。村民称他们的始祖是北宋思想家、陕西横渠人张载的后裔张公绮。他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从南城县迁居此地,因宗族来源于横渠,故将取村名为“横源”。说到张载,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仍然让人觉得振聋发聩。横源村的基因里,应该还有“横渠四句”的遗传吧。
   村子背西向东,村口是张氏宗祠,村前一条贯穿南北的村道。村子总门楼一直往西的村巷,就是村子的中轴线,横穿中轴线的有三条弄巷,形成横源村“三横一纵”的总体格局。
   站在总门楼的前广场,看面东背西的这座门楼,它砖木结构,看上去很简朴,但大气。它前廊八柱三间,门楣上不仅有“赐进士第”石匾额,还有匾额“黄甲”,彰显这里曾经多人考取功名。门两侧各嵌石刻,虽然字迹模糊,但尚可知道这是两块明万历年间的禁碑,体现这里的村风村俗。广场东侧有一口正对门楼的大水塘,水塘下边平直而上边圆弧,像一张大口。再看广场上,左右各有一口古井,中间有一墩下马石,前面有八对旗杆石分列左右,旗杆石两侧各有一株高大茂盛的古樟树。
   从宏观上看,这是虎头形的布局。那口水塘是虎口,旗杆石为虎牙,下马石是虎鼻,两口古井自然是虎眼,左右的古樟为虎眉,门楼延展的门墙是虎耳,而那“三横一纵”就是虎“王”。村子如此的格局,南北西是山岗,东面开阔,真是藏龙卧虎,难怪人才辈出。
   而且据说,这只卧虎还能够辨别善恶。传说村里有个秀才深夜回家,路遇一只猛虎,但猛虎不仅没有吃他,还给他让路。老虎说:“我只吃恶人。好人头上有祥光三尺,恶人头上黑气漫漫,我自能辨之。”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村人虚构此故事,不正说明横源村人把辨识善恶、惩恶扬善作为一种品格吗?
   当地还流传着一首诗:“虎头形胜说横源,王字为街合自然。岭设四门村井九,居分两处族人千。卅三世代长流水,八百春秋不老天。文治武功谁最著?应雷士任国宗贤。”它不仅点明村子的虎头形制,而且说明横源村有东南西北四座村门,九口水井,族人曾经达到千人以上。村子历经八百年,流传三十多代,有许多族人获得功名利禄,其中两位进士分别是张应雷、张士任,其中张应雷,为明隆庆辛未年进士;张士任,是清顺治辛丑年进士。另外横源村还出了文武举人十多名,还有两名为副进士、两名恩进士、一名岁进士。如此人才辈出的古村,虽然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但也是金溪钟灵毓秀和藏龙卧虎的一个例证,也是古代中国社会耕读传家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个村子但凡古代出的人才多,往往古建筑就多。横源古村中有多扇巷门,如淳厚坊、光裕(赐封文林郎张铭)等。村中刻有匾额的古宅也很多,如“科甲旧第”“大夫第”“爱吾庐”“双铭第”“秀挹云峰”等等。如果觉得这些看上去没什么,那么“九十九重门”的气派一定会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组明代州司马府宅,建有官厅府堂,府第之内曲径通幽,房门巷洞虽然并非真的有九十九重之多,但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意蕴。古村从总门楼逐渐往上,显然是步步高升的吉意,而最高处恰好就是“柏轩书院”,这让人不得不赞赏古村先民的一番缜密心思,只有韦编三绝般勤奋好学,才能步步高升,出人头地。
   我是午后走进横源古村的,虽然阳光明媚,但村巷却显得格外宁静阴凉,甚至空寂。在村庄转悠许久,只在总门楼前遇见一位老汉,他还只是在这里歇歇脚,一会就骑电动车走了。横源村这只老虎,确实也老了,村民都建了新房,居住在村南的乡村道路两侧。当然,由于古村入选国家传统村落,这些古建筑都得到修缮与保护。
   当我准备离开横源古村的时候,看见村口的祠堂那整扇面对乡道的墙上,画着一幅国画“盛世江山图”,以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为主题,江河秀美,山峦壮美,突出“今朝更好看”,这就是现在的古村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我想,横源村这只卧虎,虽然没有了曾经的霸气与威风,可作为历史的遗存它永远是个不朽的故事。
   无论是珊珂村,还是横源村,无论是藏龙,还是卧虎,毫无疑问这都是金溪的缩影,或者说是观测金溪丰富历史文化的一个维度。而我总觉得,金溪这片田畴沃野,不仅风光旖旎,而且似乎蕴藏着特殊的魔力,让这里繁衍得人文荟萃。走在这片土地上,我还似乎听到科举时代报喜的马蹄声,“蹄哒,蹄哒”此起彼伏地在这里响起……
  

共 40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溪,是一个古村落的金溪,位于江西抚州市的金溪县。金溪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这里,呈现着它的古朴典雅,古色古香,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卧虎藏龙,是金溪的标配。如珊珂村,沟谷纵横,丘陵连绵,村里的先人将沟谷进行了打理,特别是最后那两口并排的小池塘,整个村庄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隐秘山岭中。珊珂村,留下许多古建筑,有李家书院、西溪庙、陈氏祠堂等。暮色下的珊珂村,犹如一幅田园山水画卷。除了珊珂村,还有横源村,是张姓人家的聚集地。珊珂村是盘龙,那么横源村就是卧虎。横源村整体分布为老虎形状,是源于村里的传说……横源村和珊珂村一样,有些许多古建筑,如淳厚坊、大夫第等。无不彰显村庄的历史古往,午后的横源村宁静明媚,与古村落相遇,更是与历史相遇。行文流畅,文笔细腻,将“卧虎藏龙”的两个古村描绘得如画卷那般,历史与人文,是构成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体现,品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力荐!【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4-06-28 14:53:22
  品读老师佳作,文笔细腻流畅,将金溪的“卧虎藏龙”写得很有画面,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问好老师,精品佳作力荐!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06-28 15:22:41
  谢谢易辞老师辛勤编辑并置评鼓励!金溪县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因为那里有许多的古村落,而且许多都保存古村落机理和古建筑完好。
2 楼        文友:易辞        2024-06-28 15:05:56
  老师这篇文章链接好,留个印记。
   https://www.vsread.com/article-1000000.html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06-28 15:22:52
  呵呵,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