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丁香】公坟的树(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丁香】公坟的树(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1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4发表时间:2024-07-21 17:43:17
摘要: 我边干活边想,修缮先人公坟,是后人应该做的,这不但体现对先辈的遵重,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说这样放任自流的长下去,既是对先辈的不尊,也对不起先辈一生的付出。

去年“十月一”,按农村贯例上坟,这是个大的节日,就是给去世的亲人烧些纸钱,祭奠一下。
   祭奠完毕,看见公坟杂草丛生,树木如林,三分大的坟地,除我奶奶坟和我父母的坟、两坟前都各立着碑子外,杂草、树木长满了,用农村一句土话来说:“草木稠的连蛇都溜不进去。”
   那长的绿沉沉的杂草、树木,有些草丛中还承显出一朵朵几乎开谢的小花,那高大的各种树木,在广阔的田野里疯狂的长着,只有紧靠坟的周围,我栽的几棵柏树,在其它高大树的压迫下,不情愿的长着,它瘦弱的树体,好像一个病弱的孩子,不情愿的长着。
   望着这一切,我内心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我想这是我懒惰呢?还是对老先辈的不尊。
   我又一次呆呆的望着被树木和杂草遮挡的碑子,那碑子在杂七杂八的大树下,显的那么妙小,小的几乎看不到碑子,特别是我奶奶的碑子。
   奶奶坟前的碑子,是父亲大约在四十多年前立的,坟墓不大,立的碑子也不大。我清楚的知道,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困难,连肚子都吃不饱,许多人还没有彻底从温饱线上走出来,父亲立了这块碑子,实属不易,算是尽孝了。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我和弟弟在母亲三周年之际,立了一块比较大的碑子,以示纪念两位老人。
   眼望坟墓,我点燃了腊烛和香,还有给老人烧的纸钱,默默的咐嘱老人,拿钱享福等吉利的语言。
   父亲是一个苦命人,他在八九岁时就失去父亲,是母亲一手把他和两个姐姐拉址大的,这一切还多亏了父亲的舅家,话说回来是父亲的舅家把一家人救下。
   后来听说父亲不到十岁,就赤着脚给地主犁地,工钱不要,目的就是混口饭吃,后来又给地主放羊、喂牛、拉长工。
   解放后,父亲加入了初级社、高级社,凭一身过硬的农业技术,打理着几亩薄田。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父亲母亲渡过了他们苦难的一生,养育了我和弟弟、妹妹四个,七十岁走完了他艰辛的路程。
   我清楚的知道,父亲是个勤快人,除过作务好庄稼外,一辈子就有一个爱好一一喜欢植树,用农村话说,就爱栽树。
   我家的门前的土壕、地头、分的小食边地(不能种庄稼)的地,也包括我婆的坟等,他都栽满了树。
   那是阳春三月,农村古镇有会,母亲给了父亲三块钱,让他在街上买些好吃的,那时的羊肉泡馍一碗才二毛五分钱,还只有国营食堂才有,母亲想必竟父亲几个月都没有上街,让他吃个零嘴,改善一下他的生活。
   父亲在逛完街后,没有舍得花一分钱,就圪蹴在卖树苗的人跟前,东瞧瞧、西看看,买了一梱各类树苗,最后一算帐,三块五角,父亲要退几个树,那人一看父亲是个树迷,干脆把手一摇,大声说道:“不退了,拿回去栽吧。”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都去世十多年了,父亲栽的树有多少,谁也不知道,谁也记不清了,但只有两棵大树,都有十多把大了(粗),现在还在村口长着,有上年龄的人知道了,指着这树,开玩笑的说:“这是当年咱队树迷栽的。”
   父亲给我婆坟里栽的柏树,也都几把大了。
   看到坟里杂草丛生,我怪我忙,很少来坟前,四时八节(各种节日)我才来烧些纸钱,祭奠一下,我责怪我没有细细观察。
   三下五除二,我马上做出决定,打电话找了一个伐树的,把公坟里的杂树全部伐掉,我计划用一周的时间,清理树木、铲除坟里的一切杂草。
   那伐树的,他们听说伐公坟树,不愿意来,我好说呆说,总算说通了。由于是熟人关係,他放下其它活路,答应第二天来伐。
   坟里杂树就是不少,连伐树的人都惊呆了,几把大(四、五十公分)的树木,就达几十棵,小的杂树也不少。几个小时的工作,伐树的师傅,饱饱装了一大“蹦蹦车”拉走了。就剩余的小树枝,在公坟里三层外三层的堆满了,我用斧头劈了三天,才免强劈完,就劈碎的树枝,拉了满满四“蹦蹦车。”
