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影视戏曲 >> 【金文】王逸之(电视剧)

编辑推荐 【金文】王逸之(电视剧)


作者:汤文来 布衣,13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3发表时间:2024-08-03 09:33:10

第一集
   故事发生在1985年温暖明媚的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福州的三坊七巷,那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王逸之,就在这片充满诗意与故事的土地上呱呱坠地。
   三坊七巷里,古旧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玉,街边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带着独特的韵味,那爬满青苔的墙壁、微微摇曳的枝叶,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淡淡墨香,似乎都在为王逸之的到来而欢呼。
   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仿佛命运就已经注定,他将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三坊七巷的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丝微风,都传递着文化的气息。它们如同无声的老师,潜移默化地滋养着王逸之幼小的心灵,为他日后在书法艺术上的追求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王家的庭院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每逢金秋,满院飘香。王逸之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他那明亮的眼睛里总是充满了对周围一切的好奇。他肉嘟嘟的小脸上总是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蹦一跳地探索着这个世界。
   当他开始蹒跚学步时,便常常被父亲书房里飘出的墨香所吸引。那时候的他还不明白书法的意义,但那神秘的笔墨世界,却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不断靠近。每次他都会眨巴着大眼睛,小手伸向前,嘴里还咿咿呀呀地说着含糊不清的话语,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那充满神秘的房间。
   时光飞逝,转眼间王逸之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学校里,他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聪慧和对知识的渴望。每当课余时间,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耍嬉戏,他却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用铅笔在纸上涂鸦,试图描绘出心中那些模糊而又美好的想象。他时而微皱眉头,时而嘴角上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
   回到家中,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跑到父亲的书房,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发呆。那些或龙飞凤舞、或端庄秀丽的字迹,让他如痴如醉。他会瞪大眼睛,凑近墙壁,嘴里喃喃自语:“这字怎么能写得这么好看呀!”
   有一天,父亲王崇见他如此痴迷,便决定亲自教他书法。王崇微笑着,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期待,他拿出一支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然后看着王逸之,温和地说道:“逸之,这便是书法的开始,做人如写字,要端端正正。”王逸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地握住毛笔,学着父亲的样子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字。他的小脸蛋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小的汗珠。
   然而,年少的王逸之性格急躁如火,刚开始练习书法时,他总是急于求成。他瞪大眼睛,急切地说道:“我究竟何时才能笔走龙蛇,挥毫泼墨间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杰作?何时才能在这浩渺的书法天地中独树一帜、笑傲群雄?”他的双手不停地比划着,内心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熊熊燃烧着对速成的极度渴望。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笔下的笔画如同无根之萍,虚浮轻飘,毫无沉稳扎实的根基之感。结构更是仿若一盘散沙,松散无序,凌乱不堪,全然没有严谨的章法可寻。
   王崇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虽饱含忧虑,但却选择以宽容和理解对待自己的儿子。他轻轻拍了拍王逸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莫急,书法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一个月光如水、繁星璀璨的静谧夜晚,王崇轻缓地牵着王逸之的手,徐徐走进那弥漫着浓浓墨香的书房。他极其小心地从柜子深处取出一幅祖传的珍稀书法作品。在那昏黄而柔和的灯光映照下,王崇的神情庄重肃穆且充满期许。他满怀深情且语重心长地说道:“逸之啊,书法真正的精妙奥秘,在于心境的平和如水,在于静谧深沉,在于始终如一、永不言弃的坚守与守望。你且用心瞧瞧这字里行间,这里面凝聚着先辈们无穷的智慧结晶以及全身心投入的心血倾注。”
   王逸之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那幅作品,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目光逐渐变得深邃如海,心中犹如波涛汹涌,泛起层层深思的巨浪。他抿着嘴唇,小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这个夜晚,成为了王逸之书法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集
