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老站往事(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老站往事(散文)


作者:秋蒿 童生,65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9发表时间:2024-08-05 08:42:33

千里京沪线上,有一座“百年驿站”——平原火车站。它建于1910年,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是平原县的地标式建筑。平原虽说是一座千年古郡,由于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并不算多。百年老站,能够留存下来本已不易,作为交通枢纽至今依然使用,更是难上加难。仅此一点,火车站就称得上是一部不老的传奇。
   一百多年来,它历经岁月的烟云,守望着平原这方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冀,如慈母一样目送出门的游子,又敞开胸怀迎接远方的客人。年复一年,苍颜渐显,但它依然矗立着,站成一座不朽的雕像,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那陈年的往事。而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有幸和它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也许是造化,我的许多“处女作”都和车站有关。它见证了我成长的历程,像一部史书,忠实记录了我人生的足迹。一路走来,不离不弃,老站犹如保护神,伴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我与老站的“初恋”,要追溯到1970年,那年我只有5岁。当时父亲在建筑公司做瓦工,顺便带我出来长见识。农村本来就闭塞,小孩子更是孤陋寡闻,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到了县城眼就不够用的,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其实,那时的县城小且破落,能够拿得出手的建筑物,睥睨全城,也只有火车站了。
   那天父亲上班,邱叔(父亲的舍友)带我去逛火车站。站在“高大巍峨”的站房前,矮小的身影愈发的相形见绌。我禁不住发出赞叹:“哇,这么大啊!全庄的破房没有一个比得上的。”望着兴奋中的我,邱叔露出暖意的微笑:“走,进去看火车吧。”
   看火车?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当时小孩子们互相攀比,谁若见过火车,仿佛是见了天王老子一样,荣光的很唻。这次父亲带我来,看火车就是目标之一,没想到这个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进了站房,里面的情景已记不清了。我的魂儿已被火车勾去,满脑子想象火车的模样。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火车进站,邱叔将我抱到窗台上。透过窗户的玻璃,我第一次见识到火车的真容:长长的、绿绿的,像无数的小房子连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尽头。我就纳闷了:这没长腿的铁家伙,它是怎么跑的啊?
   疑问也没有保持太久,随着几声老牛般地喘息,列车启动。在车厢后屁股烟撩的刺激下,车轮转动,逐渐加速,直至驶出视线。
   眼前的一切就像是神话,令我无法自拔。我趴在窗户上朝着铁轨张望,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样。真难相信,好动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定力。在邱叔的一再催促下,我才恋恋不舍地和车站告别。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第一次尝到甜头,我便对火车站念念不忘,总想着再次光顾,谁想机会终于来了。两年之后,堂叔进城,我搭了个“顺风车”,动机自然是想再次看火车“开洋荤”,而堂叔也没有令我失望。
   两年时光,变化不大,火车站依然是从前的模样,但对我来说,仍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我童年的世界里,火车站就是梦中的天堂,重入仙境,怎会产生视觉疲劳呢?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身在站房,心系远方,我又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要是能亲自坐一下火车就好了。于是,就缠着堂叔:“大叔(他弟兄排行老大,我是一直这么称呼的),你带我去坐火车吧,求你了。”
   这非分的要求自然无法满足,被逼无奈的堂叔只好妥协:“我的小爷哎,你可别闹了。我带你去照相好不好?”
   照相?这主意不错!鉴于家庭条件困难,我还从来没有照过一张相,但心里渴望许久了。这次难得有出钱的,自是求之不得。真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瞬间由阴转晴,坐火车的事情早忘到脑后了。
   当时火车站前是一片小广场,许是看重这里的人气,对过开了很多的店铺,饭店、旅馆、商店等应有尽有,是小县城里最繁华的地段。我们进的照相馆就在车站脚下,店名就叫“站前照相馆”。
