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大美南通(散文)

精品 【东篱】大美南通(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9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1发表时间:2024-09-06 05:39:02
摘要: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苏南通的历史人文之美。作者从朋友的推荐引入,展现了南通古时的繁荣景象,如盐场兴盛、店铺林立、花草摇曳。然而,明朝倭寇入侵打破了这份宁静,曹顶等英雄奋起抵抗,曹顶最终以身殉国,人们为其建碑立祠。作者拜谒曹公墓,感受着人们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同时也对“倭子坟”发出感慨。此外,作者还游览了与民族英雄文天祥相关的“遥望港”“渡海亭”“文丞相祠”等,见证了历史上正义之士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坚守。夕阳西下,作者虽不舍离去,但在朋友的召唤下,期待着下次再来南通,继续感受这座城市的大美,与长江、黄海共醉时光。文章通过对南通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这座城市丰富的自然环境、生态建筑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


   有朋友告诉我,去江苏,一定要去南通,那里枕长江,抱黄海,大小沟渠河湾以千论计,小桥堤坝不胜枚举,古街、古祠、亭台楼阁比比皆是……朋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我感觉她的喜悦与骄傲之情就要弹出屏幕。其实,对于南通,我早有了解。
   南通古时称通州,南濒长江,东临黄海,五代后周建城。在北宋的地理志史有这样的记载:“东南二百三十八里,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多流人,煮盐为业。”南通县志是这样描述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有7处盐场,年产盐48.9万余石,河上舟楫日夜往来,欸乃之声相邀……”这些记载和描述让我的思绪延展,眼前幻化出千年前的模样。
   十里海岸,十里春风,天高高,云淡淡,海面上船只穿梭来往,场中盐垛堆积如山,商贾如云。青石小径纵横交错,一家一家的店铺林立而起,黛青的瓦,灰白的墙,刻着“福”“禄”“寿”“财”的字样,雕着花草鱼虫,尽显姿态。染坊、布行、米店、茶馆、酒肆,应有尽有,家家门前挂着灯笼,伸着旗幡,摆着泥盆,种着花草。绿绿的叶间,媚闪着火红、金黄、紫蓝、粉白。阳光梳理着它们的每一个花瓣,每一条纹理,朵朵如欢腾的精灵。路过的人猜着,指着:那是海棠,那是鼠尾草,那是鸢尾花。有人答着讪:那是杜鹃,这是菊花,那是绣球花,这是醉鱼草。路人回头送一个微笑,彼此点点头,没了陌生。有女子从后窗探出脑袋,挥着手对着水面船儿上的人抛出声音:“你要早点回来呀……”这是最悠长的牵挂,是人间最暖、最美的情爱。这世上,到底还是有人牵挂着你的,多么好!
   本以为日子就是这样天长地久,在一朝一夕中平平甜甜地过。岂知,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该死的倭寇入侵,在南通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掠抢。男青年纷纷告别家人上了战场。其中有位叫曹顶的男子,也毅然应征入伍。他奋勇杀敌,屡立奇功,只要他率领的部队,战无不胜,敌人闻风丧胆。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长城”。长城最初的作用是抵御敌入,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可见曹顶杀敌之勇猛,人们对他崇敬之深厚。在赶走倭寇之后,朝廷论功行赏,曹顶不愿居功要官,解甲还乡,经营面店。后来,南通人把曹顶制作的面食亲切称之“曹顶面”。曹顶面的叫法延续至今。可恨的是在1557年,倭寇再犯通州。曹顶放下面杖,重上战场,驱除来犯。可在一次追击溃败之敌时,战马失蹄,跌落深沟,被倭寇乱刀相加,不幸以身殉国,年仅44岁。人们闻之,悲痛万分,为其建碑立祠!
  
   二
   去南通,第一站,我必须去拜谒曹公墓。朋友说,她每年都会去那里走走,燃上三柱香,是生命的洗礼。
   曹公墓在狼山脚下,远远地,我看到石砌牌坊。牌坊上方刻着“功垂江海”。两边写着“北郭留名单家店,南山增气曹公坟”。在牌坊的不远处,立有一红一蓝两块牌子。红色的上面写着:免费提供三支香,外来香火请勿入内。蓝色的写着:曹公墓文明敬香倡议书。倡议书大概是说,市民在曹公墓前焚烧大香、长香、纸钱,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更带来安全隐患,所以禁止携带大型香火和纸钱入内……我默念着,心里感动着:南通政府想得真周到啊,那是担当的表现,那是最切肤最美的关照!但换而言之,从环境考虑,虽不赞成市民点大香,烧纸钱。但我从倡议书的内容上看到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与爱戴。我对这里的喜欢又多了一层。在此处用喜欢来形容,好像不合适,但除了喜欢二字又有哪个词更合适呢?
