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流年】算盘里的故事(散文)
近日收拾屋子,无意中翻出一把算盘。这把算盘是浙江红木的,做工精细,小巧玲珑,颇具几份江南水乡的韵味。作为当初上学时的专用工具,它已陪伴我近四十年了。虽说年月久远,但保存完好,上面的“青岛商校”四字依然清晰可辨。
1985年,高考毕业的我被青岛商校录取,学习的专业是财务会计。记得开学第一天,每人配发了一把算盘,背面横梁上用白漆写着校名和编号以示区别。很幸运,我的这把是18号,一组非常吉祥的数字。
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算盘就像战士手中的枪,应该苦练的本领自然是珠算。那时,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早自习的珠算练习课。最初的基本功是练习指法,大拇指、食指、中指各有分工。为提高效率,三指还需相互配合,其难度就如手指在琴键上跳舞。
我是农村人,习惯拿锄头的手粗陋笨拙,刚开始极不适应。但习惯成自然,架不住天天练习,大脑产生应急反映,只要说出数,手指自动就会跟上。
记得那时,我们天天用九九乘法表练习珠算能力(从一一得一的1开始,一直加到九九八十一的81),手指形成了条件反射。我可以做到一边和人说话,一边打乘法口诀计算,二者互不耽误,手指行如流水,计算结果还能准确无误。当然,最后结果就摆在那里,比自己的年龄还清楚。学珠算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小九九不用打,下边俩上边俩。”意思是九九口诀最后相加的结果是“1155”。
在外行看来,我的珠算能力似乎很了不起。千万别误会,这是财会生都必备的本领。当时专业要求,必须达到省珠算协会规定的等级,“加、减、乖、除”四样按“木桶效应”那块短板计算。哪怕三样都是满分,一样不达标也是白费劲。四样之中,除法最难,而我屡屡在此碰壁。所以,在全班同学中,我的珠算等级算是比较低的,外行人面前可以唬一下,真正有几把刷子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商言商,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这是行业特点。由于财会专业出身的缘故,我对算盘情有独钟。故平日里比较关注,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也精心搜集、认真研究。有心人,天不负。这一番探索,还真是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历史悠久。有专家认为,其起源于唐、盛行于宋。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内一家药铺的柜台上,赫然摆放着一把算盘,成为有力佐证。
也有观点认为,珠算的历史要更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筹算。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就已被人们广为使用。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其意义可与“四大发明”相提并论。
古人云:“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作为算钱的工具,算盘是财富的象征,寓意招财进宝、财源广进。在过去,精明的徽商、晋商行走江湖,哪个身边也少不了随行的算盘。在啪啪作响的算盘声里,无数的铜钱就这样滚进了商人的腰包。在我看来,这哪里还是算盘,分明就是摇钱树嘛。
算盘算盘,反过来念就是盘算,有精打细算之意,也指盘算着过日子、做事有头脑的人。生活中精打细算是件美德,勤俭节约也是大家都提倡的。可再好的经总有人念歪了,念着念着就掉到沟里。这种人精明过头,算进不算出,民间形象地称其为“金算盘”“铁算盘”。
《论语》中有句名言:非礼勿视。再好的东西,不是你的千万别眼红,命中没有莫强求。这让我想到了某些贪官,不管大钱小钱,来者不拒。其行为当得上“铁算盘”中的佼佼者,结果怎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做人不可太计较,应当像算盘那样。算盘形状方正,意为“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象征人的行事作风正直、儒雅严谨,有王者之风。
在过去,算盘有很多的“讲道”。古人重风水,算盘吊坠含有“运筹帷幄,掌控天地”之意,常被挂在银行、店铺等地,被视为能够吸引财富的吉祥物。若门外或窗外对着电线杆,形成“六煞水”,宅主亦须立即在门外或者窗上挂一个算盘挂件,以示化解。
风水之说固不可信,但它代表着古人美好的愿望,是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种心理暗示,给他们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算盘,他们心里感觉有了依靠,做起事来就产生了动力。
历史中走来的算盘,沉淀着岁月的熏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那哗哗作响的算珠,犹如澎湃的生命之水,涌动起一股激情的大潮,推动着中华文明从远古走到了今天、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算盘作为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华文化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即便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也没有被废弃,成为不少人心中的至爱。它以其灵便、快捷、准确著称,教育功能、启智功能显著,不仅国人青睐,更被许多国家作为“新文化”引进。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了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说明其历史地位已得到世界的公认,意义重大。
看到珠算的辉煌,我由衷的高兴,为中华文化而骄傲,为自己珠算里摸爬的人生而自豪。我想着想着就醉了,醉倒在那五彩斑斓的梦里,醉倒在古老文明的历史长河里,也醉倒在繁荣昌盛的民族复兴里。
哗啦!一声算珠的脆响,将我从沉醉中拉回现实。望着手中的算盘,我仿佛攥住了岁月的尾巴。那一串串的算珠,犹如一条穿越的时空隧道,串联起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时光里的握手,我感受到了岁月的安暖。手握算盘,我也要为自己的人生盘算了……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