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青海之行散记(散文)

精品 【柳岸】青海之行散记(散文)


作者:亦 凡 布衣,26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0发表时间:2024-10-11 14:14:02
摘要:游记,感悟

青海,神奇,三江源头,与西藏合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游青海,去西藏,是我好多年的愿望。近几年旅游业升温,大美青海的广告普天盖地,以至于各地纷纷效仿,先进的“驴友”、“微友”们纷纷发来图片、文章,更使我魂牵梦萦了。
   机缘巧合。前不久,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农业银行“母亲健康快车”,在互助县举行捐赠仪式,我有幸作为农业银行的代表,来到了青海,终于实现了夙愿。
  
   一、善缘
   到青海的第二天,我们乘车到青海的互助县,参加健康快车捐赠交接仪式。一路上,我被高原美丽的风光迷住了。这里的天空,比诗里歌里的更高更蓝。虽时至仲秋,草开始萎黄,但刚收割完青稞的地里,青稞的茬还闪着明黄的光,好像一行行种植的草。一大片一大片晚熟的油菜,结着串串的种籽,仍让人能想到油菜花开诱人的金黄。五彩的经幡飘扬在山上,朵朵白云下面,一群群绵羊和牦牛在悠闲地吃草,由衷地佩服古诗“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那么恰切。牧人的藏歌高亢辽阔,沧桑古朴,让人们的思绪飘向云霄。人们常说,青海的七八月份是最好的季节。在我看来,青海的仲秋季节,别有一番景色。
   母亲健康快车交接仪式现场,在台子乡的多士代村。村里居民绝大多数是土族,据说是蒙古族一支与当地原著民吐谷浑人通婚,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以畜牧农业为主,人口比较少,村镇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由于海拔高,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较高,儿童先天心脏病、破伤风等疾病也比较多。由中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社会各界捐助的“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由各级妇联组织,组织医务工作者,为当地群众巡回义诊,缓解了广大妇女看病难的问题。这个项目,妇联做了大量的细致的组织工作,医务工作者付出了大量心血。在义诊现场,一位怀抱男孩的妇女,前来就诊,感谢健康快车救了她们母子的命。一位老大娘,在咨询眼睛白内障,如何治疗。当地妇联的代吉主席说,母亲健康快车,是惠及民生,惠及广大母亲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适合像青海这样,地广人稀,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拯救一位母亲,就拯救了一个家庭。她致辞中说,母亲健康快车,是善举,被广大妇女称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当我看到少男少女,身穿民族服装,节日般的喜悦洋溢在青春的脸上,看到孩子们高原红的健康脸蛋,我为能参加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
   佛教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这是教人们日常修行的法门。广结善缘,必得善果,我们每个人和组织,都应该尽力多做些善事益事,让社会成为向善的社会。
  
   二、佛缘
   到青海、西藏,寺庙是必须去的地方。我不是佛教徒,对佛教佛学知识略知一二,始终心存崇敬。这次工作之余,当地的朋友领我们去了趟塔尔寺。
   那天是下午去的,天有些阴,为我们这次塔尔寺之行增加了神秘感。朋友在路上给我们介绍了塔尔寺的来历。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因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袞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相传宗喀巴诞生后,在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袞本”(十万身像)也源于此。后来,信徒们以这株菩提树(白檀树)为胎藏建了一座佛塔,取名“莲聚塔”,后来以此塔逐步扩建为一个庞大著名的寺院。
   我曾去过不少的寺庙,印象当中无非是三大殿。这次我被震撼了。
   当我们到达塔尔寺时,看到寺前广场有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取名八宝如意塔。导游指给我们看,寺周围叫莲花山,有八座山包,似莲花的八个瓣,塔尔寺正好坐落中间,建筑分布在一沟两面坡上,我不仅对于古人为寺庙选址而惊叹。这时太阳神奇地出来了,四周山上,经幡猎猎,白云飘飘,站在广场,仰望苍穹,一种宗教神秘情结油然而生。
   我们走进寺院,殿宇高低错落,交相映辉,气势恢宏,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相结合,形成了汉藏艺术风格的和谐统一。我们游览了各个大殿,朝拜了供奉的许许多多的佛,见识了被塔尔寺誉为三绝的壁画,堆绣,堪称艺术瑰宝。尤其是大金瓦殿,用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建成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檐口饰有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和“一对火焰掌”。大金塔殿,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塔上有一龛,塑有宗喀巴像。塔前布满酥油灯,梁枋上挂满了帏、幡、哈达,朝拜的信徒,庄严矜敬,身处其中,俨然到了佛国。
   出的殿来,有数十名信徒,在住廊和菩提树下,五体投地参拜,虔诚之至。在大经堂殿外,寺里的僧人在辩经,这场面只在壁画和电视剧里看过。我不仅对这些弘扬佛法的僧人、信徒,肃然起敬。
   我们当中有一位朋友,以前来过塔尔寺,见过主持第十三世宗康活佛,提出要再次拜见。当地的朋友说,活佛佛事活动繁忙,不一定在寺里。他说,拜佛,就是随缘。果然有缘,活佛在寺里,答应见我们。我们静静地等在活佛的门外边,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活佛让我们进去。活佛虽然80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慈祥安静。我们献了哈达,跪倒在他面前,他给我们摸顶赐福,诵经祈祷平安。我同行的朋友,显然有备而来,将需开光的物件,放到托盘里,让活佛开光。
   香烟缕缕,佛声朗朗,我有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空灵、庄严、慈悲的情绪,撞击着我的心灵,泪水盈满眼眶。
   我出的院来,猛一抬头,看见夕阳正缓缓落下山头。经院里传来诵经声,我的朋友也随着唱起六字真言,“唵嘛尼叭咪吽”……
  
