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齐鲁】婺源汽糕(散文)
婺源,这座被碧绿的水域和苍翠的山峦环绕的小城,不仅拥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还保留着那份挥之不去、让人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蒸汽糕,历史悠久,口感丰富,深深嵌入婺源人的生活,成为心灵深处柔软的一部分。
蒸汽糕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有时间的力量,都是婺源人与山水结合相碰的灵魂之音。首先,将精选的籼米用清澈的井水或山泉水浸泡过夜,让每一粒米都吸足水分,变得饱满而膨胀,如同璀璨的珍珠,闪烁着动人的光泽。这一夜的时间,像是春雨滋润过后的大地,给予大米新生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转化做好十足的准备。
第二天清晨,阳光穿透云层,幻化成一缕缕金线,婺源人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用石磨将米磨成浆,一勺米配上两圈石磨的转动,才能保证米浆的细腻和均匀。石磨由一块块质感坚硬的石材打造,经历了无数个昼夜的转动,表面被磨得光滑如镜。乳白色的米浆在石磨的碾压下缓缓流出,如微型版的瀑布,带着大米的清香和细腻的口感。
发酵是蒸汽糕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适当的温度下,米浆与酒曲相遇,开始它们的化学反应。茶叶的加入,不仅增加发酵的速度,还为蒸汽糕带来一丝淡淡的茶香。发酵过程中,米浆表面冒出微小的气泡,就像一场大戏的高潮部分,米浆在发酵的舞台上披坚执锐,等待着走上战场,进行最后的厮杀。发酵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蒸汽糕的整体品质。只有当米浆中的气泡均匀,散发出诱人的甜味时,才能宣告发酵阶段的大功告成。
蒸制是赋予蒸汽糕生命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平底筛状的蒸笼上铺上纱布,舀入搅拌均匀的米浆,再撒上一层由豆芽、酱干、虾米或笋干等组成的佐料。这些佐料早已被炒熟,是婺源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旺火之下,锅里的水沸腾着,蒸汽透过纱布,将米浆和佐料紧紧包裹在一起。短短几分钟后,掀开盖子,热气腾腾,“噗”的冲向屋顶,香气扑鼻的蒸汽糕出锅。
最后,刷上一层辣椒油,蒸汽糕的表面顿时鲜亮起来。婺源的厨房里,辣椒油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家的味道的象征。刚刚制好的辣椒油,红得发亮,辣而不燥,香气扑鼻。当地独有的辣椒品种经过筛选,清洗干净,晒干水分,然后与芝麻、花椒等香料一同下锅炒香,再倒入滚烫的油中,瞬间爆发出的噼里啪啦声让整个厨房都充满活力。
每当蒸汽糕出锅,刷上一层这样的辣椒油,原本洁白的糕面立刻被染上诱人的红色,如夏日傍晚的天空,引得无数人驻足。辣椒油渗透进糕点的每一个气孔,使得每一口都饱含着微辣与鲜香,唤醒味蕾最深处的渴望。
倒在案板上,用刀横竖切开,每一块蒸汽糕都显得那么整齐。蜂窝状的气孔分布在其中,证明发酵和蒸制的完美结合。品尝一口,柔软的糕体仿佛是婺源山水间的绵绵细雨,轻柔而细腻,慢慢融化在口中,带来一种别样的温润口感。与此同时,辣椒油的加入如同为这幅水墨画添上了一笔生动的色彩,它的炽烈不单单是热度,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辣,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激情。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在口中交融时,就像是冰与火的碰撞,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豆芽的清脆和虾米的鲜美在这一刻也不甘示弱,它们各自释放出独特的风味,与椒香的辣味相互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味觉的丰富画卷。每一口咀嚼,都像是在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音乐剧,旋律在口中起舞,节奏在舌尖上跳跃,使得每一次的品尝都成为一场难忘的美食之旅,是味蕾的多重奏演唱,全身所有的细胞就是最好的观众,毛孔的张开就是最好的掌声。
从古至今,婺源的每个家庭中,蒸汽糕是一种传承。父辈们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手把手地教导下一代如何挑选合适的米,如何在夜晚用最纯净的泉水浸泡,如何掌握石磨的节奏,如何感知米浆发酵的微妙变化,以及如何掌握蒸制的火候。你听,吴地软语,细腻如水,情感悠长,绵延的音调宛如婺源蒸糕中轻柔的米香,缓缓弥漫在甘甜的空气中。这声音的包裹下,仿佛可以感受到婺源人的温婉与深情,平添几分对这特色小吃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进程的攻城掠地,蒸汽糕的制作也在逐渐融入新的元素。一些年轻的制作者拍拍脑袋,开动脑筋,尝试添加新的佐料,如巧克力豆、芝麻、甚至是抹茶粉,让这一传统小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虽然无数的长辈还停留在原始的印象里,但新一代的年轻人早已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坐在新式汽糕的餐桌前,大快朵颐,大呼过瘾,想着下一次还要来品尝,甚至给予店家指导,“玩”出新的花式汽糕。
或许有一天,你背着背包,拿着相机,在婺源的某个小巷中,青石板,斑驳墙,绿色的爬山虎在微风中探头探脑,古老的石磨,旁边年迈的老婆婆,白发苍苍,皱纹满脸,裹着花色的头巾,正用心地制作着蒸汽糕。那一刻,你会瞪大眼睛,不敢置信,时间似乎在这凝固,岁月好像在此静止,所有的现代与繁华都与这一刻无关。你会感到,山间的角落里,历史的遗迹正在以鲜活的面目,呈现在你面前。你情不自禁,拿起相机,“啪啪啪”,连续按下快门,留下永恒的影像。
婺源汽糕,就像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面装满家乡的味道和温暖的回忆。当你离开这片土地,走向远方的时候,这份味道会永远留在你的心中,提醒你,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最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