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河流(散文)

精品 【文璞】河流(散文)


作者:故园书 白丁,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6发表时间:2024-09-13 09:38:29
摘要: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在河边,河水在皎洁的月光下静静地流淌,宛如母亲的安眠曲。不出所料,这条河将是我灵魂最后的安妥之地。

门前的这条河流,呈一字长蛇形,她的头紧倚一个叫“三圣庵”的小村,尾部连通“团结河”。“明剅沟”大抵就以这条河流命名。这条河东西相向,从村子中间贯穿而过,南北两边密密匝匝分布庄户人家的房子。
   从出生起,我就喝着“明剅沟”的河水长大,母亲和邻家大嫂们在河埠头“梆——梆——”的捶布声和家长里短的说笑声,一点一滴储存在我记忆的仓库里。
   我居住的房屋是父亲倾其一生心血盖好的三间低矮瓦房。推开木质的大门,就可以下到河边。在乡村,普通人家傍河而居,绝对是一件幸运的事。新米兑河水煮的饭食,女人在河边洗菜浣衣,男人扎进河水中滤去身上凝结的汗渍,一一透着乡土大地农耕文化的气息。河水是孕育大地之子的胚胎,是根植在土地子民心里的精神坐标。
   一条河,是一部村庄的历史。在我耗费生命的一半之后,我依然记得“明剅沟”这条河就像大地流淌的一个伤口,里面填满着我童年的困窘和疼痛。我每天面对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河水,还有那些缺衣少食的饥饿日子。
   那时的天空,雨水绵绵,不分日夜地落着细细的雨丝。我去村小学念书,必然要经过横在河中间的拦水垱。夏天还好,春天和冬天,那段路被雨水浇灌成一摊稀泥。对我来说,没有伞不要紧,我的母亲因为病痛的缘故,手指纳不了鞋,我只能穿哥哥们穿过的两元钱一双的已经破旧的球鞋。我把旧鞋当宝贝,出门的时候,小心翼翼怕泥土弄脏了鞋面。天晴没事,一到雨天,我就取下球鞋,赤脚踩进稀泥里。那泥土粘黏得我一步一揺。走得远了,身体几乎失重,脚背红肿,脚板抽筋地疼痛。
   邻家“章国伯”一身最典型的农民装束。一年四季,他的嘴巴上衔一根旱烟,腰里系一根麻绳,脚上穿一双草鞋。去耕田,去刈割,或者平常走路,脚底不急不缓地传出“啪嘚啪嘚”的声音。有几次,我看他在河边搭盖的牛棚里打草鞋,那手臂和肩胛骨一张一拢地翕动,我就想,我能有一双糯软的草鞋也未尝不可。草鞋走在路上,紧贴地面,哪怕满是泥浆,也不会让我瘦小的身子骨失重。但是,我的父亲是一个清癯的教书先生,他不会编草鞋,再怎么贫困,他也穿着哪怕破了几个洞的布鞋。潜意识里,他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穿上一双草鞋。父亲的这一举动,似乎有种对草鞋的不屑,不知道那不屑里,是不是穿了草鞋,就永远翻不了身,做不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明剅沟”成长,同龄的一群伙伴,经常与我一起到河边抓青蛙,捉螃蟹,逮泥鳅,摸土憨巴。说起土憨包,那是一种周身和泥土颜色相近的鱼。它们习惯一动不动地趴在河岸的浅水区。清晨,下到河边,仔细辨认后,手一摸,百分之九十能将它们逮住。逮到时,免不得为它们的憨态可掬“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些在河边鲜活的画面,却并不能覆盖村子的贫穷和落后,也不能慰藉河水给一个幼小的心灵留下的恐惧和伤痕。
   物质匮乏的岁月,每个人都有一部无法消弭的辛酸史。河水最早给我留下的惊恐,是那个雨后的初夏。临近正午,阳光浓酽地涂抹在河面上,母亲蹲在河埠头用一根棒槌,“嘣嘣嘣”地槌吸饱了水的衣服,也许是父亲在学校授课,疏于对家务活的料理;也许是苦日子过得久了,没有穿过一件像样衣服的母亲,眉宇间覆盖着一层生活的阴云。我从村小学回到家,破旧的球鞋沾满着湿湿的泥巴,母亲看见后,从河埠头站起身走过来,一把扯过我的衣服,单调而清脆的巴掌就落在我的身上。还没等我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时,母亲的责骂声一连串蹦出来:“叫你乱跑乱踩。叫你不听话。叫你把一双鞋往泥巴里捅……”母亲不容我反驳,只顾打自己的。她断定是我没爱惜一双鞋子。我边哭边惊疑地看她。河水无动于衷,清澈得像一面镜子。我瞅瞅四周,只有母亲的手倒映在河水中在我身上乱舞。母亲又骂道:“伢儿看小事,你怎地不学隔壁家爱明,哪个像你?”母亲越骂越激动,好像憋了好久的心事要一股脑发泄。没等骂完,又一把扯起我的头发摁下去,我的整个脑袋就完完整整隐在了河水中。那一刻,我感到了风吹动的声音,感到了河水和大地都在有节律地颤动。
