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今年的杏儿,有些生不逢时(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今年的杏儿,有些生不逢时(散文)


作者:梦姑 秀才,154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8发表时间:2024-07-24 15:21:23
摘要:经过两三个月的孕育,杏儿红红火火地上市了,可遍地是杏儿的时候,就不值钱了。

进入六月中旬,本地最红火的土特产就算杏儿了,豆角只能当配角。今年的杏儿真的是霸占了大街小巷,可谓满街尽是黄金甲。金黄色的老品种,红彤彤的红梅杏,黄里透红的大接杏,绿里透红的杂品杏,没有一处不显摆,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小区群里的叫卖声,朋友圈的吆喝声,门口、路边的祈求眼神,无一不在诉说着杏儿终于逢到了“低三下四”的年份。
   从刚开始外地拉来的一斤十几块、几十块卖到本地的杂品种上市十块钱三斤,红梅杏一斤五块、八块,没几天时间又卖到十块钱三斤、一斤两块。批发价从四、五块到两、三块,最后降至一块五、八毛。
   高高在上的杏儿几曾何时这么贱卖过?简直是人间奇葩!或许,今年的杏儿不知道它的处境会这么惨,从春到夏还兴致勃勃地开花、结果、成熟,准备上市后一抢风头,结果碰壁碰得焦头烂额,体验了一把前所未有的低廉。就连大名鼎鼎的彭阳红梅杏最后也卖到了十块以下。农民的心酸谁知道?满心欢喜种红梅杏,遍地是杏儿的时候,不值钱了。和做生意一样,人人都做生意的时候就没生意可做了。
   庄农,不成时没有,成了就成灾难了。真是不成也愁,成了也愁。
   自古这样,不是它本身是灾难,而是卖不出去、不值钱、又不好处理。
   任何东西太多了就是灾难,没处放,不好保存。蔬菜如此,水果如此,粮食亦如此。因此,农民活得艰难,辛苦不说,还发愁。种地就像是一场赌博,输赢不由自己,不成时心里担忧,成了时为出路焦虑。
   幸好现在有直播、有网红、有平台推介,否则靠人叫卖只能烂在地里。就这,烂掉的也不少。卖杏儿的摊点旁边有不少捏成杏皮晾晒。农村人的院子也是遍地金黄色的杏皮。今年的杏干、杏仁肯定价不会太高,多就是少,少就是多。
   仔细一想,老天爷也公平,就给人给了那么一点点口粮,让你饿不死,撑不着,维持基本生命即可。只是人不懂上苍的深意,时不时发出抱怨,怨天尤人,怨自己没有审时度势,怨市场调控不当……
   任何事物,如果过剩,势必出现浪费和糟蹋,甚至当作灾害处理。今年的杏儿,可谓是把糟蹋二字彰显得淋漓尽致。
   大半生,除了小时候家里的杏儿吃不完,糟蹋无数,再就是今年,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同样糟蹋无数。中间这三十多年,几乎是惜杏如金,农村不值钱的杏儿变成了金蛋蛋,甚至有时候掏钱都难买到。成败还得看年成,春天一场冻,杏儿就会身价倍增。
   万事难料,小时候我何曾想过吃杏儿还要掏钱?简直是外星人干的事却让杏儿大户人家的我掏钱买了几十年,极为不情愿,又无可奈何。毕竟是掏钱,所以显得格外值钱,把我几十年只吃杏肉不吃杏皮、只吃树上摘的不吃掉到地上的毛病改得一丝不剩。今年杏儿丰收后,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看不上吃杏皮了,从树上摘下来,一掰两半,只吞杏肉,那个津津有味的富足感啊,别人体会不了。
   离开娘家,嫁进城里人的我就变成了穷人,吃杏儿要掏钱,吃豆角、玉米、洋芋都得掏钱。打死都没想到农村遍地都是的东西会在城里掏钱买,而且一买就是一辈子。这几年在弟媳妇娘家的园子里算是把吃杏儿的瘾过了,几十棵树,即便不丰收也有吃的杏儿,只是前几年没打药,杏儿里面虫子不少。今年天时地利人和,风调雨顺,老天给足了面子,杏儿结了个硕果累累,繁到压弯了树枝,有些趴到地上了,即便坐在树底下也能伸手摘来吃。摘杏儿的感觉真美,一边摘一边吃,一边拍照发视频,主要是体验小时候的富足感,没想到几十年后还能享受一把不慌不忙摘着杏儿听着树叶沙沙响的田园风光。一阵功夫摘一堆,大包小包,箱子袋子,恨不得装个冒高,其实也吃不了多少,还得送人,送人还得找个差不多的下家,不熟悉的不敢送,熟悉的有些人亲戚家也有送不完的杏儿,人家不稀罕。有些人需要,远着送不到。摘下来着实让我为难、忙乎了一阵子。
   弟弟让我坐在路边卖杏儿去,再体验一把小时候变卖农作物的感受。我说我不想再体验那种感觉,小时候是不得已,再说今年这么多杏儿谁要呢?这么热的天摆摊还要坚守,几个小时我熬不下来,万一遇到城管赶我呢?
