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山河】百里奚与夫人的坎坷(小说)
透过斑驳的窗栏望着外面的靡靡细雨,饱读诗书且才学过人的百里奚不免长叹一声,将拿在手中阅读的一本书籍扔于地上,伤感地说道:“读此史书又有何用?到后还不是寒舍青灯一把糙米果脯。”
时为一介平民的百里奚家境十分困苦,几乎一贫如洗,而他所在的虞国又因为制定的宗法制度既苛刻又森严,人们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百里奚自是列在九等之下,任他才华过人学识渊博乃至满腹抱负,却没有任何希望和机会能入仕为官,甚至连考场之门的进入都很困难。
雨,已经连下数日,让百里奚的心情愈加烦躁,他越思越想心里就越不平衡,可又能怎样呢?他弯下腰捡起那本史书就要抛入炉膛之中。
正在做饭的百里奚之妻杜氏见状,急忙夺过百里奚手中的书,说道:“你这是做什么,何由拿书籍出气?”
百里奚看看年正春华却已显沧桑的妻子,不禁悲戚:“枉我无夜苦读,胸怀大志,却不得施展,空有一腔热血,再读这些书籍,恐连稀粥都喝不上了,我算什么男子汉啊?”
杜氏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民间女子,却也知书达理颇有见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旷世奇才,均因一直封闭于家中而不能施展。她更了解丈夫的心思,那种对家的牵肠挂肚,便把书放在百里奚的手中,笑着说道:“你本就一个好男儿,应志在四方而非厮守家室妻小。你何不趁年轻时到外面去闯荡一番,也许会有一番成就呢?像你这样既舍不得家,又舍不得妻子,更舍不得孩子,又怎么能成就你心中的大志呢?。”随后,杜氏又语重心长地补充了一句,“好男儿应当以天下为重。”
听妻子杜氏这样一说,百里奚感到非常惭愧,他抓住杜氏的手说道:“我学富五车,却不及妻子的一席良言,实在是羞愧难当。”
“如今明白亦不算晚,那你又将作何打算?”杜氏问百里奚。
百里奚沉思了片刻,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坚定地对妻子杜氏说道:“我听从夫人的劝告,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择日后便走出去闯荡四海,不获功名绝不归乡。”
见丈夫已经下了决心,杜氏显得十分开心,逐与百里奚相定了启程之期:“即如此,你就三日后别家如何?”
百里奚点点头,应允了。
天色将亮,正熟睡的百里奚被一阵声响吵醒,便披衣起床走到院外。他十分震惊地看到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家中唯一的一只靠它下蛋换油盐的老母鸡竟然被妻子给杀了,有两篇细绒鸡毛在风中漂浮。妻子此刻正将门闩拆留下来,作为炖鸡的柴火。百里奚心里怎么不明白,妻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他今天的离家送行,意在让他不再迟疑不决。
看到眼前的这个情景,百里奚顿时热泪盈眶,他问妻子:“我出行只一餐,你怎可杀了母鸡烧了门闩,家中本来就已经揭不开锅了,你又杀母鸡烧门闩,可以后呢,你与孩子怎么办?”
杜氏仍然是一笑:“没有了老母鸡,不是还有鸡蛋吗,送到鸡坊,依然可以孵出小鸡呀。没有门闩,随便一根木棍即可,有何可担心的呢?只要你能平平安安的获得成就归来,没有了这间破房,住窑也行,又有何惧怕?”
这顿饭很丰盛,但百里奚是合着眼泪吃下去的。
吃完饭,百里奚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妻儿,一步一回头地踏上了闯荡山河的征途,这一出走就是几十年。
不久,出于机会,百里奚成为了虞国大夫,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可好景不长,不幸的是,早有预谋的晋献公以假途伐虢之计灭了虞国,百里奚也被俘获并成为阶下囚,被秦穆公的夫人当作陪嫁的奴隶使唤。百里奚不甘屈辱于非人的对待,他借外出寻物时,见无人跟踪便伺机逃出了秦国,东躲西藏地来到楚国,开始了他的逃亡和寻求出路的奔波,过着被禁锢的日子。
“二十余载呀,我百里奚就这么虚度了,实在不甘啊。”百里奚于哭无泪。
时光匆匆而过,百里奚还在踌躇满志地等待着,却没有取得一点点成就。这二十多年,百里奚到过很多陌生且并不接纳他的地方,四处求告,四处碰壁。虽然,他很有才学也很有智慧,但由于他举目无亲,在人屋檐下寄生,没有人出面来举荐他,所以一直在他心目中的功名面前徘徊,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获取。对百里奚来说,这二十多年是他所经历的最艰辛苦难的岁月,他几乎就要崩溃。
夜深之时,百里奚常会含泪呼喊:“难道,我百里奚就这样空怀博学才智和报国为民的赤子之心,荒废余生吗?”
