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柳岸】寻根圣地——黄帝城(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柳岸】寻根圣地——黄帝城(散文)


作者:林火杉 举人,529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8发表时间:2024-07-22 16:02:24
摘要: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中华文化发起的杰出代表,他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灼灼。黄帝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有的华夏儿女都能在此寻觅到血脉根源。循着历史的痕迹,轻轻地靠近它,倾听它,感悟它……

【江山·根与魂】【柳岸】寻根圣地——黄帝城(散文) 中华始祖黄帝,史载有土德之瑞,而在五行中,土与五色中的黄色相对应,故号黄帝,又被尊称为轩辕黄帝。他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古帝王,位列“五帝”之首,与神农氏并称“炎黄”二帝,被共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也是华夏儿女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因由。对于我们祖先辉煌亘长的历史,自应抱着端正、认真、刻苦、勤奋的态度去研读;对于我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自应抱着庄重、敬畏、尊崇、感恩的心境去瞻仰。
   偶然间在电脑上整理电子相册时想起,二〇一八年冬天,我与同伴去过一次涿鹿黄帝城。当时我工作在张家口下花园区,毗邻涿鹿县,而黄帝城就位于涿鹿县城东南方向约四十公里处的矾山镇三堡村,正常情况下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可由于当日凌晨刚下完一场雪,高速公路已暂时封闭,经过与同伴商议,拜谒黄帝城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行程不便因天气状况而取消,于是我们决定按导航提示超近路过去。近路比高速虽然近了十几公里,但由于需要走很长一段山间羊肠小道,再加上天气恶劣、路面湿滑,为此足足开了近三个小时才抵达黄帝城遗址景点的大门口。
   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所在位置得天独厚,衔远山之巍峨,瞩平原之开阔,仰望蓝天之深邃,触摸大地之苍茫。到此的人们,在心怀凝重与期待之外,还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整个景区坐北朝南,在大门正南方百余米处,有一个几十步台阶的宽阔平台,远远望去,上面耸立有一块柱形巨石,它的前面有一个貌似香炉的物体,后面则是一个造型独特,如硕大待放花苞状的建筑,那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华合符坛”。
   由于初次来这里不谙路径,便请了一个导游陪同,这样游览方能不遗漏重要景点,且能从导游专业的讲解中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与文化。
   跟随导游进入景区大门,一道“九龙壁”就映入眼帘,这道“九龙壁”虽然不是很大,但九条龙雕刻得威严凶猛、形神兼备,加上壁前放置着一排方鼎,足以凸显此处的庄重与气势。
   沿着两旁松柏林立的甬路继续向深处探寻,经过东西两侧的“港土归根碑”和“澳土归根碑”,就到了景区的核心建筑“中华三祖堂”。“中华三祖堂”是一座独立建筑,旁无其它宫殿,兀然矗立高处,给人以一种威严、庄重的气势。“中华三祖堂”是仿照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建造的木构建筑,只见整栋建筑重檐飞角,庄重古朴,恢弘雄伟。导游对这座建筑还做了深层次详细讲解,这座三祖堂的位置原先有座黄帝祠,由于历经沧桑、年久失修,早年间就已荒废。上世纪末,海内外32万海内外儿女纷纷呼吁并捐资建成了如今的三祖堂,整栋建筑由12根高耸的立柱支撑巨大的屋顶,以此拓展出几百平米的空间,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有异曲同工之妙。走进殿内,正中供奉着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中华祖先的高大塑像,黄帝居中,炎帝与蚩尤分列左右,塑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供游人前来瞻仰拜谒。大殿四周墙壁上绘有“涿鹿大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阪泉大战”等四幅巨型壁画,能将游人的思绪瞬间带回到那个华夏文明逐渐形成的上古时期。此处景点由平面祭坛、三祖堂、后殿三部分组成,占地百亩有余,这里也是海内外爱国人士拜祖敬香、祭祀怀古的圣地。遥想上古时期,以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的各个部落连年征战,黄帝通过阪泉之战打败炎帝,炎黄二帝又通过涿鹿之战令蚩尤溃败,自此各部落、各民族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大融合,留下了千古佳话。
