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影视戏曲 >> 【金文】林徽因(电视剧)

编辑推荐 【金文】林徽因(电视剧)


作者:汤文来 布衣,13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62发表时间:2024-08-13 15:03:58
摘要: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为中国近现代女建筑学家、作家和诗人。 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2024年获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 。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角色:
   1. 林徽因: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对文学和艺术充满热爱。
   2. 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思想开明,重视子女教育。
   3. 林徽因的母亲:传统的家庭妇女,性格温婉,内心渴望林徽因能有安稳的未来。
   4. 林先生:林徽因的私塾老师。
   场景一:林家书房
   时间:清晨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林家书房的檀木桌上。林徽因,一个十来岁的少女,身着浅蓝色的学生装,正坐在桌前专注地阅读一本古籍。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着思考的光芒。
   这时,父亲林长民走进书房,看到女儿如此专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林长民(轻声):徽因,如此用功,可是有所感悟?
   林徽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父亲,这书中所言的古人智慧,实在令人惊叹。
   林长民(走到桌前,抚摸着女儿的头):哈哈,吾女聪慧,定能领悟其中真谛。
   林徽因(微微仰头,带着坚定):父亲,我定当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长民(赞许地点点头):好,好!但也莫要过于劳累,要注意休息。
   林徽因(微笑):女儿明白。
   场景二:林家花园
   时间:午后
   林徽因漫步在花园中,手中拿着一本诗集,口中轻轻吟诵着诗句。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那恬静而又充满憧憬的神情。
   母亲从远处走来,看到女儿的模样,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母亲(轻声呼唤):徽因。
   林徽因(转身,快步走到母亲身边):母亲。
   母亲(拉着林徽因的手):看你这般沉醉于诗书,可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林徽因(眼神明亮):母亲,我觉得这诗词之美,犹如繁星璀璨,让人心生向往。
   母亲(微笑着):你这孩子,总是这般充满诗意。只是这诗词虽美,却也不能当饭吃,母亲还是希望你能多学学女红,日后能找个好人家。
   林徽因(微微皱眉):母亲,我不想只困于这闺阁之事,我想追求更多的知识和理想。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徽因,母亲知道你有抱负,但女子终究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林徽因(坚定地看着母亲):母亲,我相信知识能让我变得更强大,也能让我为家庭带来更多。
   母亲(无奈地摇摇头):罢了,罢了,只要你开心就好。
   场景三:私塾课堂
   时间:傍晚
   私塾里,林先生正讲解着一篇古文,林徽因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林先生(目光扫过学生):诸位,对于此文,可有何见解?
   学生们纷纷低头,不敢应答。唯有林徽因举起了手。
   林徽因(站起身,目光坚定):先生,学生认为此文……(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林先生(频频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徽因所言,甚有道理。
   其他学生投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林徽因则谦虚地微笑着坐下。
   下课后,同学们围拢过来。
   李劲(好奇地):林徽因,你怎么能理解得这么深刻?
   林徽因(微笑着):不过是多读多思罢了。
   韩梅(佩服地):你真厉害,以后定能成为大才女。
   林徽因(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努力的。
   场景四:林家客厅
   时间:夜晚
   林家客厅里,灯火通明。林长民与几位友人正在谈论时事。
   林徽因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大人们的谈话。
   竹君(感慨):如今这世道,变革频繁,不知未来如何。
   林长民(沉思片刻):唯有教育和文化,方能兴国。
   林徽因(忍不住插话):父亲,我也想为国家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众人皆惊讶地看向林徽因。
   林长民(眼中满是惊喜):吾女有此志向,甚好!
   林徽因(坚定地):我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在这个夜晚,林徽因心中的理想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场景五:闺房
   时间:深夜
   林徽因回到闺房,母亲进来帮她整理床铺。
   母亲(心疼地):徽因,今日累了吧?
   林徽因(摇摇头):母亲,我不累,今天在私塾学到了很多。
   母亲(坐在床边):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拼命。
   林徽因(拉着母亲的手):母亲,您别担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母亲(抚摸着林徽因的头发):母亲只是怕你太辛苦,女孩子家,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林徽因(靠在母亲怀里):母亲,我明白您的关心,但我真的渴望能有所作为。
   母亲(轻轻拍着她的背):好,那你可要照顾好自己。
    
