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绝壁上的黄山松(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绝壁上的黄山松(散文)


作者:雪胎梅骨 童生,86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35发表时间:2024-07-16 05:43:12
摘要:6月中下旬,南方暴雨成灾。黄山在连续九天的时间里,狂泄了200个西湖的雨量。风雨中的迎客松画面下,我看到了这样一行文字:迎客松挺住!风里雨里,我们都来黄山找你”。于是,我找回了绝壁中的黄山松。

寻根铸魂黄山行归来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对黄山的松石和云海有了新的认识:石是黄山之体,云是黄山之衣,而黄山松不但是黄山的灵魂和标志,也是华夏儿女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之魂。
  
   一
   “黄山之美始于松”。七十二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处处屹立着黄山松矫健挺拔的身影,如一支支指点江山的如椽之笔,在绵延五百里的黄山之巅,绘制着一幅幅生命奇观的动人画卷。
   雄踞在海拔800米到1800米山巅之上的黄山松,傍崖而立,破石而生,以云雾为饮,以清风为餐,巨者高数丈,小者不盈尺。黄山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或高耸云端,或匍匐峰尖,或紧贴石壁、或悬挂顶端,或虬枝横斜,或盘旋曲折,每一处、每一株,在颜值、风骨、气韵上,又神态迥异,绽放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奇异之美。
   黄山松有著名的十大奇松和无数同样神奇的绝壁无名松。举世瞩目的迎客松价值80亿人民币(我认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价之宝),巍然伫立在海拔1680米处的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位列黄山“十大名松”之首,是黄山的灵魂和标志,享有“国宝”和“天下第一松”的美誉。它雍容华贵,仪态万千,和青狮石、白象石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令人魂牵梦绕。
   又名小迎客松的探海松,立于海拔1670米处卧云峰的陡崖之上,侧枝前倾,仿佛蛟龙探海,又如飞龙凌波。
   龙爪松5根侧露,粗壮苍劲,如巨龙铁爪。麒麟松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麒麟送子。
   还有那平冠铺锦的蒲团松,断木为桥的接引松,浅斟低唱的竖琴松,缠缠绵绵的连理松,稽首作揖的送客松,虎虎生威的黑虎松,无不璀璨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色彩。
   以“十大名松”为代表的黄山绝壁松,不仅是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观,更是坚韧、刚强、自信、自立和众木成林、团结奋进精神的鲜明体现。如果赋予黄山松以人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生命淬火,就是“凤凰涅槃,绝处逢生”的生命燃烧。
   松涛阵阵,激荡着生命之树长青的磅礴力量;空谷声声,奏响了生命之歌怒放的不朽乐章。
  
   二
   当我穿云破雾、腿重脚软地到达玉屏楼景区,终于站在迎客松的面前时,这棵枝干遒劲,姿态优美的“天下第一松”,正朦胧在一片乳白色的云雾之中。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只见其一侧的枝桠向外舒展,好像热情的主人伸出的一只臂膀,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臂则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华贵,落落大方。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汪导幽默地告诉我们,这棵迎客松身高10.08米,胸径0.64米,胸围2.24米,向外伸出的手臂长达7.6米,寿龄已经八百岁以上,不但拥有24小时守卫的“个人保镖”,还配有古树专家担任的“私人医生”。从1983年起设置的专职“守松人”,到如今已是第19任。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客松作为安徽的名片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不但在安徽家喻户晓,而且走出了国门,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松”。它是安徽电视台台标图案的重要组成元素,巨幅《迎客松》铁画屏风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待厅,是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雾里看花”般的迎客松,依然用最温馨的笑容,迎接四海的宾朋。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黄山欢迎你》的“迎宾曲”:“我家山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黄山欢迎你”;”第几次来没关系,有太多话题”……  
   为什么迎客松的树干总是向一个方向倾斜呢?是因为植物的向光性,汪导给出了精确的答案。说到这里,汪导微微一笑:和你们一样,他也是追求梦想、向往光明的追梦者。你们看,他的左手边是冰冷的花岗岩石壁,右手边是浪漫的诗和远方,因为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而遵循着特殊的生存法则。
   在险峻的峰峦绝壁之间,黄山松勇立潮头、威武不屈,诠释着刚强坚韧的生命力量和物竞天择的生存智慧。
  
