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相约秋天】天凉好个秋(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相约秋天】天凉好个秋(散文)


作者:江苏丁晓梅 布衣,37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2发表时间:2024-09-30 08:13:53
摘要:万物生灵,已撒满了秋色秋香,到处呈现着一份超卓的怡然自足。秋的明净与坦荡,使苒苒物华不休,永远生生不息。

那年我已过而立,在金秋十月的一个早晨,骤雨初歇,我又背着许多外婆爱吃的东西,在公共汽车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回到了乡下老家。外婆早已守候在路口等着我,远远望去,外婆的头发就像十月的芦花,在风中飘荡,慈爱中显露几多风霜。“丫头总是城里乡下的来回跑,吃力吧”?一句饱蘸亲情的问候,像秋雨漫过我的周身,渗进我心田,让我好生感动,我永远是外婆眼中长不大的“丫头”。这熟悉的关爱,伴随我的童年,如今已飘落在我不再年轻的肩头。看到我,外婆的脸上笑成一朵盛开的菊花,她又颇有感慨地说:“天凉了,人也觉得舒服多了”!是啊,耄耋老人都未曾因垂垂暮年而感叹物色变衰、年华易老,我有何理由为不再年轻而黯然神伤呢?只有历尽沧桑,心不为形役,才会有稼轩之洒脱,才能面对红衰翠减道出:天凉好个秋!
   古代文人是最易生悲秋之情,无论是“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是“槛菊愁烟兰泣露”,均写满难寄的惆怅和不知落入谁家的秋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满怀愁绪的千年一叹,又缔结了多少人的伤秋情结。菡萏香消,缺月疏桐,蒹葭凄凄,霜露皑皑,都是古人对秋天萧索的描绘。我喜欢“轻寒正是可人时”的温怡,我更欣赏“兴是清秋发”的浩气。秋色与心境相得,心境与诗意益彰。其实天地本来就是亮丽的,只是思想和情绪的晦暗,才有了那季节的轮回时的谓叹。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源于科学家对地球运动而形成四季的精确计算,自从立秋那天起,我就感觉酷热顿消,阳光不再那么恣意蛮横。善解人意的秋雨,扯着一脉天空赋予大地的温柔,淅淅沥沥、缠缠绵绵,正如郁达夫在《古都的秋》里写道的“一层秋雨一层凉”。郁达夫对北国的秋天是情有独衷,若真能将那北国的秋天留住,他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足以显示秋天的迷人魅力。如果说初秋还略有几分炎热的话,那中秋过后则是最凉爽宜人的时节。秋是四季的恩赐。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幅多么美丽的三秋景色!秋,去掉了春的浮艳,夏的浮躁;秋,没有浓烈似酒的激情,但有着莹澈似茶的淡定;秋,没有离离山上苗的轻佻,却有郁郁涧低松的沉稳;秋,不是雍容华贵的杨玉环,而是清雅如梅的江彩萍;秋,不是热烈喧嚣的现代交响曲,而是从古埙里,悠悠飘来,古典低沉而柔美的天籁之音。秋,具备着诗人画家无法描摹的唯美。
   “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田地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十月的农村秋色旖旎。成熟的果实缀满了农人的欣喜,低头的稻穗挂着农人的希冀。爬满墙壁的藤葛绿叶刚刚褪尽,像一幅幅壁立的写意泼墨画,生动而自然;碧透丰腴的荷叶,盛托着一团团,如在太空中形状不定、来回滑移的水晶球;少数快要枯败的荷花仍然在秋风中快乐招摇。空旷的天空,雍雍大雁,驮载着北方的执着与爽朗;盈盈燕影,剪裁着水乡的清风流云;秋风,越过宽宽浅浅的河塘,拂亮了农人们绿色的心坎;秋雨,飘过迷迷朦朦的尘世,荡涤着人间的悲欢。乡村的月夜美丽至极,秋虫在带着苦涩清香的蒿草丛中,正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地鼓噪着;苍穹柔和的天光云影,缥缈又澄寂;水一样的月光,将秋夜冲洗得清辉四溢,那月光缓缓滑过熟睡的窗前,妆饰了一个个苍白的梦境。正是“秋霄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万物生灵,已撒满了秋色秋香,到处呈现着一份超卓的怡然自足。秋的明净与坦荡,使苒苒物华不休,永远生生不息。

共 13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意境优美,文笔细腻。作者以而立之年的回乡经历为引,巧妙地将秋的景色与情感交织。对外婆的描写充满温情,为文章增添了浓厚的亲情氛围。在描绘秋景时,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芦花般的外婆头发、盛开的菊花般的笑容等,生动形象。对古代文人悲秋的探讨,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乡村秋色的描写细致入微,从果实到荷叶,从大雁到秋虫,展现了秋的多彩与生机。文章结尾的乡村月夜,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凸显了秋的澄澈与坦荡。总之,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篇佳作。推荐加精!【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09-30 08:15:15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作者通过回忆与外婆的相处,引出对秋的感悟。文中既有对古代文人悲秋之情的阐述,又有自己对秋的独特喜爱。作者将秋与人生感悟相结合,赋予秋沉稳、淡定、唯美的特质。对乡村秋色的描写生动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如成熟的果实、写意泼墨画般的藤葛、快乐招摇的残荷等,展现出秋的丰富与美丽。结尾处乡村月夜的描写,更增添了秋的宁静与澄澈。整体而言,文章以秋为载体,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2 楼        文友:沂河渔翁        2024-09-30 08:43:54
  赏读美文,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