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露天电影(散文)

精品 【书香】露天电影(散文) ——乡忆散文 之三


作者:张晓钟 布衣,34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62发表时间:2024-08-16 10:44:59
摘要:看露天电影火热的年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文艺生活很单调,农村文艺生活几乎没有。偶尔有场,声像并茂、故事情节或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电影,无异于享受一场精神大餐。

看露天电影火热的年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文艺生活很单调,农村文艺生活几乎没有。偶尔有场声像并茂、故事情节或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电影,无异于享受一场精神大餐。人们高兴至极,好不惬意。每每到傍晚有场电影看,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空,大人们就早早收了地里的农活,回家准备晚饭。有的早早吃过晚饭,锁上家门,搬着凳子,来到大队观影场;有的干农活,收工较迟,回家后顾不上吃晚饭,生怕赶不上、看不到影片的开头,干脆不吃完饭或看后再吃晚饭;有的散工后来不及洗刷换衣,跑步进入观影场,唯恐失去观影机会。哪怕是白天劳动筋疲力尽,饿着肚子,也不能缺席。对于好不容易在自己家门口能看到的一场电影,大人孩子都格外高兴,小孩子们则更早喜笑颜开,早就端来凳子,占据好有利地形,占个好位置,安排好凳子后,就开始和小伙伴们嘻戏和打闹,不停地跑来跑去,开始前的放映场,犹如过节一般热闹。夜色渐渐变暗,吃过晚饭的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来到放映场,找到自家孩子摆放的凳子,同邻座的大人边拉家常边等待,电影的开始。有情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白天都忙于出工,干农活没时间相处,还可以借看电影的机会,边观影边私下约会,谈情说爱。
   那时农村是没有电影院的,都是大队部、生产队或屋场较大的空地或是打谷场上临时搭起的架子挂上银幕,等天黑夜幕降临后,用放映机播放。记得县电影院里,有支放影队,巡回大别山我们陈汉区200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六个公社的六十五个生产大队和区直、公社机关、学校的放影。巡回一次要三个月时间,才能轮一场。因而,能够看电影的机会并不多,对于能够遇到的一场电影,都格外重视和珍惜。当打谷场上搭设挂银幕的架子和摆放放映机的桌子,这两个位置确定好后,放映场就确定了,小孩子们就可以抢占观看位置,银幕和放映机之间是首选之地,紧挨放映机前面的位置,更是最佳选择,这里音、影同步,距离适中,观看效果最佳。小孩子还可以在放映前调镜头的清晰度时,站起来做一些动作,投影在银幕上。再往前或左右一点也可以接受,也有愿意在放映机侧面、放映员对面位置的,中间换片时可以看看带着神秘色彩的放映机。抢占位置通常是在地上划个方框,再回家取凳子,回来后放在划好的位置上。也有不讲武德的,把自家凳子放在别人占的地方上,或是自己的地方划小了,凳子侵占到别人划好的地界上,等别人来了,两个人也就免不了一番口舌之争,吵急了还会动手。大人通常对位置不大在乎,往往是先来的大人搬起凳子、拉着孩子,换个位置坐下。抢位置、争吵、打架,是那个时候看露天电影孩子们认为最有趣的事了。
   天完全黑下来,放映员酒足饭饱,来到放映场开始放映。人们吹着田野里刮来的风,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跟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投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中。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县巡回放影队里,开始有部像自行车那样的人踩骑式的摩擦发电机和放影机,放电影时,一人踩骑摩擦发出电来,输入放映机,放映机挂上胶片带(拷贝),把胶片从头到尾放一次,图像便在银幕上活动,配上音响,即为放电影。踩骑摩擦发电,一般是来自观影的小伙子,自愿踩骑摩擦发电,累了,再换人。踩骑摩擦发电的小伙子也乐意,因为他不用带凳子来坐,又是在放影机傍边,能见证放电影的全部操作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放影师傅如果突然遇事,他可以代放,不影响大家观影。后来,县里条件有所改善,每个放影队,配有一部燃汽油的小匹发电机。放完甲大队,就通知乙大队,派员到甲大队搬运机器和设备。放映员,三两天回趟县公司,一是换影片,二则适当修理设备。巡回我们陈汉区的放影员,姓贺,大家都叫他贺队长,到哪大队放电影,都吃住在哪个大队,大队部有客房,交粮票和钱就餐。那时小孩喜欢看战斗故事片,《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渡江侦查记》《上甘岭战斗》等,放正式影片前,大多都要放个新闻纪录片子。
   看这些露天电影,社员们不用掏钱,也不知大队是否要向放影队付钱,从来也没问过别人。也许,大队每次都要向县电影队支付一定数额的钱吧。
   到相邻的大队看电影也是常有的事。因需要晚上出大队,大多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白天干完活,晚饭后约着去相邻大队看电影,一起去一起回。当我们大队有电影时,邻大队的也会到我们大队来看。深夜,星光闪烁下的乡村小路上,行走着三五一伙的人群,边走边探讨刚刚看过的电影中有趣的情节,一直到进了本地各自回家。小时候为了能够多看几场电影,只要周围村庄有电影,我都会约上小伙伴跟着大人去,就连稍远一点十几里之外的公社、大队上也去过。
   记得我十余岁那年秋后的一天,听小伙伴们说,今晚相邻的河口大队有电影,我们就想邀几个去小伙伴去看。河口,是我们相邻大队,不足两里地。饭后,我对妈妈说,去河口大队看电影。妈妈认为河口路又不远,还有别的小孩一道去,便答应了。草草的吃过晚饭,我便去喊那几个小伴,但只有一个伙伴家里同意让他去看,反正有个伴就行。赶到观影场上,大人们都站着,我们小孩身材矮小,无法站着观看银幕。我俩便找到一堵小高石摆,爬上去,可以观看,只是稍远了一点。看着看着,因不是打仗的片子,是那种平淡的影片,引不起我们小孩子的兴趣,加上困倦的侵袭,坐在那堵小高的石摆上,慢慢的都进入了梦乡,醒来时电影放过了,人都结束散场,我俩迷迷糊糊揉揉双眼,我们没有手电筒,找到回家的路,一阵小跑,一溜烟便跑回了老街上街,各回各家。我家房子与隔壁邻居家房子中间有近十米空隙地,是邻居家拆房子后留下的空隙地。那年地里种了些玉米,玉米长得很茂盛,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人路过,有点胆怯。当我即将路过玉米地块时,微弱的月光中,能看得清楚,好像有个人在那未拆去的半节墙上坐着,在那里面动弹,见我路过,突然钻进玉米林了。我被这突如情景,吓得魂不附体,拼命地叫喊着:妈——妈,我怕……喊的声音非常宏亮,妈妈立即被喊声惊醒,开门接我。我扑到妈妈怀里大哭起来,口里不断的说,那里有个人……第二天邻居都说,被我喊声惊醒了,然而,我病到了,四肢无力,没有精神,迷迷糊糊。老人们都说是夜里吓掉了魂,叫我妈妈要为我叫回魂来。此后,妈妈每天晚上都在为我叫魂,大哥在母亲身后应身回答:来了哦!妈妈为我叫了一周魂后,病也就慢慢的好了。那次看电影回家,遇惊吓这件事,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我参加工作后,常常想起那段往事。我逐渐明白了,那天晚上,不是像老人们说的,魂被吓掉了,而是在观影场那小高石摆上,睡着着凉受寒感冒了,便病倒了。微弱的月光中,看到好像有个人在那未拆去的半节墙上坐着,那也许是街那头,人家养的那只小花猫,在那里捉老鼠,见有人来,便突然钻进玉米林所致。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中期后,农村架通了华东电网,电视进农家,就再也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家庭影院风靡一时,现在网络时代,想看什么手机一搜,随时大饱眼福。新街朱师傅家,夜里休闲,晚上时常都放部电影,也少许有人看,自己一家欣赏。高科技方便快捷的今天,但人们时常还会想起那时的露天电影。它不仅曾给我们带来过乐趣,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永远也谈不出我们的视线。
  

