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短暂”作品赞(诗歌)
摘要:独创首发
教师节献礼:
“短暂”作品赞(外一首)
手拿一支粉笔,
满怀着希望和激情,
书写出一篇篇闪光的诗篇。
转瞬间又擦了个干干净净,
只留下一双白手,
满身粉尘……
生命如此短暂的作品,
何以还要呕心沥血,
每日里不倦地书写,
从春到秋,
从寒到暑,
磨灭了一支又一支粉笔,
磨白了两鬓的青丝?
耗尽生命孕育着的昙花,
虽只匆匆地开放片刻光荫,
妍丽的奇葩却长驻人心;
没有短暂,
何来永恒?
【编者按】第一首诗以教师手中的粉笔为切入点,深刻地探讨了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和生命的意义。通过对粉笔短暂却又不断书写的描述,将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昙花的短暂而美丽相类比,强调了教师的工作虽然看似短暂易逝,却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表达了对教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短暂与永恒、奉献与价值的思考。结构清晰,意象贴切,语言精美,富有张力,流畅自然,如“手拿一支粉笔,满怀着希望和激情,书写出一篇篇闪光的诗篇”,生动地描绘出教师的工作状态。
- 结尾的反问句“没有短暂,何来永恒?”发人深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第二首诗以冬泉为核心意象,探讨了人生的机遇、缘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冬泉在寒冷环境中散发热气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中机遇与缘分的不确定性的思考。既有对错过机遇的遗憾,也有对缘分的迷茫,同时还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语言较为优美,如“霜晨的风,颤栗的草,萧瑟的田野……独有一泓清泉,却发出氤氲的热气”,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但结构结构较为松散,以冬泉为起点,通过对人生各种现象的描述,最后回到对缘分的思考,缺乏明显的层次递进。
总体而言,这两首诗各有特色。《“短暂”作品赞》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意象运用恰当,语言感染力强;《冬泉》意象独特,语言优美,但在结构和主题表达上稍显不足。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