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柳岸】火把节及其它(随笔)

精品 【江山·根与魂】【柳岸】火把节及其它(随笔)


作者:林火杉 举人,529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7发表时间:2024-07-18 17:37:33
摘要:沧海一粟,夜空一星。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代代传承,这些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各民族和睦共处、相亲相爱的氛围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文化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从而为中华文明点亮一盏盏耀眼明灯!

【江山·根与魂】【柳岸】火把节及其它(随笔) 今天上网刷新闻,偶然看到一条信息占领了热搜头条:四川凉山连放8天假!等点击查看详情时方了解到,原来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要举办火把节,加上周末调休,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小长假,顿时恍然大悟,并心生羡慕。
   火把节是彝族的年节,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作为一直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我来说,对于彝族这一生活在祖国大西南的古老民族从未有过深入的接触与交流,但从各种媒介中见到火把节宏观的场面与热闹情景后,一直心生向往。沿袭千余年的火把节文化,以民族浓韵、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文化悠长等特点扬名天下。在每年的火把节期间,成百上千的人身着华服、饮酒吃肉、杀牲祭祖,男人们组织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女人们则弹弦吹琴、载歌载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与彝族文化的特色。到了夜幕降临之时,大家会纷纷点燃火把,举着在房前屋后游走,还会成群结队举着火把遍游山野,最后将火把集中到一起点燃篝火,大家在篝火旁喝酒、唱歌、跳舞,一直持续到天明。不得不承认,火把节活动很是精彩,火把节文化相当丰富。
   四川凉山作为我国唯二的彝族自治州,是彝族同胞的主要聚集地,所举行的活动及展现的民族文化自然带着浓厚的彝族风采。而另一个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也不遑多让,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规范引导下,把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搞得盛大且隆重,“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彝族火把节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彝族以外,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也把火把节奉为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因此,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火把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对于火把节的来历,民间一直流传着各种不同的版本,我认为最精彩有趣的是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天上和地上各有一个大力士,谁也不服谁,都说自己是三界第一勇士。终于有一天两人相遇了,经过一番角逐,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打败,而狼狈逃到天上的大力士在天神面前编造谎言、搬弄是非,说凡间人不敬重天神。天神听罢大怒,未辨别真伪就派遣了成群结队的害虫危害人间。为了对抗天灾,有聪慧人教大家点燃火把,去田间地头驱赶糟蹋庄稼的害虫,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终于战胜了天神。后来天神了解清楚事件的原委后,重责了天上的大力士,并每年以圣火赐予凡间,以帮助人们驱虫辟邪。因此,至今彝族火把节的圣火还是来自击石取火的原始方法。
   传说固然是传说,但从中可以了解到彝族人对火的崇拜与敬畏,也可以看出彝族人的聪颖智慧与勇敢不屈的性格,哪怕是天神,只要危害到民族利益、生命安全,也会奋起抵抗,并争取最终的胜利。这种性格源于骨子里,也源于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
   当我们领略少数民族火把节活动与文化的时候,那种深受感染的兴奋油然而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终生铭记,这就是民族历史底蕴的凸显,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外,其它五十五个民族人数都相对较少,但是各族人民毗邻而居、和睦相处,从不因人数差距发生恃强凌弱的状况,也不会因文化差异产生歧视思想,反而汉人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特色活动与文化,并协助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从火把节文化活动中就可见一斑。
   人们不单单是推崇彝族文化,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得到了相互尊重与弘扬发展。
   还是在云贵一带,傣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也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年四月间,当地人利用这一盛大节日,举办民族活动,展示民族文化,向外界传达本民族的信息和祈愿。
   我第一次听说泼水节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当时读到过一篇文章,至今我仍然记得里面的情节。有一次周总理在参加傣族泼水节活动时,随从人员担心总理年迈禁不起折腾,便给他撑起了一把伞遮挡泼过来的水,结果被总理训斥了一顿,批评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不懂少数民族同胞的礼仪,并且还要求更换了大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泼水节活动中去,与少数民族同胞同欢同乐。总理说的没错,泼水节作为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互泼水意在送上祝福,泼得越多就代表越是尊敬。
   前些年去云南出差期间,听闻摩梭族有独特的“走婚”文化,当时心中好奇。经过问询后方才知晓,走婚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婚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通过暮至朝离的方式实现男女双方的结合,据说这也是母系社会所遗留下的婚姻文化产物。之所产生这种婚姻模式,与历史传承和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算是少数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化。我也是孤陋寡闻,之前从未听说过还有这么别致的婚俗文化,真是让我眼界大开。
   曾幻想过,如果我有一副好嗓子,一定要去广西,参与一下壮族的“对山歌”,深入了解一下当地的民俗风情与民族文化。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藏族。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气候孕育出了更加丰富的藏族文化,如雕塑、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文字、医药、历法、宗教等等均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藏文化也成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一直有一个愿望,今生一定要去一趟西藏,到那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聆听天籁,欣赏美轮美奂的风光,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相信许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想法。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可以说是国内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他们同样拥有着丰富的风俗活动和传统文化。在信仰、饮食、禁忌、服饰、婚俗、丧葬等方面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我唯一有过深层次接触的民族,因为我的家乡就有回族同胞散居,去清真饭店用餐时也多能见得到。
   来自西伯利亚的远风与细雨,绽放了维吾尔族独树一帜的烤馕、颇罗、茶艺等饮食文化,也滋润了特点鲜明的迎娶新娘、阿訇念福等婚俗文化,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玫瑰节等一众节日,更是惹得没参与过的人心痒难耐,反正有机会我一定会去亲身体验一番。
   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男儿三艺”,是蒙族男子必备技艺,一首《敖包相会》引得人们争相了解敖包到底是什么东西,游牧放羊、宿蒙古包、马头琴、烤全羊等等都是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我去内蒙旅游期间也曾住宿过蒙古包,但是那蒙古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只不过从形状和装饰方面仿制了蒙古包的模样,住起来总觉得还是缺少了正宗的韵味。
   无穷无尽的力量来自于团结,博大精深的文化来源于民族。一群人类的聚集与活动,必有其因由;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信仰,必有其根源。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表象的华丽与精彩,而时常会忽略内在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也没有莫名其妙的结果,只有文化之根与民族之魂催生出的花朵,才能孕育传承的种子,而这枚种子再次萌发后会生出更茁壮的幼苗,经过风雨洗礼,一棵参天大树又会屹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之中。
   沧海一粟,夜空一星。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特点鲜明的历史传统,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代代传承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各民族和睦共处、相亲相爱的氛围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文化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从而为中华文明点亮一盏盏耀眼明灯!
  