   我边干活边想,修缮先人公坟,是后人应该做的,这不但体现对先辈的遵重,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说这样放任自流的长下去,既是对先辈的不尊,也对不起先辈一生的付出。
   公坟内大小百十棵树,通过清理、伐没,仅仅留下不到十棵的柏树。
   时间一分一秒从身边滑过,拿上收音机,这是我干活必备的娱乐品,一曲曲秦腔戏,响彻公坟内外,特别是《朱春灯放饭》《祭灵》等等。悦耳动听,扣人心弦,我在这里一听,更有一番风味。
   若大的公坟,几十亩地,几十年来,埋了上百口人。现在周围没有一个人影,风吹着树叶哗啦啦的响着,我心惊胆颤,周围就连个鸟儿也没有飞翔,偶尔不远处有一两声野鸡的叫声,更给这寂寞的天空增添了几份恐惧。
   早出晚归,我奋力拼搏、干活、我把一切抛在脑后,加之有收音机做伴,把我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一下,我把树枝劈完后又用刨爬除掉所有杂草,挖掉自发长上来枝条细小的构树、榆树、香椿树等。
   又停了几天,我在除掉的杂草等晒干后,又点着烧了,现在公坟内一片整洁,让人看后心情舒畅,不觉耳目一新。
   面对整洁、干净的公坟,我又一次带来了香和纸表、腊烛、酒,好好祭奠了一番。我想这并不是迷信,这是对父辈的追思和怀念,也告诉他老人家,我用了一周时间,清理了您的院落,打扫了门前杂物,您悄悄的安息吧?
   这时我不知道怎么又突发奇想,左看看右看看奶奶的坟墓那么小,而父母的坟又那么大,何拉上些土,将奶奶的坟堆大一点,在将奶奶那小的可怜的碑子,换成和父母一样大的碑子,或者说稍微高上几厘米。
   但我也知道,那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把所有的坟都平了,运动过去以后父亲凭印象用掀把坟周围土向堆全了一下,就形成了现在的坟墓。
   因为这涉及两个人事儿,我不由分说,就地给我弟打了个电话。我弟略一思考,痛快的答应了,给奶奶另立碑子,给奶奶坟加土。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年关己到,欢欢乐乐过完大年,我因身体欠佳,把这一切的一切都交由我弟负责,所花的钱,二一添作五,两人平摊,不要亲戚和儿女出一分钱。
   又是一个三月,今年三月好像来的特别早,柳絮早早吐了出来,迎春花不到正月尽就开了,各种小草也陆陆续续探出了脑袋,塄上和路边的小花也开了,蝴蝶和蜜蜂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赶来了,到处呈现出一派春的迹象。
   常言道:“说下米要拿面做。”我弟很痛快,我当时身体不好,我弟也年轻有为,办事很有魄力,也从来说一不二,他马上联系挖掘机,并叫来亲戚两辆“蹦蹦车。”不到一天就拉土把奶奶坟土填起了,并把原来的碑子掀倒,埋在坟里,另给奶奶订碑子。
   原来我们就商议好,不管怎么必须在清明节前把碑子立好。
   一切都准备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我弟把碑子也订好了,由于是我兄弟两替老父亲给奶奶立的,所以碑子要稍微比父亲的高上几厘米,那碑文和下面的名字都要更新,就以现在人员刻名。碑文由我负责,找天度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王忠蒙拟写。
   清明节到了,在节日的前两天我们立好了碑子,只通知了我的两个妹妹、妹夫和我儿、女,我弟儿女及孙子辈都回来,看看碑子、点烛香、奠奠酒,表示对先辈的敬仰。
   最后结帐,一里一外共花费八千元,我弟兄两一人一半。
   说实话,这次我弟把力出了,拉土堆坟、立碑子等,都是他操心打点。
   一切如愿以偿,奶奶高大的碑子挺立在前,那两座碑子的前后呼应,那从百十个杂树中脱颖而出的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柏树,均匀的立在坟前,显得那样的高大、美观,它好像一个个守位的士兵,坚守着工作岗位,那三分大的墓地,两座坟,两个碑子、柏树,既醒目、又好看,这是给祖先收拾的门面,也是祭奠祖先的英灵。
   特别是那留下的那些柏树,更是郁郁葱葱,路过的村里人一看,都夸奖我兄弟二人孝顺,这次不怕花了些钱,但真正把钱摔响了。
   (原创首发)

