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定格(随笔)
我勉强算是个文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已到而立之年却还依旧走在文学创作路上的不起眼学者。
小时候,我看过一些书,但大部分都是漫画和小人书,也读过淘气包马小跳这样的短篇集。上语文课,我最喜欢的诗词就是岳飞的《满江红》,我也是当时背的最快的人之一。至于散文,我偏爱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先生的思路很独特,文字精简而又有绘色,写长妈妈的故事时,总会让我对文字里所表现出来的新奇情境所折服。先生的这个散文我已不记得是几年级学的了,我只是还留有很深的敬佩印象,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写出一样的好作品。
儿时的自己就是这样度过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看书是看过,却并不多,但思考一下,那些都不是我想要寻找的某个定格。
后来上了中学,我的学者之路自然也就变得繁重起来,那时自己语文英语成绩都很一般,数学倒还可以,想来现在自己又做了作家,我虽然自幼就喜欢这一类,但还是会觉得讽刺。
中学时期,我当然也在青春期叛逆过,逃课什么的,我还在后来被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批评教育。日子总是得过且过,还单纯地期盼生活能有好的诗和远方。
光阴荏苒得快啊,我眨眼便长成了大孩子,可感的是,我慢慢发现所谓的诗和远方,其实并不容易挖掘。高中时期,那些年信息时代已经崛起,我爱用以前的按键手机登QQ找同学聊天,也有看网络小说至深夜的不良习惯,QQ等级和QQ空间偷菜更是我当时惦记的日常。于是,本想要写一些东西的我,忘了诗,本想要好好学习的我,也因那些个“惦记”没有挖掘好以后的远方。
就这样日子到了高考,坐窗十余载,我读完了学业,补了两年终于拿到了一个艺术大学的三本文凭,但我始终清楚自己最抱有热忱的,还是对文字的寄托,三本学费又贵,我便没有去读。
走上社会后,我上过一些班,但都不喜欢,尤其是粗活,实在熬不住了,最后便还是毅然决定在家里边继承家业边开始了文学创作。
令我饱受打击的是,已有四五年了,我依然啻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作家,虽然在写作之前,我也有向各类人请假,百度过一些写作上的学术知识,也跟一些群里的作家朋友们交流过,读了更多的小说,但还是没想到现实的骨感会让我这样的情难自堪。
再过后,迷茫在悄然中就爬上了我的后脊,我抬头望天空,湛蓝的云彩好似都有要掉色得黑暗。生活不仅没有了诗和远方,还增添了苦涩和乏味。是不是要放弃写作了,我曾经这样想过。
就是那四五年,我很煎熬,时常踽踽独行,生活开始恣意,做事也蔫头耷脑起来,写作少了拼劲,脸上少了笑容,甚至人生没有了方向!好在在父母的鞭笞及鼓励下,我扛了过来。
那是前几年某个星期三的早上,我记得很清楚,由于写作还是经常碰壁,又或是寻找灵感,我去新华书店买书看,当时店员随手给我推荐了一本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我也没当回事,听说这书很有名,东野圭吾也当过中国外文作家富豪榜的年度冠军,于是我就买回去了。其实我不是很爱日本的东西,但这本书,貌似有力量一样,它吸引了我,我觉得我应该去读一下。
就是《解忧杂货店》,它在看完后给了我很大启迪以及继续坚持写作的动力,浪矢爷爷一样身不由己,他与爱侣的故事遭到了对方家长的拆散,但他依旧活出了自己人生的色彩,通过给时空另一边的忧难者出谋划策。三个小偷寄了张白纸给爷爷,爷爷回复说,正是因为是一张白纸,才能随心所欲地构建描绘人生的地图,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吧。
我真切体会了,浪矢的话对我简直就是高人指点,相信自己,才能随心所欲地描绘好自己想要的蓝图。
我突然又找回了人生的方向,这方向就像是壁垒一样不再使我倒下,我告诉自己,文字只要好好写,我坚信终有出头之日。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现在喟叹那书的读后感,我油然地又想到了岳飞大英雄的《满江红》。这四五年,纵使我写作成绩不佳,但我依然要昂首挺胸告诉自己,自信,收拾好旧文,继续坚持,他日用新的作品新的面貌再见包公。
有人说我这份坚持就跟蚂蟥一样固执,是不韪的,我并不觉得奇怪,但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现年我已不再青涩,但还是想把很多奇思妙想释放到文字上,继续坚持,继续走自己热爱的路。
由于被震撼和激励到了,我将《解忧杂货店》书中那一页浪矢爷爷的话撕下来,粘在了我卧室的墙壁上。晚上,我总会盯着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看上个几分钟。感觉自己应该是找到了可以激励自己的定格了,这定格当然也是一个画面,只不过是存在于我脑海中虚拟的、浪矢爷爷将他的话传授于我的那一份充盈有力的定格。
2. “就是《解忧杂货店》,它在看完后给了我很大启迪以及继续坚持写作的动力”此句,主语它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就是《解忧杂货店》,我在看完后,它给了我很大启迪以及继续坚持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