   自那个月光如银的夜晚,王逸之被父亲的教诲深深触动,仿若被一道醍醐灌顶的灵光击中,决然地立志重塑自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王逸之便匆匆起身,来到庭院准备练习书法。他在书桌前正襟危坐,将洁白的宣纸铺开,郑重地提起毛笔,然而眼神却略显游离。
   哪怕周围只是轻微的风声,或是鸟儿的一声清脆啼鸣,都能轻易地将他的思绪牵走。此时,他眉头紧蹙,紧咬双唇,在心中不停告诫自己:“王逸之,你必须摒弃杂念,专注于这笔下的每一笔每一划,不然怎能实现你的书法梦想?”他深吸一口气,竭力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缓缓平静下来,重新将注意力聚焦到眼前的宣纸和毛笔上。
   夏日的酷热逐渐弥漫开来,骄阳似火,似乎要将大地炙烤至干裂。王逸之却全然沉醉在书法的奇妙世界中,汗水如飞瀑般源源不断地流淌,瞬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的眼神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不停地舞动。
   母亲端着一杯茶走过来,满脸疼惜地说道:“逸之,歇息片刻,喝口茶,别把身子累坏了。”王逸之抬起头,微笑着回应母亲:“娘,我不累,我得抓紧练习。”说完便又低下头继续书写。
   母亲无奈地摇摇头,轻轻放下茶杯,转身离去。
   有时,为了写好一个笔画,他会反复练习数十遍甚至上百遍。他仔细对照字帖,眼睛瞪得溜圆,观察着每一个细微的差别,嘴里还念念有词:“这笔应该再粗一些,角度再倾斜一点。”不断调整着手腕的力度和角度。即便汗水模糊了双眼,他也只是随意地用衣袖擦拭一下,便继续埋头苦练。
   日子一天天流逝,转眼间到了寒冬。严寒刺骨的隆冬,冰天雪地,凛冽的寒风好似锋利的刀刃般无情地刮着。王逸之的手指被冻得僵硬麻木,甚至连毛笔都难以握紧。而且,由于天冷墨汁极易凝结,书写变得愈发艰难。
   他一边呵着气,一边嘟囔着:“再冷再难我也绝不放弃,书法是我一生的追求,绝不能因为些许困难就半途而废。”
   母亲走进书房,为他添上一个温暖的火盆,关切地说:“孩子,别太拼命了,小心冻坏身体。”
   王逸之抬起头,笑着回答:“娘,您别忧心,我能撑得住。”
   而王逸之的兄弟们,虽不像他那般痴迷于书法,但也会在闲暇时来到他身旁。
   “哥,你这股劲头我们实在是自愧不如啊!”弟弟笑着说道。
   王逸之看着弟弟们,认真地讲:“书法的魅力无边,你们多了解也会喜爱的。”他们会一起探讨书法的魅力,分享彼此的见解,让王逸之在书法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
   有一次,王逸之在练习时遭遇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无论怎样尝试,都无法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他眉头紧锁,满脸沮丧,把毛笔扔在一旁,叹息道:“我怎么如此愚笨,就是写不好!”
   就在他深陷自我否定的漩涡时,父亲王崇再次现身在他身旁。父亲并未直接告知他该如何做,而是拿起毛笔,在他面前示范了一遍,边写边说道:“逸之,书法讲究的是心手合一,你太过急躁,反倒失了分寸。”
   王逸之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着父亲的运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在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下,王逸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的书法技艺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显著的提升。
   王逸之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书法界崭露头角,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书法家。
   在一次书法展览上,王逸之的作品大放光芒,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就在他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时,父亲王崇来到了他的身边。
   父亲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缓缓说道:“逸之,为父甚是欢喜,你终究达成了心中所愿。”
   王逸之赶忙转过身,恭恭敬敬地看着父亲,语气中饱含着感激:“父亲,若不是您当年的教诲与支持,儿断然不会有今日之成就。”
   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讲道:“但切记,不可因一时的荣耀而骄纵,书法之路漫长,仍需不断进取。”
   王逸之郑重地点头,神色坚定:“父亲放心,儿定会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将书法之艺传承发扬。”
   父亲满意地笑了,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如此甚好,为父相信你定能在书法之道上越走越远,缔造出更璀璨的辉煌。”
   王逸之与父亲相视而笑,这一笑中蕴含着父子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三集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王逸之在书法之路上那永不停歇的探索脚步从未有过片刻的迟疑。历经漫长岁月的不懈刻苦练习,他的书法技艺已然有了显著的进步,可他那颗追求卓越的心却从未感到满足。
   在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的清晨,温暖的金色光芒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书房的每一个角落。王逸之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在书房中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只见他眉头微蹙,神色凝重,手中的毛笔犹如灵动的蛟龙,每一个笔画都倾注了他的无限心血。
   这时,父亲王崇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追随着王逸之的笔触,眼神中饱含着期待与关切。待王逸之终于完成一幅作品,长舒一口气,放下毛笔时,王崇这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缓缓说道:“逸之,你的努力爹都看在眼里,确实有了不小的成果。但孩子啊,你要知道,书法可不仅仅是技巧的简单展现,它更是情感与灵魂的寄托。”王逸之听到父亲的话,先是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脸上的表情时而困惑,时而明悟。