   2024.7.18廊坊
  

共 2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火把节及其它》主要描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与独特文化。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极广,文章重点介绍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年节——火把节的历史渊源和盛况,同时还介绍了云贵一带,傣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其中还穿插了周总理参与泼水节的故事。随后又介绍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关于走婚的独特的婚姻方式和壮族的“对山歌”以及藏族、回族、西北地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和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让读者领略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和文化魅力。文章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关注、介绍和弘扬,令人耳目一新,对作者丰赡深厚的民族文化知识所折服!推荐阅读!【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07-18 17:41:05
  文章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介绍和弘扬,令人耳目一新,对作者丰赡深厚的民族文化知识所折服!推荐阅读!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18 17:53:47
  纪总高效的编辑令人佩服,辛苦了!
2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4-07-18 20:21:44
  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特的情韵,被眼光独特的作者描写得活灵活现,高赞!
李春胜,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19 10:06:04
  谢谢李老师一如既往地鼓励与支持!弘扬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同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精粹代代传承。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7-18 20:31:34
  林社文思泉涌,一发不可收拾,佩服之至!我也不太清楚少数民族这些事,去过云南知道走婚一风俗。从老师文章中长见识了,拜读学习,祝老师精彩继续,点赞鼓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19 10:07:12
  粗笔小文不堪入雅目,但依然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的到访与支持!远握!
4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7-19 08:15:19
  聚焦民族文化特色,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民族大融合,满满的正能量!一篇短文,活生生的民族节日和习俗如画卷般渐次展开,让人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绚烂夺目!致敬作者!
回复4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19 10:08:21
  您的留言十分精彩,足以看出老师的文笔不俗,祝笔锋文健,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老百        2024-07-19 11:37:28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19 13:46:53
  谢谢社长鼓励!辛苦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