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十笏园,精巧而别致的北方秀美园林(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十笏园,精巧而别致的北方秀美园林(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392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8发表时间:2024-07-20 14:04:06


   十笏园,初一听就很别致,且,玲珑小巧,又精致。
   当时初次听到时,当即我就说:“十笏园,光名字,听了,就很有文化情调哟。”
   说起咱们潍坊的十笏园,虽然小时候来过,因为小,没有游览过什么地方,因此,对十笏园还真是不算熟悉。这一次来,姥姥奶奶都已经不在了,我和父亲母亲住在奶奶的老屋里,父母打扫老屋,决定修缮一下,我还在读书呢。
   当时是暑假在一家园林里做暑期工,打算赚点书本零用钱的。为了工作方便,我住在宿舍里,宿舍里有四个女孩子,有的是出外打工的,也有的如我一样是做暑期工。
   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小梅是南方,我是北方,小季来自大西北,而菊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她就生在潍坊,长在潍坊。
   一说到十笏园,菊最有发言权了,她告诉我们,之所以叫十笏园,是因为呀,十笏园里,原本有小河的,小河不长,仅仅有十笏。菊还说有关十笏园的名字呢,也有人说,十笏园小得很呢,也就十个板笏那么大,因此才叫十笏园的。总之就是说十笏园非常精致,又小巧的园林。
   只要一提十笏园,咱们潍坊人都知道的,那是首富丁善宝家的。其实,开始的时候,还真不是,原本是胡邦佐的老宅,这胡邦佐当时的刑部里郎中,是他建造的,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光绪十年,丁善宝,这位已经是潍县的首富,才不惜花重金,买下了这老宅院。而且,他请来能工巧匠,将这古宅,重新打造修葺,与江南园林风格很接近,也很类似。说来,真是很奇妙,竟然,园林建好后,亲自取名十笏园。
   这笏,名贵着呢,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狭长的一块,那么材质呢,不是玉就是象牙或是竹板制成的。十笏园,也因此,令人感觉到了它的不同凡响,也是精致又精巧的得令人艳羡。
   看到菊说这些时,那副自豪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想去看看,也都想去细细的,游览一下这十笏园,见识见识这精美的园林。十笏园,虽在北方,却丝毫不亚于苏州园林,更何况,十笏园,向来就有“鲁东明珠”说法。
   其实,小时候,不止一次听父亲讲起过十笏园的,只是没往心里去。今儿听起来,才忽然觉得,这园林,确实该进去游览,好好观一观才是。
   二
   回家,再次提起十笏园。父亲说这十笏园的丁家,就是当时潍县的“郭、陈、张、丁”是四大家族之一的丁家。那十笏园呢,它的布局,可谓是大方得体,又是通透雅致的,这也是别处的园林无法相媲美的原因呢。大概唯有十笏园,它兼备了北方园林大家闺秀,即质朴,又大气,同时,又如小家碧玉的江南园林,既细腻又不输精巧的传统。
   说来呢,这十笏园里的建筑,无论是房屋居室还是院中的摆设都是中轴对称的。其实呢,就算是连整个园林,也基本上都是对称来建筑的,那真是可谓是,精心建造,是匠心独运嘞。因此,越加得精美,非同一般。
   父亲还说,这十笏园,面积也就两千多平方米,并不算大,里面却有大小建筑物二十四处,房屋要有六十多间呐。尤其是,建筑,却是一流的精心打造,精致的再不能精致了。
   父亲小时候,因为家就居住在十笏园附近,常和玩伴随着大人们进入十笏园来玩耍。那时候的十笏园里古木苍天,流水清澈,夏季里,蝉声嘶鸣,花儿竞放,夏季里,一片绿荫掩映着,冬季里,下雪时,覆着白雪的十笏园更有韵味,青砖灰瓦,古木参天,古朴,典雅。
   再加上,十笏园里,古色古香,山水亭榭、楼台殿阁、曲桥回廊一应俱全。令人走在里面,竹风习习,蝉声绕耳,顿感舒爽,快意。这园子虽小,却正因此,而小巧玲珑,别有洞天。其实,它的布局尤其严谨,往往是疏密有致,在细致入微的景色里,彰显出独特的江南园林的韵味。大多的建造,或是借景或是隔景来创作,依山傍水,自然而然,创造了一个个独有风格的优美环境。