   三
   黄山松到底是何时、被何人发现的,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1616年徐霞客游黄山时,首先发现了奇异的黄山松。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黄山松的记载,当地人称其为山松。1911年人们开始使用“黄山松”的称谓,1936年植物学家夏纬英正式把它定名为黄山松,并得到了植物界的广泛认可。从此,黄山松就成为了我国少有的以地名来命名的树种。
   黄山奇松,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当黄山松的种子御风而行,随风飘荡,或被多情的鸟儿送到海拔800米以上坚硬的花岗岩的裂缝里,竟然还能依石而立,破岩而生,在无土缺水的恶劣环境中,以无坚不摧、愈挫弥坚的韧劲,在绝壁上、石缝里、悬崖边,迎风傲雪,旁逸斜出,筑起了众木成林的“绿色长城”,是一道“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丰子恺诗句)的奇妙风景线。
   黄山奇松,奇在它卓尔不群的天然造型。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苍绿,枝干曲折,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它的根系深深扎入坚硬的花岗岩的石缝里,通过分泌有机酸溶解岩石中的矿物盐来获取养分,从层层叠叠的云雾里汲取水分,于是就摧生了“石为母,云为乳,黄山奇松不识土,风雪傲千古”的诗句。
  
   四
   黄山松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它们时时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话说北海景区有一著名景点,名曰梦笔生花”。汪导用充满歉意的眼光看着我们说,因为日程的原因,这个景点我们没有安排,所以只能是“话说”的“听景”。在北海散花坞的左侧,一峰孤立,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石缝中有奇松一株,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巧石,状如卧人,大梦正酣,故名“梦笔生花”。清人项黻有诗赞曰:“石骨棱棱气象殊,虬松织翠锦云铺。天然一管生花笔,写遍奇峰入画图。
   这处松与石珠联璧合的奇景还有一个浪漫的传说:盛唐的某一个春天,诗仙李白来到了黄山,见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便诗兴大发。狮子林禅院的长老命人奉上了文房四宝及美酒佳肴。李白乘着酒兴奋笔疾书,墨酣之后已是醉眼迷离,便将毛笔随手一抛,那毛笔从空中落下,竟然插入土中,笔头化作了一座山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传说很浪漫,现实很残酷。1982年,峰顶的这棵几乎与国宝迎客松齐名的扰龙松开始慢慢枯萎,最后彻底枯死。后来,用了一棵仿真的塑料树来代替真树,这一由真到假就是17年。经过园林局古树专家们的努力,2004年终于找到一棵与当年的扰龙松相似度很高的松树,并且移栽成活了,妙笔生花的奇观才得以重现人间。
   听完传奇的故事,欣喜之余颇感遗憾,不仅是因为未能与“生花”的“妙笔”亲密接触,更是感叹缺乏妙笔生花的灵感来抒写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黄山松不但拥有板桥老人笔下破岩而生的石竹精神,而且赋予了徽州儿女和中国人民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以及勇者不惧、威武不屈的高尚灵魂。
   遥想山多地少的徽州地区,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和黄山松缺土少水的生存环境一样,属于典型的穷山恶水。“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徽州男子们,早早就被迫外出苦练经商的本领,这就是以“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的起源,同时也孕育了顺应形势、变革创新,筚路蓝缕、勇毅笃行和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的“徽商精神”。
   顶风傲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众木成林、广迎四海、全心全意的自强、拼搏、进取、团结、开放和奉献的黄山松精神,和徽商爱国、进取的竞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当前,我们正昂首阔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黄山松精神值得我们薪火相承、代代相传。
  
