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月夜,山村清澈时光(散文)

精品 【风恋】月夜,山村清澈时光(散文)


作者:山雨潇潇 秀才,118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4发表时间:2024-07-17 22:04:19
摘要:桂西,一个多山的地方。山村那方四角天空,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内容。于是明月和星星便是神奇的存在,山村童年在漫长的黑夜里,惟一可扑捉的印象,便是一轮明月的照耀或漫天星光的闪烁……

【风恋】月夜,山村清澈时光(散文) 心中那轮明月,照亮了山村漫长的夜。只是,每次回到山村,或时辰不对,或阴云密布,于是,多年来,山村那轮明月,似乎总在躲着我,不知是月的无情,还是我的无奈。不想过多地去渲染一轮明月的皎洁,只想让一份漂泊的心得以安然。
   桂西,一个多山的地方。山村那方四角天空,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内容。于是明月和星星便是神奇的存在,山村童年在漫长的黑夜里,惟一可扑捉的印象,便是一轮明月的照耀或漫天星光的闪烁。或许,一种仰望会带着超脱的灵感,比如,那些描写明月的无尽诗篇;比如,那些对星光闪烁的无现遐想。只是,一个山村孩童,只是好奇地仰望天空,不会有太多的联想,只觉在月光的照耀下,山村是明亮的,明亮到可以阔步前行和自由奔跑。于是,在有明月和星星的夜晚,山村的夜并不那么漫长和无趣。
   我对夜的定义和认知,应该是黑到伸手不见五指,黑到山凝地冻,黑到寂静无声。
   随着西边最后的一片光亮逐渐消逝,远山只剩轮廓,村庄开始模糊,家家户户忙着生火做饭。此时,山村是忙碌的,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咯咯寻巢,猪圈里的大猪嗷嗷叫食,夜幕下,古老的村庄重复着大山生存的袅袅烟火味。随着低矮房屋最后一盏煤油灯熄灭,村庄便进入了漫长的黑夜。偶尔的虫鸣鸟叫声,不足以撼动夜的绵长和无边,反而,那孤寂的虫鸣或鸟语声,更能衬托夜的幽静及黑暗。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看不到山里人忙碌的劳作,看不到山里人疲惫的身影。于是,我喜欢漫长的夜,我不想看到山里人是如此的忙碌和疲惫。原因是,同样是人类,为什么总有那么一群人肩挑手拿、跋山涉水?所以,我没有理由去埋怨任何一个黑夜,只觉每一个黑夜都是山村的组成部分,是大山日子循环往复的必然存在,是山村安宁的美好馈赠。
   清凉的月光普照山川,村庄一片明亮,大人们坐在那棵大橙子树下,聊收成、聊收获,比如,在哪座山上挖到一筐野生山药,在哪座山上采到一蒌金银花,还有,哪种农药对杀死田里的害虫最有效,哪种化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地变白……小孩们趁着月光,或在玉米地里扑捉萤火虫,或在村庄的角落玩捉迷藏游戏,或依偎在老人身边聆听古今故事……
   对于我来说,更喜欢凝视那轮会发光的明月。她不晒人,不刺眼,不催我早起,她安静地发出一片清冷的光,带着清晰的面容,安详地挂在村庄那方四角天空。
   农历和明月从来就有个约定,从初一到十五,从十五到月底,明月的形态有着百般变化。我想,如果没有云层和冬雾,明月应该每晚都会光顾我的小山村,如钩,如舟,如盘;或明或暗,或淡。明月从来没有嫌弃村庄的贫瘠,总是如约而至。于是,月光如水的的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卸下一身的疲惫,走向那棵大橙子树下,晚风吹起,话匣打开,一份难得的清闲让村庄不再那么寂寥。
   只是,大多时候,村庄并非明月高悬,这其中的原因有阴云密布,有季节更迭。农历十五,一般是月圆之夜,只不过,阴雨天气,云层遮住月亮,山村同样一片黑暗。还有,冬天是个漫长的季节,月亮很难出现。所以,那豆大的煤油灯才是山村夜晚最日常的光,从一定程度上说,皎洁的月夜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微弱的煤油灯只能照亮木屋的一角,但已足够,为什么呢?山村的夜晚本来就无需太多内容,白日劳累了一天,早早入睡才是山村的作息规则。于是,黑夜和睡眠成为大山生存方式的亘古约定。而那盏微弱的煤油灯,总是半明半暗,一幅睡眼朦胧的样子。
   什么是光明?在山里人看来,用上电灯是提升大山自信的光明。于是,山里人纷纷响应政府拉电的号召。只是,桂西高耸的大山无情地阻挡着山外的世界,人们必须用尽最大的力气把沉重的水泥电线杆抬经峡谷抬上山岗。无限倾佩山里人的勤劳和勇敢。一群高山大汉决定要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印象。
   我认为,山里的煤油灯已足以照亮木屋的一角,也足以让爷爷数清鸡窝里的鸡蛋。可为什么山里人一定要拉电灯?或许,改变大山贫穷落后、边远闭塞印象才是一步一挪抬着电线杆的初衷和力量。
   最原始的劳作方式,山里人把竹篾编织成绳状,牢固绑在长长的水泥电线杆上,再拴过数根木杠,沉重的电线杆像千足虫般缓慢地挪动。每个人都使出全身力气,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着破洞的衣衫,肩膀早已磨破了皮,和着汗水,生辣钻心地疼。大山是无奈的,沉重的水泥电杆丝毫没有怜悯每一个呐喊者,依旧舒服且高贵地让人们抬着、簇拥着。我想,如果山村有了公路,水泥电线杆一定不会让山里人如此膜拜和珍惜。于是,我在埋怨大山的高耸和山路的弯曲。
