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诺言 (杂文随笔) ——参加润农种业公司采风有感
诺言,一般是指应允别人的话语。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能力、气质、尊严和诚信,这诺言之类的话语轻易是说不出来的。因之,一般人不发诺言,能发者,则非一般人而为之。
八月初,正值中伏。既使是早晨七八点钟,大地都是一片腾腾热气,除非你坐着不动还觉好受一些,稍一运动,便会汗流浃背,暑热难奈,最易让人心烦气躁。
两天前,县读书协会会长杨润杰老师打电话约我参加县文联和协会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我真不想去,因为我腰疼住院每天要挂点滴、扎针、理疗,可杨会长说这次活动能参加尽量参加,因为这次要采访的是一家位于我县,由省级部门颁发证件的种业公司——陕西省润农种业公司。其声誉和影响在我们关中以致于黄淮一带都是遐迩闻名。
8月2日,因我提前给医院领导打过招呼,刚过八点我就从医院徒步五六百米到了集合地点,就在我要打电话寻找联系人的同时,忽然听到一位老同志打电话询问参会的人在哪里集合,我就把手机装进兜里,顺手拿出纸巾狠狠地擦了擦满头的大汗。只见老同志面善形喜,精神抖擞,我一下子就把一切烦躁郁闷抛到了九霄云外。我连忙上前与老同志搭讪,跟他来到了联络人赵新海老师跟前。赵老师马上就安排我们四人坐一辆车向北驶去。
道路宽阔,绿树掩映。小车大约跑了十多分钟,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法门镇宝塔村,只见在一约有二十亩地大的院落里几座宽阔高大的厂房巍然挺立,从厂房传来的机器轰鸣十分娴熟动听。经过询问,原来此种业公司是从绛帐刚刚迁至这里的新建单位,道路还未完全硬化,建筑还在继续,但库房和精选车间的机器已紧张而有序地开始运行,因为距种麦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了,他们的选种任务还压力大。
座谈会是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开始,协会杨会长首先讲了此次采风活动的意义和目的,由种业公司负责人讲了公司的发展与前景。下来种业公司经理毕海峰讲话,他话不多,但朴实无华,掷地有声,思路清晰,构图远大。特别是他所讲的国之重事,粮食为先和中国人要把自己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的话语深深地吸引了我。
可以看出,这经理不是一般人物,一问,原来毕海峰经理是九七年毕业于宝鸡农校的专业科班人才,怪不得他的一言一行都满含着高思路、高起点、高品质、高科技。因为他有自身的硬功夫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做靠山;有种子繁育基地500亩,原种生产基地36000亩做后盾;有国家大型成套种子检验仪器16台(套)和数名检验、生产、贮藏管理人员的实力。毕经理还讲,作为一个种业人员,就是要牢牢树立爱民、服务于农的思想意识,把好质量关,宁可少赚,也要让农民相信他们,让农民用上他们的优良品种。
毕经理这样说,我看不止于是对我们的讲话,而是在向全社会宣言,更是在向广大农民兄弟的承诺。因为他也说了,农民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润农”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确实也是,“润农”之所以去年小麦品种销量达到了1600多万斤,得到整个关中和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农民的认可,这也是毕经理的承诺和其所作所为而产生的自然效应。
毕经理讲话以后,县文联副主席常炜同志做了简短的讲话,深深地为这个公司只务实不张扬,而倒置他去外地掏高价买回了自家门口的种子的做派而折服。
接着,协会杨会长就地点名让与会同志发言,同志们的发言无不饱含对如此种业公司的赞叹与期待。
而当杨会长让我发言时,不由我一下子显得既紧张而又局促,我虽身在农村,对农业懂得并不多,要让我在这样一个场合和这样一个环境中讲话,我怕贻笑大方。但我还是要说,我说的当然不是毕经理的胆略和气派,而是他在讲话中留在我印象里的那几句诺言打动了我。所以我说:毕经理今天所从事的这个事业不仅是个朝阳产业,而是希望产业。毛主席过去就强调种子在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中的重要地位。我又说:今天在坐的我们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都是在粮食上受过苦的人,最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我父亲最珍惜粮食,他常常教导我们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所以就在我家粮食绰绰有余的情况下,他宁可受累,给楼房造成负担,他也不让卖粮。
忽然我又想到前年,中国农业科技报举行“以粮为安”征文活动,我根据父母亲过去的教诲和所作所为写了两篇稿子都被该报发了出来。这足以说明国家对粮食的重视不仅仅表现在一朝一夕的会议之中,但粮食的丰收绝对离不开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更离不开王教授和毕海峰这些有抱负、有良知、有理想、敢承诺的实业家的鼎力奉献。
近观国家这几年来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振兴农业所做的一切,不难看出,尽管振兴农业不易,但国家有信心,正在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做着振兴农业的各项规划和努力。
我敢肯定地说,大凡有志于农业的精英们,尽管农业不易,但只要能踏踏实实地扎下去,尊重自然规律和运用科学知识,大胆创新,诚实守信,反对铺张浪费,一定能有所成,何况有国家当下重视农业的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