   我还是有幸的,因为我们几个说起十笏园没有多久,真是天降好事于我身上。
   初夏,十笏园里要修竹植花种草,又要修缮,因此忙不过来。我们几个学园林的刚刚来到,要派去两三个人员去支援一下。一听到要去十笏园里工作,我激动不已,一定得去,说啥也不能失去这样的好机会。
   再三请缨,我和小梅菊三个获准去十笏园。小季没有入选,有些失落呢。我们都答应说,要是游览十笏园,定要等着她一起才去,她才脸上露出笑容来。
  
   三
   终于走进了十笏园,真是给我震惊还是蛮不小的。
   从前只是听说,真是走进来,与听说那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上午,我们就在十笏园的河水修竹栽花整理花草,没得空仔细看看里面的景色,只是觉得建筑很是精美至极,整个一座建筑坐北向南,大气,豪华,青砖灰瓦,每个屋顶上都有各种神兽坐在屋脊上,很是壮观,主体一般的是砖木结构,地面都是石子小路,或是石板地。来运送树苗的一位老潍坊老柳伯说:这可是“丁家花园”。可能当年的丁善宝也没想到,他给咱们潍坊创造了意想不到的瑰宝呢。
   中午,我和菊还有梅才等来小季,四个人就开始了,要放松愉快地好好游览一下十笏园了。
   走入十笏园,就如一步迈入了江南,又如迈进了画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缕缕文化的气息。总觉得,十笏园,那是太奇妙了,流水,亭榭,小径迂回,有很多地方互通互连,彼此是相通的,所以总有一种会遗漏一些地方的感觉。我们几个总是走走停停,生怕疏忽了哪一处所在。一条一尘不染的小路,走在小路或是小径上,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下一处会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心里满是期待,满满的好奇与意想不到。
   小梅说他们那里好多园林,但,论起精致,别说,十笏园一点也不逊色,甚至要更加的美。
   四
   走入十笏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 “十笏草堂”四个虬劲有力的大字,挥墨自如,提在十笏草堂的匾额上,这是潍坊名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所书。
   再向北望,是一池的碧水悠悠,几株芙蕖,浮在水上,一片片绿叶,一朵朵红花,还有穿来穿去的红色锦鲤,在水中潜游着,划开水面。好一份清雅,诗意。有驳岸状如太湖石,一抹波影被那石焕然出来,好似池水也不断幻化着不同姿态,小季不住赞叹,我也一时间被这景色迷恋着。
   菊说,还有更美景色之处,赶紧得吧,不然,一中午看不多少呢。
   没走几步,抬头看去,有青青的砖墙隐在一抹烟绿中,与婷婷的树木间忽隐忽现。仰头再往,感觉那青瓦的屋顶好似从绿树见生出来的,徐徐的一层层直插入悠悠碧空,与白云遥遥相望。此处有亭沿水而建,一波波绿水晃着我们的眼眸,午间灿烂的阳光里“四照亭”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曹鸿勋的题字,那真不愧为是大家,飞动灵秀,令馆阁瞬间飞升起来,大气磅礴。再有亭子南面的“浣霞”,好有深意呢,几个解释着,有说是落霞落入水中,有说是朝晖沐浴在水中,也有说谓朝晖、晚霞皆沐浴在水里。几个人争论着,又自己思索着是不是再提个别字,但都不合适。
   此时,午间,游人很少,再加上修缮中。因此好多景点,没有开放,因此,幽静里,更加感觉到水波潋滟,蓝天,云影,落入水中,波光粼粼,与亭谐和在一起。
   中午时分,最是炎热的时候,我和小梅小季和菊几个非但没有感觉到热,且,连午困也没有。一个个兴致倍增的,往山上遥望,因为山下右锁拦住了上山的路线,正在维修中,不得攀登。
   于是,只可遥遥相望,就见山顶有亭,隐约在树木丛中。菊说,那就蔚秀亭,虽远观,依然感觉那样的一种蔚然与秀丽,一种意境油然而生。仿佛间,那山顶之亭有种峭然,檐角翼然,亭角凌凌然。
  
   五
   几个,一转身时,来到了南坡。山坡上植满了各种树木,有黄荆、翠柏、丁香,绿成了一片。想想花开之时,满眸的花开似锦,定是花气袭人,满鼻满口的香气的。此刻,只有浓浓的绿,走在其间,好似被绿色熏染,一个个也青翠起来,清爽愉悦。
