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官路(小说)
一
三江市建委团委书记江锋刚打开办公室门,里面的座机电话铃响了,他大步走进去,把手中的提包往办公桌一放,伸手拿起电话放在耳边,“哪位?我是江锋。”
电话是建委党委秘书王小刚打来的:“江锋,韩书记让你来他办公室。”
江锋来到韩书记办公室门前,轻敲了一下门。
“进来。”是韩书记的声音。
江锋慢慢把门推开,看见韩林书记坐在办公桌前,翻看文件。
韩书记侧头对他一笑:“小江,来来来,坐。”
江峰大步走向对着办公桌的长皮沙发坐下来。
王小刚端着一杯茶进办公室,把茶放在江峰面前,就退出办公室,回到隔壁秘书室。
韩书记拿起自己的杯子,喝了口茶,看着江锋说:“小江,你从机砖厂调到建委团委,有半年了吧?”
江峰挺直腰,脸上微笑着说 :“韩书记,是的,快七个月了。”
韩书记放下手里的杯子,用缓缓的语气说:“小江呀,党委研究,要加强宏达公司的领导力,决定调你去宏达公司,担任公司党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韩书记说着,从坐着的椅子上起身,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间走了几步,停下脚来,面对着江锋,语重心长的继续说:“小江,你上一任的团委书记小田,去年调市政府秘书处后,宏达公司谢书记就向我推荐你。他说,你在基层待了四年多,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认真负责,并且,从基层上来的你,工作能力强,值得培养。所以把你直接从机砖厂工会调上来做市建委的团委工作。才半年时间,又考虑要将你调去宏达公司。我和谢书记都看好你,28岁,正当年。我们期望你得到进一步发展进步。谢书记就要离休了,上级决定调一位部队转业的副团职干部去宏达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公司秦总经理主要负责企业生产。你去,要全力配合协助好新来的书记开展公司的工作。怎么样?”
江峰见韩书记离开高靠背皮椅,他马上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挺胸立正,注意的听韩书记说的话,韩书记一说完,他立即说:“韩书记,我非常感谢组织上的信任,服从组织安排。”
市建委所属单位有一个建筑工程局,还有一个宏达建筑材料公司,宏达公司下面有三个建材厂。
建筑材料工程学校中专毕业的江锋,参加工作将近五年,硬是凭着他自己的努力,摸爬滚打,从基层干起,一步一步从普通员工进入到企业管理层。他先在厂生产车间当工人,将近一年时间,调到车间办公室做专职统计工作,后来,再次调动,去厂工会,成了一名宣传干事。去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从厂工会,他一下子又被调到了市建委,担任团委书记。
韩书记刚才说,把他调到宏达公司。他知道,这是领导们有需要的安排。在市建委团委,他工作相对轻松,通过接触建委机关领导层上上下下的人,他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除了听从领导指挥,认真做好份内份外的工作,处事待人,观颜察色也是必须的。现在调他去的宏达公司,管理着三家建材生产厂:水泥厂、机砖厂、木材厂,拥有近三千职工。这三个厂,江峰都熟悉。这些年,他和这三家厂的三个年长他好几岁的厂领导交往甚密。虽说他年轻些,相互之间,他们可说是称兄道弟的哥们。
江峰到宏达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公司总经理秦明富和他去转了一圈,开开短会,听听厂里的汇报。
几天后,一个下午,水泥厂厂长胡一高就拉上机砖厂厂长路全有,木材厂厂长何华,邀请江锋在市里有名的海鲜酒楼一聚,说是为江锋在公司办公室主任位置上就任,表示庆贺。
晚上,江锋和三个厂长聚在酒店里,都笑容满面,推杯换盏,说话打着哈哈。三个掌握生产厂实权的厂长,都说江锋年轻有为,官运亨通,一定还会有上升空间的。
江锋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不过是几个哥们表面上恭维他的话。用他们平时的话来说,市建委管理的范围内,作为哥们般的朋友,大家应该要相互关照,争取共同再进步。
