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忆】野花的宿命(散文)

精品 【宁静·忆】野花的宿命(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44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4发表时间:2024-10-04 12:39:10
摘要:对坝上高原野花野卉的赞美。(坝上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北部分的俗称)

坝上一过了立秋,秋意就会骤然而至,不仅天气明显凉了下来,就连大地的颜色,都有了秋黄之意。如果再有阴雨,则更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那寒,是一种微微刺骨的秋寒,早晚外出,没有秋衣秋裤是很难抵挡的,在南方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感觉。
   昨天是雨天,今天还是雨天。早上起来推窗望去,不仅阴雨霏霏,而且还有不小的风,把高大的松柏吹得摇头晃脑,莎啦啦的松涛声在风雨裹挟着的凉意的陪伴下,顺着窗户钻入了耳里。至于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似乎一夜之间就由华丽的青春岁月步入了龙钟老态,不论什么样的艳丽,都附着了枯黄,有的彻底凋谢。我忽然意识到,坝上的孟秋过早地蓄积了肃杀之气,会顿时让你想到“秋后问斩”的古事,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刑罚,终结植物的生命和杀戮罪犯都需要苍天的肃杀之气来做铺垫,否则人们的感情上是很难以接受的,仁慈,毕竟还是人性的主流。
   肃杀是一种庄重,是一种严肃,是一种亘古坚守的法则,是必须有的天相。如果自然没有了肃杀,动物和植物就都会失去对天道的敬畏,就都会为所欲为,那将是大自然的悲哀。所以大自然不能放纵无序,不能放纵贪婪,更不能放纵无边无际的欲望。望着窗外的秋色,有了如此的想法,对那些花朵的哀婉之情也就减少了几分。
   这些年坝上的花是越来越有意趣了,特别是那些野花,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的善举得到了大自然的回报。坝上变成了一处群芳毕聚的所在,徜徉在坝上草原的羊肠小道,或者奔驰在柏油马路上,随时都会被野花的倩影所吸引,那一株株、一簇簇婀娜多姿的娇丽,会让人慨叹坝上草原不只有狂沙暴雪,还会有温存与柔香。
   坝上的野花是极繁荣、极娇艳、极妩媚、极风流的。山丹丹、金莲花、干枝梅都很有些名气。康熙有诗赞美坝上的金莲花“牡丹有绿诚仙品,幻色生香野草中。数朵乍开凝碧玉,黄花应逊碧花丛。”能得到皇上吟诗赞美,不让皇上动心是做不到的,可见这坝上金莲的袭人。坝上的金莲花,是能让皇帝动心的花中尤物。不仅是康熙,早在元朝的时候,皇帝们就动心了,元朝的皇帝把今天坝上多伦、沽源、围场、康保一带的草原命名为金莲川,就是对金莲花最高的褒奖,这名字至今还在使用。沽源有一个景点叫五花草甸,就是以金莲花的金黄为主色调。
   坝上山丹丹花的娇艳自不待言,她不仅在草原上盛开,还在巉岩绝壁上怒放。更为可贵的是,这娇艳经得起高寒,经得起干旱,还经得起孤独与寂寞。当攀登大马群山峰峦的时候,会在崖石的缝隙里,望到那一抹抹与坚硬的花岗岩相伴共生的柔姿绝色,这姿色,远离世俗,远离喧嚣,上以苍天为被,下以高山为床,那一份峻秀清奇,何尝不是坝上芸芸众生的精神写照。宋朝名臣、诗人王十棚专咏山丹丹花:“四月相将莫,山丹开始都。真心本来赤,正色自然朱。百合晚仍俗,石榴繁更粗。谁将仙灶药,花里著工夫。”王十棚忠义耿直,历史上与寇准、范仲淹、韩琦等人齐名,山丹花在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眼中有如此高的地位,足见这花所蕴含的赤胆忠心。
   肃杀的秋风刚起,山丹丹和金莲花就都告别了天地,复归于泥土,结束了短暂而靓丽的一生。不知道是因为秋天要来临,山丹丹和金莲花才依依惜别,还是因为山丹丹和金莲花的惜别,秋天才来临。但坝上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山丹丹和金莲花的故里,魂归此季,就是她们辉煌的宿命。
   野韭菜花儿不够美丽,不够娇艳,更不够风流,但这花儿是坝上每个人心中的牵念。这花儿与草原相依相偎,与白云天地呼应,开放时洁白晶莹,清明剔透,处处透着朴实无华,她的奉献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点缀,更是花神赐予人们的不可或缺的上品美味。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名不见经传的野菊花、地榆、益母、刺儿菜、翠雀、香青兰……以及那些经常见到但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同样占据着不小的地位。可惜,秋天来了,这些或娇羞、或柔嫩、或妩媚、或婉约的花卉,和山丹丹、金莲花一样,将这一个生存期所经历的风雨记忆和空寂心灵一起妆殓起来,原路回到了来时的地方,且芳魂不再可招。她们曾有过艳丽的开放,但终其一生,并未获得过一瞥的欣赏,但她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的留恋、丝毫遗憾、丝毫的报怨,她们的生命不为炫耀,不为点赞,不为被人欣赏,留下的是人们眼中抽象的大自然的繁盛和多彩多姿。
   明年的野花,已经不是今年的野花,那是另一个新芳魂的归来……
   2024.8.14

共 17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出色,亮点很多。写景方面生动细腻,无论是坝上立秋后天气与环境的变化,如 “秋意骤至,天气变凉,大地有秋黄之意” 以及雨天 “阴雨霏霏,风摇松柏,松涛声伴凉意入耳” 的描写,还是对各种野花细致入微且富有美感的刻画,像金莲花 “数朵乍开凝碧玉,黄花应逊碧花丛” 和山丹丹花 “与花岗岩相伴,远离世俗喧嚣,具峻秀清奇” 等,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引用康熙及王十棚的诗词赞美野花,增添文化内涵与历史厚重感,且运用元朝皇帝命名金莲川的典故,突出金莲花的重要地位。主题深刻有内涵,从肃杀之气探讨自然法则与敬畏,认为其能使大自然有序;还深入剖析花卉的生命与价值,如 “秋天是山丹丹和金莲花的故里,是其辉煌宿命”,肯定平凡生命的无私坚韧。情感真挚丰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野花的喜爱,对其凋谢既有哀婉又能理解接受,引发读者共鸣。结构清晰自然,先景后情,以花为线索,串联起坝上秋天景色、历史文化及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内容紧凑,主题集中,让读者在欣赏野花美的同时领略深刻内涵。佳作共赏,推荐阅读。【编辑:温莎的梦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05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莎的梦想        2024-10-04 12:46:32
  这是一篇不错散文,写景生动细腻、文化底蕴深厚、主题深刻有内涵、情感真挚丰富、结构清晰自然。感谢赐稿宁静,欢迎继续投稿!
2 楼        文友:李旭        2024-10-05 07:21:29
  谢谢老师选稿!谢谢老师的按语!您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