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再说西塘(散文)

精品 【暗香】再说西塘(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8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8发表时间:2024-07-02 15:28:53

梦里西塘,我与它又一次在现实中相遇了。
   我在五年前的七月天,来过一次西塘。在那炎炎的夏日,我漫游在西塘古镇,觉得她是绚丽与清幽的。这次我和家人在四月初来到西塘,同样住宿在景区内,西塘给予我的感受却有所不同。我觉得西塘好像精通川戏的变脸,给了我一次不一样的体验,用更加靓丽的风采迎接我的再次来到。
   西塘作为一个江南古镇,其色调自然是古色古香、墨黛韵幽的。但是如果我们细致地深入其中,会发现它还是丰富多彩的。
   这次再来西塘,西塘的几扇墙上,多了“我在西塘等你”的召唤,显然,它不只是在唤我等我,而是在召唤与等待更多的人。所以,我这次在西塘遇见了太多的游人,以至于我觉得西塘有点承受不住,拥挤不堪。
   五年前的那个七月天,来西塘古镇的游客也不算少。那烟雨长廊下,那一座座石桥上,那摇橹船的等候码头上,还有其它的那些街巷中,都是来来往往的游人。可是,这次来到西塘,所有的这些地方,不仅人来人往,而且街与街、街与桥的节点处几乎都是摩肩接踵,就像是大城市早晚高峰时的堵车,行进困难,幸亏这些地点都有安全员在指挥和引导。记得那天当我们在烟雨长廊下从来凤桥走去永宁桥的时候,一路上人挤人,真是后面的人推着前面的人走。
   说实话,大白天的西塘,这人挤人的滋味真的体验不好。但是,既然来了,买了不菲的门票,还居住在景区内的宾馆,就得把心态平和了,要心境淡然、安之若素,除了西塘的古色古香,再找找西塘这个季节的亮点。
   西塘古镇在这个时节,那些早春的花儿,比如桃花、早樱等,已经凋谢,但那从瓦檐上如瀑倾下的紫藤花尚在绽放,来凤桥对岸的那株高大泡桐树正花团锦簇如绣球,三埭街上那株栽种于清咸丰年间的朴树已长出了嫩黄的新叶。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次来到西塘,汉服成了热门的游玩装束。西塘古镇的街巷中,有好多家服装租借店,它们出租汉服和其它民族服装,还提供化妆服务,价格却并不贵。所以,在西塘的街巷中,穿着汉服(有的是民族服装)的大姐姐小妹妹比比皆是。她们艳丽的裙衣和浓彩的化妆,在日常的生活中好似是不太现实的,会让人觉得异类,但在如此的景区不仅受到人们热宠,而且成为景区内一道十分独特与靓丽的风景。我们家的两位小朋友,也租借了汉服,高高兴兴、漂漂亮亮地游玩了一整天。说句实话,如此装饰拍出来的照片,确实称得上是美照。
   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服饰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穿上汉服等古装到各处景点拍照留影,成为现在年轻人十分热衷的美事。从我这摄影爱好者的角度看,无论是古韵的古村古镇,还是鲜艳的花墙花海,当它们遇到青春洋溢的古装美女,是多么的古朴典雅与端庄秀美,是多么的花儿灿烂与俏美靓丽。这种古风潮的兴起,是不是年轻人都意识到了,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我倒还希望现实生活中,古装的靓丽随处可见,而不仅仅在景区。
   由于住在西塘的花巷附近,多次的逛来逛去,也就多次路过花巷广场。这里在西塘的主街后面,偏离游览的核心地带。但是,景区将这一带进行了精心的打扮与布置,大红灯笼墙,许愿墙,喷泉和池中的月儿弯弯,人工雾气弥漫的水池与石桥,挂着一串串红灯笼的廊道与美人靠,还有仿古的戏台等,让这里成为休闲漫步和艺术摄影的热闹场所。尤其是傍晚时分,彩灯亮起,在花巷这里摆姿弄影的古装美女很多,把原本美丽的花巷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难怪有人称这里是“现代浪漫主义与古镇文化的巧妙结合”。
   旅游打卡盖章的风也吹到了西塘。西塘景区将旅游盖章与景点游览、汉服推广和十二花神结合起来,制作了“西塘赏花季——汉服十二花神花名册”。游客在设定的十二个景点都可以免费领取这个花名册,并一一打卡盖章,最后还可抽奖。从西塘书院,到护国随粮王庙,从西塘酒文化体验馆,到圣堂、倪宅,从瓦当文化体验馆、纽扣博物馆,到西园、王宅等,十二个打卡地,十二个章,十二个月的花,一边游玩参观,一边打卡盖章,不仅让人们在西塘的旅游多了一些趣味,而且让这旅游多了一些体验的沉浸式和深入度。所以,我第一次在西塘没有进去参观的一些景点,这一次都补上了。上一次来西塘关注更多的是这里的河,这里的桥,这里的古建筑,这次却更多地关注了西塘的历史与文化,这意义当然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对倪宅的参观,才知道这栋五开间五进深的明清古民居,不仅内设了古朴典雅的承庆堂,天井内那一对桂花树郁郁葱葱,而且知道这也是原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他被称为“市民的公仆”。
   如在瓦当文化体验馆,我们能够了解瓦当的历史文化,还能欣赏到不少古代的瓦当珍藏品。瓦当这种屋檐上的艺术,从最初的驱邪辟邪,到后来逐渐融入了文化与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没有进去参观,真不知道瓦当的文化也是这么丰富,这么富有艺术性。