   我越过牌坊来到曹公墓跟前。曹公墓原为土冢,后以石垒台,呈梯形。设有香案、香炉,旁边立有跨马提刀之塑像。塑像两目凝视前方,表情严肃坚定,仿佛以汹涌澎湃的气势在等待着战鼓击响,迎着敌人喝马冲去。这一下子,我仿佛听见了战鼓声声,战马嘶鸣,看见了铠甲、长矛、弓箭、战火,看见了金戈交击、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我无法想像曹公一个如此爱国为民的人,当摔入堑壕被敌人乱刀相加时,他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他一定在痛恨着还没赶走倭寇而身先死!
   我围着墓碑绕了一圈,又绕了一圈。有人来了,一共三个。显然是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他们由妈妈领着,从香筒里取了香,点燃,举过头顶,鞠躬,鞠躬,再鞠躬,然后默默地插在了香炉上。他们的表情虔诚又沉静,令我很是感动。那位妈妈没有立马离开,从包里取出抺布,擦拭着香案上的灰尘,清理着烛油。她的动作缓慢细致,又显老练麻利。可见,她不是第一次来上香,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搞卫生。我看着她,很想与她搭个话,可我怕打扰了她,也怕惊扰了曹公。这个画面,充满了悲凉而又温暖,从未有一个地方,给我这样的感受。我突然明白朋友说的生命的洗礼。从来没烧过香的我,这次破例了,从香筒里取了三炷香,学着她们的样子,跪伏在曹公面前。彼时的我,没有尘世的纷扰,只有一颗纯净敬畏的灵魂。
   离曹公墓不远处,是“倭子坟”,据说是当年入侵南通战死在这里的。我该是恨他们还是该同情他们呢?这下子我还真得无法准确表达我的心情。如果就生命而论,他们应该是一个个年轻鲜活的个体,可惜他们只能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时空,怀念他们的家乡。他们的死亡,在我们的眼里是活该的,是罪有应得的。他们该诅咒谁呢?该诅咒他们的统治者,不该起贪婪抢夺之心,不该制造人间地狱般的战争!我还想告诉他们,你们的死亡并没有唤醒你们“天皇”的良知,他们没消停过,一直还保持着内心的贪婪和愚蠢!我还想再加一句,我们中国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单家店”是曹公殉难之处。那里建了曹顶纪念园。园子有曹公的雕像,有亭台楼阁,有四时不谢之兰,百年常青之竹,万年不败之石。那里的河流静静地流,芦苇轻轻地摇,紫薇花艳艳地开,阳光柔柔地照,蜻蜓展舞,鸟儿放歌。有人在钩鱼,有人在打球,有人轻摇蒲扇,享受着稚子绕膝的欢乐。那里同样立着一块牌子,同样写着免费提供三支香。有人进来了,会在香筒里取了香,敬上。这一切,显得那么亲切、自然、随和,仿佛曹公没有离去,就坐在那里,微笑着看着大家。
  
   三
   “遥望港”、“渡海亭”、“文丞相祠”我也必须要去看的。那里是为我老乡(江西吉安人,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建的。确切地说,那里是他休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间,当时元军包围了京城临安,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留,押至镇江,文天祥趁夜间看守松懈,逃出虎口。当时情况并不乐观,元兵在追杀,而扬州制置司又误听流言,以为文天祥已降元,也在抓捕。可以说,当时的文天祥是腹背受敌,走投无路。文天祥经过二十多天的逃亡到达南通城下。当时南通知州杨师亮已得到抓捕文天祥的发文。好在杨师亮并不是人云亦云之辈,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坚信文天祥的人品,他不但不抓捕,反而收留保护,四下奔走,帮忙雇船,护送出海。在文天祥离开南通之时,当地百姓自发来到港口送行,祈祷一路平安。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感人场景,把港口易名为“遥望港”,并建亭留念,名曰“渡海亭”。
   渡海亭临水而建,敞开性结构,红柱,灰瓦,六角高翘。近观,古朴典雅。远望,如鹰展翅。亭内立碑,正面刻有“宋丞相文山渡海处”字样。背面刻有张謇(清代状元)的《重建宋文忠烈公渡海亭记》。全文盛赞了文丞相的英雄气概,明确了建亭立碑的意义。
   而“观音山寺”,是当时天文祥留宿之处。明初,为了纪念文天祥,在寺庙内辟出一室,作“文丞相祠”,由于年久失修,寺庙几度废弃。在嘉靖八年(1529年)通州判官史立模路过观音山寺,观音山寺住持能秀,提出再建文天祥祠的要求。史立模进寺读了文天祥在通州20多天所写的诗文,大为感动,慷慨解囊,捐出金钱三千贯,重修文丞相祠。
   在此,我想提一下观音山寺的住持能秀。历史对他几乎没有记载,但凭借着他有勇气向地方官员提出建祠,可见他有着不一般的眼光,有着一颗正义、向善、向好的心。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居然能捧出文天祥在南通期间写的诗文。那期间已经历了三个朝代,近三百年了啊!三百年的烟雨飘拂,三百年的尘起尘落,要淹没多少的人和事?这些诗稿又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战乱兵火、天灾水患、虫蛀霉烂都会给书稿带来致命的毁坏。凡此种种,说明一本书要留存下来,那是非常的不易。就说战乱吧,每次改朝换代,都要经历战争,为了争夺主导权,互相之间打得你死我活,逃难的人无心顾及书稿,占领的人要烧毁书稿,这是一些统治者为了实行思想专制的必要做法。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清除思想分歧,下令烧毁《秦记》,烧毁百姓私藏的诗书,并对私藏者进行坑杀。隋朝末年,唐朝末年,宋朝末年,元朝末年……都有焚书记载。更可怕的事,若发现私藏“禁书”,轻者下大狱砍头,重者满门抄斩。而文天祥是前朝的丞相,其诗词又大多是表现对朝廷的忠诚,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可想而知,当时私藏他的诗稿那可以说是一种悲剧行为。明知是悲剧还是“顶风作案”,这是一种怎样的使命,一种怎样的人格力量啊!我想,不仅仅是文天祥的忠贞气节构成了力量,成了人们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中华文明长久延续的伟大意愿。是的,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如杨师亮、能秀、史立模、张謇,这样充满正义,这样惊人的举措,今天不可能还留有这个供后人凭吊民族英雄的地方,不可能还能感受到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
