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西风】教谕(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教谕(微型小说)


作者:衢四海 秀才,148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88发表时间:2024-07-31 17:54:12
摘要:冬儿呀,你也许会说,我不去咬人家,是谦让着人家,是不想与人家计较,道德水准不在同一个层次。但爸爸告诉你,现在这个社会推崇丛林法则,只看实力,不看道德。

【西风】教谕(微型小说)
   六贵成年以前是在山村度过的,是在爹娘的教谕下长大的。
   爹是老石匠,长年累月走村串户,给要起新屋的人家垒墙脚。东家开给木工、篾工、挖土工、垒墙工等等帮工的工钱是一元五角,开给他的工钱是一元八角,摆上梁酒时还请他坐上座,因为他的石匠手艺精湛,且从不拿架子,从不偷工减料。一次,爹下工回到家,一边掏出工钱交给娘保管,一边抚摸着六贵的头说:“贵儿,长大了得记住,给人干活万万不可偷懒,万万不可耍小聪明,做个老实人不吃亏。”六贵那时刚满四岁,刚刚记事,爹的话听不大懂。不懂归不懂,却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以至于现在还清晰记得爹摸他头时那期待的眼神。
   六贵七岁上学,上学不久,娘给他买的橡皮擦丢了,后来发现是被邻桌同学偷去的,当即抢夺了回来,回到家又说与娘听。娘非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取来一束竹枝抽打他,然后牵着哭哭啼啼的他找上门,给那位小同学赔礼道歉,并补偿了一块新橡皮擦。娘是裁缝师,除了做家务,就是给乡亲做衣服,挣钱给六贵及六贵的哥姐交书学费。遇到故意赖账的人,娘会一笑了之;遇到暂时付不出工钱的人,娘会减免工钱。娘给他说:“吃亏是福不是祸。娘说这话你现在不明白,长大了就会明白的。”他似懂非懂,但又把娘的话牢牢记在心底了。
   六贵二十岁那年,山乡兴起出山打工潮,他进入城市打拚。此后,辗转几个城市打工或经商,直至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
   十多年的打拚生涯让他领教了什么才是现实,什么才是当今城市里的现实:先是,被人误导涉足炒股,将几年来的打工积蓄打了水漂。其次,与人合作开一爿装潢材料店,被合作伙伴中途抽逃资金,又赔了个底朝天。再次,依靠爹娘和哥姐的支助,加上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期房,不曾想期房尚未结顶交付,开发房地产的老板携款跑路了。如今,他是三十五岁的中年男人,怎样看待这个社会,怎样看待社会中的人,他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当今这个社会,说好听点充满了竞争和内卷,说难听点充斥了伪装、算计和欺诈。他认为在没有底线地推崇丛林法则的社会,你的诚信,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善良,就是你的至命伤;你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你给自己掘了一窟陷阱;因而,爹娘当年的教谕是过时的,是错误的。他甚至把职场上的不如意和生意场上的失败,归咎于爹娘错误的教谕。
   那天晚饭后,六贵和妻子带着儿子冬冬逛街。冬冬刚满四岁,一路上窜前跑后的,问这问那的,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在沃尔玛超市前的小广场上,有商人推出蹦蹦床游乐项目——在一块面积达三四十个平方的长方形充气气垫上,架着桥梁、涵洞和滑滑梯,气垫四周有护栏。这样的玩乐项目最受学龄前儿童欢迎,这不,就有十几个小孩子在上面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小冬冬见状,等不及六贵给他买张票,等不及妈妈给他脱去鞋袜,就往气垫床上攀爬,爬上气垫床后,又迫不及待地往滑滑梯上攀爬,爬到滑滑梯顶端,脚朝下头朝上,嗖地一下往梯下滑翔。不曾想,滑翔到底部,与另一个男孩子相撞,那个男孩子也只有四岁光景,被撞倒了,爬起身来,就扑在小冬冬的后脖颈上咬了一口,小冬冬顿时哇哇大哭。站在护栏外监护的双方家长都看到了这一幕,都向自己的孩子招手。两个孩子都向各自的家长跌跌撞撞地奔跑,两个孩子的妈妈都张开双臂迎接自己的儿子。
   六贵对跑到跟前的小冬冬喝令:“站住,不许哭,再哭就打你巴掌。”
   妻子一把将小冬冬揽入怀里,检查小冬冬的后脖颈。后脖颈上有一个O形牙印,牙印深处渗出了血滴,牙印边缘的肌肤胀肿乌青。妻子抚摸着小冬冬的创口说道:“六贵,打的送去医院包扎一下吧。”
   “是的,送去医院包扎一下吧,不及时送医,伤口溃疡就麻烦了,医疗费我来付。”肇事孩子的爸爸站在六贵的跟前,“今天这事真是对不起啊,老哥!”
   “一句对不起就完事了?咬伤人就不负责了?”六贵气鼓鼓地叫着,掰开妻子拥抱小冬冬的手臂,把小冬冬往外推,“不许哭,去咬回来,包扎伤口是咬回来之后的事,没有咬回来爸爸给你包扎个屁!”