经过在工厂企业,建委机关几年的磨练,江锋接受了一个他自己感觉到的道理:成年后,跨进社会,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努力奋斗。从年青起,混迹于不同的社会层次的人,身份有贵贱、地位有高低,在潜意识里,他们都试图改变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条件,地位。他们参加的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围着两个字在转,“利益”。
江锋开始懂得,自己在工厂在公司在建委的工作中形成的一些关系,在胡一高、路全有、何华他们眼里是很有价值的。尽管他江锋没掌管过财务和人事,但在工作中,他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打交道形成的上下级,同事间的那些关系,是眼前这些实权派愿意加深和他个人交往的根本原因。
菜品快上齐了,服务员拿着法国产的红葡萄酒,给客人都斟上小半杯。
江锋端起酒杯,眼睛瞧着杯中的红酒,在手中晃动把玩了一下,笑着说:“各位老兄,宏达公司下面三个厂,全靠你们。公司谢书记年纪大了,明年就要离休。新书记,即将上任。是位部队转业的副团级干部,49岁,年富力强。所以,谢书记向市建委领导建议,让我不再当建委的团委书记,下调到宏达公司办公室工作。建委韩书记,公司谢书记,都特别的咛嘱我,要为公司新来的书记当好助手做好参谋。为此,江锋我,需要大家捧场,拜托各位兄弟,在生产管理上多出力啊。今天,我先给你们三位吹点风,下一步,各生产厂,公司领导层都可能有些调整。这项工作,宏达公司,新书记一来,估计明年初就会进行。”
水泥厂厂长胡一高站了起来说:“江主任,你放心,公司生产年度计划,利润指标保证一定达到,力争实现超额完成。”
胡一高一开口说话,坐着的机砖厂厂长路全有和木材厂厂长何华,连忙也站了起来。
江锋端起酒杯起身说:“好!借花献佛,我请三位同饮此杯,在工作中好好团结协作。”
水泥厂是宏达公司最大的厂,具有年产325,425水泥15万吨的能力,每年的利润占全公司利润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自然而然,市建委,宏达公司领导,都很重视水泥厂,重视胡一高。就是同样身为厂长的路全有,何华也把胡一高当作他们三人中的大哥。
只见胡一高把酒杯高举起说:“我们祝江主任步步高升。将来当上公司领导,让我们都去公司过一过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清闲日子。”
“对的,对的。胡大哥这话说得对!”路全有,何华二人,随声附和。
酒店服务员已经把最后一道菜:足足有50公分长的大龙虾,端上桌了。
看着鲍鱼、海参、鱼翅…满桌子的海鲜,江锋笑着说:“胡厂长,这顿招待,你花费可不小啊!”
路全有说:“水泥厂,烟茶酒招待费预算,用都用不完,不花,留着干嘛?胡大哥,你说是不是?”
刚才一见面,胡一高就拿出袋子里装的香烟,递给江锋、路全有、何华,一人一条中华烟。
胡一高显得高兴的说:“生产企业嘛,为了能生存下去,竞争激烈,来来往往,产生一些必要的招待费用,还是应该的。今天不说这个。来,江主任,路厂长、何厂长,我们同干一杯,一口干。”
二
28岁的江锋还没有女朋友。他一直暗恋机砖厂广播室的广播员——冯艳梅。
广播室归厂工会管理,江锋到厂工会当宣传干事,他和冯艳梅都属厂工会的工作人员,很自然的有了接近冯艳梅的机会。
作为宣传干事,江锋主要工作是宣传表扬厂里好人好事,而表扬文稿基本上都是他写。其他日常工作还有每周更换黑板报宣传栏目的内容;逢重要节日五一、七一、国庆、春节向车间职工,厂部工作人员组稿,他负责排版编写主办专刊墙报;以及组织开展厂里的一些文娱体育,演出比赛活动,联系市电影公司到厂里放露天电影等。
刚开始,江锋写好表扬稿,他都送厂党总支委员,厂工会杨主席审看。杨主席戴上老花镜看了几次后,告诉江锋,自己人老眼睛花,以后,文稿不用送他看了。
杨主席说:“你是宣传干事,搞好厂里对职工的宣传教育,掌握好宣传原则和分寸就行。表扬稿你直接交给广播员冯艳梅,由她在广播里向全厂职工和家属朗读宣传。”
机砖厂年轻的未婚姑娘好几十,有几个大家公认长得好,人材不错的美女。冯艳梅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个。她容貌娇好,皮肤白净,眉眼耳鼻口五官端正,中等身材苗条匀称,模样确实好看。厂里有些人悄悄的评论说,冯艳梅称得上是厂里的厂花。
确实,20岁参加机砖厂工作的冯艳梅,一进厂子,没多久,就被领导看中,调出生产车间,当上了厂广播员,原来的广播员被调去厂后勤食堂卖饭票。