   2024年7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1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每一松如画笔绘制着动人画卷,绽放着奇异之美。探海松如蛟龙探海,又如飞龙凌波。龙爪松、蒲团松、接引松、竖琴松、连理松、送客松、黑虎松,无不璀璨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色彩。而迎客松是十大名松之首,是黄山的标志和灵魂,也是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它从1983年起,配有专职“守松人”。黄山松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天然的造型。北海景区的“梦笔生花”松与黄山迎客松几乎齐名,可他耐不住艰苦,最终枯死,人们移栽黄山松让“梦笔生花”奇观才得以重现人间。黄山松精神是值得我们薪火相承的。“徽商精神”与“黄山松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本文语言那是相当优美的。更重要的是主旨深远,意韵丰富,耐人寻味。文章即写景也写人,时时与人的思想紧密相联,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于拙折的高贵思想。文中穿插神话故事,对丰富其思想内涵和揭示主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的“护松”行为更不是空虚之笔,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护、讴歌与敬畏之情。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16 06:16:41
  黄山绝壁松在梅骨老师的笔下是神奇的松,顽强不屈的松。而徽州的男儿也像黄山松一样,有着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黄山松,在老师的笔下已经赋予了灵魂与精神。好文,力荐品读!遥握问候梅骨老师,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08:15:58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自古以来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誉。黄山之美始于松,黄山奇松是“四绝”之首,而家喻户晓的迎客松是黄山的灵魂和标志,也是安徽的名片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有人曾问我,什么是黄山松?是不是就是那棵价值80亿的迎客松?黄山松是植物界一个独立的树种,它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绝壁之间,因为是在黄山首次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黄山松。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奇松不仅仅是迎客松,还有探海松、龙爪松、麒麟松、蒲团松、接引松、竖琴松、 连理松、送客松和黑虎松等“十大名松”,以及无数“依石而立,破岩而生”的无名松。 顶峰傲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众木成林、广迎四海、无私奉献的不屈灵魂,是黄山松精神的集中体现。黄山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每一处、每一株,在颜值、风骨、气韵上,又神态迥异,绽放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奇异之美。黄山松精神值得我们薪火相承、代代相传。非常感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编按和美评,你的谬赞让我汗颜,权当一种鼓励和鞭策吧!欢迎你到我们安徽黄山来。问好、献花、敬黄山毛峰香茶三杯!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16 08:21:19
  这篇散文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将黄山松的奇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妙笔生花,生动的描绘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让人身临其境。文中不仅展现了黄山松的绝美姿态,更深入挖掘了其蕴含的精神内涵。迎客松的专职“守松人”,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珍视与呵护;“梦笔生花”松的故事,引人深思。穿插的神话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思想深度。文章将景与人的思想紧密相连,传递出勇敢面对挫折的正能量。“护松”之举,更是对大自然的深情告白。此作语言优美,主旨深刻,值得反复品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雪胎梅骨老师是黄山人,非常了解黄山,我也多次去过,我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写的没老师详细!遥祝老师一切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3:20:44
  深谢滴善斋老师拨冗美评,你的谬赞和自谦让我汗流浃背,老师的文旅系列文字简约,思想深刻,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出生于皖中,生活于皖北,黄山在安徽的最南部,因此我算不得黄山人。不过,不管皖南、皖中或皖北,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黄山,藏着一个徽州。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和灵魂,它是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也是中国和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设立专职“守松人”就是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黄山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是中国人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黄山松精神、“徽商”精神和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我们薪火相承、代代相传。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祝创作愉快,精彩纷呈,灿若夏花!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16 08:31:03
  黄山松,这种“不识土”的个性令人赞叹。文章铺陈有序,语言精粹,移步换景,感悟深刻。写黄山松的不计其数,但老师这篇文,别具特色。收尾及时,干净利落,主题升华,自然天成。拜读学习老师美文,顺祝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4:25:56