   在三祖堂西北方向有一个大湖,是由黄帝泉喷涌出的泉水汇集而成,名曰“轩辕湖”。黄帝城遗址就位于此湖的西北方向,呈现不规则正方形,眼望之处的土岗就是原来得城墙所在,南、西、北三面高度三至五米不等,东墙已浸于轩辕湖内。走近就能发现,城墙系夯土筑成,历经几千年仍能感受到它的厚重与牢固。从导游口中得知,黄帝城遗址中曾出土了大量的灰、黑、红陶片,以及一些残缺的陶鼎、陶鬲等器物,此外还有石制的斧、环、杵、䃚等,为历史文化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涿鹿黄帝城,中华民族就从这里起步,最初的文明也是在这里诞生,如今经历了五千年风雨的洗礼,虽然城垣早已残破不堪,但它传承下来的历史与文化却更加辉煌。
   拈一撮“黄帝城”的土紧紧握在手心,作为华夏儿女寻到了根,并瞻仰了辉煌的遗迹,眼前仿佛能浮现出这个古城堡几千年前的情景,各族团结、孕育文化、和谐美好、欣欣向荣。心中带着这种无比的骄傲绕行“轩辕湖”,血管贲张,热血沸腾,天气顿时没有那么寒冷了。
   在“轩辕湖”一隅有一泉,名曰“黄帝泉”,即古之的阪泉,亦名“黑龙池”,泉前一块石碑上红字镌刻有“黄帝泉”字样。泉为自涌泉,水自平地自然涌出,潴而成池,泉池呈圆形,径约三十余米,因季节正值寒冬,池内已被冰覆盖。三个叠背的石龟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泉水自龟口中淌出,游人们纷纷掬捧入口,清冽甘甜,细细品咂着历史的味道。
   我们在园内足足游了两个多小时,犹觉意未足矣,隐约窥到华夏上古文明的源头,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自豪。
   出得园区大门,内心怀着神圣,沿着平坦的甬路步步向前,直奔“中华合符坛”。待拾级而上到达来时所见的平台之上方才发现,坛台不止一层,主坛足足有四层之多,一层方形,三层圆形,寓意“天圆地方”。我们站在下车时遥望到的那块柱形石前,这才发觉这块石头比预想中高大了许多,足足有十几米高,径约也得一米开外,顶面斜切,底部略粗,腰部稍束,底色青灰,满布白色水波纹,隐隐有山川江湖之势。靠近仰望,柱顶仿佛与低矮灰暗的天空相连接,这个角度看上去更像是一根顶天立地的神柱。这块巨石为半风化石,重达四十余吨,由于正面对着“三祖堂”,与黄帝遥遥相望,故名曰“嫘祖浣纱”。石柱之前有一鼎,鼎正面有盘龙形的阳刻图案,两侧又各有一条龙,每条龙四爪扣鼎,尾部在鼎腹,头部探出鼎顶,如同两只鼎耳一般,惟妙惟肖、神态可掬,铸造工艺可见高超。
   绕过大鼎与石柱,发现前面有三座石桥。导游讲解这叫做“三祖桥”,“黄帝桥”居中,“炎帝桥”与“蚩尤桥”分列两侧。三座石桥呈拱形,不很大,但走过石桥也就意味着走进了中华历史的底蕴中去,心中自然而然就会升起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石桥前还立有代表吉祥如意的“龙凤华表”,华表是一种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古称“恒表”,是一种部落象征的望柱,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这些建筑都建在一层的方台之上,导游讲整个方台足有99999平方米,被命名为“中华统一广场”,在广场四角还镶嵌有四块“合符石”,朝向合符坛的中心,象征着四方向中央辐辏。
   漫步过石桥,前面就是层层相接的三个圆台,矗立在最上面圆台中央的是一个外形独特的建筑,叫做“九龙腾飞”,据说建造它时用掉了千余吨钢材,由九条巨龙和一个巨大的龙球组成,每条龙高有45米,围绕着中间的龙球,象征着中华儿女万众和谐,齐心协力托举着代表光明的太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腾飞。“九龙腾飞”是我国最大的龙形雕塑体,设计融合了“九五至尊”“九九归一”等理念。在“九龙腾飞”周围,矗立着五十六根民族图腾柱,每根石柱顶端的装饰都不相同,柱身雕刻的图案也是各异,展现出多姿多彩的各个民族文化特点。整整五十六根图腾柱呈环形围绕着“九龙腾飞”,象征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凝心聚力,心向一方,同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中华合符坛”是茫茫历史中珍贵的文化痕迹,旨在纪念黄帝于涿鹿釜山合符及融合各族人民的伟大历史事件,并以此弘扬合符文化,寻根溯源。合符文化是上古时期各部落经过长期的冲突、战争、合作、融合过程后,最终共同创造出中华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理念,它是华夏始祖留给后代的重要指向。因此,合符坛不仅仅是对中华始祖留下合符文化理念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弘扬,并籍此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全民夙愿。
   黄帝城,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对一处遗址的保存与修葺,它还是一种代表、一种象征,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象征着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
