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现代派小说技巧例析(九)(赏析) ——意识流小说的人物
一提到小说,人们自然就想到人物、情节、环境,因为它们是小说的基本要素。现代派小说家,提出否定人物、情节、环境的主张,不是“打倒”,便是“退出”,结果是无法实现上列主张,绕来绕去还是身在其中。事物的客观规律就是这样无法用人力去改变,小说艺术是为了表现人物而诞生的,一旦它完全离开人物,也就取消了它自身。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近于疯狂的意识流小说实验过程中,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 有小说就有人物
文学从它们诞生的那天起,就有着严密的分工:为了逼真地、广泛地、深刻地表现人物事件,就产生了小说;为了集中地、形象地、浓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产生了诗歌;为了灵活地、凝练地、优美地反映生活片断与感受,就产生了散文;为了表演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就产生了剧本。特定的任务,赋予了各种文学样式在表现时的充分自由,但是这自由是有限度的,亦即一旦它离开这特定的任务,便否定了它自身。后现代派把非艺术的种种手段都搬进了小说,遗憾的是,人们却不把他们的作品叫做小说了。
让我们看看实例,结论不言自明。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我们看到了三个主要人物:布卢姆,是一位现代的庸人主义者。作为生活在都柏林的中年爱尔兰犹太人,布卢姆是一家普通报纸的广告承揽人。他性格懦弱,庸俗无能,安于现状。斯蒂芬是个愤世嫉俗的虚无主义者。他性格内向,优柔寡断,对现实强烈不满,烦躁不安。追求艺术和理想的失败,使他整天处于懊丧无奈与无聊之中。莫莉,作为一名歌唱家和布卢姆的妻子,则是个肉欲主义者。她是个完全被肉欲本能所支配的人物,充满炽烈的情欲。丈夫的无能,生活的平淡,使她终日沉溺于官能的享乐之中,以此寻求空虚精神和灵魂的安慰。
在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中,我们看到了另几个人物:
凯蒂:她是《喧嚣与骚动》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叙述,而是通过几个主人公的叙述展现出来的。在班吉眼里凯蒂是个善良而富有耐心和爱心的形象,他总是停留在充满了凯蒂之爱的过去的氛围之中,一旦回到现实他就悲恸不已。凯蒂的这种形象,是读者从班吉的意识中读到的,实际上也是班吉对凯蒂的主观评价,更确切地说,是这个白痴无法言表的潜意识。读者从昆丁那充满嫉妒和痛苦的眼睛里看到的凯蒂,是一个既充满女性的魅力,散发着女性的原罪的诱惑(既是诱惑者又是被诱惑者),同时又充满母性的富于牺牲精神的形象。杰生视野中的凯蒂,除了与前面相呼应的为他人着想、富有牺牲精神外,还有对杰生的恨,实际上是对自私自利的“恶”的仇恨,这里的凯蒂是一个具有鲜明爱憎的形象。