   岁月的伤痛已经钙化成苍老的往事。在我长大成人后,我几乎没有探询母亲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可以成为乡土大地上一种父母抚育子女成人的活标本。但是,于我来说,仅凭当时年月的艰辛,母亲羸弱的身子骨撑起一个家,生育机器一样生养六个孩子,我就感觉我是拖累她的一个罪人,毫不迟疑地对母亲感恩戴德。母亲对我责骂和痛打之后,我与母亲有过一刹那的陌生,但这并不妨碍“明剅沟”河水对村庄对土地甘露的滋润,也不能改变河水一时的骄横无忌。晨光微露时的蛙鸣和鱼儿的溅水声,年长几岁的孩童们光着身子匍在水中的欢笑声,音色尖利的呼喊声,对我来说,有着朴实的温馨,也有着跌入深渊的悲怆。
   盛夏的阳光在“明剅沟”河面上分娩,一群年龄相仿的孩童一阵风一样跑出老院,一瞬间光溜出身子,把衣服甩在岸边的柳树枝上,争先恐后地跃入河中。他们把河水当揺篮,在水里打扑腾。几个年岁大的人坐在一棵老槐树下,一边挥着蒲扇,一边衔着烟卷,一边聆听河边围观人群的嬉闹声。河流在恬然的光阴里,成了村庄的后花园。堂兄自然是河水里的孩子王,圆鼓鼓的眼睛像水中浮动的两个醒目斑点。
   “看你长得瘦猴子一样,还扎猛子!”
   “你打个卵的鼓球。来,你到我背后,我来扎你看看。”
   旁边的伙伴意外地受到一顿训斥,一张小脸窘迫成通红。堂兄说完,一个飞跃,“扑通”一声,激起偌大一片水花,河面上瞬间已找不到他的人影。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堂兄才游鱼一样从相距甚远的河面破水而出,引得一群人啧啧称赞。
   “明剅沟”河隐藏着年少的气息和生命美好的源头,她以宽容和仁爱护育土地的子民。我在河边长大,两个年幼的孩童却被河水吞没,过早地在河流里死去。
   有河流,就有蝌蚪,有蛙鸣。那天,邻村走亲戚的两个孩童,一个七岁,一个九岁。他们途经“明剅沟”河中间的拦水垱,看到成群结队的蝌蚪在河水里游弋,一时间,手舞足蹈。黑黑的蝌蚪傻乎乎地在水中拖着长尾巴摇摆,年岁小点的孩童想伸手捉住它们,一不留神,一个趔趄晃进河水中。穿过时间,我至今依然无法准确描绘彼时两个小生命,被河水吞没时无助而惊恐的样子。几十年的寒风苦雨,那个在我垂髫时代布满血色的日子,始终都没有从我的记忆深处彻底地清除出去。
   村子四周稀疏的几棵杨柳,把瘦伶伶的身影丢在河水中。两个孩童几乎接连滑入水中,一只小手指如同树的枝影,牢牢地缠绕在一起。他们的身子不停地在河水中扑棱。一会儿,变成离河岸越来越远的两个黑漆漆的点。他们徒劳地与河水反朴后,湮入河流深处。河里面如同有一个在海边被渔夫打捞起来的瓶子,瓶子里跳出一个恶魔,无情地噬咬他们。
   西陲的阳光打在大地上,目光呆滞的我看到了“明剅沟”河最为悲壮,最为骇人的一幕。这一幕仅仅持续了几十秒,波纹开始消失,河面恢复了原状。
   闻讯涌来的人,挤满了“明剅沟”河岸两边。我的眼眸和意识处于短暂的失真状态,两条腿筛糠一般抖颤。人们顾不上脱去衣服,跳入水中摸找。整个河流再一次被嘈杂声掀动。
   两个孩童相继出水,他们不再挣扎,只顺从地被人托出水面,摆放在地势开阔的河岸边。伴着凄厉的哭声,孩童的父母如一只歇息的飞鸟,懵头懵脑地被一阵惊雷炸到,踉踉跄跄地扑了过来,失神后迷乱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骨肉,泪大滴大滴地落在两个孩童渐趋冰冷的身上。他们捶胸顿足,仰天哀号,匍在地上一双手指头毫不理会深深地抠进泥土中,仿佛要把血泪从裂了缝的身体里呼喊出来。乡民们神色黯然,不停劝慰地说:“你俩想开点,这是伢们的命!你们不要哭伤了身子,以后还要干活。他们跟着你,只有这一点阳寿……”
   木板车上躺放着两具用毡席包裹起来的溺水而亡的尸体,“吱吱”地碾踏着河岸边寂寥的泥土地。乡民们默默无语地目送着呻吟哀鸣的他们,慢慢地顺着河流走远,直到完完全全地消失。
