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探访三家大院(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探访三家大院(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84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5发表时间:2024-07-30 15:46:30
摘要:散落民间的古宅大院,在这片大地上刻下文化的印记,静静地散发着悠悠古韵。

位于辽南的滨城大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其城市发展史只有一百三十多年。比起南方城市动辄一两千年的历史,实属年轻态。尽管如此,也有散落民间的古宅大院,在这片大地上刻下文化的印记,静静地散发着悠悠古韵。
  
   一、长隆德大院
   庄河市是大连代管的县级市,山清水秀,海阔云深。车子驶过洋气高企的现代住宅,在蓉花山镇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这就是堪比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长隆德大院。
   这个占地约八十亩的大宅院,即便现在仅存六十八间房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豪华气派。走进大院,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古朴厚实之中呈现出清代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而一些地方还具有晋商风范,因为大院主人李盖臣的祖先正是山西人。三进四院式布局,完整地保留了清代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一半坡的屋顶,堪称辽南版的乔家大院。这种屋顶可以缓冲雨水流速,减轻对房屋的损坏,此外雨水流到院内也有“聚财”的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檐角的花砖雕刻着精巧的花纹,也有的雕刻福字或寿字,给人一种吉祥如意的感觉。木格子窗风格古朴、中规中矩,四边精美的雕花又增添一抹生动。
   颇有特点的是烟囱不是建在屋顶,而是建在山墙外,像一根根坚实的柱子护卫着老屋。这样的设计显示了当时建筑施工的智慧,一来延长烟道,保证柴火能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二来避免雨水从烟囱流进造成屋内湿墙根。大院四个角落里,竟然建了四座碉楼,用于防范土匪盗贼。这又令人感到一丝悲哀,纵然家财万贯,富甲一方,终不如太平盛世,天下无贼。
   这座豪宅始建于一八六〇年,大院的主人是富甲一方的李盖臣,传说还被慈禧太后召见过,可见其富裕的程度。大院的房屋都是木结构,运用了中国传统榫卯技艺,屋里屋外不见一颗钉子。屋里最粗的支柱有一米左右,这样的原木当时都得从白山黑水的原始森林砍伐运来的。从长白山上把原木放入鸭绿江里,顺流漂到庄河,再用纤夫拉着逆流沿庄河而上,最后走一段陆路运到蓉花山镇。这一路,估计运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富可敌国的财团,居然不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落脚,而是远离喧嚣,偏居一隅,隐藏在一个小山村里。如今长隆德大院已经失去人居的功能,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成为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高墙,大院,屋舍,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又有多少故事藏在砖石土木之间。
  
   二、丰泰德大院
   瓦房店市毗邻庄河市,也是大连代管的县级市。瓦房店市历史悠久,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了,文字记载从战国时开始设建置。电视剧《闯关东》所反映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说起来,应该是先有瓦房店后有大连。
   丰泰德大院因为房屋主人姓孙,也叫“孙家大院”,位于瓦房店市复州湾镇。走进这座百年老宅相连的大院,除了扑面而来的沧桑古旧之感,还有一种令人迷惑之感,不知道该往何处走。占地七千多平方米的大院,内部又分四个小院,每个小院正房的房脊互相连同,并各自成院,最多的时候有二百个房间。这种院连院的格局,就像迷宫一样,不是这里的常驻人口,进来就要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
   估计这也是无奈之举,防土匪总要放在第一位的。其实,院子整体建筑不单是错综复杂,还专门在后院修了一条百米长的地道,直通后山的果园。据当地人说,当初大院还修了一些地宫,只是年久失修都打不开了。这也给这座百年前的豪宅,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丰泰德大院主人名叫孙春如,是经营盐业的大户,曾经拥有盐田三千亩,这是非常了不得的。盐业自古就是官府控制,实行专卖。能够从事这个行当,那是相当赚钱的,所以孙春如是当地名副其实的首富。因为如此,才盖得起规模宏大的大院,也是因为如此,才不得不摆起迷魂阵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市搬迁改造的过程中,许多旧房屋都被拆毁,但丰泰德大院从现在仅存的规模来说,依然是辽南地区最大的地主庄园。
   虽然大院里的房屋已经十分陈旧,土坯垒起的房屋也让人感到不够豪华,实际上这院子里的一木一石、一窗一椽,都是十分讲究和用心的。房屋的大梁,这么多年没有变形,说明当初选材精良,一些墙壁、屋檐下的雕刻都很精美,代表着早年辽南地区民居建筑艺术成就。
   房子是用来住的,本该怎么方便怎么来,迷宫般布局的“孙家大院”见证了清末风雨飘摇的历史。房子盖得很结实,心里面却是脆弱的,喜忧参半的孙家大院。
  