   三、溯源
   我住在黄河最下游,看到过汤黄的河水入海。这次到青海,很想去三江源,看看黄河的源头是什么样子。
   由于行程太紧,这次不能到三江源了。朋友领我们去了距源头比较近的贵德县,这儿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称。
   天色苍茫,飘着块絮状的灰云,不时落下雨点儿。自西宁驱车80公里,来到了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这是典型的红色砂岩丹霞地貌,七彩砾岩层叠,石峰林立,蔚为壮观。置身其中,从不同角度看,各处山崖呈现不同的景象,惟妙惟肖,莫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女娲造人处,看到一些似人的峰柱,或立,或跪,或躺,仔细看身肢又不完整。可能正因为这样,女娲不让它成人,就在这里让我们这些人看看前身吧。
   从地质公园出来,我们来到县城河阴镇、河东乡河段。远远望去,清澈的一弯绿水,向东流去,河岸的白杨绿荫成片,风车随风悠悠旋转,恍若到了江南一般。我们在黄河母亲的雕塑前留影,呵,黄河母亲竟然是一位少女。朋友笑着说,黄河在我们这里还是“少女时代”,静如处子,高原江南啊!
   在黄河岸边,还有一处海外华人投资建的,世界最大、最高嘛呢经轮“中华福运轮”。经轮靠提上来的黄河水流转动,每转一圈福运轮,等于念诵200遍甘珠尔之功德。
   在这个景区黄河文化馆,有一张黄河流经示意图,我的朋友站在黄河的源头处,我站在黄河入海口处,相互挥手,留下珍贵的纪念。
   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共饮黄河水,福运长想随。
   回望缓缓转动的经轮,她在保佑着中华子孙福运,如黄河之水兴旺长久。
  
