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和小敏有往事(散文)
一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级有很多课外学习小组,放学后轮流上各家学习。
我们这个学习小组总共有三个人,组长是男生叫小敏,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长得虎头虎脑的。组员有我和小玉。小玉不知道有什么病,不常去上学,所以学习小组基本上就是我和小敏两个人。
放学后,我和小敏连跑带跳地一起回家。那时上学放学都不用家长接送,都是和同学结伴回家,家长也不惦记,该上班上班,该做饭做饭。
我吃完午饭后,就来到胡同的西头小敏家写作业,或者去找小敏玩儿。他妈妈和妹妹,都喜欢我去,他爸爸总不在家。
小敏家的房子是独门独院,屋地是长条木制地板,虽然油漆斑驳,但特别干净。他家墙上挂着三五牌的大挂钟,每到报时就响起清脆锐耳的声音,特别好听。他家的窗子白天挂着纱帘,虽说是浆过的医用白纱布做的,但我也觉得新奇,让我更新奇的是他家的墙上居然挂着一个鲤鱼型瓷花瓶,里面插着一支有些褪色的塑料花!我从来没有见过,花瓶还能挂在墙上。他家的铁床有花纹,现在叫铁艺床。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小敏妈妈爸爸的结婚照。他妈妈烫着头,穿着旗袍,他爸爸穿西服,领子上戴着黑蝴蝶结。像电影明星似的,我常久久凝视。那时许多家叠被子,都是长条形的,靠在一面墙上,外面苫个花床单。小敏家的被子都折叠成方块型,斜放在床的一角,上面放一块绣花的大手帕。
我喜欢上小敏家学习,觉得小敏家很美,淡雅干净。还有写字台。他的妈妈长得也好看,纤瘦的身体,齐耳的短发,额前有刘海,小瓜子脸,长着一双温柔的大眼睛,白净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很恬静的样子,说话有点南方口音,柔柔的很好听。他妈妈走路总是很轻,你抬头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来到你身边。
听小敏说,他妈妈和爸爸原来都是高中老师,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说妈妈是资本家出身,不能教授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就让他妈到校办工厂上班去了。还说他爸爸讲历史课有反动言论,就下放到农村劳动去了。小敏低着头走了几步又说,我想我爸,他好久没回家了。我也难过地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二
有时小敏妈妈吃完饭坐在窗下的木椅上织一件毛衣,有好几种颜色,一道一道的像七彩的虹。小敏说是给他在农村劳动改造的爸爸织的。有时小敏妈妈会停下手里的毛线活望着窗外凝神。我顺着她的目光往外看去,院子的一角有一棵小柳桃树。小敏说是他爸爸种的。
因为小敏妈妈有文化,在他家学习,不懂的地方,他妈妈总能帮助我们解疑。这也是我喜欢上他家学习的原因。如书本上有看图说话四幅图,我们都觉得很难,写不出来。小敏妈妈正扫地,听到我们议论就过来提示我们。写数学作业时,好像写的是四则混合运算,小括号,大括号,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我常常弄混。小敏妈妈就走到我跟前,一只手搂着我的肩膀,一只手按着课本,给我讲解。我抬头望她时,她就会用那纤细柔软的手,轻轻地刮一下我的小鼻子,让我心里暖暖的。那时小敏算题特快,他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就想出结果来了。他的数学总是比我好,有时他为了早点出去玩,就偷偷帮我写题;有时他写完作业就在一边画铅笔画,多数的画都是手拿卡宾枪,站在礁石上的海军,小敏的理想就是想当一名海军;有时他也画傻傻的我,穿着花夹袄跳绳,两条辫子飞到天上去了。小敏天生会画画,没跟谁学过。
等我写完作业,我们就拉着他妹妹在院子里一起玩儿。小敏会玩很多女孩子玩的游戏,欻噶拉哈,跳格子,翻绳……他妹妹长得像仙女似的,但有肺结核,很瘦弱,虽然没上学,但认识很多字,会背很多古诗词和毛主席语录,都是他妈妈教的。我们玩欻嘎啦哈,谁输了,就弹谁一个脑瓜崩。我有时被小敏弹哭了,他妈妈就过来打他手板儿,还教训他,你是男孩子不许用力弹女孩子,要懂得谦让女孩。有力气干活去,把炉灰倒出去。说完还过来揉揉我的额头。小敏不好意思地笑着倒炉灰去了。
在我们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他妹妹去世了,他的爸爸也请假回来了。我看到小敏的爸爸个很高,身材消瘦,脸色黝黑,双手很粗糙。但一双眼睛很大,眼毛浓密,他的妹妹长得像爸爸。小敏全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我到他家学习,大气不敢喘。写完作业赶紧跑回家。现在想来,她妹妹就像林黛玉不属于凡间人。他妹妹美丽的样子一直留在我心里。
三