   历史上,我国历代帝王将相都曾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祭祀怀古,寻根溯源。据可靠史料记载,秦始皇、晋德宗、乾隆帝等等都曾不辞辛劳来此拜谒。南宋著名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有感此地,伤古怀今,曾留诗一首:“我瞻涿鹿郡,古来战蚩尤,黄帝立此极,玉帛朝诸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经委派了一个代表团到陕西黄帝陵祭祀,祭词中有此句:“中华开国五千年,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这句褒赞之语对于具有民族文化融合、华夏文明奠基的黄帝城也同样适用。
   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中华文化发起的杰出代表,他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灼灼。黄帝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有的华夏儿女都能在此寻觅到血脉根源。
   黄帝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瞻仰游览一番。循着历史的痕迹,轻轻地靠近它,倾听它,感悟它……
   2024.7.22廊坊
  

共 35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黄帝城”的游记散文。 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中华文化发起的杰出代表。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所在位置得天独厚,衔远山之巍峨,瞩平原之开阔,仰望蓝天之深邃,触摸大地之苍茫。整个景区坐北朝南,有一个貌似香炉的物体,后面则是一个造型独特,如硕大待放花苞状的建筑,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华合符坛”。“中华合符坛”是茫茫历史中珍贵的文化痕迹。作者还通过对“九龙壁”“港土归根碑”和“澳土归根碑”,“黄帝城遗址”“中华三祖堂”等景点的详细描述,为读者带来一份巨幅画卷:古建筑的兀然矗立,遗址中曾出土的陶鼎、陶鬲等器物,还有历史故事留下的千古佳话,都为历史文化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作者对史料和文献研究颇深,令人敬仰!其文笔细腻,佳作精彩,力荐文友共赏!【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2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4-07-22 16:06:16
  再次欣赏林社精彩,非常开心!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22 16:50:58
  十分感谢楼兰老师捉刀小文,并留言予以鼓励,祝您暑夏安康!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4-07-22 16:10:21
  期待更多精彩充盈柳岸!柳岸有您更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22 16:51:40
  感谢老师鼓励!也期待拜读老师新作!
3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4-07-22 16:25:45
  哦的神,网友写出了中华之文脉,后人之根祖!精彩、精辟!
李春胜,教师
回复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22 16:53:51
  谢谢李老师留评鼓励!偶然整理过去的照片,灵感突至成了此文,由于事隔多年,可能对一些印象模糊的细节难免描写有误,也欢迎指正!顺祝老师夏安,佳作连连!
4 楼        文友:老百        2024-07-22 16:44:5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22 16:54:08
  谢谢社长鼓励,辛苦!
5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7-22 17:15:44
  佩服林社文思泉涌,佳作频传,这篇文章内涵丰富,真正的根与魂,主题鲜明。拜读,学习,欣赏。祝佳作连连 再现风采。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5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7-23 08:31:23
  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到访并留评小文,您最近更是佳作连连,令人佩服!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