能到厂部机关工作,冯艳梅自己暗地里当然高兴。不过她不露形于色,每天平平静静的上班下班,并很快学会了广播室的设备操作和工作流程。让她有点儿为难的是普通话,她说不太标准。为说好普通话,空闲时间她几乎全用来阅读报刊文章练习说普通话,自己学。
厂里有的青年背地里给冯艳梅取了个外号,“冯广播”。几个跃跃欲试的男青年,想追求冯艳梅,可是,冯艳梅连正眼也不瞧他们。冯艳梅称为“厂花”“冯广播”的冯艳梅,看起来她就不是那么容易接近的。那些对她心存想法的男青年,接近冯艳梅都不容易,更别说追求她了。
世上有些事,往往机缘巧合。
江锋调到工会,近水楼台,有了接近冯艳梅的机会。天天见面,加上工作中的接触,使他心里有了追求她的想法。工作上的交往,江锋和冯艳梅逐渐熟悉起来,彼此之间常说话,甚至开开玩笑。而江锋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自然的让他成了冯艳梅练习普通话的指导老师。看到江锋和冯艳梅不时会待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免会有人猜想,两人在耍朋友。有好事者悄悄问过江锋,是不是和冯艳梅在谈恋爱?他坦然的实话实说,没有,工作上的接触而已。
没想到江锋在工会不满两年,突然被上调去市建委,当团委书记。
看了江锋的调令,冯艳梅一双明亮的眼睛目光闪动,抬头笑着看了江锋一会儿,开口说:“祝贺你啊,江锋,一下就到了市级机关。这下我不容易见到你了。你从车间到厂工会这两年,在市报上发表几篇小小说,大家才晓得你是个人才。我也知道了,你算是个笔杆子,会写东西。工会宣传干事这工作,对你,恰如其分,发挥了你的专长。去年春节,市里文艺会演,想不到你写的演唱我们厂市劳模事迹的车灯剧,还得了奖。江锋,今后,希望看到你多创作些文学作品。你调走了,在厂里,我也朗读不到你写的表扬稿了。”
“冯艳梅,你说的一大堆话,真叫我脸上发烧。就我写的那些东西,与文学创作,还差十万八千里。”
坐在广播室里,两个人,看着说着,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时间快到了,冯艳梅,准备放广播,中午要下班了。”江锋看了下手表说。
建委在市中心,机砖厂远在市郊,江锋去市建委工作半年多时间里,没去过机砖厂,也没和冯艳梅见过面。
江锋在机砖厂工会时,去过几次公司工会。对他来说,宏达公司算得上是熟门熟路。
宏达公司谢书记和秦总经理与江锋也比较熟,提前安排人把江锋的办公室打扫整理得干干净净,有条有理。江锋来公司上班第一天,在公司会议室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十分高兴的对谢书记和秦总经理,表示感谢,并向两位领导和在座的公司各部门同事们表示,请大家对他来公司后的工作多多指点,帮助。
半个月了,去公司上班,江锋都骑自行车。今天,他把自行车放好,走进办公室刚坐下,电话响了。
电话是机砖厂厂长路全有打来的。他的声音,急促,惊慌,有点语无伦次:“是江主任吗?我,路全有,出大事了,厂,厂里,保卫科科长吊,吊死了!报警?报了报了,已经报了。”
江锋三步并着两步,走到了郑书记办公室门前。8点半钟,郑书记还没来。9点上班,宏达公司新来了一个月的郑致远书记,仍然是军人作风,每天上班准时到办公室的时间是8点45分,提前15分钟到办公室。新书记的这个习惯,或者说他的规矩,公司的干部看在眼里,暗地里议论,都相互提醒,一定要按照新书记那样,提前在9点之前到办公室,遵守新书记的这个规矩。
郑书记坐公司的桑塔纳汽车来了。
江锋迎上去:“郑书记,早上好!”
“你不在你办公室,站在这儿干嘛?”郑书记看着江锋问。
“机砖厂厂长路全有刚才来电话说,他们厂保卫科科长,吊死了!”
“吊死?怎么会出这种事呀?报警没有。”
“已经报了。”
“江锋,坐公司的车,我和你立刻去机砖厂。”
三
宏达公司机砖厂位于三江市西区。厂子中等规模,二条机制砖机房流水线,一个占地百余亩的机制半成品砖晾坯场,两个室内晾坯棚,一座18门的红砖成品烧制轮窑,年生产标准红砖3500万块。整个厂区座落在巴关河岸边缓坡上,周围拥有可供生产机砖的丰富的泥土资源。
厂职工食堂的厨房紧临巴关河边。昨天值夜班的是炊事员小曹,天蒙蒙亮时,他内急,食堂距厂区厕所较远,看厨房里的闹钟,5点30分,耐不住的他,忙跑到厨房下面河坝去解大便。他埋头蹲下去解完,起身扎裤带时,无意间眼睛瞟见右边河岸岩璧处好像隐隐约约有个人影。他留意看了看,那人在岩壁边一动不动,是不是小偷躲在那里?他顺手捡起一个石头,慢慢移动脚步,走过去。还距离七八米远,虽不十分清楚,但他看见了,那是一个人,挂吊在岩壁上,脑壳朝一边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