   太阳偏西了,我该回去了,可我舍不得离开,我一次又一次倚在亭台,远观,回望。再远观再回望。每次,我都是恭恭敬敬的,内心仿佛是激动澎湃的,又是安安静静的。远处曹公纪念园,近旁的渡海亭。河岸的楼房、花树,水里的舟船、芦苇、水莲蕉,还有晚归的雁,在晚霞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如此的苍茫辽阔,又如此的亲切温暖。看着看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伤感的情绪,也滋生了我幸福的情绪。
   友打来电话,告诉我该晚餐了,她在唐闸老街等我,发来菜单:红烧山羊肉、香芋烧竹鸡、茄儿嵌斩肉、河豚、蟹黄包、南通水饺、曹顶面……问我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直接答——曹顶面。
   一座城市美不美,不仅看他的自然环境,看他的生态建筑,还要看他的人文,看他的责任与担当,看一代又一代对中华文明的意识与传承。南通,无疑做到了,在我心里,南通是大美的。下次,我还来,再奔狼山,行走单家店,再往观音山寺,还吃曹顶面,和长江、黄海一起醉在时光里。
   观光南通,了解南通,我问自己,南通给我了什么印象?南通是大美的。我把“大美”这个词送给南通,不仅仅是因为南通城貌的观感,宏大气派,美感恣肆,更在于这座城市有着深刻而古老的人文精神,美穿透了时空,其人文力量之巨大,如雷贯耳,如飓吹身。魅力和伟力同时塑造了南通这座城市。我爱大美南通!
  

共 4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南通,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人文的城市。这篇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引领我们走进南通的历史长河,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却依旧熠熠生辉的故事。从北宋时期的盐场盛景,到明朝倭寇入侵时曹顶的英勇抗敌,再到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通的短暂休整,南通的每一段历史都充满着传奇色彩。曹顶,这位被百姓亲切称为“长城”的英雄,用他的勇猛和忠诚,诠释了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悲壮。而“倭子坟”则引发了我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生命在战争面前是如此脆弱,但侵略者的命运也是罪有应得。文天祥在南通的经历,更是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正义与担当。杨师亮、能秀、史立模、张謇等一代又一代的正义之士,为了保存民族英雄的遗迹和精神,做出了惊人的举措。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文天祥忠贞气节的敬仰,更是对中华文明长久延续的伟大意愿的践行。作者在游览南通的 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美。这种美不仅仅在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建筑,更在于它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以及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南通,用它的历史和故事,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所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感受南通的大美,思考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好文力荐各位文友赏读,顺祝湘莉老师秋安,佳作连连。【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06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9-06 05:47:42
  南通,这里有美丽的海滨风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跟随湘莉老师踏上南通之旅,一起领略这座城市的美丽与魅力,发掘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南通之美,美在一代代民族英雄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文章内容很厚重,思想有高度,带给人满满的正能量。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湘莉老师,秋祺,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0:04:48
  欣然老师好!深谢欣然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编辑小文。编按精准精彩唯美,不乏溢美之词,湘莉权当鞭策鼓励。感恩遇见!再谢欣然老师,遥握敬茶!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6 07:37:47