   西塘的护国随粮王庙也值得一说。护国随粮王庙祭祀和供奉的是西塘的地方神。据说此人是历史上的一位姓金的官员,他在家排行第七,故后来被人们称为“七老爷”。说是在明崇祯年间(1627—1644),西塘一带闹饥荒,当时七老爷督运黄粮船经过,念及灾民生死,遂将皇粮都用于救济灾民。他自知国法难逃,就在雁塔湾河里自尽了。后来老百姓集资建庙供奉他,朝廷知此事后追封他为“护国随粮王”。这位为民赴死的官员,被本地百姓奉为神灵,每年农历四月初三是祭祀他的庙会。
   一个古村或古镇,它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才是它最为珍贵的内核,文化的色彩不会褪色,而且就像陈酿日久味更稠,文化越沉淀越有魅力。
   现在的旅游景区,在人们的推崇下,往往有一些特别受到大家青睐的网红打卡点。景区内的这些网红打卡点,有的是商店购物的,有的是餐饮美食的,有的是娱乐消遣的……它们被人们推崇,往往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商品价廉物美,或者服务独具匠心,或者餐饮口味独到等等,而一旦被推崇为网红,人们热衷来此打卡,它们的经营就更加火爆。
   在西塘,我知道几个网红打卡点。如“大冰的小屋”,是一家有特色的酒吧;如“脑子进水创意店”,售卖纪念品,价格相当实惠,购物者挤满店堂;如来凤桥,全称“送子来凤桥”,因其寓意美好而成为西塘最为知名的桥,人们在桥上挂牌许愿祈福,游人络绎不绝;当然西塘花巷目前也是网红打卡点。
   来到西塘古镇,让我不得不为它点赞的还有这里餐饮的价格,确实很地道,而且几乎所有差不多的小餐馆菜品价格都一样,不用担心被宰。如一条半斤左右的清蒸白水鱼,只要18元;早餐店,油条3元一根,小馄饨10元一碗。这是不是西塘古镇作为景区,有如此众多游客的一个原由?
   当我们走到三埭街时,发现这里的河道两岸栽种了许多株多瓣的晚樱树,此时正落英缤纷。里仁街与三埭街隔河相对,白天来到这里时,阳光正好,游人很多,樱花成为人们拍照的热点,尤其是那些古装美女,在摄影师的指导下用各种姿势摆拍,好像在每一棵树下,在每一个驳岸上,都要穷尽所有角度的美照。
   西塘古镇的白天热热闹闹,晚上也要嗨歌到深夜,只有凌晨人们还在睡梦中和清晨大批量的游人还没有出动,西塘的街巷才是安静的。
   夜里西塘下了场雨,我清晨早起又来逛街。石板铺的街巷湿漉漉的,廊檐嘀嗒嘀嗒掉着水滴,古镇不仅是清新的,而且水润后古韵更加浓稠,尤其是没有了人来人往的喧闹与拥挤,而是让人心情舒畅的自在与闲适,这时的西塘古镇是恬淡和静美的。
   我特意趁早来到里仁街与三埭街间的这段河道,在宁静的氛围中,悠闲地享受这樱花河畔的美。近看一朵朵多瓣的樱花,挂着一滴滴晶莹的水珠,花瓣的粉红色渗透在了水珠中,让它们像一颗颗细小的彩色玻璃球。走在临河的街上,粉红的樱花投影在清澈的水面,走到樱花树下,锦簇的樱花绽放在黛瓦与粉墙上方,雨后的古街像是换上了新妆。站在东端的里仁桥往西看,这些樱花树在岸边连成了两条粉色的花带,像是少数民族女子漂亮的裙边,缝镶在西塘墨黛色的衣裙上,格外的明艳与绚丽。远望西头那三座相隔很近的石桥,戊寅桥、狮子桥和安泰桥,好像桥上系上了彩色的花球。桥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走过或驻足,他们与我一样悠闲地欣赏这般的美景,他们的内心一定也是感慨西塘古镇的早晨如此的清静与唯美。
   天空虽然还笼罩在厚厚的云系中,但当我逛了一圈之后,我知道西塘古镇已经完全醒来了,新一天游人如织的景况即将来到。
   也许,再来西塘的机会很小,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周边的一些江南古镇中,西塘给予我的印象最深,所以我又用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

共 33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塘古镇,又再一次与她相约。西塘,一处古色古香,墨黛清幽的古镇。这次来古镇,游客众多,街与桥里,无不都是人来人往,成了人人向往的景点。很多人都纷纷身着汉服,拍照打卡,都在体验着西塘古镇的文化。古镇,还有其建筑,有明清的古民居。只有在凌晨和清晨的西塘,街巷的古镇才会宁静下来,特别是雨后的西塘,湿漉漉的石板路,雨水沿着屋檐,不禁多了一份古韵。走过石板路,来到石桥,原来,古镇的清晨是如此唯美的。行文流畅,文笔细腻,将西塘古镇描绘得很有画面,西塘古镇有着浓厚的历史故事,更有现与古的交融,形成了如今既热闹又不失古色的古镇,人文气息厚重,品读老师好文,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0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4-07-02 15:31:56
  品读老师好文,读完西塘古镇,很值得一去!
   问好老师,好文推荐阅读!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07-02 18:00:11
  感谢易辞老师辛勤编辑,祝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去过许多古村古镇,各有特色亮点,觉得都挺喜欢。两次到西塘古镇,越了解,越喜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