   为了大山,为了子孙,一种誓言改变山村落后面貌的力量呼喊着每一次脚步的迈动。沉重的劳动,没有磨灭山里人的乐观。大汉们一如既往地有说有笑。这是我深爱着大山的缘由,无论如何艰难困苦,大山总在一片乐观的说笑声中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哪怕是走投无路,我总会沉着应对,总能想到大山人们那有说有笑的一个个瞬间。
   大山的女人们从来没有嫌弃那群破衣烂衫的男人,她们深爱着男人们有力的臂膀和宽容的胸膛。当女人们优雅地拉亮山里的电灯时,我想,男人是欣慰的,女人是幸福的。
   水井沟旁边那棵老杉木树上,一张耀眼的红字通告格外吸引人们的视线。自从有了电,山村随之有了电影,比如《地道战》《南征北战》《马兰花》,山里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足。只是,我是真的拿不出一毛钱去完整地观看任何一场电影,总是等得收票员最后的一个怜悯,我才如愿地走进放影场。
   大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富足,而在那轮空中明月照耀下纳凉聊天的场景似乎越来越少,孩子们捕捉萤火虫的脚步早已跑向晚间的放影场。确实,电影的吸引力远超过那月光的明亮和星星的闪烁。于是,明月和星星逐渐被淡忘了。不知是喜是忧,津津乐道的电影情节和老人们的古今故事似乎在不断地割离。
   第一次离开山村是远方求学。当我背着几件旧衣裳去往远在千里的城市求学时,山村在我的印象中变得清晰又模糊。城市闪烁的霓虹灯五彩斑斓,高楼林立中,似乎永远找不到那皎洁的明月。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我在努力地适应车水马龙的生活。
   山村是贫瘠的,但却是自由的。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显得很陌生,山村那熟悉的脚步始终无法在城市宽敞的街道上自由迈动。只是,我必须伪装一幅轻松自如的样子,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是来自桂西山区一个极度偏僻的山村,我不想让人知道我的家乡是个连公路都没开通的村庄。
   没有多余一分钱走向热闹的街区,那些香浓的果汁和崭新的衣裳似乎和我没有太多的联系。午夜时分,驻足流连,从宿舍的高楼俯瞰无边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忘记了山村明亮的样子,自然感受不到月光如水般的灵动。诚然,城市的月光早已淹没在灯火通明的一个又一个晚上,我甚至失去了寻找一轮明月的意识。
   曾经以为只是一个梦,梦里山村开通了公路,我还看见公路上的扬尘和自行车留下的轨迹。这一定是个美好的梦,这个梦让山村和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似乎是一个奇迹。比如,每次回家不用翻越那座叫作九垌坡的高山;比如,我可以自信地宣布我的家乡在一个可以通车的地方。或许,山里人都在做同一个梦,那些可以行走的钢铁汽车轰隆地来来往往。可是,当谈到修公路时,山里人却沉默了,那么高的山,那么大的河,山村修公路只能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梦里。
   可是,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山里人决定要修通连接山外的公路,这个决定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论中变得越发坚定。在众多大山之中修通一条公路是艰难的。除了弯曲和陡峭,还有山里人的贫穷。为了凑钱请挖机,山里人把鸡猪都卖光了。还有,当挖机铲除整片的经济木林里,山里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痛舍。当一辆载着水泥和钢筋的汽车驶进山村时,大山告别不通车的历史就即将结束。尽管是一条又弯又陡的山村公路,但足以让运输的成本节省一大半。于是,山里人不断地拆除那些低矮的木瓦屋,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大山不断地迎来新时代的气息。
   随着国家扶贫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山里人又不断地搬离大山,彻底告别了肩挑手拿、跋山涉水的日子。
   再次回到山村,早已人去楼空,曾经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山的一个陌生角落。自从去往千里之外的城市求学,我和山村的交集总是那么稀少,来去匆匆,还没来得及认真的端详我的山村,她就在时光的背影里变成了一团模糊的回忆,那些曾经走过的路、那些曾经爬过的高山,总显得无比苍老,无奈中带着几分无助。那轮高悬的明月,似乎也在感叹山村的消失,没有来来往往的群人,没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村庄像一位耄耋老人,张开期望的双臂,却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投入他的怀抱。