  南通,美轮美奂!更有湘莉的文笔之美,将南通的人文底色打开,展现出大美的人文锦绣。那些在南通发生的故事,南通城史留下的人物,都鲜活起来。文章的散文特色非常鲜明,让人进入,随着作者的游览介绍,如临其境,耳濡目染中爱上这座悲壮的城市。作者的描写城市的文笔相当精彩,有点墨成金之妙。每一次游览,会有很多小故事小人物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些往往被我们舍弃,而作者能够如抱家珍般记下,放进文章,文章顿觉活泼,而且增加了文章的情趣和人文深度,这已经形成了湘莉老师作品的鲜明特色。味道甚浓,滋味特好。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0:13:52
  每次读怀才老师的留评,我总是一读再读,激动震撼之情一波又一波。心里一遍又一遍说,怀才老师就是怀才老师……不说了,遥握问好,祝亲爱的老师一切都好!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06 08:11:50
  这篇关于南通的文章,笔触细腻,感悟深刻。从历史传奇到人文底蕴,展现南通魅力。曹顶英勇,文天祥正义,传承不断。城市之美,不仅在景,更在文化。力荐文友赏读,与作者一同感受,思考历史现实交汇。 问候湘莉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0:34:12
  善斋老师好!感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溢美之词湘莉权当鼓励!再谢!期待善斋老师精彩纷呈!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6 09:00:54
  这篇散文在结构安排上,很有考虑,设计合理,首尾照应,自然和人文的结合紧密。在风格上,显得大气豪迈,谁会想到这样的文章是出自拿绣花针之手的。豪迈字里生,从容句中行。大赞之!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0:38:31
  怀才老师,你过誉了啊,让湘莉无地自容了啊!不过喜欢,我深知怀才老师良苦用心,倾情为湘莉鼓劲加油!每文老师都花大功夫为其润色。湘莉感动,拥抱一下怀才老师!
5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9-06 09:29:30
  看大美南通文章,马上就想去这里游玩攻略了,这里有美丽的海滨,历史悠久,文丞相祠,文天祥,曹顶等许多热血英雄故事,文章写的详细,老师有深厚的功底写的不错。学习欣赏,祝好工作顺利!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0:57:48
  蓝色老师好!谢谢蓝色老师到访留墨。南通是值得一行的,很多古镇,你一定会很喜欢。再谢老师鼓励之情!遥握问安!
6 楼        文友:岚亮        2024-09-06 09:43:56
  这篇南通行记,老妹是有备而去,一路行来,景入眼中,情从心心出,备古详念,笔及纵横,文字隽永,写得洒洒洋洋,摇曳生姿。江南多人杰地灵之地,南通据其一,写得好,大赞特赞!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1:02:33
  写文,尤其是写游记,我这不及老哥十分之一功力。老哥的文令老妹震撼!我每次拜读,都不舍掩卷!在此,我要谢谢老哥给我们带来美文。我还要谢谢老哥给老妹鼓励之情!遥握问安,感恩遇见!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06 10:07:40
  南通,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底蕴,我知之甚少。老师提到的曹顶面和倭子坟,我却早有耳闻。有文友曾写过倭子坟,被我给删除许多。所以,这次我重点读了两遍这段,看看老师是怎么表述的。我赞同老师的观点。这段能写好,足证老师的思想和文笔的高度。感佩才思,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1:08:04
  韩老师好!深谢韩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说实话,写此文我是没把握的,我是摸石头过河慢慢着手,不到之处请老师多多指点。老师给小文如此盛赞,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鼓励鞭策。感恩遇见!遥握问安!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9-06 14:01:33
  南通,美在自然风光,美在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景观。作者拜谒曹公墓,敬仰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此外,作者还游览了与文天祥相关的“遥望港”“渡海亭”“文丞相祠”等,对民族英雄文天祥发自肺腑的顶礼膜拜。好文,描写细腻,情动于衷,濡染情怀,唯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启人遐想、共鸣。感佩才思,问候莉莉,秋祺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6 14:49:42
  香香老师那里离南通不远吧?你可去那里瞧瞧,海景、江景、古镇,各种小吃,一应俱全,你一定会喜欢的。深谢香香老师用心留墨,倾情鼓励。感恩遇见!遥握问候,谨祝香香老师工作顺利,越来越美丽!
9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9-06 16:06:14
  句容到南通约240公里,我还没去过南通,下次带着莉莉的美文游南通。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7 11:22:37
  祝香香老师旅途愉快,下次去时吆喝一下,我若有空,与你同行。抱抱!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6 20:15:13
  读此文,跟着湘莉老师的笔墨走动,知道了一些江苏南通的历史与文化。时代要前进,历史不容忘记。正能量美文,学习点赞,祝安!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7 11:24:38
  草儿姐好,知道你忙,用一个手还在收玉米,可还不忘给湘莉加油助威。太感动!遥握问候,谨祝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