我喜欢上小敏家玩儿,还有一个羞于启齿的秘密,我发现小敏家隔一段时间就蒸几个白面馒头。我要是赶上了,小敏妈妈就拿一个掰开,给我和小敏一人一半,她自己却不吃。
有一次我上他家去学习,发现他家橱柜有馒头,也不客气,自己就拿一个吃起来。他家的玻璃门两开大橱柜,原先是小敏爸爸的书柜,后来书都烧了,就当橱柜了。后来小敏跟我说,实际上他家每个月就做一次馒头,每回也就蒸七八个,都是为了去农村看他爸爸才做的。
长大后我想起这事,就感到丢人。那时细粮少,我家平时几乎没蒸过白面馒头,就是蒸也是两和面的。我总上人家吃去,我咋那么馋啊!可小敏和他妈妈却从来没有把馒头藏起来不让我吃,也没告诉过我的父母,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羞愧难当。
我们上中学后,学习小组自然解散了,我家因爸爸工作调转也要搬走了。小敏妈妈拉着我的手说,等放假了,就上我家来玩儿,阿姨还给你蒸馒头吃。我红着脸低下了头。小敏来到我家,帮我爸往车上搬箱子。看着我上了搬家车,默默地向我挥手告别。
后来我又到小敏家去过两次,小敏长高了,手里常拿着篮球拍着。见到我就憨憨地一笑,和我反到有点不好意思说话了。他妈妈夸我长得越发好看了,像七仙女似的。这时小敏就用余光偷看我一眼,又急忙低头拍球。
中学毕业了,我又来到小敏家,他的父亲已经回到学校上班了。我们来到附近的港口,在岸边走着,我兴奋地告诉他,我报名下乡了,要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他告诉我说,因为他是独生子可以留城,他爸正在给他办留城手续。分别前,小敏送给我一张铅笔画,是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在铁轨上走,一左一右,各走一条铁轨。男的穿着海军衫,女的着白衬衫背带裙,两条小发辫,向上翘着,他们的手,一起平伸着,却没有勾住彼此。铁轨向前无限延伸。
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农村,我被蓬勃的激情燃烧着,想在广袤的田野里把自己锻炼成国家的栋梁。
我走那天,小敏和他母亲回南方老家去看望他生病的二姨,没有回来,我们没来得及告别。
四
五年后我从农村返城接了母亲的班,之后父母又为我找了知根知底的对象结婚生子,过起了平凡的小日子。偶尔睡不着的夜晚,会想起那个想当海军的少年,想起童年里那些美好的故事,感到格外的有趣,自己又往下编了许多剧情。
悠悠岁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和小敏同住一座城,却没有再见到过,世界竟然如此之大。
那年我退休后,准备到海南避冬养生。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在飞机场见看到了小敏和他的老伴!他们坐在我对面候机。认出彼此时,我很兴奋,热情地上前说话,我甚至有想拥抱一下小敏的冲动!
小敏圆圆的脸上有了些许皱纹,头发已经斑白了。他也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眼里满是笑意。没等我问他要去哪里,他就兴奋地告诉我,他在企业退休了,姨表弟在南方开工厂,让他过去帮忙。没想到在机场见到你。呵呵!我说,是啊,我们有几十年没见了!我们紧紧握着手彼此相望着,多少话儿在心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问起他的父母是否康健。小敏说二老都走三年了,否则不会离家到南方去。想到他的妈妈,我的心真是有些沉重,很想念他的母亲。当小敏看到我老伴直视他时,握着我的手松开了,又客气地和我老伴握手寒暄。我也和小敏的妻子客套了几句,兴奋的心情也冷静了许多,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竟然有些冷场。他们的航班开始检票了,我们没来得及细唠,留下电话就匆匆告别。
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曾经有那么多美好的片段,时常潜入我的梦里,在快乐中笑醒。曾经设想,再见面时,我们会坐在西餐厅里畅谈儿时的故事,感慨万分的样子;曾经幻想,如果我年轻时去找他,我们很可能会成为恋人。他妈妈那么喜欢我,成为她的儿媳妇,一定很幸福……只是都是美好的幻想。我们有缘无分。
当我一个人徜徉在已经旧貌换新颜的儿时居住地时,那渺渺炊烟的平房不见了,那街口的水井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林立的高楼,街道上车水马龙,已变成繁华的都市。儿时的伙伴也去了他乡,看着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并没有常去打扰。知道彼此平安,这就够了。
只是小敏家的学习小组,小敏的妈妈,小敏家的馒头,常在我的脑海出现,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永存。那是美好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