   小区里叫卖的一斤两块。我没秤,也不方便,心想一天卖个几斤划不来耽误时间。再说了我又不是靠卖杏儿过日子的人,几耽搁,就没卖出去一斤,倒是给邻居送了几斤,人嘛,有来就有往,楼上老爷子年年给我们写对联,拿下来家里没人时就放到门口。我无以回报,这杏儿黄了送几斤也是情理之中。也给几个认识的邻居和门房送了几斤,根据表情看,人家也不缺杏儿,毕竟大多数人乡里的亲戚有杏树。掂量了又掂量,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还真没有几个人可送,除了捏杏胡,就使劲吃,一天吃三四十个,所幸我的胃还能承受,但是冰箱里拿出来的吃了肚子胀。
   老年人常说:“桃饱杏伤,李子树下送丧”。这杏儿还真不敢多吃。任何水果都一样,都是生冷寒凉,损伤脾阳。但是吃的时候总是把老人言忘得一干二净,几天功夫就把自己吃胖了。
   瓜熟蒂落,任何东西都有它的规律,到成熟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看着树底下铺了一层金黄色的杏儿,有种罪孽感!熟透了的杏儿噼噼啪啪不间断地往下掉,惋惜加遗憾,杏儿也是养活人的,岂能糟蹋?不糟蹋又能如何?卖不出去,吃不完,送不出去,亲戚熟人都在几百里之外,邮寄,头比身材大,何况今年到处的杏儿都是丰收景象,便宜的跟酸菜一样。
   我们这里的天气也不赢人,三天两头阴沉刮风,捏的杏皮放到发霉也晒不干,窗台上摆满了一层,眼睁睁看着一茬又一茬地坏,最后能晒干的没多少。黄透了的太软,只能扔掉,垃圾车上一袋子一袋子扔着各家吃不完的杏儿,只能叹一声可惜!生不逢时的杏儿,谁能拯救你?