   四、自然
   游青海不到青海湖,不成一游。因为时间和时节的关系,我准备返回,在朋友的力劝下,又正值周六,我就决定到青海湖走马观花一趟。
   出门时,天空又下起了雨,心想这次到青海湖,真是要站在湖边喊一声,“青海湖我来了!”就匆匆而归了。
   可是,俗话说,有福之人不用忙。就像前两天一样,随着接近景点,天渐渐放晴。我坐在副驾驶位上,看着窗外,遇到新奇的发现就问司机。司机也是位健谈的小伙,不厌其烦地和我攀谈,讲一些青海的趣事。
   车子爬上日月山,有一个倒淌河的路牌。我问这个地名的来历。司机说,这条河是青海湖的支流,本来也是向东流,由于地壳变动,东部隆起,青海湖成了完全闭塞的湖,使本来往外泄的河转向西流,成为倒淌河。民间传说就更多了。最著名的是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泪汇成这条倒淌的河。有关文成公主这样的传说还很多。
   车子行进在109国道上,速度很快,两边牧放的羊群不时窜过道路,不得不急刹车。我说,怪不得现在修路时,专门为藏羚羊迁徙留专门通道呢?司机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吧,以前撞死藏羚羊是人为的,故意的。他望着我们不解的表情说,藏羚羊的角是很贵的,有一种特殊的药材,一只角值10万元。撞死一只藏羚羊就能换一部好车。有一些贪利之人,故意在那个时间去干这勾当。有段时间,那个地方遍地是被割去头的藏羚羊,惨不忍睹。大家听得义愤不止。
   正在这时,我们远远看到,有两个藏族同胞,正在五体投地,朝青海湖方向匍匐前进。车子放慢速度,我近距离看到了他们虔诚的样子。他们先正立合掌,然后右手裹衣,两膝跪下,然后两手撑足,头顶出去。然后,抬头起肘抬膝,不断重复。司机说,他们从家里一直磕到青海湖,并绕湖一圈,历时3个月。我们为他们的信仰而肃然起敬。
   光顾说话了,青海湖近在眼前。只见苍茫的天际,水天一色,就像到了大海的身边。湖左边的山与灰色的云相接,苍穹下散落着牧放的羊群。岸边还有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这是专为旅游栽种的品种,在四周萎黄的草原,有这样一片花海,我们可以想像七八月份是怎样一番美丽壮观。我们沿着湖边的木栈道缓缓而行,湖的水面不能用宽阔来形容,水的颜色也不能用绿或蓝来比喻。你可以想像大海的样子,可以想像蓝宝石折射的那种光。远处游船在游弋,成群的海鸥在翱翔,你若不是亲眼所见,拍一张照片放在网上,还真以为到了哪个海滨。
   此情此景,感谢朋友们的邀请,不虚此行。青海湖,高原上的海,高原的明珠。
   下午,在返程的飞机上,我俯瞰隆起的茫茫高原,心中自语,神奇的土地,伟大的自然!青海,再见!
  

共 40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风景壮丽,人文瑰奇,世界屋脊,大美青海!游记通过《善缘》《佛缘》《溯源》《自然》等四章节,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身临青海的印象与感想。一次机缘巧合,亲身到达青海互助县参加“母亲健康快车”捐赠交接仪式,终于一偿青海游览的夙愿。一路上,蔚蓝的天、萎黄的草,以及收获的青稞与晚熟的油菜,这些自然静物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而成群的绵羊和牦牛给这幅画面又增添了生机与灵动。交接仪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进行得很顺利,由于当地土族居多,地广人稀,医疗落后,故在相关组织的号召下发起了这次善行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赏。工作之余,在当地友人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塔尔寺,并深深被这里所震撼了,这里佛塔林立、殿宇错落、气势恢宏、风格独特,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深感不虚此行。原想到三江源看看黄河源头的样子,但由于行程太紧,只去了就近的贵德县,壮观的丹霞地貌令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且在这里还能找到江南风光的影子,在文化馆里的黄河流经示意图前合影留念,既是对母亲河的崇敬,又是对友情绵长的纪念。去青海湖途中,从司机口中听闻了许多传说与藏羚羊的故事,给青海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走进青海湖,那水天一色、云水相接的情景可以让人放下一切俗念,油菜花海也可以让人放下城市的喧嚣……散文以传神的文字,细腻的情感给读者奉献了一顿青海游记大餐,风景描绘逼真,人文介绍清楚,整体布局合理,章节过渡自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不失一篇游记佳作!问候作者!【编辑:林火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2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0-11 14:16:01
  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出精彩文章,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搞得我也有了想去青海一游的冲动。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0-11 14:17:40
  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几个章节既可独立成文,亦相连贯。学习佳作!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0-11 14:17:59
  感谢赐稿柳岸,这里因你更精彩!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3 楼        文友:亦 凡        2024-10-11 14:30:29
  谢谢编辑老师
4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10-16 22:27:09
  精美散文,移步易景,让人身临其境。佳作拜读,问好作者!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0-19 14:32:39
  恭祝老师佳作摘精,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花明”社团,展示您的风采!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亦 凡        2024-10-19 15:27:34
  谢谢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25 09:56:20
  清晨向老师问安!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青海之行散记》优秀散文作品,顿然间对青海这座历史底蕴厚重,人文特色独特的城市产生神往。这个三江源头和世界屋脊共生的地方优美风景和大美人文在老师优美的笔触中一览无余。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回复6 楼        文友:亦 凡        2025-01-25 11:20:21
  谢谢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