   不久之后,城中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书法展览。王逸之怀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复杂心情前往参观。踏入展览厅的那一刻,众多名家的作品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让他目不暇接。那些或雄浑如崇山峻岭、或婉约似潺潺溪流、或灵动像飞鸟走兽的书法作品,宛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他在每一幅作品前都驻足良久,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双唇微微张开,用心感受着其中的韵味和意境,时而不自觉地点点头,时而轻轻摇摇头,嘴里还不时喃喃自语。
   从展览回来后,王逸之像是被点燃了内心深处的一团火,更加勤奋地投入到练习之中。他开始大胆地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书法创作里,不再仅仅执拗地追求字形的完美无缺,而是将重心放在如何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上。有时,在寂静的夜晚,明月高悬,他会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随后,他便匆匆回到书房,将这份难以言表的情感化为笔下或刚劲、或柔和的线条。
   盛夏的某一天,烈日炎炎,王逸之受邀参加一个书法雅集。在那里,他有幸结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前辈。前辈接过他毕恭毕敬递上的作品,戴上眼镜,仔细端详了许久。随后,前辈抬起头,目光和蔼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从你的作品能看出功底不错,但要注意啊,笔画之间的呼应要更加自然流畅,整体的布局要有主次之分,要有纵观全局的眼界和胸怀。”王逸之连忙躬身行礼,一脸虔诚,连连说道:“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定当铭记在心。”
   回到家中,王逸之迫不及待地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作品,这一看,还真发现了许多之前未曾留意到的问题。他时而紧咬嘴唇,时而用手挠挠头,开始更加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不断调整自己的笔法和结构。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重重挫折和深深的困惑,有那么几次,他甚至气得把毛笔扔在地上,但很快又捡起来,始终没有选择放弃,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随着秋天的悄然来临,树叶渐黄,王逸之的书法作品也逐渐焕发出新的气象。他的楷书不再仅仅是规整严谨,字里行间更多了一份灵动和韵味,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行书更加流畅自然,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水,绵延不绝;草书则更加奔放洒脱,充满了力量,每一笔都好似要冲破纸张的束缚。
   然而,王逸之心里很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依然每天早起晚睡,沉浸在那充满墨香的书法世界里,不知疲倦地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他的内心犹如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望着满天繁星,暗暗发誓,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成为书法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在这段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历程中,王逸之的家人始终如一地给予他坚定不移的支持和鼓励。母亲每天都会为他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饭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只为保证他有充足的精力;兄弟们也时常围坐在他身旁,与他交流心得,为他加油打气,眼神中满是对他的信任和期待。王逸之深感自己是如此的幸运,每当想起家人的关爱,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在书法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决心。

共 33966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特别感谢汤文来老师赐稿,特别敬佩汤文来老师的创作精神。这部电视剧剧本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文笔精炼,主题深刻,写出了思想,写出了感情,写出了情怀。这部电视剧从书法人的角度展开,讴歌了一代书法人的内在精神和高尚情操,让人感动而且敬佩。书法,既是艺术,也是做人的境界。相信每一位读者品读之后,一定会受益匪浅,对人生对未来对生活将会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03 10:33:55
  坚持不懈,青春永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03 10:34:36
  因为热爱而追求,因为痴迷而坚守!
3 楼        文友:张鹏        2024-08-03 14:41:52
  努力坚持,就是一份热爱,因为热爱,生命才有意义,为老师点赞。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3 14:50:43
  感谢老师投稿!笔耕不辍,勤奋创作,精神可嘉!向老师学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03 14:51:55
  感谢王社长及时编辑,编按认真到位,辛苦了!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08-03 15:34:36
  优秀作品点赞学习
7 楼        文友:师永林        2024-08-04 13:38:27
  小说表现了书法家开创书法事业的艰难步伐,可以用电视剧本展现。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