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流年】七〇后的童年(散文)
我出生于一九七五年。
七岁以前,我生活在平阳水头镇的南湖乡。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养兔子,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当时我大概只有五岁吧!跟村子里的小姑娘一样,我经常背着一个大箩筐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拔兔草。而且还不忘顺便带上小弟弟。小弟弟提着一个小篮子,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面。除了拔兔草,我们还会组织一个小小的戏班子,称为“做戏”。戏班子通常有一个小头目,由村子里比较有威望的小女孩担任。为了得到比较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小姐啊,除了自身的资质以外,我们通常还需要拿小小的礼物贿赂小头目。然后我们戴上自制的道具,戏就开锣了。
七岁以后,我就跟随家人来到了平阳县鳌江镇下厂乡塘外村。
那时候爸爸的工作单位刚好在塘外村的鳌江边上。我们全家住在工厂的宿舍里。于是我的童年就在鳌江的江边得到了延续。我经常和弟弟到海涂上抓招潮蟹,到江边的岩石上挖牡蛎……最有意思的是抓跳跳鱼啦。你别看白天这个跳跳鱼很精明,一到晚上你用手电筒一照它它就全傻啦。这样我和弟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到它做成美味啦。抓麻雀也挺有意思的。
那时候我妈妈在食堂。我和弟弟把食堂的窗户都关上,开着门,放一些谷子来引诱麻雀进去,然后迅速把门关上。麻雀吃完谷子就出不去啦,这样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最后它们就转晕了头,成了我和弟弟的美味佳肴了。我和弟弟还会在一大片的荒地中种菜、种玉米、种瓜……吃的可都是绿色食品哦。
七〇后的我野呀!可是我开心啊,因为我拥有五彩的童年。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引子,好戏还在后头呢一一
一、麦芽糖
对于七〇后的我来说,麦芽糖可是童年的一大美好记忆。那时候农村零食不多,从我记事起,麦芽糖便是我们最高级别的零食。
记得当时,到村里来卖麦芽糖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头。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啊!瘦削的面庞似用刀刻出的一般,每一道皱纹就如那树木错综复杂的根,爬满了他的脸庞。浑浊的眼睛里写满岁月的沧桑。下巴处,几茎稀疏、灰白又显得干瘪的胡须,倔强地立着。
每天他总是担着一副担子,左边是用塑料纸包着的麦芽糖,右边是收的破烂。每当听到铁片榔头“叮叮当当”的声音,小孩们就知道他来了。于是便把平时积攒的破烂拿出来,欢欣雀跃地去换麦芽糖。老头很精明,他总是看看破烂的种类,接着用手惦量下破烂的重量,然后掀开塑料纸,用铁片榔头公平地给每个小孩敲下一小块糖。于是,小孩们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记得第一次尝到麦芽糖的美味时,那种感觉真的无与伦比,人间美味呀:舔一口,甜甜的;咬一口,酥酥的;含在嘴里,都化了。于是我和伙伴们平时便会注意村里的破烂,如果能够找到一根铁,那就可以换到一大片的麦芽糖,就可以炫耀好一阵子哦。可惜这种机会不多。
到了鳌江,麦芽糖便继续延续着我的童年生活。也许是机缘巧合吧,这次卖麦芽糖的也是老头,跟以前的老头还有几分相似呢。也许走江湖的都这样。因为那时候爸爸的厂里正在搞基建,所以我和弟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找到破烂,经常能吃到麦芽糖。我们家的生活跟过去比也富裕了,有时候直接能从父母那里弄到几分钱,用钱来兑换麦芽糖。
后来我上中学了,家也搬到了鳌江镇上,麦芽糖便从我的记忆中抹去了。
偶尔回一趟农村。幸运的话也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还能看到麦芽糖。但是手头没有破烂呀,也嫌麦芽糖有点脏脏的,便不理了。
二、橡皮筋
橡皮筋是农村孩子必不可少的玩具。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女孩子们就会聚集在一起玩橡皮筋。橡皮筋有很多的玩法,花样百出。跳橡皮筋就像演一出戏一样,有自己固定的名称。可惜年过半百,我已经想不出这些名字是什么了。
记得那时候每个女孩儿都会千方百计地拥有一条自己的橡皮筋,如果你拥有自己的一条橡皮筋,那么你就是女孩当中的公主。闲暇的时候你就可以呼朋引伴跳橡皮筋了。那得意劲儿谁看了都眼红……
我家的家境还算不错的,看着伙伴们都有橡皮筋,我就跟妈妈哭闹着要橡皮筋。妈妈看着我哭,就心疼了,到供销社剪了好几米长的橡皮筋给我。于是我也成了小女孩中的公主啦!一段非常美好的岁月,跳着跳着就过去了……
上小学了,橡皮筋变成了我们课间十分钟的必备的玩具。“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满操场都是女孩子跳橡皮筋的影子。记得在小学的时候玩橡皮筋,玩得很高级,每跳一次橡皮筋都会配上一首歌。女孩子们身轻如燕跳得可好看了,男孩子有时候也会过来凑热闹。时间过得很快,跳着跳着就小学毕业了。初中的时候学业很繁忙,再也没跳橡皮筋了。所以看到橡皮筋就是满满的对童年的回忆……
三、牵牛花
七岁时我们一家就挤在爸爸工厂六七十平方米的宿舍里。宿舍没有阳台,所以种花比较困难,可是我看着村子中家有阳台的小朋友家里都种着花花草草,便非常得羡慕,整天跟妈妈吵着要种花。
妈妈说,种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得天天给它浇水,隔三差五给它施肥,还要给它捉虫子呢。我说,放心吧,妈妈,绝对没问题。
为了实现我的愿望,妈妈没少想办法。首先是花要种在哪里?研究来研究去,妈妈就拿来几块木板和钉子,还有砖块在窗户外面搭了个小平台。接着就弄来一个旧脸盆当花盆,花盆里装满了海涂的泥巴。然后妈妈看别人的牵牛花种得挺好的,就讨来了好多颗牵牛花的种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在某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把牵牛花的种子撒在了脸盆里。于是我天天给牵牛花的种子浇水,隔三差五给它施肥……终于在某一天早晨,当我醒来时,发现脸盆里有绿绿的东西,妈妈说是牵牛花长苗了。我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好像已经看见了牵牛花开花了。
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牵牛花花苗密密麻麻的一片,越长越密。妈妈又想办法用木头搭起了架子,让牵牛花的藤蔓缠在架子上。于是我天天浇水,隔三差五施肥,壮着胆子抓虫子……牵牛花的藤蔓也越长越长,俨然成了我们家的绿色窗帘。
可是奇怪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村子里小伙伴的牵牛花都开花了,为什么我的牵牛花它不开花呢,我伤心极了。后来我请教了村子里种花非常有经验的阿婆。她说我的牵牛花的苗太密了,营养都被苗吸收了,牵牛花就开不了花了。知道原因后我整天都没吃饭,望着牵牛花的苗发呆。妈妈说,孩子,明年你再种一次牵牛花不就行了。可是受到这样的打击后,种花便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兴趣。
没骗你,后来我寒窗苦读十余载,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就没种过花。
童年不开花的牵牛花永远是我的一个心结。
这就是七〇后的五彩童年,有快乐也有烦恼,但更多的是快乐。
让我们用当时流行的歌曲《童年》来结束这篇文章吧:“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尝试,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童年的美好,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活、自然和记忆的深刻思考。这是一篇充满情感、富有内涵、引人入胜的好文章,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