   持续卖了一个月的杏儿总算画上了句号,街道上一下清净了许多。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杏儿成一年,缓三两年,或许明后年就没有杏儿可吃了,累倒了的树得缓一口气。和人一样,拼尽全力后,需养精蓄锐。
   老年人的话:五谷糟蹋不得,糟蹋了要挨饿的。其实任何东西都不敢糟蹋、不敢轻视,糟蹋了它会反过来报复你。这是宇宙法则。
   杏儿也一样,贱一年,贵几年,这是规律。
  

共 24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所有瓜果蔬菜中,杏儿可能算是最卑微寒酸的一个角色,它比不上葡萄的甜美多汁,更谈不上蟠桃的香气四溢,至于其他热带水果与之相比,就更加像极了一个山里姑娘钻进一堆窈窕貌美的江南水乡的女子群里,显得格外显眼,又分外“憨厚”。但即使如此,杏儿却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很大程度上充当着北方农村人夏季里最重要的打牙祭的水果,杏儿树命硬,北方的大风吹不死它,少雨干旱的黄土地让它的根扎到了地下几十米深处、进而求存求生,待山花烂漫的北方夏季到来,贡出一身的果子,给和它一样满身泥土味的人。想到此,便理解了为什么以前总能听到有人家给自家姑娘起名“杏儿”。但如今的北方,水果蔬菜已不再稀罕,杏儿自然不再是夏季里的奢侈品,和苹果橘子一样,充其量只是一种应季的果子,变成了商品。既是商品,就不可避免要遵循商品与市场的自然调节机制——供不应求则身价暴涨,供过于求则一文不值。在笔者的文中,今年的杏儿,就是后者。所以有了《今年的杏儿,有些生不逢时》这个题目,这个几乎无法避免,但虽然如此,只求不要刻意浪费,毕竟它也是吃的东西,吃的东西,不能糟蹋;佳作,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4-07-24 15:22:14
  拜读老师新作品,问候夏安~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梦姑        2024-07-24 17:34:01
  辛苦啦,谢谢兄弟百忙中抽空编辑!今年的杏儿这么多,你没吃上,我这篇泛滥的杏儿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哈哈。
2 楼        文友:梦姑        2024-07-24 17:56:29
  小时候,杏花开时就盼着杏儿成熟季节快些到来,一年唯独杏儿能尽饱吃,几乎再没有其他水果,感觉杏儿就是农村娃的救命稻草,夏天能美美地过把瘾。后来进城才有了不多的几样水果,现在各种水果泛滥,但是总感觉味道没有现摘现采的本地杏儿味道醇香。外地运输来的水果多数用防腐剂保鲜剂浸泡,但是我们的杏儿不会用药水浸泡,即便高邮费运往外地,也要保证杏儿的天然新鲜味道。今年的杏儿邮寄费比杏儿价高,农民挣不了几个钱。卖不出去的只能晒杏皮,晒不完只能烂着坏。农村还好,可以喂猪喂羊喂牛,城市附近的农户不养家畜只能把烂杏儿埋在土里窝肥。糟蹋着让人心疼。
3 楼        文友:追光的人        2024-07-24 18:26:37
  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杏子,少了就稀奇,多了就不值钱。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珍惜就年年有得享用,如若肆意破坏生态,霜寒冻雨大风足以让它颗粒无收。
   今年的杏儿的确是让人感慨良多呀!
   拜读佳作,问候南姐姐!
回复3 楼        文友:梦姑        2024-07-24 18:32:25
  这几十年没有大丰收过,有时候春天开花时直接冻绝产了,今年老天开恩,杏儿成了,却不能变钱,或者说只能卖一点是一点。总之今年把杏儿糟蹋的严重。生态很重要,老天的恩赐更重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保护好我们的生存家园。
4 楼        文友:丑女人        2024-07-25 06:06:30
  杏儿虽出身卑微,却供养了我们这一代人,它的美味永远镌刻在记忆里。
回复4 楼        文友:梦姑        2024-07-26 14:25:22
  杏儿是我们小时候唯一的水果。因此杏儿黄了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怀念。
5 楼        文友:紫枫梦蝶        2024-07-25 19:07:51
  小时候偷杏子,击墙趴埂子,没少受别人的骂。那时候穷,没有别的水果可吃,最多的水果就算杏子。到杏子开花时,天天站杏树下看杏子黄。拔麦时提一筐子缓干粮,而且家家户户换着吃,混一起吃。那时真好。
回复5 楼        文友:梦姑        2024-07-26 14:23:56
  我们都是杏儿喂大的,贫穷让我们懂得了不易和珍惜。从春天开花到杏儿指头肚大就天天盼着早点吃上杏儿,从绿疙瘩吃到青黄,再从青黄吃到黄透,麦黄六月,杏儿和麦子同时成熟,一边拔麦子一边杏儿下馍馍吃,最幸福的时刻。
6 楼        文友:倦鸟        2024-08-01 16:56:03
  我这的俗语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意思差不多。小时候,我家没有杏树,直到我很大了家里才栽了一棵李子树,等它结果,我都结婚了,一直没能好好解过馋。现在能买到了,胃又不行了。瞧瞧,人生总有遗憾。
7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09 08:59:3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