共 30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是社长的一篇大作,我忙完了其它事,又匆匆打开电脑,又编辑社长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怕别的编辑把这篇美文抢走。社长文章我编辑习惯了,也喜欢编辑了,他的文章地气十足,可读性强。例如:“父亲在逛完街后,没有舍得花一分钱,就圪蹴在卖树苗的人跟前,东瞧瞧、西看看,买了一梱各类树苗,最后一算帐,三块五角,父亲要退几个树,那人一看父亲是个树迷,干脆把手一摇,大声说道:“不退了,拿回去栽吧。””“几十年过去了,父亲都去世十多年了,父亲栽的树有多少,谁也不知道,谁也记不清了,但只有两棵大树,都有十多把大了(粗),现在还在村口长着,有上年龄的人知道了,指着这树,开玩笑的说:“这是当年咱队树迷栽的。”"写的多么好呀,真好象品尝一杯美酒,回味无穷.后面社长写出了伐树,是为了净化环境,给老人一个安居舒心的地方,也是为了尽孝,从而又给奶奶立碑子.由此可见社长和其弟是多么的孝顺,多么的令人敬佩。“看到坟里杂草丛生,我怪我忙,很少来坟前,四时八节(各种节日)我才来烧些纸钱,祭奠一下,我责怪我没有细细观察。”“三下五除二,我马上做出决定,打电话找了一个伐树的,把公坟里的杂树全部伐掉,我计划用一周的时间,清理树木、铲除坟里的一切杂草。”写的多么朴实,语言多么打动人心,写出了心里话,也是实话实说,实事实干。好文推荐精品,欣赏阅读。【丁香编辑 段引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21 17:52:19
  《公坟的树》写的不错,主要是社长语言好,接地气、耐读,乡里土语用的多,这是社长的一大特点,许多人都望尘莫及,我更是赶不上趟了,这就是风格。“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年关己到,欢欢乐乐过完大年,我因身体欠佳,把这一切的一切都交由我弟负责,所花的钱,二一添作五,两人平摊,不要亲戚和儿女出一分钱。”写的多么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1 18:11:04
  再次谢谢总编编辑,还是你吃透了文章,编按写的如情如理,能引导读者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
2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7-21 17:57:44
  文章有真情实感,也发挥的好,画面感强,好文章。“特别是那留下的那些柏树,更是郁郁葱葱,路过的村里人一看,都夸奖我兄弟二人孝顺,这次不怕花了些钱,但真正把钱拌响了。”哈哈哈,把钱摔响了。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1 18:13:24
  言之有理,文章耍要有真情实感,这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受到好评。
3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1 18:18:05
  公坟的杂树伐了,令人耳目一新,奶奶碑子也立了,也尽到孝道了,我和我弟也心安理得了,干什么事也都有心劲了。盼的是风调雨顺,合家安康幸福。
4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7-21 18:57:14
  整修祖坟,孝奉祖先,看到就想,想到就干,雷厉风行,立竿见影。难怪闰土老师家道顺和,妻贤子孝!
5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7-21 19:00:35
  两人一心,其利断金。兄弟二人一拍即合,整修祖坟,碑成功就。
6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4-07-22 08:33:40
  秦岭根深渭水长,
   乔山脚下多孝郎。
   清明薰香催泪落,
   袅袅幼做纪念章。
7 楼        文友:闰土        2024-07-23 09:31:38
  读罢此文,深感作者描写细腻,生活阅历丰富,写出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特别对公坟的树描写的相当成功,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
8 楼        文友:巧眉        2024-07-23 16:51:18
  每次读社长的作品,内容细腻朴实扣人。文中因一次给离世的亲人扫墓,因墓地地杂草,让笔者燃起了愧疚,想起父辈的幸苦,更增添了歉意,商量和兄弟一起出钱出力把亲人墓碑重修。兄弟两人尽了对长辈的孝。好文,值得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07-24 12:13:00
  读完此文,深感作者描写客观、细腻,真实再现了农村丧葬的习俗和后人寻根的自然印记,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耐人寻味。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