   既然照相,就要打扮利索。可惜我一个农村孩子,穿戴自然落伍。为了进城,还特意穿上最好的衣服,也不过是在满袖子鼻涕的棉袄外,套了件勉强顺眼的上衣(手工缝制没肩头的那种)遮丑。至于粗布的棉裤,就没办法了,因为穷,小孩子根本就没有套裤。我这棉裤也不长脸,大裤裆,裤腿撸嘟着,像带褶的猪大肠。大叔看不顺眼,特意给我把裤子提了提。怎奈这裤子很“固执”,长久这样都定型了。大叔无奈地摇摇头,也只好如此了。
   那时相机是海鸥牌的,下面四腿支架支撑。摄影师一头扎进蒙布,手里攥着气囊(照相按钮),嘴里喊着:“别动!眼睛看这里。预备——一二三!”耀眼的灯光一闪,照相就完成了。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照相。尽管形象不雅,但虎头虎脑的模样非常可爱,我非常满意,也非常珍惜,至今依然保留着,成了岁月中温馨的记忆。
   转眼到了1985年,高考毕业后到青岛求学。走进车站,感慨万千,心里的滋味是五味杂陈。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读书的县城。初次离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满是忐忑。
   但同时也很兴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城市的霓虹灯对我有种天然的诱惑力,对大海的渴望更是令我血脉沸腾。我期待,期待那即将来临的诗和远方。
   坐进火车,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心里就如吃了蜜一般。从邱叔领我第一次看火车,到大叔带我第一次照相,直至今天第一次坐火车,感觉一直在突破自己。而这一次次突破,车站就是我的见证。
   “嘟!”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列车起动。望着站台挥手的父亲,我的心猛然被揪了一下。我知道,从此自己就要单飞了。列车越跑越快,车站和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最后终于从视线中消失。我不禁怅然,未曾离开,却已盼着归来。
   这一天也没等太久。寒假到了,我就像一只归燕,带着对故乡的向往,又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归心似箭,历经煎熬,当看到那熟悉的站房,心里禁不住地激动:到家了,远游的孩子终于又回来了。车站啊,你还记得我吗?
   说来也怪,同样的车站,此次感觉却是不同。以前,我一直是把车站当美景欣赏的。此刻,它给我的感觉却是亲人般的温暖。忽然间就明白,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乡愁吗?
   毕业回乡,就工作在县城,和车站朝夕相处几十年,感情越发地浓厚。在心里,我早把它当成了身边的亲人。感谢遇见,我想和车站一定前世有缘。一路走来,它既是我梦想起飞的摇篮,也是我心灵归航的港湾。大海茫茫,我是一只海鸟,车站就是那枚我歇脚的木片。
   一座小城,因古站而生香。百年来,它送走了无数的游子,给他们带去吉祥和希望;也迎来了的数不尽的嘉宾,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迎来送往中,它把自己活成了风景。麦克阿瑟有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但老当益壮的车站并没有凋零,至今依然发挥着光和热。它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我就是一个不老的传奇。

共 2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真情美文,读来令同龄有着共同记忆的人感慨万千.作者充满真情地以千里京沪线上一座“百年驿站”——平原火车站为主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县城老站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那陈年的往事。以前出生在乡下没有出过远门的人尤其是孩子来说火车站的一切就像是优美的童话,让人无法自拔。作者在车站脚下“站前照相馆”的留影至今依然保留着,成了作者岁月中温馨的记忆,童年的岁月被定格。梦想终于成真高考毕业后去青岛求学,有目的的走进车站奔赴遥远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车站有了亲人般的温暖,那种暖有一种传承,有一种坐标似的定位,一种真情,追思,这就是一种乡愁。淡淡的叙事,素朴的语言,最真诚的情感,写就的文字最能打动人,读来给人一种共鸣,一种温情,一种意味。不错的散文,值得一读,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06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4-08-05 08:44:29
  这些记忆是共同的,读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写得好,谢谢赐稿流年,遥握!
回复1 楼        文友:秋蒿        2024-08-05 11:14:04
  同龄人有共同的语言,理解万岁。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8-06 21:56: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