   待到八月十五,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山村时,我定要回去拜一次月,感谢明月一如既往的光临,感谢村庄无私的养育。
  

共 35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来自大山的作品,读来意味深长。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感情,流泻在一轮轮明月照耀的村庄里,也是任何其他不可比拟的,让人心疼且又宁静。山村,作为曾经的家,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总是那样慈祥友好。山里人总能在那一个个贫瘠的日子里,创造出一个个令人仰慕的快乐。月光下,炊烟袅袅,劳作一天的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古往今来。孩子们之间的玩耍等,正是有这样的乐观精神,才让山里人一如既往地坚守与创造。大山,是鬼斧神工送给桂西的神圣礼物,是乾坤之最的象征,她有无尽的神秘与资源,有无尽的力量与生机。正是这些原由,养育了大山人的高贵品质,然而,明月又是一个神圣的传说,她为大山铺设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是一幅不可复制的梦幻之景。在回忆大山艰辛的时候,心中又燃起一阵阵不舍之情。无论是什么环境下,月是故乡明。文章以深沉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内心描绘得入木三分,且又感情真执。能感动读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一篇值得一读的大山佳作,倾力推荐共赏。【编辑:文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8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4-07-17 22:06:30
  一篇来自大山的佳作,倾力推荐共赏。问好作者创作辛苦,感谢赐稿风恋。作者夏祺笔丰。
文绮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7-18 00:01:18
  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会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大脑里,终身难忘!尤其是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更是,包括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甚至任何一样自然元素的印象都是那么深刻。该文正是作者以明月为线索,描写了童年的成长印记,通过那些深刻的点滴印记描写,反映了山村人们艰苦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状态。艰难的生存环境也练就了人们坚定、顽强、勇敢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对比描写中反映和讴歌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人们逐步摆脱曾经的艰苦环境,走向文明幸福的生活。佳作拜读学习!感谢山雨老师在百忙中辛苦创作赐稿支持社团!遥祝夏安吉祥,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2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4-07-19 16:51:28
  感谢美评!故乡是什么?在我的感念里,故乡应该是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曾经的山,曾经的水,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那片明亮的月光,似乎总是特别明静,纵使村庄是贫穷的,她依旧如约照耀,一份安宁,便在无尽的漂泊中无限蔓延。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7-18 13:34:29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7-22 16:33:45
  恭喜祝贺山雨社长散文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期待更多佳作呈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
碧潭飘雪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