  
   第一集:童年时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京城的胡同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一座古朴的四合院中,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林徽因诞生了。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一位儒雅的文人,母亲何雪媛则是一位传统的女性。林徽因出生时,林长民看着襁褓中的女儿,眼中满是慈爱和期待。
   “这孩子,哭声如此响亮,将来定是个不凡的女子。”林长民轻轻地抚摸着林徽因的小脸,嘴角上扬着。
   何雪媛疲惫地躺在床上,看着父女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徽因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慧。在她三岁的时候,便能背诵简单的诗词。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林长民想要考考林徽因。
   “徽因啊,来给叔叔伯伯们背一首诗。”林长民笑着说道。
   林徽因眨着大眼睛,毫不怯场地站了出来,奶声奶气地背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客人们纷纷鼓掌称赞,林徽因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徽因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她常常缠着父亲给她讲故事,听着那些历史典故和文人轶事,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有一次,林长民给她讲李白的故事。
   “李白啊,那可是一位诗仙,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了豪情壮志。”林长民绘声绘色地说着。
   林徽因双手托着下巴,认真地问道:“父亲,那李白是怎么写出那么好的诗的呢?”
   林长民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因为他心怀天下,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感悟。”
   林徽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在家庭的熏陶下,林徽因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她坐在书桌前,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
   母亲何雪媛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道:“徽因,歇会儿,别累着了。”
   林徽因抬起头,笑着说:“母亲,我不累,我喜欢写字画画。”
   到了上学的年纪,林徽因进入了一所私塾。在课堂上,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个,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声音清脆响亮。
   有一天,老师在讲一篇古文,问道:“同学们,谁能理解这篇文章的深意?”
   林徽因立刻站起来,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老师惊讶地看着她,不住地点头称赞:“林徽因同学,真乃聪慧过人。”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了过来。
   “林徽因,你怎么这么聪明?”一个同学好奇地问道。
   林徽因微笑着说:“只要用心去学,你们也可以的。”
   在课余时间,林徽因也不闲着。她喜欢在院子里观察花草树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朵花真美,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林徽因蹲在花丛边,仔细地端详着。
   这时,父亲走了过来。
   “徽因,这是牡丹,国色天香。”林长民说道。
   林徽因站起身来,拉着父亲的手,“父亲,我以后要画很多很多漂亮的花。”
   林长民笑着说:“好,我的女儿一定能做到。”
   有一次,林徽因跟着父亲去参加一个文人的聚会。聚会上,大人们高谈阔论,林徽因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
   突然,有人提到了一首新诗,林徽因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新颖,但情感表达还不够深刻。”她的声音清脆动听。
   大人们都惊讶地看着这个小女孩,对她的见解感到意外和赞赏。
   一天,林徽因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跑到母亲面前,兴奋地说:“母亲,您看我画的好不好?”
   何雪媛接过画,仔细看了看,微笑着说:“徽因画得真好,不过要是再添点颜色就更漂亮了。”
   林徽因眼睛一亮,立刻跑去拿颜料。
   又有一次,林徽因在书房里练字,林长民走了进来。
   “徽因,这几个字的结构还可以再调整一下。”林长民拿起笔,示范给林徽因看。
   林徽因认真地看着,然后按照父亲的指导重新写了一遍。
   “父亲,您看这样可以吗?”林徽因期待地看着林长民。
   林长民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有进步。”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林徽因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
   “我一定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她暗暗下定决心。
   在成长的道路上,林徽因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她的童年时光为她未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集:留学之旅
  
