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星】甜酒(随笔)

编辑推荐 【星星】甜酒(随笔)


作者:鸿游子 白丁,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3发表时间:2024-07-15 23:12:28
摘要:在菜市场遇到的一位卖甜酒的老汉,因为对甜酒和菜市场摊贩素质的偏见,出言无状,质疑老汉的素质,而后老汉的宽容心胸和道德观念让我心生愧疚,耿耿于怀。原创首发!

从小就不喜欢吃甜酒,看着稀烂烂的糯米饭,还经过长时间的发酵,闻着有一股酒糟气味儿,时不时还会有果蝇在其上方飞来飞去,挥之不去。我总嫌这种东西又脏又难闻,不愿意尝试。可是现在,再见甜酒,我真心想尝一尝。
   傍晚,和同事一道出去吃饭,路过一个菜市场,想着给兔子买点胡萝卜。正挑拣着,同事站在远处卖甜酒的摊子前面,大声问我:“吃不吃甜酒?”
   我正付着胡萝卜的钱,随口说:“不吃!不喜欢!”随后,我又压低了音量回了一句:“这东西可脏了!”我自以为说的很小声,刚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寻思着老汉可能听见了。我颤巍巍的朝着同事走去,我担心老汉会冲过来找我理论,至少也得臭骂我几句,可是他没有。我暗自庆幸老汉没听见,不然,就这些摊贩的素质,非得大骂不可,之前在菜市场不是没领教过。
   同事站在老汉面前,冲着我说,“不买就算了,还说这话。”
   老汉难为情地笑了笑,说:“没关系,没关系,有些人是会觉得脏,他们不喜欢这味儿”。
   我愣住了,想解释什么,可最终什么也没说,低着头,从老汉身边走过。我心里阵阵愧疚,不是滋味。我拉着同事,问她是不是真想吃,要不要回去买,可同事不打算买让我有点失望,我没有勇气也没有机会回去老汉面前“将功补过”。就这样,我不自在地往前走着。
   饭后折返时,我看见老汉收拾着摊子骑着脚踏车远去,我顺道跟着。只见老汉在一个小孩面前停住,小孩仰着头,哒哒哒和老汉说着什么没听清,而老汉对小孩说的一番话,让我更加愧疚。老汉对小孩说,“这样就乖了,要听话,不能打架,不能欺负别的小孩子”说完,老汉继续前行。我不知道老汉和小孩是什么关系,但无论是什么关系,老汉对小孩的教导是积极道德向上的,而我,一位受过文化教育的人,出言无状,还质疑一位陌生的穷苦百姓的素质,惭愧至极。
   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老汉佝偻的背影一直在我脑海浮现。我拿出手机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很想尝一尝甜白酒的味道,可夜已深,她应该早早睡下了。
   一周过去了,依旧难以释怀,去了两次菜市场,仍不见老汉身影。
   为何我总是耿耿于怀,或许因为我也曾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民。
  
  

共 8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甜酒,‌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制作工艺。‌在中国,‌甜酒(‌又称糯米酒、‌酒酿、‌醪糟)‌有着二千多年的食用历史,‌是民间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它的制作过程包括将蒸熟的糯米与酒曲混合,‌经过发酵后形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甜酒不仅是营养保健食品,‌还承载着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记忆,‌被视为一种特色美食和乡愁的象征。尽管有些人可能因为甜酒的外貌或气味而不喜欢它,‌但甜酒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使其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美味。‌随着时间的发展,‌甜酒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本文的作者就是这样,在菜市场遇到的一位卖甜酒的老汉,因为对甜酒和菜市场摊贩素质的偏见,出言无状,质疑老汉的素质,而后老汉的宽容心胸和道德观念让我心生愧疚,耿耿于怀。为何我总是耿耿于怀,或许因为我也曾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民。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随笔,字里行间透露出难得的正能量。本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感人。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4-07-15 23:13:23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2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7-16 08:03:58
  作品亲切与感人。反省是精神升华的最好方法。欢迎多投稿本社团。敬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3 楼        文友:昔今        2024-07-16 08:10:33
  我并不是个馋家伙。但很关注舌尖上的美食。要说这美食啊。咱先不说制作过程。小时候的味道和我们经过了沧桑之后品出来的。你再品肯定不一样。另外我还有一种感觉。现在吃什么都不那么香了。原因是吃饱了。大明皇帝朱元璋非常怀念豆腐汤。那可是酸豆腐做的汤。可是再也吃不出来那个味道了。食味疑人也。欢迎赐稿星星社团。祝鸿游子老师夏安。
找到自己 世界就会找到你
4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4-07-16 18:57:15
  短小精炼的好文,亲切感人。
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3-05 15:17:31
  虽然短小,却十分感人。特别是最后一句,确实属于点睛之笔!
6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3-05 15:19:03
  盼望看到老师更多作品!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