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齐鲁】婺源清明果(散文)
春风拂过枝头,柳眼初开,细雨点点,沾衣欲湿。清明将至,婺源的蜿蜒小径上,野艾的生长悄无声息,在田间地头泛起层层绿浪,呈现勃勃生机。每逢此时,许多妇女总会结伴而行,踏着朝霞,到野外采摘那些藏于春意中的野艾。
野艾,春日里的精灵,总是在最柔嫩的时节被人们发现。翠绿的叶片透着阳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那是属于春天的味道,清新自然。树荫下驻足,听风吹过野艾叶尖的沙沙声,像是它们在低语,述说着岁月的轻敏和人生的美好,回顾着一年四季的季节流转,畅聊着婺源绝佳的生态环境。
采摘的人们提着篮子,或是拿着袋子,轻手轻脚,深怕打扰这片宁静。他们蹲下身子,低着头颅,瞪大眼睛,慢慢移动脚步,精挑细选,只取最为嫩绿、生长得最茁壮的艾叶。每一片艾叶,都需谨慎地从根部摘取,从而保持最佳的品质和香气。采摘时,大家彼此交流着,分享着各自找到的最好艾草,或是讲述着往年的趣事。他们的笑声,和着清脆的鸟鸣、和煦的风声,构成一幅和谐的春日画卷。
采摘结束后,他们将满载的篮子带回家,对这些来之不易的野艾进行仔细清洗和晾晒。长辈们总是亲手将这些叶子一片片分选,仿佛在梳理着春天的羽毛。你看,那位慈祥的奶奶满脸的皱纹,漾着岁月的温情,荡着幸福的年华。她已耄耋之年,白发苍苍,却勤劳依旧,坐在小矮凳上,沟壑般的双手相互配合,动作轻柔,时光在这如冰块般凝固。细小的杂草,微黄的枝叶,攀爬的小动物……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哪怕百岁之年,只要不卧病在床,同样谨守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
婺源的小溪四季流淌,从不干涸,水质尤为清冽,鱼虾嬉戏成群。听长辈们讲,这里山清水秀,溪水甘甜,可以直接喝,洗菜更是一绝。蹲在石埠上,弯着腰,将装有野艾的篮子浸入水中,青翠的叶片在清水中漾起微微的波纹,似乎连水也染上几分清明的意境。洗涤时,不可大力揉搓,需小心淘浣,避免伤害野艾的茎叶,让数小时的忙碌归于零轴线,可不是人们所愿。
洗净野艾,放至阴凉处晾一晾,去除多余的水份。掀开锅盖,往火灶中添柴,划一根火柴,点燃松明,架在柴火上。要不了一分钟,干燥的柴火“噼哩啪啦”,上演燃烧的戏码,为野艾的征程推波助澜。沸水之中,野艾叶被烫得更加鲜绿,独有的香气缭绕升腾,随之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闻之,犹如眼前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体态柔美,翩翩起舞,醉倒众生。
制作清明果的面粉需揉合糯米与籼米粉,按特定比例调和,以确保果皮的韧性与嚼劲。面团在大力揉搓之下渐渐柔软,富有弹性。尽管汗流浃背,面团滚烫,但主妇们腰顶木盆,面无惧色,裸露双手,从不愿意戴上隔热的皮手套。因为只这样,米粉才能与野艾完美融合,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面团揉好,客厅里早已聚齐一群技艺高超的主妇。婺源人总这样,一家干活大家帮,邻居的团结与互助在此彰显无疑,谱写“守望相助”的乐章。她们围坐在一起,手艺精湛,每一根纤细的手指仿佛拥有神奇的魔法,捏制着小酒杯状的面果。缓缓的时光里,每一只清明果都被赋予情感与期许,仿佛承载着对先人的缅怀与对生命的敬畏。
馅料更是讲究,腊肉、猪肠、春笋、艽菜、萝卜或豆腐,皆取其精华部分,切成细末,拌合在一起。那股菜香、肉香、艾香交织的气息,让人忍不住喉结蠕动,频繁咽下口水,心中生出满满的期待。最终,这些馅料被细心地包裹进面皮,捏合成形,封口处如一朵朵花,仿佛待嫁的新娘,静候良辰。
锅中的水沸腾后,蒸汽上升,将清明果放入锅中蒸煮。热气围绕在每个清明果周围,慢慢地,它们在高温中脱胎换骨。从初时的素面朝天,到渐渐呈现出诱人的透明感,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婺源人默契配合的见证。
等到清明果出锅的那一刻,整个厨房都沉浸在浓郁的香气之中。农妇们经验十足,并不需要试吃,而是看看锅盖上的水汽就知道。锅盖木制,山间的杉木砍削拼接而成,特有的木香为食物增添不少砝码。掀开锅盖,看看背后,只要水汽渐干,就知道清明果已熟,舀一碗凉水入锅,避免烫手,拿出蒸盘,沾一次凉水,抓一个清明果,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米盘上,顺序井然。
这时,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果皮的韧劲恰到好处,馅料的味道丰富而不失和谐。咸香满口的同时,野艾的清香气隐隐约约,春天特有的甜味扑面而来,从头到脚笼罩着你。闭上眼睛,仿佛可以听见春风吹过田野的呢喃,看见雨后新生的绿意,感受到婺源土地的温柔。
呵,那一群娃端着洋瓷碗,正吃得不亦乐乎。他们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快乐溢满脸庞,天真的眼睛如山间纯澈的风,让人见一眼,就足以忘却世事的烦恼。他们张开嘴,用筷子夹一个碧绿的清明果,举至唇边,嘟起嘴吹几口,避免烫伤嘴,再送到口中,牙齿上下咬合,一边吃着一边感受,随着“咕”的一声吞入肚里,脸庞如一朵山野中的花,盛开在婺源的山间。一个不够,再来一个,直吃得肚大腰圆,直呼“过瘾”。
光阴荏苒,白云苍狗,清明果的制作与味道,如同婺源境内一条条悠悠流淌的小河,亘古不变。它见证了乡土的变迁,承载了家族的情感,也将继续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悄悄地扎根、发芽、开花,绽放出最温暖的记忆。
而穿插其间并不过多着墨的婺源的生态环境,
以及人的敦厚、质朴、热情,都告诉我们,
除了纯天然、纯手工制作的美食,
婺源更是一个迷人的可供心灵栖息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