   “明剅沟”河慷慨地养育土地上的人们,也镂刻下他们有过的痛苦和绝望的悲伤。他们那么幼小,就急促地停止了生命。面对河流,我心里的阴影往往与童年的这些经历相关。我的身心,在那时起,就有了一种感同身受在别人的苦痛里时,本能地产生的一种同情心理,以至于我对故乡,对河流,对大地上的所有物种,在生命流去的那一刻,多了一份不舍和悲悯。
   逝去的时光如今已经对“明剅沟”河进行最大程度的篡改。身居城市多年后,重新回到“明剅沟”,断流后的“明剅沟”河像一个被历史抛弃的故人。想起昔年河流中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想起被母亲无辜责打,紧紧拽住她衣角的日子,想起那两个溺水而亡不知所终的幼童,所有这一切与河流相关的物事,都在心田里鲜活如初。
   这么多年了,我不止一次想回到过去,想重新站在“明剅沟”河边。随着离开河流时间的增长,身心疲惫的我对“明剅沟”河满是欢喜和怀念。我与河流血脉相连,生命里时时纠缠着水的情结,她几乎成了我精神的圣地。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在河边,河水在皎洁的月光下静静地流淌,宛如母亲的安眠曲。不出所料,这条河将是我灵魂最后的安妥之地。
  

共 36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隽永而深刻的散文。故乡的河流,是游子心中的母亲河,一条河,是一部村庄的历史。在我耗费生命的一半之后,我依然记得“明剅沟”这条河就像大地流淌的一个伤口,里面填满着我童年的困窘和疼痛。我对河流的感情是复杂的,河流滋养了一方水土,孕育了生命,但也带给我苦难。我每天面对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河水,还有那些缺衣少食的饥饿日子。因为贫穷,母亲对我责骂和痛打之后,我与母亲有过一刹那的陌生,但这并不妨碍“明剅沟”河水对村庄对土地甘露的滋润,也不能改变河水一时的骄横无忌。还有落水的孩童,被吞噬了的生命:“明剅沟”河慷慨地养育土地上的人们,也镂刻下他们有过的痛苦和绝望的悲伤。他们那么幼小,就急促地停止了生命。我对故乡,对河流,对大地上的所有物种,在生命流去的那一刻,多了一份不舍和悲悯。而历史终将过去,逝去的时光如今已经对“明剅沟”河进行最大程度的篡改。随着离开河流时间的增长,身心疲惫的我对“明剅沟”河满是欢喜和怀念。我与河流血脉相连,生命里时时纠缠着水的情结,她几乎成了我精神的圣地。文章情感蕴藉,饱含深情,围绕河流的变迁与发展,在回忆中完成了一次乡愁的感怀,自我的成长,时代的蝶变,生命的追寻,并生发出哲学的思考,情怀的悲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涵盖深广,引人共鸣。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4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4-09-13 12:07:14
  读完作者的河流,仿佛走进湖北六七十年代的乡村,那里有一条河,有农人们艰辛的生存状态,有孩子们清苦、纯真、而又充满趣意的少年时光……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游子的怀念,读出了乡愁,也读出了对故乡对亲情的不舍。如果说童年是一首歌,这条河则是日夜流淌在心底的思乡曲。本文笔力厚重苍劲、画面生动而流畅,如诗如画如一首歌,拜读点赞好文!
2 楼        文友:静净        2024-09-13 12:57:25
  那些逝去的岁月总让人魂牵梦萦,那静静流淌的河流一如母亲的爱,如涓涓细流,促我奋进、成长!好文点赞!
3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4-09-13 13:33:26
  一条河,承载了多少欢乐,见证了生活中艰辛。如今,一切物是人非,种种感慨涌上心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