   场景一:出发前夕
   时间:黄昏
   林徽因的房间里,灯光柔和。林徽因(眼中充满期待和一丝紧张)正在收拾行李,她把一件件衣物仔细叠好放进箱子。
   梁思成(走进房间,微笑着):“徽因,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吧?”
   林徽因(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梁思成):“嗯,差不多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梁思成(握住她的手,给予鼓励的眼神):“别担心,这会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林徽因(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我知道,只是离开家乡,多少有些不舍。”
   场景二:轮船上
   时间:白天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海浪拍打着船舷。林徽因和梁思成站在甲板上,望着无边的大海。
   林徽因(海风吹起她的发丝,脸上带着兴奋):“思成,你说国外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梁思成(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好好学习,把先进的知识带回来。”
   旁边一位外国乘客(好奇地凑过来):“你们是去留学的?”
   林徽因(微笑着回答):“是的,先生。”
   外国乘客(竖起大拇指):“勇敢的年轻人,祝你们好运!”
   场景三:校园里
   时间:清晨
   林徽因和梁思成踏入异国的校园,周围是陌生的建筑和来来往往的学生。
   林徽因(四处张望,充满好奇):“这里的氛围和国内很不一样。”
   梁思成(点头):“是啊,但我们要尽快适应。”
   他们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导师。
   导师(笑容满面):“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学生。”
   林徽因(礼貌地鞠躬):“谢谢您,老师。”
   场景四:课堂上
   时间:上午
   教室里,教授在讲台上讲解着复杂的建筑理论。
   林徽因(专注地听讲,不时做着笔记,眉头微微皱起,似在思考)
   梁思成(低声对林徽因说):“这部分有些难理解。”
   林徽因(小声回应):“课后我们再一起讨论。”
   教授(突然提问):“那位中国的女同学,你有什么想法?”
   林徽因(站起身,从容地回答):“我认为……”
   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继续努力。”
   场景五:图书馆
   时间:夜晚
   图书馆里安静极了,只有翻书的声音。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书架间寻找着书籍。
   林徽因(找到一本心仪的书,眼睛放光):“思成,你看这本。”
   梁思成(走过来,看着书的封面):“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他们找了个座位坐下,认真研读起来。
   场景六:宿舍讨论
   时间:深夜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宿舍里,灯光昏黄。
   林徽因(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今天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梁思成(也显得有些疲惫):“但还有很多需要消化。”
   林徽因(目光坚定):“不怕,我们慢慢来。”
   场景七:文化交流活动
   时间:下午
   学校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各国学生展示着自己国家的特色。
   林徽因(穿着中国传统服饰,优雅地介绍着中国文化):“这是我们古老而美丽的文化……”
   其他学生(听得入神,不时发出赞叹)
   场景八:遇到困难
   时间:雨天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实验室里,实验数据一直不理想。
   林徽因(眉头紧锁,满脸焦虑):“怎么会这样?”
   梁思成(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我们再重新分析一下。”
   场景九:突破与成长
   时间:晴天
   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取得了进展。
   林徽因(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终于成功了!”
   梁思成(也兴奋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
   场景十:展望未来
   时间:校园的草坪上
   林徽因和梁思成并肩坐着,望着远方。
   林徽因(眼神充满希望):“等回国,我们要用所学建设我们的国家。”
   梁思成(握紧她的手):“一定可以的。”
  
   第三集:情窦初开
  
   场景一:剑桥校园
   阳光洒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绿草如茵,花朵绽放。林徽因身着素雅的学生装,手中拿着一本书,漫步在小径上。她的眼神清澈而灵动,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这时,徐志摩骑着自行车从她身边经过,车轮不小心溅起了一小片水花。

共 56196 字 12 页 首页1234...12
转到
【编者按】一部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的才女传奇连续剧。作者构思巧妙,写作敬业,文笔流畅,感情饱满。作品写得情节曲折,高潮迭起,想象力丰富,符合角色命运,写出了性格,写出了意境,写出了神采。一个划时代人物,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个充满诗意和追求的才女,一段令人百感交集的历史。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13 15:05:24
  精彩传奇,内涵丰富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8-13 15:06:01
  一代才女,时代悲歌!
3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13 15:25:10
  辛苦了金先生,谢谢了
4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18 19:22:22
  欢迎大家进来,提个见议
5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24 22:16:22
  感谢网友支持,给劣作提些宝贵见议,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