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秋色赋(散文)
白露过后,许多风就从南方跑到北方去了。一日一日,不是西北风瑟瑟地吹着,就是东北风萧萧地刮着。凉凉的露气凝结在树叶上,凝结在草叶上,凝结在庄稼上。大豆的叶子渐渐枯黄,谷子的叶子渐渐枯黄,玉米的叶子渐渐枯黄。在努力吸吮完最后一缕阳光之后,整个原野就失去了大片的叶绿素,繁盛渐渐收场,草木渐近荒凉。
白露为霜,落叶飘扬。最初是枣树的叶子,是石榴树的叶子;之后就是杨树的叶子,就是杏树的叶子;最后也仅剩那些耐寒的,柳树和榆树的叶子了。无边落木萧萧下。若你独自走进林子里,一种莫名的凄怆就会油然生起,想起许多古人的诗意。“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凡此种种惆怅的句子,就会刹那铺满你的内心深处。
但这秋色,亦不仅仅只有萧瑟。叶子用它们的死,换来了沉甸甸的玉米、豆子和谷子。有了粮食,有了满仓满囤的粮食,整个世界也就变得温饱,所有时光也就不再苍凉。这沉默的泥土是厚重的,它没有辜负春天和夏天赐予的阳光和热量;没有辜负那些耕耘者,汗水的流淌和深切的期望。凋落的花朵无愧于果实,衰败的野草无愧于种子。这就是死去的意义,这就是秋天的暖意。
当我们的手指,抚过弯腰的谷穗,当圆鼓鼓的豆粒,从荚壳中蹦跳出来,当玉米脱去干枯的外衣,裸出金黄的籽粒,一种温暖的情绪,就会从指尖流淌进心底。如柔柔的溪水、和煦的阳光,以及来自南方的春风的浩荡。一片一片的棉花,若天上的白云落进凡间,充满母性的柔软和温暖。红皮的地瓜和白皮的花生,都深埋于土中,将大地拱开一条条细缝,隐隐吐露着饱满的感情。浓霜里,那些秧藤虽已枯死,但它们的生命却以令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就像这秋天,就像秋天里略显沧桑和落魄的我们,虽然留有遗憾略显伤感,但我们渐近枯萎的生命,却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重生。我们有健康的、朝气蓬勃的孩子,继承了我们善良的心地和朴实的品格。他们茁壮亦是我们茁壮,他们快乐亦是我们快乐。我们是根是叶,他们是花是果。没有根的枯萎和叶的凋落,怎会有如此饱满诚实的种子和果实呢?面对鬓角新增的白发,面对眼角新添的皱褶,我们又何必伤感,何必失落?
我们还有钢笔还有文章,还有文人最后的坚守和倔强。虽不能像“李杜”那样光芒万丈,却也能守住初心,无愧于家国和世人。好好写字,好好做人。小时候大人如此教导说,长大后我们也是如此做的。拥有过新鲜的春天和火热的夏天,这秋天又是如此澄明如此丰盈,我们不应伤感,而应当感动。
桦树金黄,枫树火红,这浓烈的油彩,这漫山的秋色,皆是为我们而作。草丛里野鸡的叫声,天空中大雁的长鸣,又皆是为我们而歌。天空如此高远如此蔚蓝,蓝得几乎透明。揉满阳光的空气如此清澈,呈现出一种温馨的金黄色,就像我们皮肤的颜色,就像我们品质的颜色。落叶归于泥土,种子播于泥土,泥土也是黄色的,也像我们一样深沉且沉默。
这渐渐寒冷渐渐寂静的秋,也不单单只有枯萎和凋落。只要温度允许,只要季节不弃,那些野菊就开出一簇簇一丛丛的艳丽,就有最后的蝴蝶飞来飞去,就有最后的瓢虫趴在花蕊上休憩。晚开的蒲公英,依然保持着阳光的颜色。攀上树枝的牵牛花,依然红紫地歌唱着。田埂上的鸭跖草,最后开出点点淡紫的、细小的花朵。月季上那三两枝红,虽然残破但依然不愿凋落,在秋风里倔强地摇曳着。这哪是秋天呀,你把它当做春天也是可以的。
那随风飘舞的芦花,不像雪,而像春天里漫舞的柳絮,如蒲公英的种子朝天涯海角飞去。满满的希望,在秋风中传播飘荡。小麦的种子也已经发芽,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嫩黄的叶片几乎是透明的,满含着秋雨的水分和秋色的成分。这矮小的、细弱的麦苗,就是大地的希望,就是来年的辉煌。当你蹲下身子,用手指去抚摸它们的时候,用鼻子去嗅探它们的时候,一种青春的葱郁就会悠悠地融化进你的心里。西风不惧,寒霜不惧。任凭严冬的脚步一寸寸逼近你,一点点压迫你。那些光秃秃的枝条也未曾死去,它们只是累了,只是在安静地休息,安静地等待着北风和暴雪的侵袭。
在那落英缤纷的春天,我们何必伤感。在这落叶缤纷的秋季,我们又何必忧郁。季节交替,斗转星移,可一切生命都未真正逝去,他们只是变换了形式而已。在秋天,我们拥有满仓的粮食、深厚的土地,拥有斑斓的色彩、别样的空气。希望糅合在阳光里,播撒在泥土里。还有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文字,皆在秋天锤炼成了一粒粒粮食。朴实无华而又饱满诚实,无愧于这深沉秋季,也无愧于这深厚的土地。
我们终会老去,终会逝去。可历经秋天的洗礼,我们不再临秋风而悲戚,见落叶而忧悒。我们的孩子会继续走下去,继续好好地走下去。我们的文字也会播种在泥土里,播种在星空里,连绵不绝,光彩熠熠,像一粒粒朴实的粮食滋养自己,也滋养着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