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柳岸】京剧叙事(诗歌)

精品 【江山·根与魂】【柳岸】京剧叙事(诗歌)


作者:刘文龙 举人,5632.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6发表时间:2024-07-25 15:21:16

【江山·根与魂】【柳岸】京剧叙事(诗歌) 红关公猛张飞拥出素面老生
   桃园的花开得正艳
   当白脸的曹操温热那杯酒
   闪电横空,在青梅最旺的季节
   历史毫不掩饰它的凶险
   赤壁那场火映红三国大半个天空
   一座空城,琴弦上不站一兵一卒
   就弹退了司马懿的虎狼之师
   出将入相,布景撕杀
   扬起马鞭,战马就撕裂了原野
   大鼓小锣,奏起武场,将刀光剑影码进唱腔里
   战宛城、捉放曹,长板坡一声吼
   谋士、将帅肝与胆
   从三国里掏出的杀气发出金戈之音
  
   由简到繁由粗到细,浓墨重彩的脸谱艺术
   让多少历史人物活灵活现
   这绚烂的彩笔落在脸上
   就是黑包公白赵高黄廉颇
   蓝脸和绿脸的精怪,金脸银脸的神妖
   揉脸抹脸勾脸,夸张艺术别具一格
   荒腔凉调声震屋瓦,一板三眼就穿过了一个城
   丹田音上喉,有云遮月的工尺谱
   马鞭代嘶鸣,摇浆以代船
   一座山一条河,帝王庶民粉墨登场
   将相和,忠勇与凶诈,一举手一投足便入化境
   四杰村的花振芳,响马传的程咬金
   盗御马的窦尔墩,金银脸的二郎神
   各门各派异彩纷呈
  
   老生的西皮导板,常遇春的状元印
   定军山摘星楼,下河东琼林宴,财神大赐福
   夫妻二人打坐在皇宫院
   包龙图铡美案,苏三起解窦娥冤
   幕内一唱而过帘,前辈名伶一出场就冲击了视觉
   断桥那条蛇便波翻浪涌搅乱了江海
   气从丹田来,音从喉结出
   音域宽广,当高低音呼之欲出
   调噪念白便一气呵成
   或弦歌高唱或抖肩舞衫
   这四方之乐荟荟争研
   让码头街肆有了朝圣的地方
   摆个身段,甩一下水袖,抛个媚眼
   连桌椅都有了枝叶的婀娜,空气也有了颜色
  
   青衣花旦相辅相成
   京胡月琴,大帐小帐,门旗拥出千军万马
   未开言已下泪,鼻梁上抹一小块白
   文丑武丑的情怀里揉进了多少嘻笑怒骂
   击鼓鸣冤,多少唱段将人物内心
   演绎出看客的喝彩
   吸奏腔纳昆曲,融不同小调,京剧艺术源远而流长
   醉写吓蛮书,辕门射戟
   多少虎啸龙吟让耳朵盈满了豪气
   唱念做打字正腔圆
   多少南腔北调由浅入深地粗犷
   太多的功夫让音色浩荡
   你会感到舞台上酝酿的朝阳与落日
   在流水的弦上翻跌
  
   看脸谱知性格,这线条藏进多少善恶
   所有勾描源于生活,源于对人物心胸的推敲
   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
   让端庄更典雅,让俏丽转刚健
   让深沉委婉曲折如蛇
   让雍荣华贵仪态万千
   让娇昵柔媚更绵上添花
   土行孙千里眼,蜘蛛精盘丝洞
   以戏为生的人把自己的肉身绽放在舞台上
   用别人的人生替代了自己的流年
   当醉贵妃走上舞台
   我们仿佛从她大醉的杯盏里
   听到梅兰芳的铮铮铁骨
   贯穿天地的回响

共 11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该诗首句就不同凡响,犹如京剧开场,锣鼓齐放,旦角出场。看客便看到隐匿在历史之中的人物故事再现,他们的爱与愁,情与恨,戏里戏外,皆入一境。京剧遂有“国粹”之称。因此,诗文简介几个耳熟能详的剧目作为抛砖引玉,从这些名典故中获知京剧的艺术造诣,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诗人惜墨如金,并没在某个剧目上作详叙,而是有效地将京剧的起源及剧目里的人物混成一体,使其有着清晰的面貌展露给读者。哪怕对京剧不了解者,读罢此诗文自会有一番认识。京剧靠演技与唱功,加之夸张的脸谱与明艳戏服的搭配,使一出戏剧既赏心又悦目。该诗一样有此效果,文字艺术与戏剧艺术相嫁接,呈现出一种沉静而有回甘的艺术源泉,流淌进读着的心田。诗中的字、词、句,皆在诗人对京剧艺术的了解中,释放出其该有的韵味。读完此诗,仿佛从喧闹的锣鼓声中看着一个个生、旦、净、丑角轮番演出,然后随着贵妃醉倒在杯盏里淡然落下帷幕……要是对京剧没有做一番深入了解,绝然也写不出这么激扬又绵柔的诗文,情感回旋起伏,行文抑扬顿挫,充分展示了诗人自己独有的诗风。欣赏,荐阅。【编辑:素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5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魅        2024-07-25 15:28:15
  师兄的诗文越来越有嚼头了,同时素也佩服师兄无所不能写,素永远追不上您的步伐了,唯有认真学习的份。顺祝秋安。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2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4-07-25 15:43:26
  民俗、民调、民情尽显其中。
李春胜,教师
3 楼        文友:老百        2024-07-25 16:44:40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7-25 20:19:02
  这京剧诗化得奇特,佩服老师的才情!点赞!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