   毫不犹豫,一个个直奔亭子,而去。
   立时,扑面而来的气息,一缕缕浓厚的文化的底蕴里,亲切,而又温暖。因为一眼看到了曾在潍县做县官父母官郑板桥的书作与画作,不仅仅是一种雅,而是,还有联对:“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对得工稳,意境也好。
   继续走时,有些迷离之感,小梅竟然大喊着说好似迷路了,我们也找不到路途。几个,有些心急,不知如何是好了。
   还是菊,必定来过,她引着我们前行,安慰着我们。并且说:“这里的树木浓密与山下的树木连接一片,不仔细区分,还以为山上山下一体了。因此找不到路,也是有的。”菊带着我们总算是找到一个亭子,叫做漪岚亭的。
   哦,豁然开朗呀。这才分出山上山下的绿树以及各种绿植。
   稍作喘息,我才把方向搞清楚。再看着亭子,这亭子,也是别具一格的,亭尖攒起,脊成盔顶式,五面围栏,再看看倒觉得绿柱红枋,古朴,又典雅。
   尤其是,有一块石头,很是奇特,一副天然自成的样子,奇石上很有特点,竟然,有三个孔呢,上下排列,也很有趣味。上面刻着“十笏园”三个字,字迹舒朗,苍劲,文化气息由此而出。且在奇石旁刻有题字,题字上说:来此皆心怀客,入园即为画中人。难怪呢,无形间,我们四人早已是画中人了,还浑然不知道呢。
   再走几步,但见,一棵棵树木苍天,高大的好似插入云霄。菊说这里有古树的,她指着池西边的三棵古木,是一开始建筑十笏园就栽植下的。却见,那垂柳苍干修枝,清风里诉说着它百年不变的柔情;那石榴呢,枝干游龙攀沿之一,藤的韵意掩藏在枝枝叶叶间;垂槐,有了龙的神韵,曲曲盘纡,坚定地守候在池畔。此时,经受了百年风霜雨雪的古木,枝枝叶叶繁茂苍翠,古木参天。
   绕过古木,看见有游廊,隐隐约约逶迤,曲折,缠绵期间。因此,游廊呢,也有人叫它为篆云的。
   当我们行走在廊间时,有风习习吹过,缕缕夏季里的清风,吹得几个倍感舒爽,也就此从浓醉的游览间,醒来。
   然而,也是稍一醒,又沉醉了去。走在这游廊间,南北各嵌了丁善宝的《十笏园记》以及张照潜的《十笏园记》,夏日清风里,缕缕气息,透出不一般的文化底蕴。最是在两记间有郑板桥的几幅兰竹。人走在其间,走着赏读着,一声低一声高,韵味皆出,令人玩味。
   走出游廊,四个人上了曲桥,走在去桥上,心儿早已醉得不知西东,走走看看,目不暇给。
   然而,眼看着时间快到了下午上班时间了,余下的也只好以后再继续游览了。
  
   六
   整个一下午,我们三个边工作边谈论着十笏园。一位在此工作多年的老者,我们称呼他郭老的,就说,剩下的部分就由我来先给你们讲一讲吧,也如游览一番差不许多嘞。
   听郭老一讲,才知这十笏园,因为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许多名人慕名而来。《潍县志稿》里曾说:“达官名人骚人墨客过潍者,无不以得游斯园为幸。”
   你们要是继续游园呢,接下来的就该是剩园了,这剩园,其实是园中之园。也就是园里藏着园,它的外墙,有漏窗,从漏窗可以看到翠竹一竿竿,青翠诱人,月下或日光里,疏影浮动,漫漶出诗意与文化特有的气息。
   青翠的翠竹,是郑板桥喜欢的,因此板桥的竹画,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叫绝。这也难怪,这里的板桥的字画展出来的最多,翠竹与墨竹,十笏园里古木与古建筑,遥遥相对,相得益彰。
   剩园,先一眼映入眼帘的就瓦檐乌黑,砖墙泛青。很是醒目,瓦檐上总是泛着绿塔斑斑,青砖黑瓦,勾勒出一幅岁月的画来,令人叫绝。
   移步就来到了西厢房,这西厢房,也就是客厅,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叫“静如山房”,所有雅意,烘云托月般推出。北面呢,是一家塾,取名为“深柳读书堂”。说来,往往有人感到奇怪的,因为此处也没有柳树,反而叫“深柳读书堂”呢?
   郭老说,只怕是一句“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诗句,足可以说明一切了。跨过这一过厅,就是一书屋,郭老刚刚提到这书屋,半天没说话的菊说:“我听我爷爷说过,康有为来潍坊,居住在十笏园,看着咱们十笏园结构也好,建筑更不用说了,就提笔匾额叫什么来着?”
