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山中之亭(散文)

精品 【时光】山中之亭(散文)


作者:牵鱼 白丁,1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1发表时间:2024-07-22 08:56:07

落日的余晖洒在安静的长石板凳上。周围是相思树,中间是一座小亭子。翘角的亭檐掩映在相思树下,使这普通之景别有一番意味。也许是因为,亭子作为文化意象,常凝结着欢聚与离别的情绪。
   登山者次次经过这里,它也日日目送登山者的到来与离去。几年来,我经常与一位大爷在此相遇。他每次都躺在长石板凳上,双腿曲起,又放下,如此反复。相遇次数多了,就像熟人一样打招呼。有一次,他说台风季节快要来临,周围的相思树太浓密了,要是树枝被台风打断,砸了亭子,亭顶也容易受损。我一面点头,一面说,这里是山腰,高空车上不来,很多树枝无法修剪。而且这些是造林树种,不是城市绿化树种,一般情况不用修剪。
   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交谈。因为汗多,他光着上半身,皮肤松弛,体内堆积的脂肪下垂欲坠,但整体精神状态还好。我以为,那座亭子一直会留下他锻炼的身影,但是去年冬,我整整一个冬天没来,今年来的时候,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此处登山者甚少,经过那个亭子时,不会再有人与我打招呼,就像生活中的某种惯性突然被打破,初始有点不习惯。也许他已经搬到离此甚远的住所,也许他已重病缠身,亦或是离开了这个人世。来到这里,四周的相思树仍在静默地与亭檐对视。他担心树枝砸了亭顶的现象并未发生,风雨之后,一切都安然无恙。只是他是否也安然无恙呢?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无从打听。只是感慨,岁月流逝,一些常见之人突然就不见了。我们常常在告别时说再见,原来真正的告别,是不需要说再见的。
   那日,我爬完山像往常一样走到市场的一间禽类摊档。因为档主阿姨服务非常周到,街坊邻里都喜欢去她那里买鸡鸭。我也一样,成了她的老主顾。当我买了鸡肉,阿姨突然送了我一些鸡蛋,并连声说了几次“谢谢,多谢你一直帮衬我”。我有点诧异,但还是微笑着说不用客气,然后走出店门。
   过一段时间,我再去那间摊档时,突然发现里面换了个人,架子、砧板都不再是熟悉的模样。我以为走错了地方,又定睛看了看。原来的后墙有一扇门,与后面一家摊档连着,而这扇门已经不见,变成了颜色特别白的墙面,看得出来那是刚刚刷上去的白漆。我有点恍惚,问,人呢?原来那个阿姨呢?那人说,她不做了,把摊档转让给我,我已经在这里做了一个星期了。
   我瞬间怅然若失。每次来,阿姨都跟我拉家常。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我双眼发红好多天,她一眼看出来,并告诉我附近有个眼镜店的老板以前是个眼科医生,叫我去他那里弄点眼药水滴一下。我去找了那个医生,果然滴了眼药水后就好转了。那些温暖的絮叨,比如问我有没去爬山,问我是否偷懒没去运动,甚至还会问我睡得好不好......一一停留在了过去。我想起最后一次买鸡肉时她多次说谢谢,原来是准备要跟我告别。
   物是人非大抵如此。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再也寻找不到那些熟悉的脸孔。他们停留在回忆中,而我们也只能珍藏那些回忆,继续在生活中前行。
   又到山中此亭,想起多年前曾跟一位朋友来到这里,曾看过这里的相思树,这里的亭子。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真挚的朋友,也是我崇敬的师长。他常教导我要如何坚持一件事,如何包容人的差异与不同,可是后来才发现,他常常出尔反尔,他的教导,只是对他人而言,他并不在其中。每一片闪光思想的火花,只是从别处搬运而来,并非他自己所悟所感。
   人还是存在,而我却感觉到了一种消亡。这不像山中大爷、档主阿姨的不辞而别,他们是形体的消失,我所感觉到的,是被崇尚被信奉的精神的消亡。就像约定相伴前行却中途离场的人,也像我们一路走来,有过交集后来又变得陌生的同学、好友、亲人......在岁月的某个阶段,我们曾经在一起,但思想的分歧,终究让精神会在某个岔路口分道扬镳。
   我们不断遇见,也不断告别。抵达人生终点时,最终也不过是自己一个人。所以,不管是点头之交还是灵魂之交,我们都不必存有执念,因为人生的本质是孤独,而当我们学会了承受孤独,恰恰就有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唯一此亭,在此处等我。来到山腰,望着那亭,不由得想起那句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山亭。
  

共 16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短小精悍而富有深情的散文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那些不期而遇的相遇与悄然无声的告别,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个角色的出现与消失,都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变换,更是心灵世界的一次次触动与反思。文章通过“亭子”这一文化意象的贯穿,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生命、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融为一体。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偶遇的温情,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它们让我们的旅程变得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在孤独与迷茫时找到了前行的力量。好文,小编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薛志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薛志成        2024-07-22 09:05:09
  颇有质感的一篇散文,情感的拿捏很到位,不愠不火,不疾不徐,字字句句都给人心灵的启迪。
   文不在长,在乎有无“灵魂”!面对屏幕,我尝出了《读者》的味道。
   期待更多精彩,夏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24-07-31 17:17:58
  欣赏文字间那些细腻、平和、温情的笔触。这种生活点滴的况味,日常里屡见不鲜,容易共情,乃至唏嘘。直到那位善于搬运的挚友出现,使文章前后的陪衬与对比,异常丰厚起来。不像凸起峰峦的——高;却有如临其谷的——深!
   结尾,音画意向,诗意绵长。
3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0 09:24:47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