   “人家也是四五岁的孩子,负啥责?这是你一个大男人该说的话吗?”妻子把小冬冬重新揽入怀抱,转向肇事孩子的爸爸说,“小孩子玩耍免不了咬咬打打,不用理他,你带着你的孩子走开就是。”
   六贵举起巴掌,对小冬冬吼道:“你快去咬回来,不去爸爸打你!”
   妻子搂紧了小冬冬不放手:“天下哪有你这么狠心的爸爸?不给小冬冬包扎也就算了,把人家孩子咬伤了怎么办?”
   “一咬还一咬,你尽管放手让冬儿扑上去咬人就是,只要不出人命,咬伤了才好,冬儿才会长点记性,才会明白事理,大不了我花点医药费送人家去医院包扎治疗。”
   “你让小孩子明白什么事理?两个孩子躺倒在医院病床上,你就能安宁吗?我到今天才发现,你的心肠竟是这般狠毒,这个日子没法过了!”
   “日子没法过可以离婚,冬儿不去咬人,我就是要打冬儿。”
   小冬冬躲在妈妈的怀里越发哭得凶,六贵果真将一个大巴掌结结实实地打到了小冬冬的脸上,妻子伸出手去阻挡也没有阻挡得住,抚摸着小冬冬被打的脸,也嘤嘤地哭了起来。蹦蹦床上的孩子们停止了玩耍,依偎到家长身边去朝这边看。家长们瞪大了惊讶而愤怒的眼睛,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家长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
   六贵知道触犯了众怒,就放大音量,既是对小冬冬也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冬儿呀,爸爸小时候受你爷爷奶奶的教谕,做了半辈子老实人。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又说柿子总是捡软的捏,老实人是最吃不开的,是人人可欺的软蛋,是别人看不起的怂包。你被咬之后不知道反咬一口,也是一个老实人,人家会以为你软弱可欺,会变本加利地咬你、侵害你,你长大了会和爸爸一样没有出息。你反咬了人家一口,人家反而不再咬你了,因为你强大了,敬畏你了,你长大了才有出息。你也许会说,我不去咬人家,是谦让着人家,是不想与人家计较,道德水准不在同一个层次。但爸爸告诉你,现在这个社会只看实力,不看道德。冬儿呀,爸爸这样做,是教谕你从小适应社会,是为你的未来着想;不是爸爸狠心,而是这个世道不允许爸爸不狠心。冬儿呀,你太小,爸爸说的话你听不懂。听不懂不要紧,只要记住就好,等你长大了就会懂的……”
   六贵的话还没讲完,小冬冬已止住了嚎哭。妻子也停止了哭泣,手掌抚慰着小冬冬的脸额,一双泪汪汪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六贵。肇事的小男孩以及小男孩的爸爸妈妈,以及在场的所有孩子和所有家长,都静静地看着六贵。尽管大多数小孩子听不懂,但家长都是听懂了的,那些或理解、或不解、或同情、或冷漠、或尊崇、或鄙夷的眼神哟。
  

共 26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主人公六贵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山村度过的。山村民风淳朴,乡亲忠厚善良,互帮互助。爹娘教谕他“做个老实人不吃亏”、“吃亏是福不是祸”,他把爹娘的教谕作为做人的准则牢记在心。他在二十岁那年跟随乡亲到城市打工,随后一直在城市工作生活。城市里尽管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但讲的是丛林法则,普通人的生存压力大,导致社会风气恶化,道德水准降低。他在遭遇了几次欺诈之后,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四岁的小冬儿玩耍时被另一个同龄孩子咬了一口,他教谕冬儿一咬还一咬,去咬回来,“现在这个社会推崇丛林法则,只看实力,不看道德”。他对儿子的教谕与当年爹娘对他的教谕截然不同,由此可见,他由老实人蜕变为睚眦必报的狠心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这篇小说借助教谕这一视角,反映从相对闭塞的乡村到繁华开放的城市、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时间内,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发生的嬗变,可谓篇幅小而容量大。【编辑:杨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子        2024-07-31 17:56:30
  感谢老师提供佳作,编辑解读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 (
回复1 楼        文友:衢四海        2024-07-31 18:08:14
  杨子老师辛苦了,编按非常精准,给拙作锦上添花,谢谢,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