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丁香】“神针”郭建存(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丁香】“神针”郭建存(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1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6发表时间:2024-07-17 23:28:03
摘要:“神针”的名越来越大了,最高时排椅上坐二三十余人,有时仪器不够,要等时间。有些远处的患者,还要提前预约。

七月,骄阳似火,天气炎热,二十多天未下过一场雨,地干的都裂了缝,路边的小草都搭拉着脑袋,公路旁种植的小花,都蔫不达达的。
   法门镇美阳桥头的一家诊所,诊所两旁的櫈子上座满了人,还不到八点,他们从附近赶来扎针,这些人有座班车来的、有开小车来的、有骑摩托车或开“小拐的”来的。
   只见一位六十岁左右,身穿白大掛的人,忙碌着招呼病人,更有前来看病的,也都坐在诊疗室等侯。
   他一一就是扶风最有名的针灸医生、人称“神针”的郭建存。病人都把这里的诊所,简称一一法门桥头诊所。
   郭建存,年轻时参军入伍,在部队一呆达六年之久,去部队后按分配的方案,去医务室工作,专学针灸。
   从此他也爱上了医学,迷上了针炙,领导也喜欢上了他,正当他大展宏图、在部队轰轰烈烈干下去时,上面裁军,正准备提拔的他,领导忍痛割爱的放弃了,他回到了家乡法门镇庄白村。
   年轻有为的他,风华正茂,他想去远处拼搏,新婚妻子也不让他远离,加之家里又分了几亩地,父母身体也不大好,他就想到了自己的专业,何不拿起听诊器、何不拿起手中的银针,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这一大胆举动,妻子支持、父母高兴,既发挥特长为父老乡亲治病,又能照顾父母,耕种家里的几亩薄田。
   没有多长时间,他申请的手续被有关部门批下来了。
   诊所在一片鞭炮声中开张了,家里腾出了地方,他购买了有关仪器,为父老乡亲们治病、防病,更重要的是他发挥了自己在部队的特长,在治疗简单的病中,给病人针炙,用农村话说叫扎针。
   对前来就医的村上人,不是三叔就是二爸,不是五姨就是六嫂,他热情接待,所用的药都是按取价给,扎针从不收一分钱。
   过硬的医疗技术、热情的服务,招来了四周八扎的病人,有些准备去县医院的病人,打听他病治的好,就赶来了,有些慢性病患者也赶来了,有些医院认为非住院不可的病人,为了方便也赶来了。
   特别是一位年龄只有十六岁的病人,他腿化脓,加之其它病痛,己达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某些医院己下达最后通牒一一回去准备后事。
   家人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求助他,他讲清道理,拿出他的“看家”本领,最终治好了,这在方圆百十里传为佳话。
   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话一点不假,郭建存名声出去了,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法门庄白有个部队回来的娃,病看的可好了,特别是针灸,可了不起。
   他太忙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帮忙,还应筹不过来,在家里有时父母帮助照顾一下,烧个水,倒个茶。
   时间过的飞快,春夏秋冬、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郭建存走过一年又一年,他又买了许多医学书籍,报考医学函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特别是针灸,这可是他的拿手好戏,说骄傲点,方圆百十里还没有人比上他,医院又些医生,对面瘫、脑溢血后遗症都介绍到他这里扎针治疗。
   记得那一年,他在家办医疗室,村子一位老人,因脑梗引起面瘫,嘴眼歪邪,说话吐字不清。在大医院住了几次,效果不大明显,家里也因年龄大了,放异了治疗。
   郭建存知道后,上门免费服务,他坚持天天扎针,过了半个月,这位老人奇迹般的好了。这位老人给儿子打电话说时,老人儿子简直不相信,直到母亲拿给说时,儿子才真相信了。
   从此,在这个村子传开了,人都称郭建存是位“神针。”有人开玩笑的戏称他是“华佗在世”现在他桥头诊所挂的牌匾有兰州的,咸阳的、周至等地的。
   名出去了,都知道法门桥头有个诊所,在果库对面。
   现在诊所一晃三十多年了,扎针的人连他都记不清,他只知道,收的牌匾就达几厚沓,可垒半人高了。
   “神针”的名越来越大了,最高时排椅上坐二三十余人,有时仪器不够,要等时间。有些远处的患者,还要提前预约。针灸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疼、肩周炎等等,这些都是郭建存医生针灸的拿手好戏。
   医生的医术好坏,患是最好的见证。
   医圣华佗曾经说过:“患者的信任是医者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只有信任、医者才能更好的治疗。”
   患者的信任,才是医生的美德,医生职责是治病救人,减少病人的痛苦,把一个个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他们更进一步享受社会的欢乐,看到祖国美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郭建存所遵循的底线。
   心底良善、医术精湛的郭建存,在疫情期间,他舍小家、为大家,不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还积极捐款捐物。
   常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位从部队下来,受到部队大家庭陶寻出来的军人,时时刻刻用军人标准衡量自己,牺牲自己,救助别人,这就是他的美德。