   三、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的位置就在大连市区,位于大连第七人民医院内。路过这里的人们会从医院院墙上方,瞥见一座高大的青砖宅院,风格独特,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里显得与众不同。
   整个古院落四四方方,围拢成一个大院。黄墙黑瓦,传统的歇山顶,老态龙钟的样子掩盖不住曾经的奢华。正房看上去很像庙宇,其实这也是大连地区目前发现唯一一座大规模家庙建筑。当年,这里曾经建有四座大院,每个大院七间正房,两个厢房,可谓规模宏大,十分显赫。现在仅存一座480平方米家庙,还不足当时整个建筑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那么,曾经这么显赫的建筑群落,其主人是谁?他就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张本政。甲午战争时,张本政在日本特务高桥腾兵卫开设的酒店里当杂役和“管理财经”。后随同高桥迁往威海和烟台,与日本经营海上运输业。极盛时期,他拥有轮船32艘,总吨位近5万吨。“七•七”事变后他先后向日本捐献日币74万元,与人合作捐飞机40架。解放后,清理张本政财产时,除存款外,还有土地一千多亩,房屋近两千间。1951年5月,旅大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资敌罪判处大汉奸张本政死刑。
   尘埃落定,属于人民的资产最终归于人民。这座家庙作为殖民统治时大连历史的见证,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建筑,就像一座警钟,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三座大院的历史并不久远,却留下不一样的故事。百年沧桑,刻骨铭心的记忆,将会永远激励大连人民砥砺前行,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共 23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三家大院的描写,呈现了百年前辽南地区历史画卷的一个短章。三个大院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的建筑,但主人各有各的命运。第一家长隆德大院富甲一方,却远离喧嚣,偏居一隅,隐藏在一个小山村里,多少故事隐藏在其中?第二家丰泰德大院主人曾经拥有盐田三千亩,坐拥七千多平方米的大院,但大院的布局如同迷宫,还要设置地道和地宫,这又在古朴沧桑中给人无可奈何之感。第三家张家大院,主人是臭名昭著的汉奸,曾经拥有土地一千多亩、房屋近两千间,却把在中国赚来的钱用在侵华战争上,里通外国,最终被枪毙,资产归公,剩下一座家庙成为警钟,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但我们可以铭记历史抒写新时代新篇章,砥砺前行,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文章主题思想深刻,立意深刻,文笔流畅,读后耐人寻味、深思。好文,推荐文友阅读。【编辑:温莎的梦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30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7-30 16:18:11
  拜读老师新作,给读者介绍了大连下属的三座古老大院,建筑各有特色,有不同的故事和背景,都是历史无声的见证者。没去过大连这些地方的读者,可以从老师精彩的文笔之下游览一番,如同身临其境。这是地方特色,反映时代变迁,新旧变化。立意深邃,思想深刻,文笔精湛,欣赏学习。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02 19:44:29
  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到访,留下热情点评,对小文给予肯定和鼓励。每次文章都能得到老师第一时间的点评,非常感激,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关心和支持,谢谢。
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7-30 16:31:26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又是凝固的文化。从这三座大院,可以反映出过去的时代背景,历史故事,所以说此文就是在讲述历史,回顾文化。文章内涵丰富,佳作美文,拜读学习。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02 19:46:33
  老师所言极是,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可惜大连这一类的建筑太少。来大连的人们,还是奔着蓝天大海去了,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到访,鼓励和支持。祝好,天热,注意防暑降温。
3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4-07-30 16:42:53
  这篇文章如一幅古朴的画卷,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辽南地区三家大院的独特风貌。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使读者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岁月的痕迹。长隆德大院的古朴气派、丰泰德大院的迷宫布局、张家大院的兴衰变迁,在文中一一展现,呈现出百年前辽南地区历史的丰富与复杂。文章主题深刻,立意高远,通过对大院的描写,引发人们对历史的铭记与思考。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如“高墙,大院,屋舍,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又有多少故事藏在砖石土木之间”等语句,富有韵味,耐人寻味。总之,这是一篇兼具历史底蕴与文学美感的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7-30 18:34:41
  非常感谢温莎的梦想老师到访,对小文留下热情洋溢的点评,老师的编按精准,留言点评到位,深表感谢,辛苦了。
4 楼        文友:菁茵        2024-07-31 19:05:48
  三家大院,不一样的风格,见证不同的历史,文笔恣意洒脱,拜读学习~~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8-01 09:48:28
  感谢菁茵老师到访,对小文给予点赞。大连这里少有千年古迹,这些百年的老建筑也不多了,写出来做个纪念。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