   “‘小书巢’哈哈,也就是将原先白大厅的‘雪庵’改成了‘小书巢’了,这个我记得清除嘞。”郭老笑着说。
   郭老很善谈,尤其说起十笏园,更是滔滔不绝,他将十笏园讲了个遍,比自己亲自游历,还要清楚,还要了解得透彻呢。刚刚说完“雪庵”又说起了“砚香楼”,这“砚香楼”与“春雨楼”可谓是你难论雌雄的,两楼同样高耸如云的样子。在园中,尤其显眼,形成了园里众多楼台亭榭的的最高点与重心。
   虽然,多次听郭老和菊反复说了,余下没有游览的几处所在,依然,不足。
   周末,又有机会游览十笏园了。这次是一个人,游得比较仔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当来到“砚香楼”时,游兴依然未减,一个人立楼上,凭栏俯瞰,顿觉,绿树蓊郁,青瓦苍苍,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于是,无论是池水山岚楼台亭,还是殿轩厅堂,都被这石、壁,廊、桥、所隔所离。由此,竟这般隔离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参差不齐的,十多个小园,各个小园,又以洞门、小径、漏窗通连,隔而不断,通而有曲,山重水复,又柳暗花明。
  
   七
   我一直想坐在春雨楼里听听雨,那段日子,可惜的是却总也没有下雨。倒是坐在绣楼里,听了听风,还看见一些燕子飞了来。于是,想起《红楼梦》里,林黛玉对丫鬟说的句:“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不知这里是否,也住着一位黛玉一样的古代小姐呢?那么在意一只燕子,也那么多愁善感,也那么的有才情呢,仿佛间,听有人吟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想着这些,又返回到砚香楼,这里的气息尤其是我喜欢的。碧树葱翠,青瓦苍苍,十笏园全貌尽来眼下。
   目光收回,再次落楼前时,再次遥望十笏园,眼见着古木苍天,水榭,楼台,廊轩,曲桥,幽深曲径,一一回眸,又怎么能不感慨?
   眼见着,一片片晚霞落在砚香楼和春雨楼前,晚霞中的楼宇,真是越加辉煌,令人浮想联翩,心潮久久难平。
   十笏园,既有北方园林大气与质朴又有江南园林细腻与精巧,令人不禁暗自叫绝。
   哦,与我偏偏爱上了它的玲珑精致,犹如一首小诗,一阕小词,精美,别致。
   十笏园,虽小,却有容,有容乃大。既可容景色锦绣,又可容万千气象,更可纳文化千古,千古文化。
  

共 561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十笏园为话题的精彩散文。人常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深以海。作者以饱满的深情,优美的文笔,以十笏园为中心,以对其的仰慕,所见为主线。从初听十笏园,到同宿舍的四人,季,菊,梅一起亲临十笏园打暑假工。近距离通过切身的所听,所见,所想。尤其是作者父亲和菊等对十笏园的介绍。从十笏园的由来,与之有关的人文历史,建筑特色,和无与伦比的文化积淀等,通过以移步换景,到别人口中重点说明。这里最令读者信服的是作者通过别的代言,借他山之石,融入其典型感人的故事。无论其情节如何,也相当于率众人一起看十笏园。这种写法看似与家长邻短的介绍有关,其实是从多方面印证了这十笏园在人们心中共同的悠久文化价值,和包括作者自己对十笏园的浓浓深情。情深之处有感慨,游览景点有重点。所以作者笔下十笏园,即彰显了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丰富的园林景观,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也为当下社会大背景下,文旅推介十笏园,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材料。作者对十笏园的抒写,小而言之,它体现了老师渊博的知识贮备和大文化价值观。大的方面说,向广大读者推介了优秀的园林,好旅游学习休闲之地。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文丰快乐,佳作不断,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7-22 07:58:35
  感谢云彩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夏日快乐!
春草葳蕤
12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7-22 07:59:36
  感谢乡笛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敬茶!
春草葳蕤
1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7-22 08:30:14
  恭喜春草老师征文获得精品!好文章让人百转千回,回味不断。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14 楼        文友:阿巧        2024-07-22 22:10:02
  好一个景美如画的十笏园,光听名字,就充满了诗情画意,更不要说园中景色了,怎一个“美”字了得?跟随作者的游踪,一起走进十笏园,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人文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触人心怀。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韵味悠长,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感谢春草葳蕤老师带来的精美散文!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夏日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1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7-22 22:48:08
   感谢阿巧老师百忙之中的留评,感谢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