   一次,一位低保户有病,他放异了住院百分之百报销的优待条件,打听到法门桥头的郭建存诊所,赶来扎针和买药,几天治疗收效很大,这位患者天天来,当郭建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后面的五天扎针和药全部免费。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激动的说:“现在政府好,共产党好,没有想到这位军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医生更好了。”
   这位老人他最后要求给这个诊所挂个匾,被郭大夫婉言谢绝。
   这样的事,在桥头诊所、在郭建存身上枚不胜举。他只知道,他是位党龄四十多年老共产党员,那么就要起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钱财算什么,吃点亏没有什么了不起。
   两间诊所,撒满阳光,撒满着人间真情,那亲切的问侯声、叮嘱用药声、扎针时的吩咐声时时在这里回档,有时天下雨了,郭大夫把自己用的伞借给别人,有时候病人吃药,他妻子忙把水送去,昔日年轻美貌美如花的妻子,也己两鬓斑白,配他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医学道路。如果说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那么说有她的多一半。
   现在郭建存的针灸,可以说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这儿,针灸可以说是他的拿手好戏,南来北往的病人,一传十、十传百。用他的话说:“针灸是中华医学的传统,继承和发扬广大,刻不容缓,他要坚持不下去,用针灸减轻病人痛苦,救死扶伤。”
   (原创首发)

共 23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神针”郭建存》拜读后,感觉写作手法非同一般,把一个“神针”真正写活了,针灸、农民叫扎针,社长用真情实感写出了神针一一郭建存,这位部队下来的共产党员,用一根银针为病人解除痛苦。“过硬的医疗技术、热情的服务,招来了四周八扎的病人,有些准备去县医院的病人,打听他病治的好,就赶来了,有些慢性病患者也赶来了,有些医院认为非住院不可的病人,为了方便也赶来了。”写出了众人的口碑,写出了他的医术。“特别是一位年龄只有十六岁的病人,他腿化脓,加之其它病痛,己达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某些医院己下达最后通牒一一回去准备后事。家人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求助他,他讲清道理,拿出他的“看家”本领,最终治好了,这在方圆百十里传为佳话。”神针太神了。社长用娴熟的文笔,真正写出活了郭建存。“两间诊所,撒满阳光,撒满着人间真情,那亲切的问侯声、叮嘱用药声、扎针时的吩咐声时时在这里回档,有时天下雨了,郭大夫把自己用的伞借给别人,有时候病人吃药,他妻子忙把水送去,昔日年轻美貌美如花的妻子,也己两鬓斑白,配他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医学道路。如果说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那么说有她的多一半。”好文就是好文,推荐精品,欣赏阅读。【丁香编辑 段引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17 23:33:26
  一根银针,解除病人痛苦,久而久之,众人称“神针。”针到病除。写出了感情。“  一次,一位低保户有病,他放异了住院百分之百报销的优待条件,打听到法门桥头的郭建存诊所,赶来扎针和买药,几天治疗收效很大,这位患者天天来,当郭建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后面的五天扎针和药全部免费。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激动的说:“现在政府好,共产党好,没有想到这位军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医生更好了。””写的多么感人呀?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4-07-18 21:33:00
  一根银针,解决病人痛苦,多么神奇,总编编辑的十分到位,编按也写的好,写出了文章的精华。
2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17 23:38:03
  锦旗多、口啤好,人称赞、扎针好。不亏称神针。“ 现在郭建存的针灸,可以说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这儿,针灸可以说是他的拿手好戏,南来北往的病人,一传十、十传百。用他的话说:“针灸是中华医学的传统,继承和发扬广大,刻不容缓,他要坚持不下去,用针灸减轻病人痛苦,救死扶伤。””都夸奖他,好医生。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4-07-18 21:35:28
  锦旗多,可以说病看的好,十里八乡的,没有不赞成的。扎针救人的好医生。
3 楼        文友:闰土        2024-07-18 21:38:05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但郭大夫,把心思扑在为人治病上,他多才多艺,普渡众生,向郭大夫学习,向他致敬。
4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1 06:23:51
  很高兴拙作初申获精,这是我的骄傲,也是丁香的骄傲,感谢江山精品组的厚爱。
5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1 06:25:59
  “神针”帮人治病,救死扶伤,感恩、感谢,勤勤恳恳为病人服务,学习点赞了。
6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4-07-22 08:05:48
  生老本似花果轮,
   相从非无病痛云。
   今看体健皆一致,
   试问亦投神针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