百里奚呼喊的声音在旷野中回响,十分伤戚。他的呐喊声被闻者相传,很快就传到秦穆公的耳朵里,让秦穆公内心一震:“一个堂堂虞国大夫竟落得如此下场,实是令人扼腕。”
其实,秦穆公早就听说过百里奚才能,也很有谋略,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才,有心收容和重用他,让他为秦国出力。随后,百里奚被秦穆公派人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中赎换了回来。
秦穆公与百里奚经多次畅谈,有时至深夜。从与百里奚的袒护试探中,秦穆公发现百里奚果如自己所料,他的睿智才智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收留他,对秦国大有裨益。
经过一番思考,秦穆公决定一步到位,封百里奚为秦国大夫。
就这样,百里奚终于等来了机遇,只是他被封相时已经七十余岁。想想自己所走过的一路,百里他不禁叹谓,带些自嘲:“我这就算晚气大成吗?”
百里奚虽被封为中大夫,但他始终保持着贫民的朴实作风,秉承着爱民思想,属下和百姓都非常拥戴他。
有属下在背后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百里奚听到后笑着说:“我百里奚本就来之于平民,也实为被五张黑羊皮所卖,说明我百里奚已经很为值钱了。”
众人听后均随之大笑,对百里奚愈加敬重。
在秦国,执掌相印权高位重的百里奚不论朝事或视察,全凭两条腿走路,从不出门就坐车,不张扬自己。甚至七八月的酷暑炎热之天,他都不让随从帮他打伞遮阳。不管去哪里公务,百里奚只叫一名随从相伴,没有护卫相随保护。
“百里奚就是百里奚,一个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百里奚。”这是百里奚的信念,他每日都会念叨一遍。
秦国短期内能得到大治,百里奚功不可没。
恰值百里奚寿辰,属下官员们都前来相府敬贺。一时间众人们觥筹交错,满堂宾主笑语频频,筵席显得非常热闹。之前,百里奚就已经交待好,这次庆贺会要有歌舞者奏乐并演唱,借以款待一应客人。
此时,相府内一位为相府洗衣服的老年女佣听到乐器的演奏声,便央求主管,想为百里奚中大夫作一番演奏,以作助兴。主管将洗衣老妇的话转告了百里奚,百里奚一听,立即表示同意,让主管好生请来表演。
洗衣老妇被请到堂会之上,她在大庭广众的注目之下缓缓落坐,神情自然而又落落大方。她伸出很粗糙的手指援琴抚弦,自弹自唱起来。声音委婉而幽怨,字字句句都耐人寻味。
当百里奚听到系一老妇唱到“百里奚,五羊皮”,心里就是一栋。继而听到“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更是震惊。
特别是洗衣老妇唱到“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时,百里奚感觉到后背都在出冷汗。
百里奚急忙起身走到洗衣老妇面前询问:“不知这位妇人是谁,家又在何处?”
洗衣老妇看看百里奚,说道:“你可记得山西平陆?可记得那间漏雨之屋?想必你已经早已忘记。”
“啊?难道你就是——”
洗衣老妇点点头。
百里奚顿时老泪纵横,紧紧地拉着杜氏的手说道:“我的一切成就都是夫人所赐,我又怎能忘了你,怎能忘了我们的家。只是不知夫人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自百里奚离家后,几十年经杳无音讯,不知影踪。本就家境贫困,又逢上了颗粒无收的灾荒年景。为求生存,杜氏只好带着孩子随众逃荒。她听到百里奚在秦国为相,便一路靠讨饭活命来到秦国。为了能接近相府见到百里奚,便到百里奚府中当了洗衣的佣人。
待杜氏说罢,百里奚与杜氏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百里奚捶着自己的胸哭说道:“若不是夫人相寻,我百里奚几乎就要成为负心之人了,是夫人第二次造就了我百里奚。”
相堂认糟粕之妻的事很快传遍秦国,秦人们无不为百里奚的这种高贵品质所感动。秦穆公更是感慨无限,对百里奚愈加敬佩。他特派心腹人给百里奚夫妇送来了许多财宝予以馈赠,并对百里奚的行为大加赞赏。
https://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000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