共 28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露天电影的经历,可能大多集中在八零头之前的人们,尔后随着电网和电视机的逐渐普及,露天电影渐渐被淹没在滚滚的时代潮流中。露天电影应时代需要和特殊的条件而诞生,曾经一度是乡村人们最奢侈也是最难得的文艺生活。在有露天电影的日子里,人们从天亮盼到天黑,村前村后,十里八乡,老少爷们,热热闹闹趁着将至未至的夜色涌向同一个地方。看露天电影,其“看电影”本身,或许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其中更大的乐趣,在于大家难得的一次相聚,老人们可以聚一起拉家常,年轻人可以聚一起吹嘘看姑娘,小孩子可以聚一起打闹玩耍。因此,露天电影带给人们的实际的意义,远远不止单纯看一场电影那么简单,因此时至今日,即使家家有大电视,处处有影院,但始终无法带给人们露天电影所特有的氛围。回忆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故事,似乎是一种怀旧,但更多的还有感慨和不舍。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雪凌文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81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4-08-16 10:46:44
  小时候趴在父亲的背上,看过一次露天电影,中途瞌睡到受不了,开始哭,父亲无奈,只能提前又背着我不行半小时回家。时至今天,依旧影响深刻,怀念那一场电影,更怀念趴在父亲背上的感觉~……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2 楼        文友:紫枫梦蝶        2024-08-16 11:17:16
  好让人留恋的岁月,八十年代,我们都是在四周围起的大场子里看电影,没有露天看过,记得都是卖票的,两毛钱的票也买不起,每次总是等着别把门开了,剩尾了进去看看,看得正投入,还没来得及辩来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就散场了,只有遗憾而垂头丧气的回家了。记得上初中时,晚上演《骆驼祥子》,班主任领我们全体同学都去看电影,当我们看到虎妞生孩子时走了,全场啜泣不成声,我偷偷看向老师,他也在哭泣。祥子悲惨的一生,命运从来没有眷顾过他。
3 楼        文友:梦姑        2024-08-19 07:30:41
  我们都经历过看官场露天电影的时代,那种感觉真美。官场就是众人大家的场地,我们叫场,碾粮食的场地。张老师把那时候的情景呈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激动兴奋美好的感觉后来再没有遇到过。贫穷也有它的好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