  非常感谢韩格社长的精彩美评,谬赞了!黄山松生长在800米以上的峰峦绝壁之间,恶劣的生存环境注定了它不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只能把根系深深扎在花岗岩的石缝间,分泌有机酸分解并吸收岩石中的矿物盐来获取养分,这就是所谓的“石是松之母”。黄山多云雾,空气湿润,为黄山松提供了水分,谓之“云之乳”,并催生了“石为母,,云为乳,黄山奇松不识土,风雪傲千古”的绝美诗句。黄山松,特别是被称为“国宝”和“天下第一松”的迎客松,是黄山的灵魂和标志,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徽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展示黄山松的奇姿,倡导黄山松的精神。正像韩老师说的那样,写黄山松的文不计其数。如何切入、如何布局、如何行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度都想放弃了。在怀才老师、湘莉老师、滴善斋老师和欣然老师的鼓励下,我以黄山松的精神和东篱勤奋耕耘的作风不断激励自己,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勉强成篇。再次感谢韩老师百忙之中关注拙文,欢迎你抽空光临黄山,体验不一样的风采。祝永保创作激情,一路精彩纷呈。邀握,夏祺!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6 09:32:17
  有迎客松为代表的黄山十大名松,松松明星。各地皆有松树,文人笔下的松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样子,梅骨老师的黄山松,却是富有特别的性格,尤其是能够揭示黄山松的灵魂内涵,非常精彩。梦笔生花的说法,让我看到了安徽人对文化的神情和传奇般的态度。突然想,市面上有没有袖珍版的黄山十大名松的盆景?这个产品,我在期待。如果单纯画松之形,可能就俗了,画骨最难,梅骨老师的名字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在画骨。大赞一个!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6:38:58
  鞠躬致谢怀才老师的精彩美评和鼓励,汗颜了!“黄山之美始于松”。黄山松千姿百态,每一处、每一株,在颜值、风骨、气韵上,又神态迥异,绽放着和而不同的奇异之美。它们依石而立,破岩而生,吸石髓,饮云雾,不但催生了“石为母,云为乳,黄山奇松不识土,风雪傲千古”的诗意,而且蕴含着顶风傲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众木成林、广迎四海、全心全意的自强、拼搏、进取、团结、开放和奉献的黄山松精神。梦笔生花是松石之间的珠联璧合,是大自然的妙手偶得,神话传说给黄山奇松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移花接木是古树专家纠正“以假乱真”的伟大创举。黄山松铁骨铮铮,梅骨画不出,如果不是怀才老师的鼓励和黄山松精神的鼓舞,此文就夭折了。黄山松是独立的树种,它的奇特造型是地处海拔800米以上峰峦绝壁生存环境的选择,以山为盆,以石为土,以云为乳,制作成放置于庭院间的袖珍盆景以共观赏,恐怕很难。再谢怀才老师的美评和鼓励,敬黄山毛峰香茶三杯!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6 09:35:43
  数没数?为黄山的松做的歌曲有多少首?看没看,为黄山是送创作的松画有多少幅?梅骨先生应该继续挖掘。一个替代诗人李白,距今并不遥远,也被演绎了一个神话传说。我又觉得,神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佩服黄山人对文化创作的热情和热爱,欣赏这种神思飘飞的表达。这篇散文耐读,有味道。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9:00:45
  要问松曲有几许?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不怕弯多滩又险。要问松画有几多?我数十万八千箩,只因今年涨大水,松幅塞断九条河。我喜欢李白“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飘逸,我陶醉黄山“我家山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相约好了在一起,黄山欢迎你 ”的欢歌笑语。我的“神思飘飞”是恩师“文靠悟”的谆谆教诲。致敬怀才老师,再敬黄山太平猴魁三杯!
6 楼        文友:枫桦        2024-07-16 09:36:48
  文中汪导那句话真好。他和你们一样,也是追求梦想、追求光明的追梦者。是的,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造就了黄山松的优美身姿,也让黄山的美景上升到一个精神高度的层面上。老师的文笔精粹,文字卓然,给人力争上游的精神鼓舞。虽然没有登临黄山,却从文字之中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传输!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9:41:33
  枫桦老师的眼光精准,一枪击中靶心。汪导是一个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学者型导游。我有幸成为汪导的“首席助理”,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并从他形神兼备的精彩讲解中获得了太多太多的精彩细节,成就了《我在黄山遇见海》和这篇《绝壁中的黄山松》,也许还能继续深挖下去。先暂时告一段落,转换一个话题换换脑。上一片写云海的文,只追求美轮美奂了,还停留在绝妙美景的表面,此篇确实想达到一个精神层面的高度,也做了一些努力,还是有欠缺,继续努力吧。老师的文是我学习的榜样!问好、献花,敬黄山毛峰三杯。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16 12:20:39
  黄山只美始于松,送的神奇,松的高贵,松的顽强尽在老师笔下展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天下第一的松景奇观。佩服老师的文笔,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5:27:07
  深谢草儿老师的美评鼓励!黄山有“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怪石是黄山之体,云海是黄山之衣,而奇松是黄山之魂。松的奇美,松的顽强,松的精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会。黄山欢迎你,快到黄山来看一看吧。听说草儿老师的手摔伤了,不知怎么样,甚为关切。再次感谢草儿老师住院期间还关注拙文,请保重身体,期盼王者归来。
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16 14:08:32
  我一个安徽人都不知道黄山松原来还有这么多品种,让人称奇。妙笔生花的故事更见黄山松精神,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写黄山松的人有很多,梅骨老师因为是安徽人,所以因为对家乡风景的热爱,才会所见不同,写出了新意和喜爱。问好梅骨大哥,黄山松,果然是美文,最美家乡推荐官。问好梅骨大哥,向大哥学习,敬一杯黄山毛峰。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8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6 15:11:46
  鞠躬致谢女神妹妹的美评和鼓励,黄山毛峰我收到了,并连喝三杯,清香可口,醇香醉人哪!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迎客松是天下第一奇松,是黄山的灵魂和标志,也是安徽的名片和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黄山不但是安徽的黄山、中国的黄山,还是世界的黄山。妹妹和黄山很近,抽空去看一看吧。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那里不但有“十大奇松”,怪石、云海和飞瀑,还有梦幻仙境西海大峡谷。据说,去瞻仰过“梦笔生花”景点的人,归来后都会“妙笔生花”。再次感谢欣然小妹,繁忙的工作请注意劳逸结合,祝工作顺利,创作愉快,问好、献花,敬黄山太平猴魁三杯!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